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奉賢這塊,有好的電子元器件廠家嗎請各位多多推薦!跪謝!
上海唐輝電子有限公司呀,就在西渡,專業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上海貝嶺、陸海PPTC自恢復保險絲、KDS晶振(32.768KHz)、NDK晶振、瑞薩MCU、力特、加高等國際知名品牌元器件!並且現在唐輝電子下屬的專業SMT工廠--上海漢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可為您提供物料采購→方案設計→貼片加工(插件加工)→成品組裝→倉儲物流等一站式服務!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㈡ 你們覺得湖北荊門好不好
荊門是湖北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荊門位於湖北中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西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陝,素以"荊楚門戶"而得名。現轄京山、沙洋、鍾祥、東寶、掇刀、屈家嶺6個縣(市、區)。全市地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98.4萬。 荊門東靠大洪山南麓,北枕荊山余脈,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形成低山坳谷、丘崗沖溝和平原湖區兼具地勢。荊門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溫暖季風型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16.9℃,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 荊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公元前106年,中國歷史第一縣--權縣就建立於此,歷代一直為州、府、道、縣治所。荊門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起源地和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境內有距今6000至4000多年歷史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古墓群,世界文化遺產、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之一--明顯陵,被譽為改寫中國思想史的重大發現--郭店楚簡和稀世國寶 --戰國女屍。這里養育了道教創始人之一老萊子、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著名歷史人物,也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傳唱。 荊門物產豐富,山川秀美,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生態旅遊資源富集,自然人文景觀秀美獨特,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荊門處於楚文化、三國文化、三峽旅遊線的節點上,有國家一級旅遊景點60多處。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總面積320平方公里,被中國科學院專家稱為"最適宜人類生存的世外桃源",雲蒸霞蔚,鍾靈毓秀,令人留連忘返;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漳河水庫,碧波萬頃,島幽林深,恰似人間瑤池;黃仙洞屬喀斯特地貌,蘊藏4個世界級景觀和8個國家級景觀,鍾乳成趣,千姿百態,堪稱鬼斧神工。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下了"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的詩篇。荊門境內礦產資源眾多,儲量豐富,具有極其廣闊的開發價值和經濟價值。已探明的23種主要礦產保有儲量價值約1460億元,人均約5萬元,高出全省3萬元。其中,在石油鑽探和航天工業等領域有廣泛用途的累托石儲量673萬噸,居全國之首;石膏、磷塊岩、白雲岩和石灰岩儲量分別為11億噸、3.6億噸、12.5億噸和6億噸,均居湖北之首。全境大小河流600餘條,水域面積27.7萬畝,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8萬千瓦。荊門地形多樣,平原土質深厚肥沃,丘陵崗地宜草宜木,土地自然生產力高。全市耕地面積370萬畝,林地645萬畝,淡水養殖面積89萬畝,人平分別為1.2畝、2.1畝和0.3畝,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蓋率33.2%,活立木總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荊門經濟基礎良好,綜合競爭力日益增強。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79.46億元,增長11.5%,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6.3%、15.5%和9.3%。投資、消費和出口持續增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13億元,增長21.4%,創八年來最高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43億元,增長13.1%。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其中出口9063萬美元,增長35.6%。財政金融平穩運行。完成地域財政收入22.8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6.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29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0.6%。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27.73億元和3.96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9元,增長9.8%;農民人均純收入3629元,增加504元,增長16.1%,增幅是多年來最大的一年。已初步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機電為支柱,以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農業綜合優勢明顯,全市農作物品種達60餘種,主要農產品糧食、棉花、油料、水果、生豬出欄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200萬噸、6萬噸、34.6萬噸、26萬噸、223萬頭和23萬噸,分別居湖北第三至五位,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優質油生產基地和國家生態示範區試點市,其中油菜和棉花被納入國家優質農產品規劃。全市優質稻比重達65%,油菜實現雙低化,名特優新蔬菜比重80%,優質水果比重55%,優質三元豬比重78%,名特優魚比重65%。全市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農頭企業達720家,等55個產品獲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志。隨著我國消費結構的迅速升級,利用荊門農產品資源豐富、產品運輸成本低和輻射廣等優勢,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工業體系日趨完備,化工、機電、食品、建材四個優勢行業集中了70%的企業、85%的資產、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和利稅。主導產品有成品油、水泥、啤酒、化肥、包裝機械、聚丙烯、布洛芬、電子元器件等。其中,年產各類成品油200多萬噸、水泥700萬噸、復合肥300萬噸。布洛芬生產能力居全球第三位,紙包裝機械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啤酒生產規模居全國十強。全市有大中型企業38家,主要有躋身全國百強大型企業行列、原油加工量將達到600萬噸的荊門石化總廠、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廠、全國啤酒行業十強之一、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的金龍泉啤酒集團、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東光電子集團和網路葯業、京山輕機等上市公司。在荊的中央、省屬企業較多,資產存量巨大,科技人員眾多,成為壯大區域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荊門基礎設施完備,交通發達便捷。全市境內鐵路總里程255公里,公路通車里程9355公里,水運總通航里程465.9公里。已初步形成鐵路、公路、水運和空運一體化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經過多年的建設,荊門對外交通大通道已全面打通,在全國"十三縱十五橫"的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穿越湖北省境的七條,荊門占"兩縱一橫":南北向太(原)澳(門)線過荊門段全長121公里的襄荊高速公路於6月28日開通,東西向杭(州)蘭(州)線過荊門段,往西荊宜高速正在建設,往東武荊高速即將開工,屆時荊門與武漢的公路距離將縮短為185公里,湖北重點建設的隨(州)岳(陽)高速(京珠國道主幹線與太澳國家重點公路中間的重要加密線)將穿境而過。鐵路"一縱一橫":焦柳鐵路縱貫南北,沿江鐵路(上海至重慶)的長荊鐵路橫跨東西。長江、漢江、江漢運河、長湖水運得天獨厚。市中心距三峽國際機場115公里、武漢天河機場245公里(武荊高速開通後將縮短為185公里)。荊門將成為湖北繼武漢之後的重要交通樞紐。荊門處於北電南送、西電東送的交匯點,隨著荊門熱電廠三期120萬千瓦工程、碾盤山水利樞紐工程、斗笠崗50萬千伏超高壓開關站、雙河50萬千伏超高壓變電站的建設,荊門電力樞紐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南陽-荊門和洪湖-荊門原油管道、荊門-荊州成品油管道交匯於荊門。境內有國家兩條干線、三條微波通道、四條光纜穿境而過,電話交換機容量90萬門,行動電話容量50萬門,可與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通話。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斷拓展,荊門城區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城區綠化覆蓋率45.7%,日供水量36.8萬立方米,年供電量20億千瓦時。 荊門文明開放,正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荊門不斷進行制度創新,設立了行政服務中心、招投標交易中心、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和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初步建立了電子政務和企業物流信息平台,電子政務以及社會信息化建設位居湖北前列,被確定為全省電子政務唯一的地級市試點城市。信用環境建設卓有成效,被授予湖北"A級金融信用市"稱號。優越的區位條件、完備的基礎設施、開明的投資政策、優美祥和的人居環境,使荊門正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樂園。荊門與美國新墨西哥州里奧蘭曹市、羅馬尼亞泰庫奇市結為友好城市,與美國俄亥俄州蘭卡斯特市、澳大利亞圖文巴市、日本二本松市和日田市成為友好交往城市,與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外商投資企業達304家,外貿出口總額逐年增加。荊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各縣市區的工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與此同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1年、2003年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稱號。 抓住新機遇,建設新荊門。在新的發展階段,荊門將加快實施"興工富市"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使荊門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進一步強化尊重、服務和保護納稅人的意識,努力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環境,使荊門真正成為投資者施展才華的舞台、成就事業的沃土和溫馨生活的家園;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努力把荊門建設成為富強、文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並實現向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
麻煩採納,謝謝!
㈢ 電子元器件板塊有哪些股票
S ST華新
ST華發A
深天馬A
*ST 賽格
賽格三星
*ST 泰格
寶 石A
海虹控股
力合股份
風華高科專
咸陽偏轉
廈門信達屬
*ST 金果
華東科技
超聲電子
中信國安
S*ST海納
紫光股份
華工科技
大族激光
晶源電子
得潤電子
橫店東磁
蘇州固鍀
萊寶高科
康強電子
中環股份
天津普林
實 益 達
順絡電子
拓邦電子
蓉勝超微
通富微電
中航光電
華天科技
利達光電
東晶電子
大立科技
拓日新能
福晶科技
國能集團
上海貝嶺
生益科技
有研硅股
ST安彩
銅峰電子
大恆科技
天通股份
精倫電子
XR華微電
聯創光電
士蘭微
三佳科技
科大創新
法拉電子
長電科技
廣電電子
*ST滬科
上海金陵
廣電信息
飛樂音響
飛樂股份
ST天橋
交大南洋
彩虹股份
ST雄震
大連控股
中電廣通
綜藝股份
ST宏盛
S*ST湖科
北礦磁材
四創電子
總共74個 ,慢慢選擇哈。
㈣ 上海東光電子元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東光電子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注冊資本為3.1億日幣,佔地面積為48畝,廠房及建築面積為36673平方米,擁有先進的CNC類數控車床36台、加工中心3台、凸輪自動車床14台、台式精密車床37台、個人微機及CAD工作站50台、網路分析儀IM測試儀等大型測量儀器19台。各種試驗機器:溫濕度試驗機、高低溫試驗機、拉力試驗機、耐力試驗機等10台,還引進了無鉛自動焊錫機、自動彎曲機、自動剝線機、鍍層測厚儀、鋁合金腔體鍍銀鍍銅自動電鍍線。公司建立了區域網,加強了信息管理和信息運用。公司員工近400人,其中管理及技術人員86名,下轄三大工場:金工製造工場、部品部件組立工場和貴金屬電鍍工場。是一個集技術密集及人才密集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其他優秀的協力工場(外協)50多家。
法定代表人:飯島實
成立日期:1994-06-23
注冊資本:31000萬日元
所屬地區:上海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60729296XP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合資)
英文名:Shanghai TOKO Electronic Element Co., Ltd.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瀏翔公路5018號4幢305室
經營范圍:生產電氣接插件、周波數變換器及配套裝置,銷售本公司自產產品。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㈤ 深圳華強北電子元件公司「中國電子百強企業」
北海銀河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㈥ 湖北荊門怎麼樣
荊門位於湖北中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陝,素有「荊楚門戶」之稱。現轄京山縣、沙洋縣、鍾祥市、東寶區、掇刀區和屈家嶺管理區,地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0萬。
荊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備,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級金融信用市,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試點市、湖北省電子政務建設試點市。
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出土文物異彩紛呈。中國歷史第一縣----權縣建立於此,郭店楚簡、戰國古屍等轟動世界的歷史文物出土於此,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和楚漢古墓群、屈家嶺文化遺址等分布於此。這里養育了道教創始人之一老萊子、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著名歷史人物,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傳頌的歷史典故。
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23種主要礦產具有廣闊的開發價值和經濟價值,主要礦產累托石儲量居全國之首,石膏、磷塊岩、白雲岩、石灰岩儲量居全省第一位。
工業體系日臻完備。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和機電為特色的工業布局,擁有以荊門石化總廠、荊門熱電廠、葛洲壩水泥廠為代表的中央、省屬企業,以金龍泉啤酒集團、京山輕機、洋豐集團、寶源木業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幹企業。
農業生態環境優越、綜合優勢突出。作為全國重要的優質糧、棉、油生產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豬和水產品產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旅遊、房地產、現代物流等服務業發展迅速。荊門處於楚文化、三國文化、三峽旅遊線的交匯處,得中獨厚、山川秀美,有國家一級旅遊景點60多處。明顯陵文化內涵深厚,建築風格獨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大洪山風景區雲蒸霞蔚,鍾靈毓秀,令人留連忘返。漳河、溫峽風景區碧波萬頃,島幽林深,恰似人間瑤池。
交通樞紐優勢明顯。焦柳鐵路和長荊鐵路在境內縱橫交錯,已建成通車的襄荊高速、正在建設中的荊宜、隨岳高速和武荊高速公路在此交織成網。臨長江、踞漢江,南水北調中線的江漢運河貫穿境內,水運資源得天獨厚。東距武漢天河機場180公里,北距襄樊機場90公里,西距宜昌三峽機場90公里,航空條件尤為便利。
能源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位居三峽電網之內,是北電南送、西電東送交匯的通道,荊門熱電廠三期建成後將形成18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電力、通信、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斷充實。
投資環境日益改善。全市正致力於營造優質高效的行政環境、規范嚴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和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建設創新、親民、務實的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荊門優越的區位條件、完備的基礎設施、開明的投資政策,是投資者施展才華的舞台、成就事業的沃土和溫馨生活的家園。
荊門熱忱歡迎您來此洽談商務、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投資興業。在這里,您將親自感受和體驗到荊門是一座充滿希望和魅力的城市。
㈦ 怎樣寫一篇社會調查報告
一、地理位置
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西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陝,以"荊楚門戶"而得名。
荊門為湖北省省轄市,轄京山縣、沙洋縣、鍾祥市、東寶區、掇刀區和屈家嶺管理區。國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0.6萬。
荊門東靠大洪山南麓,北枕荊山余脈,其北部層巒疊翠,峰奇谷幽,中部崗嶺起伏,河港交錯,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魚肥。荊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16.9℃,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荊門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將成為東西部技術、人才、資金流動的"綠色通道"。
二、自然資源
荊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23種主要礦產保有儲量價值約1460億元,人均約5萬元,高出全省3萬元。尤其是非金屬礦具有礦種多、儲量大、品位高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等特點。其中,在石油鑽探和航天工業等領域有廣泛用途的累托石儲量673萬噸,居全國之首;石膏、磷塊岩、白雲岩、生產水泥用石灰石儲量居全省首位,分別為11億噸、3.6億噸、12.5億噸、6億噸。豐富的礦藏為發展化工、建材等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荊門全境有大小河流600餘條,湖泊58處,水庫518座。水域面積達1849平方公里,正常蓄水容積44億立方米。其中漳河水庫總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庫容量20億立方米,為全國八大水庫之一。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8萬千瓦。
荊門境內森林茂密、樹種繁多。全市林地645萬畝,森林覆蓋率33.2%。活立木總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樹木136科251屬485種。主要用材林樹種有馬尾松、柏、櫟類等;主要經濟林樹種有油桐、烏桕、桑、核桃、板栗、銀杏等。
荊門地形多樣,平原土質深厚肥沃,丘陵崗地宜草宜木,加之地處南北、東西氣候過渡帶上,光熱水同步,具有多宜性的生態環境,土地自然生產力高。全市耕地面積370萬畝,淡水養殖面積89萬畝。
三、基礎設施
荊門基礎設施完備,交通發達便捷。全市境內鐵路總里程255公里,公路通車里程9355公里,水運總通航里程465.9 公里。已初步形成鐵路、公路、水運和空運一體化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經過多年的建設,荊門對外交通大通道已全面打通,在全國"十三縱十五橫"的高速公路網路中,穿越湖北省境的七條,荊門占"兩縱一橫":南北向太(原)澳(門)線過荊門的襄荊高速公路已經開通,隨(州)岳(陽)高速(京珠高速和太澳高速中間的重要加密線)正在建設,東西向杭州蘭州線過荊門段,往西至宜昌、往東至武漢均在建設之中。鐵路"一縱一橫":焦柳鐵路縱貫南北,沿江鐵路(上海-重慶)的長荊鐵路橫貫東西。長江、漢江、江漢運河、長湖水運得天獨厚。市中心距宜昌三峽國際機場115公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245 公里(武荊高速開通後將縮短為185公里)。荊門將成為湖北繼武漢之後的重要交通樞紐。
荊門處於北電南送、西電東送的交匯點,隨著荊門電廠三期120萬千瓦工程、碾盤山水利樞紐工程、斗笠崗50萬千伏超高壓開關站、雙河50萬千伏超高壓變電站的建設,荊門電力樞紐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南陽-荊門和洪湖-荊門原油輸送管道、荊門-荊州成品油輸送管道交匯於荊門。
荊門境內有國家兩條干線、三條微波、四條光纜穿境而過,電話交換機容量90萬門,行動電話容量50萬門,可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話。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斷拓展,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城區綠化覆蓋率45.7%,日供水量36.8萬立方米,年供電量20億千瓦時。
經濟建設
荊門經濟基礎良好,綜合競爭力較強,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79.4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26萬元;財政總收入22.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9.2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9元。
一、優勢工業
荊門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工業體系日趨完備。化工、機電、食品、建材四個優勢行業集中了70%的企業、85%的資產、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和利稅。主導產品有成品油、水泥、啤酒、化肥、包裝機械、聚丙烯、布洛芬、電子元器件等。年產各類成品油200多萬噸、水泥700萬噸、復合肥300萬噸。布洛芬生產能力居全球第三位,紙包裝機械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啤酒生產能力居全國十強。
荊門已初步形成以年加工原油600萬噸的中國石化總公司荊門分公司為龍頭的石油化工,以解熱鎮痛葯基地網路葯業為龍頭的醫葯化工,以亞洲最大的磷化企業荊襄化工集團和位列全國磷肥企業三強的洋豐集團為龍頭的磷化工,以生產優質民爆產品的凱龍集團為龍頭的火葯化工等化工工業;以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葛洲壩水泥廠、年產12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的泰山建材為龍頭的建材工業;以紙製品包裝印刷機械在全國的佔有率達70%以上的湖北京山輕機公司、國家研製特種飛行器重要基地605研究所、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東光電子集團為龍頭的機電工業;以全國啤酒行業十強之一、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的金龍泉啤酒集團為龍頭的食品工業;依託江漢平原優質棉生產基地而蓬勃發展的紡織工業,紡紗能力近50萬錠。全市現有網路葯業、湖北興化、京山輕機、葛洲壩(水泥廠)等四家上市公司。在荊的中央、省屬企業資產存量巨大,科技人員眾多,成為壯大區域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特色農業
荊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及優質油生產基地和國家生態示範區試點市。全市農作物品種達60餘種,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棉花、油料、水果、生豬和水產品,糧食年產量200萬噸以上,優質稻比重65%;油料年產量34萬噸以上,油菜"雙低"(低芥酸、低硫苷)化率達100%;生豬年出欄223萬頭,優質三元豬比例78%;水產品年產量23萬噸,名特優魚比重65%。
荊門農業綜合優勢明顯,北部山區為森林覆蓋,適宜林、果、葯材、香菇、木耳種植和畜牧業開發;中部平原土質肥沃,宜於糧、棉、油的生產種植;南部湖泊密集,養殖歷史悠久,盛產蝦、蟹、鱉等優良水產品。因此,利用荊門農業資源豐富、產品運輸成本低和輻射廣等優勢,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旅遊資源
名勝古跡
荊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公元前2世紀,秦始皇在這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行政區--權縣。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600餘處,其中,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鍾祥明顯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被喻為"楚文化地下寶庫 "的紀山古墓群(已出土2300多年前的戰國女屍、郭店楚墓竹簡等國寶級文物)和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時期(約公元前6-5世紀)道學家老萊子曾隱居荊門,現有老萊子山莊和孝隱亭供人觀賞;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在這里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絕唱;三國關羽曾屯兵掇刀,現存有望兵石、上馬墩、響嶺崗等與三國有關的歷史遺址;始建於隋開皇13年(公元593年)的東山寶塔至今仍聳立在東寶山巔;宋代(公元12世紀)理學家陸九淵曾於荊門象山設台講學,現有陸夫子祠供人憑吊;清代建於象山東麓的龍泉書院集河、湖、泉、亭於一體,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自然風光
荊門山川秀美,生態旅遊資源富集,自然人文景觀獨特,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荊門地處楚文化、三國文化、三峽旅遊線的節點上,有國家一級旅遊景點60多處。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面積320平方公里,雲蒸霞蔚、鍾靈毓秀,令人流連往返;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漳河水庫,碧波萬頃、島幽林深,恰似人間瑤池;黃仙洞屬喀斯特地貌,鍾乳成趣、千姿百態,堪稱鬼斧神工。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下了"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城市建設及社會事業
荊門市大力發展城鎮建設。2004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8.52億元(含電力、交通、水利、文化、教育等基礎設施),比上年增長28.26%。到2004年底,全市城鎮道路總長749公里,道路總面積1294.9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15.06平方米,人均擁有城市維護建設資金464元,排水管長度679公里,路燈3.16萬盞,污水處理率64.34%,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27.61%,人均公共綠地9.39平方米,燃氣普及率97.67%,用水普及率99.42%,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9.21標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2.99%。荊門、鍾祥城區分別被評為"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荊門市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龍泉公園被評為中國名園、國家AAA級旅遊區。荊門房地產業興旺,2004年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44億元,增長12.79%。公用事業建設完備,全市有水廠72座,日供水能力113萬立方米,主管網長度769.7公里;全市有公共交通營運線路63條,營運里程653公里,營運車輛853輛;全市有燃氣企業67家,供氣點90個,儲氣能力達37393噸;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夏家灣水務有限公司日處理能力為5萬立方米。
荊門市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蓬勃發展,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與沙洋師專合並及升本工作進展順利。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繁榮活躍。成功舉辦慶祝第五個中國記者節暨新聞獎文藝晚會,社會文化獲全國"群星獎"。市縣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體系不斷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啟動;我市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我市運動員何軍權在雅典殘奧會上勇奪4枚金牌。
㈧ 寫一篇社會調查報告
網路搜一下就會有相關材料的
㈨ 荊門整體發展情況
荊門是湖北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荊門位於湖北中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西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陝,素以"荊楚門戶"而得名。現轄京山、沙洋、鍾祥、東寶、掇刀、屈家嶺6個縣(市、區)。全市地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98.4萬。
荊門東靠大洪山南麓,北枕荊山余脈,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形成低山坳谷、丘崗沖溝和平原湖區兼具地勢。荊門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溫暖季風型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16.9℃,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
荊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公元前106年,中國歷史第一縣--權縣就建立於此,歷代一直為州、府、道、縣治所。荊門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起源地和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境內有距今6000至4000多年歷史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古墓群,世界文化遺產、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之一--明顯陵,被譽為改寫中國思想史的重大發現--郭店楚簡和稀世國寶 --戰國女屍。這里養育了道教創始人之一老萊子、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著名歷史人物,也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傳唱。
荊門物產豐富,山川秀美,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生態旅遊資源富集,自然人文景觀秀美獨特,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荊門處於楚文化、三國文化、三峽旅遊線的節點上,有國家一級旅遊景點60多處。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總面積320平方公里,被中國科學院專家稱為"最適宜人類生存的世外桃源",雲蒸霞蔚,鍾靈毓秀,令人留連忘返;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漳河水庫,碧波萬頃,島幽林深,恰似人間瑤池;黃仙洞屬喀斯特地貌,蘊藏4個世界級景觀和8個國家級景觀,鍾乳成趣,千姿百態,堪稱鬼斧神工。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下了"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的詩篇。荊門境內礦產資源眾多,儲量豐富,具有極其廣闊的開發價值和經濟價值。已探明的23種主要礦產保有儲量價值約1460億元,人均約5萬元,高出全省3萬元。其中,在石油鑽探和航天工業等領域有廣泛用途的累托石儲量673萬噸,居全國之首;石膏、磷塊岩、白雲岩和石灰岩儲量分別為11億噸、3.6億噸、12.5億噸和6億噸,均居湖北之首。全境大小河流600餘條,水域面積27.7萬畝,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8萬千瓦。荊門地形多樣,平原土質深厚肥沃,丘陵崗地宜草宜木,土地自然生產力高。全市耕地面積370萬畝,林地645萬畝,淡水養殖面積89萬畝,人平分別為1.2畝、2.1畝和0.3畝,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蓋率33.2%,活立木總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荊門經濟基礎良好,綜合競爭力日益增強。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79.46億元,增長11.5%,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6.3%、15.5%和9.3%。投資、消費和出口持續增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13億元,增長21.4%,創八年來最高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43億元,增長13.1%。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其中出口9063萬美元,增長35.6%。財政金融平穩運行。完成地域財政收入22.8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6.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29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0.6%。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27.73億元和3.96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9元,增長9.8%;農民人均純收入3629元,增加504元,增長16.1%,增幅是多年來最大的一年。已初步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機電為支柱,以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農業綜合優勢明顯,全市農作物品種達60餘種,主要農產品糧食、棉花、油料、水果、生豬出欄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200萬噸、6萬噸、34.6萬噸、26萬噸、223萬頭和23萬噸,分別居湖北第三至五位,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優質油生產基地和國家生態示範區試點市,其中油菜和棉花被納入國家優質農產品規劃。全市優質稻比重達65%,油菜實現雙低化,名特優新蔬菜比重80%,優質水果比重55%,優質三元豬比重78%,名特優魚比重65%。全市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農頭企業達720家,等55個產品獲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志。隨著我國消費結構的迅速升級,利用荊門農產品資源豐富、產品運輸成本低和輻射廣等優勢,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工業體系日趨完備,化工、機電、食品、建材四個優勢行業集中了70%的企業、85%的資產、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和利稅。主導產品有成品油、水泥、啤酒、化肥、包裝機械、聚丙烯、布洛芬、電子元器件等。其中,年產各類成品油200多萬噸、水泥700萬噸、復合肥300萬噸。布洛芬生產能力居全球第三位,紙包裝機械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啤酒生產規模居全國十強。全市有大中型企業38家,主要有躋身全國百強大型企業行列、原油加工量將達到600萬噸的荊門石化總廠、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廠、全國啤酒行業十強之一、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的金龍泉啤酒集團、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東光電子集團和網路葯業、京山輕機等上市公司。在荊的中央、省屬企業較多,資產存量巨大,科技人員眾多,成為壯大區域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荊門基礎設施完備,交通發達便捷。全市境內鐵路總里程255公里,公路通車里程9355公里,水運總通航里程465.9公里。已初步形成鐵路、公路、水運和空運一體化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經過多年的建設,荊門對外交通大通道已全面打通,在全國"十三縱十五橫"的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穿越湖北省境的七條,荊門占"兩縱一橫":南北向太(原)澳(門)線過荊門段全長121公里的襄荊高速公路於6月28日開通,東西向杭(州)蘭(州)線過荊門段,往西荊宜高速正在建設,往東武荊高速即將開工,屆時荊門與武漢的公路距離將縮短為185公里,湖北重點建設的隨(州)岳(陽)高速(京珠國道主幹線與太澳國家重點公路中間的重要加密線)將穿境而過。鐵路"一縱一橫":焦柳鐵路縱貫南北,沿江鐵路(上海至重慶)的長荊鐵路橫跨東西。長江、漢江、江漢運河、長湖水運得天獨厚。市中心距三峽國際機場115公里、武漢天河機場245公里(武荊高速開通後將縮短為185公里)。荊門將成為湖北繼武漢之後的重要交通樞紐。荊門處於北電南送、西電東送的交匯點,隨著荊門熱電廠三期120萬千瓦工程、碾盤山水利樞紐工程、斗笠崗50萬千伏超高壓開關站、雙河50萬千伏超高壓變電站的建設,荊門電力樞紐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南陽-荊門和洪湖-荊門原油管道、荊門-荊州成品油管道交匯於荊門。境內有國家兩條干線、三條微波通道、四條光纜穿境而過,電話交換機容量90萬門,行動電話容量50萬門,可與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通話。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斷拓展,荊門城區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城區綠化覆蓋率45.7%,日供水量36.8萬立方米,年供電量20億千瓦時。
荊門文明開放,正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荊門不斷進行制度創新,設立了行政服務中心、招投標交易中心、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和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初步建立了電子政務和企業物流信息平台,電子政務以及社會信息化建設位居湖北前列,被確定為全省電子政務唯一的地級市試點城市。信用環境建設卓有成效,被授予湖北"A級金融信用市"稱號。優越的區位條件、完備的基礎設施、開明的投資政策、優美祥和的人居環境,使荊門正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樂園。荊門與美國新墨西哥州里奧蘭曹市、羅馬尼亞泰庫奇市結為友好城市,與美國俄亥俄州蘭卡斯特市、澳大利亞圖文巴市、日本二本松市和日田市成為友好交往城市,與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外商投資企業達304家,外貿出口總額逐年增加。荊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各縣市區的工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與此同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1年、2003年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稱號。
抓住新機遇,建設新荊門。在新的發展階段,荊門將加快實施"興工富市"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使荊門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進一步強化尊重、服務和保護納稅人的意識,努力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環境,使荊門真正成為投資者施展才華的舞台、成就事業的沃土和溫馨生活的家園;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努力把荊門建設成為富強、文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並實現向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