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盤見頂了嗎
在股抄市中判斷大盤是否見頂可根據以下四特徵去判斷:
1、無量不成頂。歷史上重要的頂部幾乎都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只有連續放大量且連續數天保持高換手率,主力才能趁機脫逃,在量能無法繼續放大時,股指才有可能再衰三竭。但多大的量才屬於見頂的量,沒有絕對的標准。
2、政策亮紅燈。有中國特色的股市明顯留下政策跳空的痕跡,歷史上重要的頂部幾乎都是政策頂,市場泡沫過大時上面都有明顯的政策信號。真正自然形成的技術頂部並不多,不過從政策推出到真正發生作用有一定的時間差,有時政策信號強烈,有時則不太明顯,投資者可參考新股發行速度來判斷是否政策見頂。
3、傳媒一邊倒。傳媒上看空看多的觀點斗爭較激烈,說明市場仍比較謹慎,當傳媒一邊倒時倒是應該警惕的
4、熱點捉襟見肘。導致一輪行情終結的原因多為市場上可供炒作的品種已被輪炒一遍,主力開始大規模撤離。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炒股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② 哪位經濟學家能解釋一下:股市和樓市的關系
我來說說我個人淺薄的觀點
如果整個經濟環境都急劇轉差時,不管股市還是樓市,都會出現強烈下挫的情況。因此,股市和樓市的關系相當微妙,當兩者能夠穩步向上時,經濟環境可能是最好的時候。
個人認為,在目前中國,投資渠道是十分不完善的,可以說老百姓手裡有點錢的話,只有股市和樓市可以進行投資。這就成了經濟學里的一個簡單模型。
資本是逐利的,所以,如果樓市大跌,對股市應該有一定的影響,投資者對樓市期望降低,會將資本從樓市中撤出,轉而投向股市,那麼,股市就會有一定的上揚。反之,如果樓市大漲,所謂追漲不追跌,投資者將資本投向樓市,而股市由於資金的撤出會有一定的下跌。股市和樓市就象一個蹺蹺板,一高一低,在這幾年表現得尤為明顯。
以下資料節選自參考資料,見下面網址
從兩市近三年的發展狀況看到推動股市走向衰落的原因是資金的極度短缺,而造就樓市繁榮的最大動力也是資金的瘋狂湧入,在樓市發展的三個階段-政策扶持、概念運作、資金推動中,一線城市已經發展到資金推動階段(投機階段),大部分二線地區正處於概念運作的俗稱炒作階段。
從2002年到200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從2500點綿綿陰跌到1160點的過程,中間還出現過兩次下探1000點的驚心動魄時刻,股市市值從60000億跌至15000億,縮水60%,中國的股民虧損面達到70%,在政府三番五次出台救市措施的情況下,滬深兩市猶如一支離弦之箭,沒有回頭之路。
我們反過來看房地產市場,樓市這三年呈現高歌猛進的大好形勢,成交價格、數量呈現雙雙走高的良好形勢,全國大部地區價格上漲超過一倍,如上海、杭州、寧波、南京這樣的熱點地區超過了三倍。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美元匯率因為美國政府經濟政策的需要,正經歷一個長期的下跌過程,中國的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政策和中國國內的經濟形勢不相適應的矛盾逐步顯露出來,世界資本市場上的投機貨幣看準了中國,在中國嚴厲的外匯管制政策下,房地產市場成了外匯進入的最好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信貸改革正經歷一個痛苦的改革階段,銀行業面臨著風險-競爭的壓力,存款巨增,貸款又存在風險。存貸差給業務帶來巨大的壓力,在開拓新業務的要求下,房地產市場的靈光閃現。給銀行業找到一個出口,在銀行資金的幫助與扶持下(據人民銀行的調查,房地產開發的資金55%來自信貸資金),尤其在首付資金20%-30%要求比例的房地產信貸政策刺激下,炒房變得輕而易舉起來。上世紀90年代在海南、廣西北海曾經轟轟烈烈的房地產泡沫,適應各方需求,也是在各方的扶持下,又出現了!
由是,國內的居民閑散資金在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銀行利率低、缺乏其他投資手段的資金市場狀況下,本著逐利的原則,在股市年年下跌的情況下,也大規模的湧入房地產市場。導致了股市缺血,樓市瘋狂的局面。
③ "政策頂"是指什麼「風格轉換」是指什麼股市中常說的
利空政策造成股市見頂
風格轉換 就是熱點轉換,炒作方式的轉換
比如由中小板 題材 概念股 向藍籌轉換 向價值投資轉換等
④ 李大霄到底有多少底和頂
李大霄作為「網紅經濟學家」,被大家所熟悉的是不管的底部言論,像「黃金底」、「鑽石底」、「嬰兒底」、「少年底」等等,不計其數的底部。要說頂部的話,李大霄很少言頂,主要還是以言論底部為主。
其中,有一個規律可以參考,李大霄往往言論底部並不是亂言的,在3000點以下如果還有著下跌,他就會有著一些底部論了。要是上證高於3000點,往往並不會有底部論。
對於李大霄的一些言論,網路中有很多的誤解。怎麼講呢?你如果以估值的角度思考、指數的角度思考,以及他所提到的相關目標市場,均是能夠獲得客觀支撐的,並不虛晃,並非亂說。但是,這個觀點不能以短期來看,如果你是偏投機、偏短線的投資者對於他的言論,就消化不了了。因為,根本不在一個調上。
我們總在說「短線就是短線,中線就是中線,長線就是長線」,你如果把時間的期限弄混了,那麼很多問題都是看不清楚的。李大霄所言的是中長線,並非短線。那麼,你帶著短線的思路去看待,當然就認為不對了,因為股市仍舊有著震盪。但是,你要是以中長線的角度思考呢?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了。
不是為李大霄說話,而是客觀的評論。在股市投資的過程中,機遇很重要,但也會有著時效性。所以,要將時間區分看待。
往往李大霄言論底部的時候,均是市場的相對底部。要說李大霄能真正的預測底部,這是不對的,畢竟一波下跌能每天給你一個底部論,這一點是不可取的。但是,當他言論底部的時候,是相對底部區域卻是可以參考的。
不管李大霄到底有多少底與多少頂,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辨別,如果對自己具有參考作用,不管多少底也好、多少頂也好,均是可以利用的。
國內股票分析的基本方法:
1、K線圖切線分析
切線分析是指按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在由股票價格的數據所繪制的圖表中畫出一條直線,然後根據這些直線的情況推測出證券價格的未來趨勢。這些直線就稱為切線。切線主要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支撐線和壓力線向後的延伸位置對價格的波動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目前,畫切線的方法有很多種,著名的有趨勢線、通道線、黃金分割線、速度線等。
2、通道線形態分析
形態分析是根據價格圖表中過去一段時間走過的軌跡形態來預測股票價格未來趨勢的方法。在技術分析假設中,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價格走過的形態是市場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證券市場對各種信息感受之後的具體表現。
從價格軌跡的形態,我們可以推測出市場處於什麼樣的大的環境中,由此對我們今後的行為給予一定的指導。價格軌跡的形態有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等。
(5)網紅經濟學家解讀股市政策頂擴展閱讀:
前提條件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技術分析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證券價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觀的或是微觀的)都反映在其證券的價格之中。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是經濟學家對市場的分析也是不確定的。
因此,研究證券的價格就是間接的研究影響證券價格的經濟基礎。技術分析者通過研究價格圖表和大量的輔助技術指標,讓市場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勢。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技術分析者通過經驗的總結,認為證券的價格運動是以趨勢方式演變的。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要在一個趨勢發生發展的早期,及時准確地把它揭示出來,從而達到順應趨勢交易的目的。
正是因為有趨勢的存在,技術分析者通過對圖表、指標的研究,發現趨勢的即將發展的方向,從而確定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時機。
⑥ 股市一定回到1800點的依據是什麼
震盪探底,不一定是1800也可能是1500。沒有依據的,都是事後諸葛,去年不都說黃金十年嗎,結果怎麼樣?
⑦ 被稱為財經網紅一哥的李大霄,他到底有何魅力能擁有如此多的粉絲
李大霄對股市的分析和預測一次又一次的打臉,然而他卻被稱為“財經界的網紅一哥”,他並不是憑借自己高超的專業能力,而是他博人眼球的手段,讓他走上了“網紅”這條路。
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網紅”進入了大眾視線,近幾年,網紅日益深受大眾的喜愛,像帶貨一哥“李佳琪”、papi醬憑借變聲短視頻帶給大家歡樂,很多人也將此當做一種發財門路,但是並不是所有“網紅“都是很成功的,而且“網紅”的路也是一路曲折。
對股市的分析和預測一次又一次打臉的李大霄為什麼還有這么多粉絲呢?我認為很多人都是抱著“吃瓜”看熱鬧的心態,剛才說了他就像一個小丑,博人開心,一個關注換來一份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而李大霄能成為財經界的第一網紅,並不是他的專業能力有多高,分析有多准確,而是他博人眼球的手段,渴望走紅的真心!
⑧ 有人說,股市3200點,A股的政策寬松到頂,政策頂來臨,你怎麼看
所謂抄的政策頂來臨都是刻舟求劍式的宏觀分析!
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政策見頂是錯的。因為如果你去看一季度的數據確實非常不錯!但這就代表以後會好嗎?不能。為啥?那我們就說說為啥一季度數據好?因為房地產都在增長11%,這當然會對經濟產生拉動了能不好嗎。但可持續嗎?不可持續。因為房地產為啥出現數據混亂?銷售量下降,土地出讓金下降,投資增速加快。這不是好現象,因為這是房地產公司不看好樓市前景而加速開發造成的。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房地產公司都不買地了,怎麼持續?
所以加速開發後必然出現回落,這就決定了所謂的政策見頂肯定是不對的。分析缺乏前瞻性。
所以政策不會現在見頂。
⑨ 請高手幫忙解讀大盤5.30為什麼不是雙頭,而且還能上漲那6000點謝謝!!
那個時侯抄基金經理們都瘋狂了襲,一個比一個的收益高,收益高的排名靠前,這樣發行的基金就被瘋狂購買了,融資簡直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所以哪管什麼單頭雙頭的,可著勁把大盤股的股價往死拉,這樣沖上6000點簡直沒有任何阻力,輕歌曼舞的就過了6000點大關;
此時的黑嘴們大放厥詞,什麼亞洲第一金融中心即將誕生,黃金十年剛剛開始,年內滬指見8000點,上10000點也不是夢,似乎A股一夜之間就要排名世界股市之巔了,管理層再三阻止甚至半夜出台調高印花稅的政策,但不到一周股市又一次狂熱起來了,也沒有實際的降溫效果,A股的泡沫越來越大,為了避免日後對國家整體經濟的摧毀,政府在一再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動用其「御林軍」之王牌--中國石油;
在中國經濟頻域危機的關頭,管理層召喚中國石油「回朝救駕」,打壓狂熱不已的瘋狂股市,中國石油不愧為金牌第一殺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滬市股指趕到1700點下方,目前的基金們血虧的結局,就是他們失去理智瘋狂的代價。
要相信A股會再次上到6000點的,但不是現在而是將來,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增長,有價的證券市場也會穩步上揚的,股市的發展是要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樣才是健康成熟的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