1. 上海自貿區具體指哪
上海自貿區的規劃面積為2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內稅區(含外高橋保容稅物流園區)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
所謂「一線」,就是指國境線;「二線」就是指國內市場分界線,亦即自由貿易區的空間分界線。「一線放開」是將「一線」的監管集中到對人的監管,口岸單位(包括海關、邊防、檢驗檢疫等)只做必要的檢查,不再採用批次監管的傳統模式,要採用集中、分類、電子化監管模式;「二線管住」是指對於進出自貿區內外的貨物的監管。
簡而言之,就是在上海自貿區簡化監管手續、降低成本,實現「境內關外」。
2.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將給中國帶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上海自貿區建立帶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機遇
進出口貿易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行業,必須抓住時機,創新改革才能得以快速發展。上海自貿區的建立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會。
1.加大監督管理制度。針對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我國政府實行「簡政放權」,政府將原有的主權管理形式改為監督監理。具體來說就是政府首要任務減少管理權,增加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獨立自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其積極性;其次對進出口貿易實行大力度、高透明度的監管。在已有的監管制度基礎上,上海自貿區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監督管理做出了如下改革:(1)建設自貿區的信息資源共享以及服務中心,實行「一口受理、綜合辦理」的服務形式,以此便利我國進出口貿易;(2)大力發展社會信用體系,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實行全面的經濟貿易信用信息記錄並建立披露機制,對信用度高的企業進行獎勵和對信用度不高的進行懲罰;(3)逐步實現市場經濟的綜合監督管理體系,增加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綜合監督管理能力。
2.增強我國進出口貿易開發和國際接軌的多元化。上海自貿區的建立擴大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開發,讓我國的國際貿易行業努力實現於與TPP接軌、合作。首先,上海自貿區金融業的創新業務發展給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離岸交易以及海外市場開拓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較寬松的金融管理制度,給國際貿易結算以及一些跨國公司的資金周轉帶來了便利。其次,上海自貿區對進出口貿易的貿易資金管理實行先限額管理,再逐步擴大到無限額管理的方式,同時也給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貨物交易實行期貨交易和商品期貨的交割倉庫。由此看來,上海自貿區的建立給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擴大提供了更大的市場平台,並且提供了資金、物資的巨大幫助。
3.優化政策,增加進出口貿易的開發度。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政府也在不斷優化其對進出口貿易的相關政策。鼓勵中內外投資者加入自貿區,擴大服務行業,並給進出口貿易提供全面的服務。同時創新、改進出口貿易的出口退稅、海關手續程序等。「簡政放權」、大膽地讓進出口企業獨當一面
3. 上海自貿區的任務
《中來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自區總體方案》明確了試驗區建設的主要任務措施。
一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資者權益有效保障機制,實現各類投資主體的公平競爭。
二是擴大投資領域開放。選擇金融、航運、商貿、文化等服務領域擴大開放。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支持試驗區內各類投資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
三是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鼓勵企業統籌開展國際國內貿易,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升國際航運服務能級。
四是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加快金融制度創新,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
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門要支持試驗區深化改革試點,及時解決試點過程中的制度保障問題。上海市要通過地方立法,建立與試點要求相適應的試驗區管理制度。
4. 上海自貿區是什麼在哪裡面積多大設立意義
上海自貿區在哪裡?面積多大 上海自貿區的規劃面積為2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含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 上海自貿區是什麼 自貿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廣義的自貿區,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通過簽署自貿協定(FT-Agreement),在WTO 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分階段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改善服務業市場准入條件,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從而形成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大區」(FT-Area)。 中國近年來積極推動的中日韓自貿區,即是廣義自貿區。 另一種是狹義的自貿區,1973年國際海關理事會簽訂的《京都公約》將其定義如下:「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及其他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於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上海自貿區,即是狹義自由貿易園區。 簡而言之,就是在上海自貿區簡化監管手續、降低成本,實現「境內關外」。 上海自貿區的特點 和國內各類保稅區不同的是,自由貿易區的最大特色是「境內關外」的特殊海關監管制度,即「一線放開,二線管住」。 所謂「一線」,是指自由貿易區與國境外的通道口,「一線放開」是指境外的貨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關監管地自由進入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內的貨物也可以自由地、不受海關監管地自由運出境外; 所謂「二線」,則是指自由貿易區與海關境內的通道口,「二線管住」,是指貨物從自由貿易區進入國內非自由貿易區、或貨物從國內非自由貿易區進入自由貿易區時,海關必須依據本國海關法的規定,徵收相應的稅收。
5. 上海自貿區發展的如何
上海自貿區發展可以順應全 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可以開放促進發展,改革。具體可以咨詢瑞豐德永的客服。
6. 自貿區總體方案公布,將涉及哪些區域
這次新設立的三個自貿區將涉及到北京、湖南和安徽。湖南主要是在長沙、岳陽和郴州,安徽主要是在合肥、蕪湖和蚌埠。
7. 上海自由貿易港方案什麼時候出台
據報道,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月23日正式開幕,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上海2018年要依託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上海正加快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因為自由貿易港是一套新制度體系,伴隨研究的深入,涉及的事項增多,方案可能進入一個由淺入深、再由深出淺的階段。從多方獲悉,由於方案可能涉及調法方面的問題,正式亮相的時間窗口很可能在2018年全國兩會後。
貿易自由度提升將為物流、港口帶來催化,更高層次的開放將帶來貿易量的上升;金融自由度提升將加速國內銀行國際化業務發展,打開國內銀行國際化業務的發展空間;投資自由度提升將帶來新興產業集聚,利好地產、商務、技術、文化旅遊板塊。
8.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原因和意義
首先,上海自貿區建設實際上是中國主動選擇的一個新的開放試點,其核心是以開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自貿區建設需要政府將市場行為的主導權歸還給市場主體、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進程、推進稅收改革,因此,自貿區建設將會帶動並推進金融、稅收、貿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時,這些改革舉措可為全國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範效應,在這個進程中,改革紅利將會逐步釋放出來,最終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
其次,自貿區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引擎。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大幅回落,對國內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合作顯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資源要素的流通也勢在必行。建立自貿區有助於提振外貿,穩定經濟發展,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國際角度看,建立自貿區符合當今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歐盟、韓國、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分別為20個、53個、46個、43個,這些國家和地區同其自由貿易協定夥伴的進出口額占其外貿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7%、27%、35%、73%。與之相比,我國同自由貿易協定夥伴的貿易額占我國外貿總額的比重為24%,如剔除中國的台港澳地區,則只有11%。因此,加快自貿區建設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
第三,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上海自貿區建設也有著非常重大的積極意義。這是因為自貿區經濟有著巨大的長期發展潛力,轄區內的上市公司(與這些公司有業務關系的轄區外公司)將獲得經營方面實質性的積極影響,對於其業績提升將有明顯的裨益。同時,這些上市公司將會受到場內外資金的重點關注。由此,自貿區概念將成為資本市場的又一條投資主線。
最後,上海自貿區建設獲批僅是開始,預計後續會有更多的自貿區獲批。據了解,國內部分省市也正在努力爭取建立自貿區。比如浙江舟山、廣州南沙等國家級新區就提出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想。
9. 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和挑戰
問得太籠統了-,-
這個標題都可以拿去寫畢業論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