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潤表分部分析的思路
企業一般使抄用的方法大概如下襲
1、因素分析:大多是利潤表各個項目與營業收入的之比,還有凈利率、利潤總額、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與收入的比率。
2、同比分析:就是今年與去年同一時期的相同項目之間的差額與差異率來進行判斷是否增長還是降低,以考核業績。
、
2. 請問 利潤表 各個分析指標 的 意義謝謝
利潤表「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報表時,應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
1.一般根據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分析填列
由於該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動態報表,因此,該欄內各項目一般根據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分析填列。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所得的收入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營業成本」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3)「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4)「銷售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銷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業在購入商品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營業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5)「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行政管理等部門所發生的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6)「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利息費用等。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7)「資產減值損失」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各項減值損失。本項目應根據「資產減值損失」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8)「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當期利得和損失。本項目應根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9)「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以「一」號填列。
(10)「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這兩個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賬戶和「營業外支出」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1)「所得稅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從本期損益中減去的所得稅。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2.利潤的構成分類項目根據本表有關項目計算填列
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等項目,均根據有關項目計算填列,此處不再贅述。
內容來源:網路
3. 如何分析利潤表
1、總體分析,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變化趨勢。
2、結構分析,通過利潤構成的結構分析,分析企業持續產生盈利的能力,利潤形成的合理性。
3、財務比率分析,利用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4、項目分析,對企業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的項目和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主要的項目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所得稅費用等項目。
(3)拓維信息2017年利潤表分析擴展閱讀
通過利潤表主表的分析,主要對各項利潤的增減變動、結構增減變動及影響利潤的收入與成本進行分析。
1、利潤額增減變動分析。通過對利潤表的水平分析,從利潤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潤額的變動情況,揭示企業在利潤形成過程中的管理業績及存在的問題。
2、利潤結構變動情況分析。利潤結構變動分析,主要是在對利潤表進行垂直分析的基礎上,揭示各項利潤及成本費用與收入的關系,以反映企業的各環節的利潤構成、利潤及成本費用水平。
3、企業收入分析。企業收入分析的內容包括: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分析;影響收入的價格因素與銷售量因素分析;企業收入的構成分析等。
4、成本費用分析。成本費用分析包括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和期間費用分析兩部分。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包括銷售總成本分析和單位銷售成本分析;期間費用分析包括銷售費用分析和管理費用分析。
4. 如何對利潤表進行分析
所謂結構比率分析就是利潤表中各項所佔的比重和對利潤表的影響。
推薦幾個分析指標供參考:
1. 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
反映每1元營業收入實現多少利稅
2.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考察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說明1元成本實現多少利潤
3. 凈收益與銷售額比率=(凈收益+利息費用)/銷售收入
反映每一單元獲得的收益額,說明企業獲利能力
4. 費用水平變動速度=(報告期費用水平-基期費用水平)/基期費用水平
考察企業費用水平變動趨勢
5. 銷售成本費用率=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收入
考察每1元銷售收入耗費成本、費用多少
6. 各因素與銷售利潤的函數關系:
銷售利潤=∑[銷售數量×(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固定成本
①銷售數量變動對銷售利潤的影響=計劃邊際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數量完成率
②單位變動成本對銷售利潤的影響=
∑[實際銷售數量×(計劃單位變動成本-實際單位變動成本)]
③固定成本變動時對銷售利潤的影響=計劃固定成本-實際固定成本
④銷售品種結構變動對銷售利潤的影響=
∑[(實際銷售量-計劃銷售量×銷售完成率)×計劃單位邊際利潤]
除了上述指標分析,還可做利潤表結構分析,如:
營業收入 / (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佔全部收入的比重
5. 聯想年報2015,2016,2017年財務報告分析
新浪財經網
6. 單給一個企業的利潤表叫進行分析,主要對哪些指標分析呢 在這道題中還有上一年的利潤表數據。
利潤表分析也稱損益表分析,是以利潤表為對象進行的財務分析。 在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和經營成果時,必須要從利潤表中獲取財務資料,而且,即使分析企業償債能力,也應結合利潤表,因為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同其獲利能力密切相關。 損益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解釋了公司財務狀況發生變動的主要原因。分析損益表,可直接了解公司的盈利狀況和獲利能力,並通過收入、成本費用的分析,較為具體地把握公司獲利能力高低的原因。就業主而言,它有助於分析公司管理收費的合理性及其使用效益。
(一)利潤表主表分析。 通過利潤表主表的分析,主要對各項利潤的增減變動、結構增減變動及影響利潤的收入與成本進行分析。 1.利潤額增減變動分析。通過對利潤表的水平分析,從利潤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潤額的變動情況,揭示企業在利潤形成過程中的管理業績及存在的問題。 2.利潤結構變動情況分析。利潤結構變動分析,主要是在對利潤表進行垂直分析的基礎上,揭示各項利潤及成本費用與收入的關系,以反映企業的各環節的利潤構成、利潤及成本費用水平。 3.企業收入分析。企業收入分析的內容包括: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分析;影響收入的價格因素與銷售量因素分析;企業收入的構成分析等。 4.成本費用分析。成本費用分析包括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和期間費用分析兩部分。產品銷售成本分析包括銷售總成本分析和單位銷售成本分析;期間費用分析包括銷售費用分析和管理費用分析。 (二)利潤表附表分析 利潤表附表分析主要是對利潤分配表及分部報表進行分析。 1.利潤分配表分析。通過利潤分配表分析,反映企業利潤分配的數量與結構變動,揭示企業在利潤分配政策、會計政策以及國家有關法規變動方面對利潤分配的影響。 2.分部報表分析。通過對分部報表的分析,反映企業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為企業優化產業結構,進行戰略調整指明方向。 (三)利潤表附註分析 利潤表附註分析主要是根據利潤表附註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相關詳細信息,分析說明企業利潤表及附表中的重要項目的變動情況,深入揭示利潤形成及分配變動的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
編輯本段利潤表分析的類型
(1)總體分析,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變化趨勢。 (2)結構分析,通過利潤構成的結構分析,分析企業持續產生盈利的能力,利潤形成的合理性。 (3)財務比率分析,利用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4)項目分析,對企業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的項目和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主要的項目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所得稅費用等項目。
7. 做利潤表分析主要分析該公司利潤表上的哪些指標
分析和評價企業盈利的指標有:
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保值增值率。
1、 收入毛利率
收入毛利率是收入毛利與營業收入凈額之比。其中毛利等於營業收入凈額扣除成本後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
收入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毛利水平反映了企業初始獲利能力,它是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起點,可以表明對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的承受能力。通過對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間費用兩個因素對獲得利潤的影響。
2、 收入利潤率
收入利潤率是實現的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
通過對收入利潤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每實現一元收入所獲得的利潤水平。
3、 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是指實現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總資產平均佔用額之比,指標反映了企業利用全部資源的獲利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 或,
總資產報酬率=收入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總資產報酬率取決於凈利潤水平和總資產周轉速度。
4、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又指所有者權益收益率或股東權益收益率,它是獲得的凈利潤占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
通過對該指標的分析可以揭示如下兩個方面:
⑴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
⑵為企業的投資者提供了獲得投資回報情況的信息;
⑶反映企業經營者對受託資產經營成果。
5、 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與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的比率。它反映所有者權益保值或增值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
企業自身發展能力分析
企業自身發展能力,是指通過生產經營活動獲得收益的增長,以及用自身形成的資金取得發展趨勢的能力。自身發展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分析、盈虧平衡分析等。
⑴收入增長率
收入增長率=報告期收入增加額/歷史同期收入總額×100%
⑵凈利潤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報告期利潤增加額/歷史同期利潤總額×100%
⑶總資產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本期總資產增加額/起初資產總額×100%
⑷資本積累率
資本積累率=本期所有者權益增加額/起初所有者權益×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