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東吳財務報表分析

東吳財務報表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05 15:59:34

Ⅰ 東吳為什麼最後一個滅亡

(1),司馬炎篡魏,政權不穩定 從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三代就一直開始謀劃著篡魏的打算,一直到司馬炎才成功,結束了曹魏建立西晉。雖然朝政很多敵對勢力都被司馬師和司馬昭幹掉了,但作為一個新生的政權,還是有很多矛盾和沖突的,這些問題,都需要司馬炎解決。 (2),軍事,經濟基礎正處於恢復期。 司馬昭滅亡蜀漢之後,基本上調用大部分的軍力和財力,加上西晉名將和東吳名將陸抗呈現出長期對峙的狀態,並且出現過失敗,沒有啥優勢。此外,水旱災害、尤其是水災不斷,需要大面積的採取賑災措施,消耗錢財。軍事,經濟基礎正處於恢復期,當然這只是短暫的時間。 (3),西北邊疆異族動亂牽制。 在西晉建國初,從泰始六年開始,禿發樹機能在西北邊疆起兵,很快就出現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擊叛虜於萬斛堆,力戰死之」的糟糕情況,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里,由於樹機能軍隊的勇猛,加之晉軍戰鬥力的低下,晉軍「比年屢敗」,樹機能之亂日益成為晉武帝的心腹大患,「每慮斯難,忘寢與食」,而晉武帝更是明確表示其威脅「雖復吳蜀之寇,未嘗至此」。事實上,除了禿發樹機能之亂,北部邊境還有匈奴與鮮卑的動亂。數處連年的動亂,對於晉廷的打擊極大,直到並州胡奮坐鎮御虜、鮮卑屢為馬循所敗、東北由於衛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虛、獨雍等部先後「歸化」、馬隆基本平定禿發樹機能,晉朝的東北、北部、西北邊疆均有了一個基本安定的局面時,晉武帝才決定大舉出師伐吳。 (4),西晉朝廷內部異議 從晉武帝表露出伐吳的意向,到大軍滅吳,晉廷內部一直有一股強大的反對勢力。他們以賈充、荀勖、馮紞為首,對於羊祜、張華、王濬等人的伐吳主張百般阻撓。 (5),西蜀地區尖銳的社會化矛盾。 從諸葛亮主政開始,本地就凸顯尖銳的社會化矛盾,加上蜀漢滅亡之後,成都出現亂兵亂殺的動亂局面,加劇了矛盾的爆發。蜀漢滅亡之後,在接下來的數年裡,蜀中狀況頻發,動盪不斷,民變、兵變不絕於書。如不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緩和社會矛盾,不要說順流滅吳,就連鞏固在蜀中的統治都十分困難。所以,晉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籠絡蜀漢故官,令其忠誠於晉室,一面派出王濬這樣的干將大力鎮壓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後,才有了王濬順流而下滅吳的舉動。 (6),東吳實力沒有消亡 東吳占據荊州,揚州,交州等地,實力遠在蜀漢之上,盡管在東吳孫權後期,出現了兩宮之爭,權臣互殺,孫休病死、孫皓暴虐等內亂狀況,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並沒有呈現出全面衰弱、不堪一擊的狀態。從整體的軍事行動上來看,它仍在不停主動進攻北方;從武將能臣上來看,丁奉、陸抗等干將仍統領軍隊數年;從兵力上來看,它尚有數十萬甲兵;從軍資、裝備上來看,即便是到吳亡時,仍有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尤其是陸抗的西陵之戰,成功的打擊了西晉滅吳的雄心,挽救了東吳的國祚,延緩的滅亡的時間。 直到後來,孫皓把國家折騰的不像樣子,即「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西晉伐吳的時機到這時才完全成熟。所以在公元280年,萬事俱備的西晉,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從出師到滅吳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與蜀漢如出一轍。

Ⅱ 東吳證券裡面的盈虧分析准不準

股票交易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系統,我是買了淘寶上的一個叫做 安提阿炒股軟體 的 來用,以前也是老虧損,現在有了這個軟體,基本有盈利了

Ⅲ 東吳有統一天下的可能,為啥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

統一天下,蜀漢和都有可能,但機會只屬於曹魏。

所以,東吳沒機會,蜀漢更沒機會。

分析歷史和現實問題,你得找大概率事件,不能拚命臆測偶然事件。所以,曹魏統一天下、吳蜀沒有機會,才是大概率事件。

簡單說,就是把歷史在多重復幾次,到底是哪一個更有可能,這個最可能的,就是大概率事件,也才能允許你進行分析。


所以,東吳就不是王朝模式。王朝模式得有一個可以說得過去的皇帝,孫氏家族就出不來,只能靠力量擔綱。而沒有這個條件,東吳就不具備積極進攻的政治基礎和人心基礎。

魯肅和周瑜這些人,才不管什麼大漢正統與否,所以這兩個人才是孫權的鐵桿。但這兩個人死得早,三分天下沒多久就死了。呂蒙也可以,但呂蒙也死了。而且一個呂蒙也改變不了形勢。所以,孫權才是一個孤獨的皇帝。晚年各種變態,也跟東吳的這種極不穩定的基礎有關。

Ⅳ 東吳的「美人計」為什麼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美人計”在歷史上屢試不爽,然而三國時期東吳使出的“美人計”,卻最終落下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這又是為何呢?赤壁之戰後,發生在孫權和劉備之間的這次交鋒,其實非常的精彩,而東吳的“美人計”最終落空,其實與當時的戰略形勢變化息息相關。

因此,當劉備於建安十六年(211年)向益州用兵時,荊州的歸屬問題便已經開始凸顯,孫劉聯盟開始因荊州歸屬問題產生裂痕,於是便有了孫權派人將妹妹接回東吳之舉。而此後孫權和劉備圍繞荊州歸屬,矛盾開始迅速計劃,先有“湘水劃界”,後有“白衣渡江”,直到“夷陵之戰”後蜀漢徹底喪失荊州,才算告一段落。

如上所述,孫權嫁妹,可以看作是孫劉聯盟的標志;而孫權接回妹妹,同樣可以看作是孫劉聯盟產生裂痕的標志。而東吳的“美人計”之所以最終落下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其實就是戰略局勢不斷改變的結果。

Ⅳ 東吳證券2019每股現金流為負怎麼回事

說明這個公司有些業務正在虧錢

Ⅵ 赤壁之戰中,東吳獲勝的原因是什麼

東吳獲勝來原因是雙方強弱源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

曹操戰敗原因,曹軍多為旱鴨子,對水戰不了解,但他南下前訓練了水軍,還收編了荊州水軍,麾下善水戰的將帥也不是沒有,但多半是曹操輕敵造成。

赤壁之戰的戰場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而且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所以最後戰敗了。

(6)東吳財務報表分析擴展閱讀:

赤壁之戰影響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孫權屢次親率大軍進攻合肥,數戰不利,損兵折將。

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五年,平定關中後才大舉南征孫權。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Ⅶ 東吳教育培訓的VIP通過率為什麼那麼高

因為有大屁股罩著

Ⅷ 為何感覺東吳一直是三國中最弱小的

無論從領土、人口、經濟、人才、國祚等各方面,都毫無疑問是蜀漢最弱。軍事方面,東吳也毫不遜色於蜀漢。怎麼能說東吳是最弱小的?你不能看《三國演義》哪國的篇幅多就算哪國強吧?小說畢竟是有傾向性的,就根據史料從各方面分析一下。

一、領土

漢朝把天下分為十三個州,每個州的大小不盡相同,由於當時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北方人口多,所以北方的州比較小,南方相對蠻荒一些。到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形成,曹操佔北方九州,東吳占東南揚州,劉備、東吳、曹操三分荊州,劉備所佔最多。後劉備入蜀得益州,東吳南下取交州。後孫劉湘水劃界平分荊州除曹操占據的南陽郡外的其他六個郡,各佔三個。

三國中,曹魏220年曹丕稱帝,266年被晉取代,享國47年;蜀漢221年劉備稱帝,263年建為魏所滅,享國43年;東吳演算法有兩個,如果按孫權改元黃武的222年(那時改元獨立但未稱帝)開始算,280年為晉所滅,為59年;如果從孫權稱帝的229年開始算則是52年。無論哪種演算法,東吳國祚最長,蜀漢國祚最短,並且蜀漢是三國中第一個滅亡的,東吳則是最後一個滅亡的。從國祚這點來說,東吳甚至都能感覺是最強的。

六、軍事

蜀漢和東吳的軍事,他們雙方僅有一次交鋒也就是夷陵之戰,東吳火燒連營大敗蜀漢,不過那是早期,中後期的話兩國一直交好,沒有互相作戰,但是都與曹魏有交手。蜀漢諸葛亮、姜維北伐,雖互有勝負但疆土始終無法拓展;東吳打合肥也是一直無功而返,不過東吳對曹魏有過一場輝煌的大勝就是石亭之戰,陸遜大敗曹休(當時曹休為曹魏大司馬,是頭號權臣),並致使其不久後去世,可以說相當亮眼。

而蜀漢蔣琬也曾擊敗曹爽和夏侯玄的伐蜀(不過此二人的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因此東吳的戰績絕不比蜀漢差。如果說當年漢中之戰劉備勝曹操的話,那時連曹魏和蜀漢都沒有,其實根本就算不得三國的戰爭。而且東吳也可以將赤壁之戰的勝利算在頭上,畢竟當時主力都是東吳的,蜀漢只是配合。而在曹魏滅亡後,東吳名將陸抗(陸遜之子)更是多次抵擋晉軍進攻,並於晉軍主帥羊祜惺惺相惜二人並稱三國最後的名將,而彼時蜀漢都滅亡許久了。

綜上,最弱的只能是蜀漢,而非東吳。

Ⅸ 三國時東吳皇帝孫亮詳細介紹

孫亮
字:子明
籍貫:吳郡富春
生卒 243 — 260(18歲)
家庭成員:父:孫權
人物傳記:孫權的第七子,吳國的第二代皇帝。他是個聰明的皇帝,看到孫綝專權,圖謀殺之,但最終失敗。帝位被廢,淪為會稽王。
歷史評價:陳壽: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為吳王,立長子登為王太子。黃龍元年(229年),權稱帝,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登為皇太子。太子官屬有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賓客有謝景、范慎、刁玄等,「於是東宮號為多士」。登生母身份低賤,連其姓氏都末見於史冊。孫權所愛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讓位於和之意。孫權赤烏四年(241年)登死。下一年,權立和為太子,不久,封霸為魯王。權之愛霸,更甚於和,對霸的待遇,同太子沒有什麼兩樣。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為二部,比較正派的大臣如陸遜、諸葛恪、顧譚、朱據、屈晃、滕胤、施績、丁密等維護太子,公主魯班(孫權寵姬步夫人所生的長女,嫁給全綜)、全綜子寄、楊竺、吳安、孫奇等則想依靠魯王撈取政治上的好處,所以擁戴霸而「詆毀大子」。一次,權得疾,譴太子到長沙恆王孫策廟祈禱,太子妃叔父家離廟很近.乃把太子請到家中。公主魯班聞知,乃向孫權進讒,言太子不去廟禱告.卻往妃家計議,於是和寵益衰,兩派大臣的爭斗也更厲害。孫權認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亂」。乃廢太子和,賜魯王霸死。另立所愛潘夫人幼子孫亮為太子。
以上的事,不只是立誰為太子的問題,而是孫權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復雜的反映。其中最突出的事例,可以拿陸遜同孫權的關系來說明。陸遜是跟隨孫權時間較久、功勞很大的大臣,孫權早時把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拒魏、蜀二國的主要支柱。但孫權對陸遜的重用主要在軍事方面,始終沒有交給陸遜軍政大權。最後權令遜代頤雍為丞相時,雖口頭上說:「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實是:孫權不聽從陸遜屢求保安太子、降昏王之諫.又相繼流放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誅親近陸遜的吾縻。孫權更「累譴中使責讓遜」,使遜「憤而至卒」。逼死了陸遜。
孫權所以逼死陸遜,決不只是因遜維護太子的問題,主要症結在於權認為遜對其統治已構成威脅。根據當時情況,權所以疑忌和逼死遜,約有以下四個原因:
(1)遜「世江東大族」,從祖康,廬江太守,康績,鬱林太守,績從子綢,選曹尚書。遜族子凱,建武校尉,凱弟胤,交州刺史。陸績外甥邵為丞相顧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顧邵子譚為陸遜外甥,任左節度,加奉車都尉。譚弟承,奮威將軍。遜外甥姚信,太常。可見遜家族姻親甚為顯赫,此為孫權忌遜原因之一。
(2)呂蒙死後,遜一直鎮守武昌,聲望至隆。吳國權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騭、諸葛謹、潘睿、朱據等將相都與遜交好,特別是遜功高震主,為權所畏忌。到孫權統治的後期,三國疆域大致己確定,權對外攻雖不足,守則有餘。即無遜,亦可劃江自保,無何重大危險。所以僅只讓遜做了幾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孫權為身後之計,怕嗣主駕馭不了遜,所以遜等越是擁戴太子和,孫權越疑惑不安。權在逼死遜之前,先剪除其親黨。以後孫權雖然立了幼子亮為太子,但挑選的首輔,卻是資望較淺、社會關系比較單薄的僑居大族諸葛恪,就可以說明孫權是不願從陸、顧等枝葉繁茂的江東大族中選擇輔政者的。從史書記載上看,孫權於武多文少的呂蒙、凌統、朱然等死後,極為哀悼傷懷。可是他不僅逼遜致死,並且還追詰遜子抗。這不是由於猜忌遜,還是什麼呢?
(4)還有一個不易被人們發覺的因素,即遜為孫策之婿,權最初將策女嫁給遜時,當然是為了加強君臣間的關系,但當遜功高震主時,這門親事便轉化為雙方關系的不利因素。權的江東基業本來是從兄策手中繼承的,但權對策子並不與己子同樣看待,陳壽即認為權對策子有虧待之處。壽在《孫策傳》評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孫盛還為此替權辯護,認為這樣作.是為了「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孫盛這種看法,是迂闊而不切合事實的。權既定孫和為太子,又給孫霸以過分的待遇,使之恕覬覦太子寶座,還談得上什麼「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呢?孫權諸子雖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卻終身為侯,不是虧待是什麼呢?這一點,連權本人也是不無內疚的。史言:「吳主寢疾,譴太子禱於長沙桓王廟」。權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堅禱告,卻偏向兄長禱告,正說明權內心隱處也覺得對不住創業的兄長,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舉。權之猜防遜,不會與遜為策婿毫無關聯。陳壽拿權與勾踐相比,正是他識見高超之處。非深知權之為人,固不能道此。
因此,我們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孫權與陸遜兩人的矛盾乃是君主專制與權勢大族矛盾的體現。孫吳統治集團內部各種矛盾和沖突的加劇、導致了吳國的衰落...
其實孫亮非常聰明,觀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細致,常常能使疑難事物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黃門官去庫房把浸著蜂蜜的蜜汁梅取來。這個黃門官心術不正又心胸狹窄,是個喜歡記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庫房的庫吏素有嫌隙,平時兩人見面經常口角。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這次,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他從庫吏那裡取了蜜汁梅後,悄悄找了幾顆老鼠屎放了進去,然後才拿去給孫亮。
不出他所料,孫亮沒吃幾口就發現蜂蜜裡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誰這么大膽,竟敢欺到我的頭上,簡直反了!」心懷鬼胎的黃門官忙跪下奏道:「庫吏一向不忠於職責,常常游手好閑,四處閑逛,一定是他的瀆職才使老鼠屎掉進了蜂蜜里,既敗壞主公的雅興又有損您的健康,實在是罪不容恕,請您治他的罪,好好兒教訓教訓他!」
孫亮馬上將庫吏召來審問鼠屎的情況,問他道:「剛才黃門官是不是從你那裡取的蜜呢?」庫吏早就嚇得臉色慘白,他磕頭如搗蒜,結結巴巴地回答說:「是……是的,但是我給他……的時候,裡面……裡面肯定沒有鼠屎。」黃門官搶著說:「不對!庫吏是在撒謊,鼠屎早就在蜜中了!」兩人爭執不下,都說自己說的是真話。
侍中官刁玄和張?(bin)出主意說:「既然黃門官和庫吏爭不出個結果,分不清到底是誰的罪責,不如把他們倆都關押起來,一起治罪。」
孫亮略一沉思,微笑著說:「其實,要弄清楚鼠屎是誰放的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把老鼠屎剖開就可以了。」他叫人當著大家的面把鼠屎切開,大家仔細一看,只見鼠屎外面沾著一層蜂蜜,是濕潤的,裡面卻是乾燥的。孫亮笑著解釋說:「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時間長了,一定早濕透了。現在它卻是內干外濕,很明顯是黃門官剛放進去的,這樣栽贓,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這時的黃門官早嚇昏了頭,跪在地上如實交待了陷害庫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見,我們對於形式復雜難以判斷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復雜性所嚇倒,這樣就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Ⅹ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分析東吳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1,江東孫氏已歷三世,根基牢固;
2,江東位置具長江天塹,地利;
3,江東將士英勇版,耿直,又多是孫氏權家臣,上下一心,人和;
4,江東的文臣謀士,甚至武將可以投降,唯獨孫氏不能稱臣;
5,江東孫權乃當時英雄,更有周瑜、黃蓋、程普皆是心腹老臣,早已恨透曹操。

閱讀全文

與東吳財務報表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