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基本上就像球場解說員,沒啥意思,叫他上場踢的時候一樣輸的落花流水,但是叫球場上的運動員來解說不一定差哪去。
B. 台灣是用什麼軟體看股票行情的
—「股大亨網」里有個股診斷功能,
裡面有效的分析了大盤及個股壓力位支撐位及消息面分析,
一切都是免費的。
C. 誰知道90年代出版的台灣股票書籍有哪些
台灣作者張齡松、羅俊撰著的《股票操作學》,是一本介紹股票投資的策略與技巧,內介紹股容市行情基本技術分析方法,並且結合實例進行典型分析,這樣就能預測股市的走勢。投資者掌握了這些股票操作技巧,既可以大為減少風險,又能獲得較高的投資效益。熟讀該書掌握股票市場的運行規律,善於捕捉時機進行證券買賣,就可以在股市風雲變幻之中,運籌幬幄,高瞻遠矚。
D. 請幫忙給個股票學習網站
去新浪下載一些股票的理論書籍看看,網上的講座和股票知識多不全面.
E. 台灣著名股票期貨分析師有哪些
如果他真能分析明白 就自己幹了,還會告訴你?
F. 那個網站或論壇或者群里的股票分析比較准確大神們幫幫忙
你如果想來認真做股票源,那就要有一個長期學習的准備,而且決策靠別人,永遠是受制於別人,況且你還無法保證別人永遠是高水平的.如果你對股票一點都不清楚的話,我的建議是不急操作,首先是要系統地學習經濟類和金融類的教科書,在此基礎上在學習一些股票方面的專業書籍,最後再實際操作,從操作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而且相對來說這樣所要面臨的虧損要小的多,而且承受力也需要的不是很多.等找到自己的方法以後,掙錢就變得比較容易了,就股票專業書籍,我的推薦是:入門方面的書,我推薦廣東經濟出版社的中譯本<高勝算操盤>,它上邊有很多原則性的東西,對你的操作入門會有一些比較好的幫助,操作思路方面的,有一本<指點股津>,適合短線方面,<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講巴菲特的,適合長線思維,關於一些基本的技術方面的書我很久不看,不好給你什麼建議,你可以多找找吧,另外我的建議就是股票方面的書,盡量看一些國外的,國內的書中有很多人的思維其實並不是很先進,只是希望撈一把版權費而已,所以我的評價不是很高,對了,好象有本台灣人寫的股票期貨技術指南,大概是這個名字吧,寫得還不錯,是本綠皮的書,你如果能找到的話,可以看看.希望你早日掙錢
G. 苦苦尋找一本台灣炒股書籍,求此書
你說的應該是台灣張齡松的《股票操作學》!
H. 講股票的張清華是什麼背景
如果你用自己的錢在投機領域交易過千百次以後,你就會對他置回之一笑,他說的答都是老生常談的廢話,自己去親身搏殺過十年之後你就不會再去看任何所謂分析師的屁話,分析師們都是賣嘴皮子混飯吃的,忽悠那些初登門徑的人和沒有投機細胞的人。親身參與投機你才能真正成長,任何人都要靠自己,別想在所謂「老師」那裡獲取法寶。
I. 台灣省都用什麼股票軟體炒股啊
一般來都是股票開戶營業廳源網站上的軟體炒股。
炒股軟體也就是股票軟體,它的基本功能是信息的實時揭示(包括行情信息和資訊信息),所以早期的炒股軟體有時候會被叫做行情軟體。
一般炒股軟體都會提供股票、期貨、外匯、外盤等多個金融市場的行情、資訊和交易服務等一站式服務。
炒股軟體的實質是通過對市場信息數據的統計,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來給出數(報表)、形(指標圖形)、文(資訊鏈接),用戶則依照一定的分析理論,來對這些結論進行解釋,也有一些傻瓜式的易用軟體會直接給出買賣的建議。其實,比較正確,或者實在的用法,是應該挑選一款性能穩定、信息精準的軟體,結合自己的炒股經驗,經過摸索之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應用法則,那樣才是值得信賴的辦法,而機械地輕信軟體自動發出的進場離場的信號,往往會謬以千里。
J. 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不同版本有什麼區別嗎
《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目前總共有6個版本,分別為:
1.1934年——第一版(有中文版)
2.1940年——第二版
此版本增加了更多的最新案例,以及隨著金融發展作者對觀點的完善和補充。
3.1951年——第三版(有中文版)
此版本查爾斯.塔薩姆寫了公用事業公司的部分,整本書被重新組織,結構和內容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後修改。
4.1962年——第四版
除本和多德之外還有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的西德尼.科特爾和巴克公司的公用事業專家查爾斯.塔塞參與了編寫。
5.1988年——第五版
此版為格雷厄姆去世後,注冊金融分析員和會計專家弗蘭克。E.布洛克修訂出版此書的第五版。
6.2008年——第六版(有中文版)
塞思.卡拉曼等其他人以第二版為基礎重新組織編寫了此版,主要為各章增加了導讀。
《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中文版各版本介紹
1.海南出版社的簡體中文版
常見的是兩類封面,其實內容都一樣,這個版本屬於1934年的第一版。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本書在封底寫道「本書是對1940年第二版的真實再現」,這一點恐怕是筆誤或者此段話的提供者理解有誤。
包括上海財大版的譯者在前言中也認為此版是1940年版,盆地也認為是有誤的。
1940年版的附錄有71段,而1934年版的附錄為48段,同時1940年版有第二版前言和第一版前言,而1934年僅有第一版前言。
2.上海財經大學的簡體中文版
這個版本是2009年翻譯出版的,屬於1951年的第三版。
3.中國人民大學(湛廬文化出品)的簡體中文版
這個版本是2009年翻譯出版的,屬於2008年的第六版,原本屬於1940年版。
4.台灣寰宇出版社的繁體中文版
這個版本是台灣的寰宇出版社2002年翻譯出版的,屬於1934年的第一版,分為上下兩冊。
5.香港天窗出版社的繁體中文版
這個版本是香港天窗出版社2009年翻譯出版的,屬於2008年的第六版。
如上面所述,第六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導讀而來(因此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當作第二版的中文版)。
香港中文版,分為四冊出版,在每一冊中,又分 別加上了香港投資名家的序言。
從開始的介紹中,可以看出來,嚴格意義上,只有第一版和第二版是純格雷厄姆和多德編著的,其他版本多少加入了其他編著者的思想和內容。
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巴菲特這次也為這本第六版的《證券分析》撰寫了序文,他寫道:「沒有理由再去尋找其他的引路明燈。」僅將《證券分析》的第一版 和第二版列入其浩瀚藏書中的珍藏,而其中第一版的珍貴是因為是多德的原稿,且其中加上了對1940年版修訂的很多筆記。
但根據上述說明,第二版才是最值得珍藏的。
但第六版,是在第二版的原文基礎上,加上幾位著名專家的解讀,因此個人認為可以考慮第六版。
第六版目前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為香港天窗出版社的繁體中文版,一個選擇為中國人大出版社(湛廬文化出品)的簡體中文版。 就價格來說,簡體中文版的不到100元的價格遠低於繁體中文版超過500元的價格。另外,一般來說,就用語、閱讀習慣來說,簡體中文版更適合非港、澳、台 人士。具體選擇還請購買者自行判斷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