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丹霞山的地質構造
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具有單體類型的多樣性和地貌景觀的珍奇性,是中專國屬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穀雨林特徵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
丹霞山境內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天生橋共計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② 丹霞地貌是怎麼形成的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
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
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
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鍾乳。
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綉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
(2)丹霞生物與上海萊士擴展閱讀:
紅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識別要素,不同形態和體量的陡崖坡組合成堡狀、牆狀、柱狀等各類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區,大部分陡崖坡則構成峽谷的谷壁。
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
丹霞山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00年前後,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具有單體類型的多樣性和地貌景觀的珍奇性,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穀雨林特徵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
丹霞山境內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天生橋共計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③ 高特佳集團與博雅生物之間是屬於什麼關系
高特佳集團,是博雅生物這個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高特佳集團和博雅生物之所以現在廣為人知,是由於高特佳集團董事長的出軌事件被曝光,而曝光的人竟然是蔡達建的結發妻子。
有財經媒體說,在上市初期的45億里,博雅生物只出了小部分錢,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高特佳集團利用金融機構等的資金。也就說,高特佳集團給高價預付款的這個行為,嚴重傷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呀。所以說,大家還是長點心,不要輕易炒股。你可能是想投資,卻有可能被套牢。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呀。
④ 丹霞生物收回gmp證書還能生產嗎
丹霞來生物收回gmp證書還能生產
原則上自不可以,因為所有經營銷售你公司產品的葯品銷售機構(批發、零售),是在審核你的資質(含GMP證書)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才可以銷售你的產品,如證書收回,意味著你的產品失去合法銷售的資質,如再銷售屬於違規。可暫停銷售,侍重新獲取證書後,再銷售仍在效期內合格的產品
⑤ 我國四處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最好還能簡要概括特點)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名單(8處) 1、九寨溝(四川,.12) 2、黃龍(四川,1992.12) 3、武陵源(湖南,1992.12) 4、三江並流(雲南,2003.7) 5、大熊貓棲息地(四川,2006.7)
6、中國南方喀斯特(重慶武隆、雲南石林、貴州荔波,2007.6.27)
7、三清山(江西,2008.6.26)
8、中國丹霞(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
浙江江郎山(2010.8.2)
【九寨溝】 在四川省南坪、松潘、平武三縣交界處。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得名。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有五花海、五彩池、樹正瀑布、諾日朗瀑布,風景絕佳,五彩繽紛,有「童話世界」之譽。並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貴動物。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黃龍位於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的眠山山脈南段,屬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風景區范圍為東經103°25′59″~104°8′45″,北緯32°30′53″~32°54′17″。最高峰眠山主峰雪寶峰,海拔5588米,終年積雪,是中國存有現代冰川的最東點。總面積700平方千米,外圍保護地帶面積為640平方千米。
【黃龍】
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黃龍屬昆侖秦嶺地層區,西秦嶺分區,摩天嶺小區,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層發育較全。黃龍氣候濕潤寒冷,一年中冬季漫長,夏天無幾日,春秋相連。年平均氣溫7℃,日照充足,早晚霧多,雨量多集中瞭每年5~8月。到黃龍旅遊以春末至秋初為宜,9月底至10月最佳。
【武陵源】
在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北段。為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包括張家界森林公園和索溪峪、天子山風景區。屬張家界市管轄。總面積360平方千米。是一處主要以砂岩峰林地貌和原始次生林為內容的自然風景區。景區內山奇水秀,千峰萬壑,森林茂密,風景佳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江並流】 在雲南省西北部。分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個景區。面積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質景觀神奇奧妙,雄、奇、險、秀,引人入勝。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由中國四川省境內的7處自然保護區和9處風景名勝區組成,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擁有豐富的植被種類,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
熊貓棲息於此。另外,這里亦是小熊貓、雪豹及雲豹等瀕危物種棲息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區的環境與第三紀的熱帶雨林相似.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於2006年7月12日成為世界自然遺產。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定為全球200個生態區之一。
【中國南方喀斯特】
中國南方喀斯特由雲南石林的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貴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慶武隆的以天生橋、地縫、天洞為代表的立體喀斯特共同組成,其中雲南石林為中國AAAA級景區。形成於50萬年至3億年間,總面積達1460平方公里,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
中國喀斯特於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並獲得全票通過。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發育在以石灰岩和白雲岩為主的碳酸鹽岩上的地貌。
【三清山】
三清山坐落於江西上饒東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殊譽。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因玉京[最高峰]、玉華、玉虛三座山峰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巔,故名。三清山經歷了14億年的地質變化運動,形成了花崗岩峰林地貌,「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雲海霧濤」並稱自然四絕。三清山以自然山嶽風光稱絕,以道教人文景觀為特色。 1988年8月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5年9月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8年7月8日,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清山成為中國第七個、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歷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蘇東坡等都在這里留下足跡。
【中國丹霞】
【貴州赤水】
赤水丹霞地處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結合部的中國最大的丹霞分布區。高原的劇烈抬升與流水的強烈下切造成了地形的巨大反差。這里發育了最為典型的階梯式河谷與最為壯觀的丹霞瀑布群,成為青年早期高原峽谷型丹霞的代表。提名地保持了最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形成「丹山」、「碧水」、「飛瀑」、「林海」有機結合的丹霞景觀。滿足世界遺產標准Ⅶ、Ⅷ、Ⅸ、Ⅹ。
【湖南崀山】
崀山處於華南板塊與揚子板塊交會處和中國地勢的Ⅱ、Ⅲ階梯過渡地帶,經歷了多次間歇性地殼抬升。崀山以圓頂密集式丹霞峰叢峰林為特點,如萬筍插天,若萬馬奔騰;巷谷、線谷和天生橋規模宏大,丹霞喀斯特獨特; 「生態孤島效應」植被 突出,是丹霞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完整的地區和動植物協同進化的代表地;其丹霞景觀具有罕見自然美和原始屬性。在系列提名地中是壯年期峰叢峰林地貌的代表及丹霞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滿足世界遺產標准Ⅶ、Ⅷ、Ⅸ、Ⅹ。
【浙江江郎山】
江郎山所在的峽口盆地是一個位於深斷裂上的構造盆地。堅硬的方岩組火山碎屑構成的紅層,是江郎山孤石撐天地的物質保障。抗侵蝕性不同的岩石由於受到差異性侵蝕而形成地貌上突出的孤峰;地形底部大部分是古代剝夷面。除了孤峰以外,地貌特徵還包括狹窄的巷谷、巨大的近垂直的石牆。這里主要處於地貌發展的老年期。聳立在海拔500米古代剝夷面之上
的三片孤石,講述了一個活化的老年期高基座蝕余孤峰型丹霞的科學故事。滿足世界遺產標准Ⅶ、Ⅷ。
【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所在的信江盆地,早白堊紀火山活動、晚白堊紀膏鹽沉積和風沙堆積以及恐龍災變等重大地質事件,記錄了該地區白堊紀重要地質演化;突出的侵蝕殘余峰叢、峰林、孤峰、殘丘組合特徵,表明這里屬於壯年晚期—老年早期疏散峰林寬谷型丹霞的代表。區內保留了難得的低海拔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重要的珍稀瀕危物種重要的棲息地;懸崖洞窟中眾多的古代懸棺群、中國道教祖庭的文化景觀等巧妙結合,構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畫卷。滿足世界遺產標准Ⅶ、Ⅷ、Ⅸ。
【廣東丹霞山】
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地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穀雨林特徵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滿足世界遺產標准Ⅶ、Ⅷ、Ⅸ、Ⅹ
⑥ 新寧茛山氣候
崀山位於系列提名地中部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發育和保存了典型的常綠闊回葉林,在孤立丹答霞山體頂部和山脊保存著原始常綠闊葉林,在崖壁保存了由春夏生長而秋冬休眠的和春夏休眠而秋冬生長的植物有機組合的草本植被生態系統和附壁藤本生態系統,保存了有表現生境狹窄特有現象的崀山特有種,是丹霞植被譜系、演替和丹霞「生態孤島」的模式區域。
崀山是系列提名地中南嶺山脈中唯一提名地,是亞熱帶東部濕潤區常綠闊林的精華所在地,起源古老的生物類群和珍稀瀕危物種最為集中,植被的「生態孤島」現象和生境狹窄特有現象最為突出,是丹霞植物群落演替系列階段最為完整的地區,是記錄被子植物基部類群與動物(昆蟲)發生協同進化(廣義)關系的特殊生境區。是丹霞生物多樣性綜合研究的極好模式和試驗地。
⑦ 中國丹霞的申遺地
中國丹霞系列提名選擇了亞熱帶濕潤區6個發育最好的提名地,完整地反映了中國亞熱帶濕潤區丹霞地貌的系統價值。
系列整體的地理位置界於24°51′48″-28°33′03″N,105°47′39″-118°35′02″E之間。系列提名地總面積82151公頃,緩沖區總面積136206公頃。
1、提名地均處於在中生代活化的華南板塊的大地構造區,具有共同的地殼演化史,均發育在白堊系紅色陸相粗碎屑岩基礎上;
2、亞熱帶季風氣候孕育了豐富而有特色的丹霞生物群和獨特的生態系統;
3、中國南部鄰水型丹霞峰叢-峰林,山水組合親密,構成中國乃至全球最美的丹山-碧水-綠樹組合景觀系列;
4、提名地分別選擇了不同發育階段和不同景觀特徵的代表性丹霞地貌區,構成了完整的中國丹霞地貌科學系列;
5、各提名地是中國丹霞地貌研究最深入的模式區域,具有開展科教旅遊、推動遺產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持。
提名地由不同發育階段的丹霞地貌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演化系列。以下順序按照提名地所處地貌演化階段,由青年期到老年期排列,不代表提名地的價值排序。
貴州赤水(青年早期)
福建泰寧(青年期)
湖南崀山(壯年早期,青壯晚年丹霞地貌均有發育)
廣東丹霞山(壯年期)
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赤水丹霞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境內,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積達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核心區面積273.64 平方公里,也是中國丹霞項目中面積最大的丹霞景觀。
特色
赤水丹霞不同於國內其他地方,屬於青年早期的丹霞,赤水丹霞不只是單一丹霞地貌,赤水的丹霞結合了瀑布、濕地、翠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蓋率超過90%。
「綠色丹霞」和「覆蓋型丹霞」
而大面積古植被和2359種動植物和珍惜瀕危動植物一起,更成為赤水丹霞最獨特的特徵。赤水的丹霞地貌,以其艷麗鮮紅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優美的丹霞峽谷與綠色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令遊人傾倒。
評價
中國當代丹霞地貌研究領域學術帶頭人、最權威的專家、中山大學黃進教授多次考察赤水後這樣評價說:我走過中國的山山水水,赤水,是我所走的地方,發現丹霞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最年輕的地貌,在1801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所以我得出這樣的結論,「赤水丹霞地貌面積之大,發育之典型,壯觀美麗,當屬全國第一」、「赤水丹霞地貌景觀是大自然的傑作,是赤水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寶貴財富」。 泰寧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泰寧縣境內,總面積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積2527平方公里。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福建繼武夷山之後的第二個世界級旅遊區。泰寧又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另有同名葯物,具有碳青黴烯環的硫黴素類抗生素。
泰寧作為青年時期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東南諸省中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地質遺跡十分豐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地質歷史構造演化的理想場所;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人文歷史積淀深厚。有關方面表示,福建省力爭通過申遺實現當地旅遊產業真正轉型升級,提升旅遊基礎設施、管理、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最終將泰寧建成一個國際性的旅遊目的地。 崀【拼音】:[ Làng]
崀山,位於湖南省新寧縣,青、壯、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發育,是中國丹霞地貌峰景區中豐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優美的景區,以完整的紅盆丹霞地貌計,居全國第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館,被地質專家們譽為「丹霞之魂、國之瑰寶」。
丹霞地貌學術創始人陳國達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題詩道:「半生長譽丹霞美,方識崀山比丹霞,勝地有緣何恨晚,並贊南北雙奇花。」(丹霞山,丹霞地貌第一個發現地,在廣東仁化縣)。
國內的地質學者論證報告稱:「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類異型,各具情態。跌宕起伏動感強,一景多姿,移步換形,形色氣質和諧協調。青山、綠水、紅崖交相輝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長,八角寨之險,亞洲第一橋跨度之寬,蠟燭峰之峭,紅華赤壁之艷,將軍石之俊,駱駝峰之狀等在同類地貌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瑰奇險秀的美景觀賞價值。」 丹霞山位於湘、贛、粵三省交界處的仁化縣境內,距廣東省韶關市45公里,距仁化縣城9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其餘三座名山是羅浮山、西樵山、鼎湖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藍天,無數奇岩美洞,隱藏於山中,景色相當奇麗。因而,有人曾說過這樣過譽的話: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廣東一丹霞。
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丹霞山風景區內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天生橋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蔥郁,淡雅清靜,風塵不染。錦江秀水縱貫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樹婆娑,滿江風物,一脈柔情。 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江郎鄉。傳說是古時候三個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頂變成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是國家級的著名旅遊風景區。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餘米。 形似石筍天柱,形狀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人們叫「三爿石」。被中外遊客稱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崕題刻「壁立萬仞」四字。 江郎山不僅聚岩、洞、雲、瀑於一山,集奇、險、陡、峻於三石,雄偉奇特,蔚為壯觀,且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潭,泉流虎跑,風光旖旎。每當雲霧彌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於一色,融雲峰於一體。無怪唐詩人白居易贊曰:「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大地理學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時都寫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與雁盪山、黃山和鼎湖峰進行比較,極力地贊嘆江郎山「奇」、「險」、「神」。江郎山的風景迷倒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⑧ 什麼是丹霞地貌如何形成景觀有何特點
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2、地貌特點
現在懸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直徑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礫岩」,細密均勻(直徑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是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
3、形成
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00年前後,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8)丹霞生物與上海萊士擴展閱讀
1、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2、丹霞山風景區內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天生橋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蔥郁,淡雅清靜,風塵不染。錦江秀水縱貫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樹婆娑,滿江風物,一脈柔情。
3、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具有單體類型的多樣性和地貌景觀的珍奇性,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穀雨林特徵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
4、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同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到2008年1月31日為止,中國已發現丹霞地貌790處,分布在26個省區。
5、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為特色,由紅色沙礫陸相沉積岩構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層、構造、地貌、發育和環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區中最為詳盡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