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瀚正大數據研究院

上海瀚正大數據研究院

發布時間:2021-02-28 18:07:26

Ⅰ 真的有FOU嗎

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集體創造的科技力量已經很驚人。大多數人已經習慣通過電視看世界,通過電話線路、通信衛星、互聯網與整個世界保持聯絡。

然而有人不藉助這些,他們自己的設備就是一個系統、一個世界。他們在電波里重復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呼號,和大洋彼岸交流著,而且永遠不用擔心電話費,永遠不用擔心網路故障。他們就是業余無線電愛好者,一群俗稱「火腿」的傢伙。

還有人不滿足於這些,他們覺得地球是個渺小的地方,他們試圖尋找地球外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並最終和他們取得聯系。他們是UFO研究者,一群常被異樣目光注視著的人們……

這兩個群體有交集,許多UFO研究者在一些特定的頻率發射、收聽信號,試圖和外星人取得聯系。

其實,不管是尋找外星生物還是通聯世界,都是試圖讓自己突破現實的空間,讓交流無限進行。更重要的是,這些愛好者和研究者大多是普通人。他們嘗試的,是夢想的另一種實現方式。

UFO愛好者

2005年9月8日,首屆世界UFO大會將在大連召開,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和天文愛好者將聚首,大會將提議成立總部設在大連的全球性UFO組織——世界UFO大會。

大會將展示很多案例。其中廣受關注的一單與深圳有關,一位只有12歲的深圳孩子據說可以與外星人進行交流。大會組織者,世界華人UFO聯合會副會長金帆說因為還沒有經過系統調查確實,所以還不便透露細節。而世界華人UFO聯合會調查部負責人張靖平則告訴記者,他將在大會期間對這個孩子進行調查。而他多年的調查生涯中,發現過一些「可能真實」的案例……

除了那個孩子,深圳還有一名叫鄧珂的發燒友將參加此次大會。

申請參加世界UFO大會的深圳人不少,鄧珂是惟一收到大會邀請函的深圳UFO愛好者。他說主要是因為他建了一個關於UFO的資訊網站。最近他在網站論壇上新開了深圳UFO愛好者的版,希望尋找最鄰近的夥伴……

而鄧珂的一些感受,很能反映中國UFO研究發展的特點。

鄧珂的尋找

童年的夢

鄧珂是1981年出生的。「80後」的回憶里少不了像《飛碟探索》、《奧秘》這樣的雜志,在他們上小學的時候,這些曾經是最熱門的話題。男孩子之間常爭得面紅耳赤。

也是從看那幾本雜志開始,鄧珂迷上了UFO。他這趟到大連有一個最想見的人——北京UFO研究會的周小強。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鄧珂經常看到雜志上周小強的文章,曾經寫過一封信給周小強,表達出了他的興趣,「可能當時就是有一種感受想表達給一個敬佩的人聽吧。」因為激動,鄧珂不記得那封信是否貼了郵票。最近鄧珂在網上聯繫到周小強,周小強告訴他當年沒收到信。這次可以見見,周小強也很高興。

鄧珂說他見過一次UFO,那是在衡陽老家的一個晚上,看到3個黃色的圓燈移動了一陣就消失了,第二天還跟小夥伴炫耀。如果說從小到大對UFO的認識有什麼長進,鄧珂說:「我最大的進步是辨認UFO的能力提高了。」比如,有個深圳網友拍到傍晚在香蜜湖上空飄過的一個紅色條狀物,以為是UFO,鄧珂說按時間、顏色、形狀判斷其實那應該是架飛機。

邊緣化的UFO研究

當鄧珂收集到的國內外UFO錄像達到200多段時,他想,既然自己平時積累了那麼多資料,怎麼不和別人分享呢?於是在2002年創建了一個網站。

建站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覺得國內許多飛碟網站匯聚的人太雜,很多實際是關注周易、占星、氣功等話題的,所以他希望有一個真正的凝聚UFO愛好者的地方。而且他覺得國內的UFO研究者也很混雜,從20世紀90年代UFO研究開始之初,UFO研究的很多「陣地」就被很多非科學人士佔領了,他們有從氣功領域「轉行」的,有從傳統經典(比如易經)轉行的,就是很少本身是科技人員的。這些人占據「陣地」後,從科學角度搞研究的人也就不願輕易涉足這個領域。

錄像資源豐富是鄧珂網站的招牌。這個月更新頻繁,因為每年的7、8、9月天空晴朗,比起冬天晚上較多人在露天,是UFO的多發季節。網站目前只有他一人打理,論壇的管理也是他一人承擔。

尋UFO愛好者結伴

今年夏天鄧珂想到昆明和鳳凰山做UFO調查,但苦於找不到同道中人。他曾經想通過論壇在深圳找一些大學生、中學生愛好者暑假結伴調查,但也沒找著。

至建站以來鄧珂一直沒認識到深圳的UFO愛好者。但好幾次他去買《飛碟探索》時,卻發現都已經賣完了。他相信有很多人著迷這東西,只是無緣得見。深圳不是UFO多發地區,人們的關注少,要聚集這樣的人群也比較難。

申請參加世界UFO大會時,鄧柯了解到這次大會像香港飛碟學會、台灣飛碟學研究會都有組團參加,「別人是協會里組織報名的,而在深圳卻只有我一人,很是單薄。」

廣東本來曾經有過一個UFO研究會,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復存在了,記者找到幾個前組織者時,他們都說自己非常之忙,無暇接受采訪。

據說,南方經濟發達的地區,研究UFO的空氣比北方單薄很多,因為大家都只相信眼前的東西。鄧珂說希望能在深圳聚集這么一群人,這是一種寄託的延伸。

張靖平:

尋找外星生命是我的事業

張靖平最近頗受媒體關注,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幾家媒體先後與他合作,報道了他調查多年的一些UFO事件。但是一些報道讓張靖平郁悶,因為這些報道將一些本來復雜很難解釋的事件,用被調查的當事人「精神偏差」、「偏執」下了注腳……

張靖平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不過他說這個只是他的職業,而調查UFO才是他的事業。職業是事業的必備支撐,因為調查一個UFO事件,往往要花費幾萬塊,而這些錢,都需要自己掏腰包。

從高中時看到第一本《飛碟探索》開始,到加入北京UFO研究會進行研究,再到世界華人UFO聯合會中擔任職務,張靖平始終堅信地外生命的存在。

目前,張靖平可能是國內民間少有的幾個來往奔波、收集第一手資料的UFO研究者。張靖平說,這些調查往往讓他有驚喜的意外收獲。其中印象最深的兩次調查是:曹公事件和黃延秋事件。

曹公事件

張靖平說曹公事件是他迄今為止調查的所有事件中,最可信的與外星人接觸的事件。

被劫

曹公當年是北京市郊區某中專學校校長,在他的回憶中事情是這樣的:

1999年12月11日晚,夜裡12點左右,曹公忽然聽到鋁合金玻璃窗發出咔嚓、咔嚓的奇怪響聲。他睜開眼睛從床上半坐起來,就見床前站著兩個人,兩人均穿著像錫紙一樣的銀白色的緊身衣服。他們頭部的比例較大,身體稍瘦,脖子較細,面部稍白,幾乎無紅潤感。他們的眼睛呈圓形,嘴巴部位是一個小圓洞。

兩個人一前一後從卧室北面的牆上向外穿過,曹公沒穿衣服,也來不及穿衣服,便隨著兩人飄行在空中,他感到他的頭部像是在賓士的高速列車窗外被風吹著。飛過有的縣城、城市時,曹公彷彿聽到那兩個人告訴他下面具體是什麼地方,根據那兩人的提示,曹公知道自己首先從良鄉鎮向東南飛過了固安縣,又飛過了霸州市,然後轉變方向向東飛,飛過了天津市,又由天津市向東北方向飛,飛至那兩人告訴他下面是秦皇島市時,又向北飛去,飛行了五六十里距離時,開始向下飄飛。

他們帶著曹公飄飛到秦皇島市以北一個荒無人煙的丘陵地帶。曹公被帶進一個足球場大小的乒乓球拍狀物體內,曹公當時頭腦清醒,只是有點木訥。在這里,曹公還發現了一個女孩,她看起來重病纏身。忽然,一個外星人一揚手對准曹公後頸大椎穴部位就是一記重拍。曹公立即感到渾身熱流涌動,兩條胳膊和手心有放電般的感覺。接著,曹公按他們的要求用力把手拍在那病弱女孩的大椎穴上,曹公手臂更加發麻,有放電似的東西從他手掌、手指流進那女孩的大椎穴。之後,兩外星人將曹公送回家中。

曹公定了定神,看了看卧室中的床、傢具,知道回到家裡,剛過去的一切都歷歷在目,疑惑著究竟發生了什麼,便叫醒了妻子,急切地想告訴她自己剛才的經過,曹妻說:「黑燈半夜裡你瞎咋呼啥呢掛」曹又補充說了點情況,不想他妻子更是不信,說:「你這是在夢游、發癔症!」

調查

了解到曹公被外星人邀請事件發生後,張靖平決定沿用國際慣例,對此一事件進行催眠和測謊兩項技術調查,以期通過技術手段確定此一事件的真偽及其中可能更多的實情。

首先使用的調查方式是催眠,張靖平說在催眠狀態下,人是很難故意撒謊的,而且回憶起來的細節過程比正常狀態下還多。

通過北京醫科大學心理學教授王效道,張靖平聯繫到了國內著名催眠師、中國催眠研究會(籌)會長馬維祥。2000年5月3日一早,馬維祥乘火車從蘇州抵達了北京,到了曹公家中,讓曹公開始向他介紹12·11事件的詳情。當日下午,馬維祥指點曹公在床上躺好,用催眠棒等工具誘導曹公進入了催眠狀態。

馬維祥:「現在你回到12月11日的晚上,回到12月11日晚上10點,回到了嗎掛感覺到了嗎掛」曹公:「嗯」。馬維祥:「好的,好的,現在睡著了吧!繼續在睡,請您非常清晰地回憶,12月11日晚上剛剛入睡的情況。您緊張嗎?你能清楚地回答問題,您今年多大?」

在這可能是國內第一次用催眠進行的UFO調查中,曹公所做的敘述與正常狀態下沒有大的出入,甚至更加細致。

張靖平說,事實上,早在1963年,美國著名的波士頓心理醫生本傑明·西蒙對在1961年9月19日晚上被外星人綁架的貝蒂·希爾夫婦進行了回歸催眠調查。而馬維祥醫師也曾為西安、河南、內蒙等地警方利用催眠術協助判斷案情。

催眠之後不久進行的是測謊調查,2000年8月30日下午,張靖平把曹公約到警方心理測試中心,工作人員設置好心理測試儀,並給曹公手指上、胸部等部位戴上了感測器,開始對曹進行心理測試工作。

四輪心理測試的結論認為:被測人曹公的自述無特殊目的,事件發生過程在本人的主觀意識中是真實的。基本不存在有意杜撰的可能。

這次心理測試,是中國第一次使用測謊器對與飛碟、外星人相關的第四類接觸事件進行科學調查,結論是肯定的。

最終的證據

雖然已經通過了催眠調查和測謊實驗,但是張靖平並不滿意,他希望能找到新的證據。因為催眠調查和測謊實驗只能證明曹公主觀意識里有這樣的遭遇。

張靖平決定去秦皇島找證據,他希望能找到那個巨大飛碟的降落場地。

經過幾個月努力,尋找沒有結果。張靖平轉而開始尋找那個在飛碟里與曹公接觸的女孩。他找到國內著名的模擬畫像專家—唐山市公安局姚殿義。姚警官通過曹公的描述給這個不知名女孩模擬畫像。

經過在秦皇島附近大量散發有模擬畫像的傳單,在青龍縣,他們找到了一個名叫肖小妹的女孩。曹公看到照片說很像。幾個月後,張靖平把肖小妹接到北京,見面後,曹公說:「我第一眼看她就是那女孩!」

在隨後進行的催眠調查中,因為肖小妹身體原因,一直不能被催眠。但在隨後的身體檢查中,發現肖小妹背部大椎穴及尾椎附近有特殊疤痕,尾椎附近的坑狀疤痕排成一個小三角形。有外科經驗的蔣醫師說:「這不是手術疤痕,也不是生瘡或自然形成的,需要切片,作組織細胞分析,才可能查出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而曹公記憶中,他為女孩治病按的就是大椎穴。

這可能是曹公事件所能找到的最終證據。當天晚上,張靖平興奮得徹夜未眠。

黃延秋事件

黃延秋事件曾經被廣泛關注,今年49歲的黃延秋目前在家務農,日子過得還算平靜,但作為神秘事件的當事人,多年以來,黃延秋不停地接受一些專家和學者的研究。

黃延秋在一次測謊實驗中沒有能通過測試,但是張靖平相信他沒有騙人,因為他在催眠中所描繪的事實都很清楚。而且,很多旁證所證明的事實是無法解釋的。

飛行之謎

1977年7月-10月,在河北省肥鄉縣發生了震驚冀南大地的神秘事件,該縣北高鄉北高村21歲的村民黃延秋,先後三次在夜晚神秘失蹤。第一次黃延秋晚上八九點在家中睡覺,午夜1時左右,不知何故卻出現在約一千公里外的南京一大商店門前,又被兩神秘交警買票送上開往上海的火車。第二次是晚上9時余,本來睡在院子里床上的黃延秋,半夜一覺醒來,卻出現在約一千二百公里外的上海火車站廣場,又是兩個穿著軍裝的神秘人物先後指點他乘船、乘車,最後送他進入一個有他鄰村鄉親親戚在其中做軍官的軍營中。第三次仍是在夜晚,黃延秋剛出生產隊長家門,就眩暈倒地,失去知覺。午夜醒來時,出現在蘭州一旅館中。兩位自稱是山東高登民、高延津的二十幾歲的青年人,說他們是黃延秋三次失蹤事件的安排者,在第三次,高登民、高延津用九天時間,不藉助任何飛行器械,先後背負黃延秋從蘭州飛往北京,從北京飛往天津,天津飛往哈爾濱,哈爾濱飛往長春,長春飛往沈陽,沈陽飛往福州,從福州飛往南京,南京飛往西安,西安飛往蘭州,總是在白天休息,夜晚飛行,在終點站蘭州將黃延秋以未知的方式送回了河北肥鄉縣北高村的家中。黃延秋三次神秘失蹤及他自述被兩位神秘人物背負以高於當時列車20-40倍速度飛往9個省城及直轄市的事件,轟動當地,當年底由肥鄉縣公安局、宣傳部、武裝部聯合寫了一個報告,上報了邯鄲地委。

真假之辨

有人懷疑黃延秋是以普通交通工具來往,為某種目的撒謊。但是張靖平說,如果說是撒謊的話,很多事情是無法解釋的。比如,「上海遣送站發報的時間,是黃延秋失蹤後僅10多個小時。肥鄉離上海市1140公里,乘直快列車也需22小時到達,而且還必須到45公里外的邯鄲市才能搭火車。坐飛機對黃延秋來說也決不可能。」

2002年12月份,張靖平將黃延秋請到北京,請專家為他做了回溯催眠調查。在回溯催眠調查中,比較清晰地了解了黃延秋三次神奇經歷的細節。從催眠結果來看,可以肯定在黃延秋的主觀意識里確實經歷了此事。2004年12月份,張靖平又找了催眠醫師蔣方田,再次為黃延秋做了回溯催眠調查,在催眠中,讓他回想並記憶背他飛行的兩個「飛行人」的形象。然後又帶他到唐山市公安局找模擬畫像專家姚殿義警官,請他根據黃延秋在催眠中清晰記憶的兩個「飛行人」的形象,模擬畫出了兩人當年的畫像。

張靖平說,從他調查的結果來看,當年高登民是26歲,現年54歲,約1951年生人;高延津當年是25歲,現年53歲,約是1952年生人。他們自稱是山東人,名字有可能是為掩蓋真實身份而用的化名,但最能透露他們身份的是模擬畫像中顯示的形象。

張靖平甚至不認為這兩個人是什麼外星人,他甚至還援引了史料記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說,春秋時期的列子就能夠乘空履虛飛行。在《列子》一書中,列子自稱曾與壺丘子林學習九年,學會了御風飛行之術,而後隱居鄭圃四十年,著書立說,不聞於世……

2005年4月,張靖平到了山東,在山東嶗山、蓬萊、泰山區域尋訪兩飛人,希望能像在曹公事件里找到那個女孩一樣出現奇跡。當地的媒體也進行了報道,但是至今沒有結果。

訪談

晶報:我發現在你調查的所有案例中,除了人本身外就沒有別的證據。

張靖平:國內外的UFO研究大多如此,我曾經許多次對被調查者做CT掃描希望能找到外星人的「植入物」,但是沒有結果。而且沒有其它證據也是條件所限,我全是自費調查,我想,如果當時能有架直升機從空中觀察,找到曹公事件中飛碟的降落場應該不成問題。

晶報:UFO的出現有什麼規律嗎?

張靖平:我發現在人類航天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間點,UFO活動都是比較頻繁,比如4月12日,那一天是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的紀念日,也是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首次發射的紀念日,在此之前一些年份的4月12日前後,都有過UFO目擊發生,就此可以推測那天可能是下一個UFO高發期。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物體(衛星)進入太空,附近也是高發期。3月18日、4月12日、5月18日、6月18日、7月25日,這些航天史上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也都是高發期。

UFO和媒體還會互動,這不是輿論導致的幻覺。因為往往是此地的媒體報道過後,其他地方迅速出現UFO.以2003年為例,6月24日:《北京日報》以整版篇幅報道青海外星人遺址,6月26日新華社報道阿根廷動物神秘死亡事件—隨後連續三天在深圳出現不明飛行物,並由此形成6月30日大半中國目擊不明飛行物的高潮。當年12月9日:《北京日報》再次以整版篇幅報道「英國揭秘UFO機密檔案」,不明飛行物隨即在上海露面……

晶報:外星人為何總是以人形出現?

張靖平:也許人形生物是宇宙中大多數智慧生命存在的最好形態。還有可能他們和人類祖先有某種關系。(晶報記者王恆嘉 詹麗)

Ⅱ 鄧稼先個人資料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的鄧家祖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中國著名的科學家、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勛。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2)上海瀚正大數據研究院擴展閱讀: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學家被調去研究原子彈。到了北京郊區一片陽光普照的高粱地後,隱姓埋名,突然從中國的大地上「消失」了。


起初,他們准備接受蘇聯專家的培訓,但不久,蘇聯撕毀協議、撤走專家,鄧稼先只好率領著28位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新畢業的大學生,開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國的艱難跋涉。


作為核武器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和中國原子彈理論設計的總負責人,他一方面辦起「原子理論掃盲班」,親自講課、輔導並組織翻譯、學習外文資料,一方面思考原子彈研製的主攻方向。


他正確地選定了中子物理、流體力學和高溫高壓下的物質性質三個方面作為主攻方向並運用算盤這樣簡單的工具進行相關的繁重數學計算。在原子彈總體力學的計算中,有個參數即原子彈爆炸時內部所要達到的大氣壓的數值對探索原子彈原理有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為此,鄧稼先帶領他領導的一班青年人夜以繼日地輪班進行緊張的計算,用特性線法得出了與蘇聯專家結論完全不同的突破性結論。

該結論最終被從蘇聯回國的物理學家周光召從物理學的角度科學地加以證實,從而成為指導原子彈研製的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關鍵性理論成果。

Ⅲ 問題:宇宙生命之謎

在銀河系180億個行星系中,假如1%的星系有生命的可能,那麼概率
是1.8億多;在這1.8億中,假如1%有生物,那麼概率是180多方;在180萬
中,假如有1%是有智慧生物,那麼概率是1.8萬。如果算上河外星系,概
率會高得嚇人。因此,辯論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幼稚可笑的
然而可悲的是現代的政府處於某些自身利益的考慮,隱瞞了一些事實,但這並不代表這些事不存在,也並不能抵禦愛好者對其進行探索,此外真正能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外星人科技已經高出人類許多,他們應該完全可以做到不讓我們人類發現他們,

Ⅳ 太空間諜偵察衛星

前蘇聯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發射成功。這個衛星在離地面900公里的高空運行;它每轉一整周的時間是1小時35分鍾,它的運行軌道和赤道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是65度。它是一個球形體,直徑58公分,重83.6公斤。內裝兩部不斷放射無線電信號的無線電發報機。其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長分別為15和7.5公尺左右)。信號採用電報訊號的形式,每個信號持續時間約0.3秒。間歇時間與此相同。前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揭開了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大大激發了世界各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熱情。
美國
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該衛星重8.22千克,錐頂圓柱形,高203.2厘米,直徑15.2厘米,沿近地點360.4公里、遠地點2531公里的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軌道傾角33.34°,運行周期114.8分鍾。發射「探險者』-1號的運載火箭是「丘辟特」℃四級運載火箭。
法國
法國於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衛星」-1(A-l)號人造衛星。該行星重約42千克,運行周期108.61分鍾,近地點526.24公里、遠地點1808.85公里的橢圓軌道運行,軌道傾角34.24°。發射A-1衛星的運載火箭為「鑽石」tA號三級火箭,其全長18.7米,直徑1.4米,起飛重量約18噸。
日本
日本於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該星重約9.4公斤,軌道傾角31.07°,近地點339公里,遠地點5138公里,運行周期144.2分鍾。發射「大隅」號衛星的運載火箭為「蘭達」-45四級固體火箭,火箭全長16.5米,直徑0.74米,起飛重量9.4噸。第一級由主發動機和兩個助推器組成,推力分別為37噸和26噸;第二級推力為11.8噸;第三、四級推力分別為6.5噸和1噸。
中國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該衛星直徑約1米,重約173千克,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里,最遠點2384公里,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 衛星
68.5度,繞地球一周(運行周期)114分鍾。衛星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的遠載火箭為「長征」1號三級運載火箭,火箭全長29,45米,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噸,發射推力112噸。「東方紅」1號的發射,實現了毛澤東提出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它是中國的科學之星,是中國工人階級、解放軍、知識分子共同為祖國做出的傑出貢獻。
英國
英國於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普羅斯帕羅」號,該衛星重約66千克,軌道傾角82.1 °,近地點537公里,遠地點1482公里,運行周期105.6分鍾。發射地點位於澳大利亞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發射場,運載火箭為英國的黑箭運載火箭.主要任務是試驗各種技術新發明,例如試驗一種新的遙測系統和太陽能電池組。它還攜帶微流星探測器,用以測量地球上層大氣中這種宇宙塵高速粒子的密度。
其他
除上述國家外,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德國、荷蘭、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也在准備自行發射或已經委託別國發射了人造衛星。
編輯本段中國主流衛星
東方紅四號大平台/鑫諾二號衛星
鑫諾二號衛星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我國大陸、港澳台地區的通信廣播用戶。該衛星使用我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大型靜止軌道衛星公用平台,即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裝載22路Ku頻段大功率轉發器,衛星壽命末期輸出功率10500W,發射重量5100kg(東方紅三號衛星為中等容量通信衛星,可裝載有效載荷200公斤,整星功率1800瓦,可裝載24路中校功率轉發器),設計壽命15年,使用長征三號乙(CZ-3B)運載火箭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整星指標和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平台由電源、測控、數據管理、姿態和軌道控制、推進、結構與機構、熱控等分系統組成,全三軸穩定控制方式。該平台輸出總功率為8000-10000瓦,並具有擴展至10000瓦以上的能力,能為有效載荷提供功率約6000-8000瓦。該平台可承載有效載荷重量600-800公斤,整星最大發射重量可達5200公斤,可採用長征三號乙、阿里安和質子號等運載火箭發射。該平台設計壽命15年。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Beidou)由CAST研製,並將自行建立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導航系統」是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導航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的首次發射成功,為「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發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採用的是「長征三號甲」 運載火箭。這次發射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63次飛行。
中星22號
「中星22號」為實用型地球同步通信衛星,是「東方紅三號」的後續星。衛星質量為2.3噸,設計使用壽命8年 ,主要用於地面通信業務,由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經營。 據了解,衛星進入轉移軌道後,將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航天遠洋測量船等測控網的跟蹤控制下,定點於東經98度赤道上空。
風雲二號
風雲二號衛星(FY-2)是一個直徑2.1m,高1.6m的圓柱體,包括天線在內衛星總高度為3.1m,重約600kg,衛星姿態為自旋穩定,自旋轉速為100±1轉/分鍾,衛星設計壽命為3年。 衛星裝有多通道掃描輻射計和雲圖轉發等有效載荷,可獲取有關可見光雲圖、晝夜紅外和水汽雲圖;播發展寬數字圖像、低解析度雲圖和S波段天氣圖:獲取氣象、海洋、水文數據收集平台的觀測數據;收集空間環境監測數據。衛星工作於東經105°E赤道上空,位置保持精度為東西±0.5°、南北±1°。 風雲二號衛星由CAST和上海航天局共同研製生產的,CAST承擔衛星控制、推進、轉發、天線、測控及部分結構等分系統1997年6月10日20時,風雲二號衛星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衛星地面測控站、遠望二號測量船的測控管理下,衛星完成了星箭分離、衛星起旋、遠地點調姿、遠地點發動機點火、二次解鎖分離、准靜止軌道漂移等工作,衛星於6月17日定點成功。 風雲二號衛星繼承東方紅二號甲衛星自旋穩定模式基礎上,採用了多通道掃描輻射計、三通道微波傳輸、章動控制等一些新技術。衛星主要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90年代初期同類靜止氣象衛星的水平。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是空間技術、遙感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高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定向覆蓋、連續遙感地球表面與大氣分布,具有實時性強、時間解析度高、客觀性和生動性等優點。
風雲一號
風雲一號(FY-1)是中國的極軌氣象衛星系列,共發射了3顆,即FY-1A,1B,1C。 FY-1A,1B分別於1988年9月和1990年9月發射,是試驗型氣象衛星。這兩顆衛星上裝載的遙感器成像性能良好,獲取的試驗數據和運行經驗為後續衛星的研製和管理提供了有意義的數據。 FY-1C於1999年5月10日發射,運行於901千米的太陽同步極軌道,衛星設計壽命3年。衛星的主要遙感器是甚高解析度可見光-紅外掃描儀,通道數由FY-1A/B的5個增加到10個,解析度為1100米。 衛星獲取的遙感數據主要用於天氣預報和植被、冰雪覆蓋、洪水、森林火災等環境監測.
東方紅一號衛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東方紅一號衛星(DFH-1)在甘肅酒泉東風靶場一舉成功,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衛星採用自旋穩定方式。電子樂音發生器是全星的核心部分,它通過20MHz短波發射系統反復向地面播送「東方紅」樂曲的前八小節。
東方紅二號
東方紅二號(DFH-2)於1984年4月8日首次發射成功。共研製和發射3顆東方紅二號衛星,從1970年開始研製到每三顆星發射,經歷了近16年。「東方紅二號」的發射成功,開始了用我國自己的通信衛星進行衛星通信的歷史。
東方紅二號甲
東方紅二號甲是東方紅二號衛星的改型星,其預研工作開始開1980年。 第一顆東方紅二號甲衛星於1988年3月7日發射成功,不久相繼成功發射了第二顆和第三顆星,它們分別定點於東經87.5°、110.5°、98°;第四顆星由於運載火箭第三級故障而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幾年來,3顆衛星工作情況良好,達到了設計使用指標,在我國電視傳輸、衛星通信及對外廣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東方紅三號衛星
東方紅三號衛星(DFH-3)是中國新一代通信衛星,主要用於電視傳輸、電話、電報、傳真、廣播和數據傳輸等業務。 星上有24路C頻段轉發器,其中6路為中功率轉發器;其它18路為低功率轉發器。服務區域包括:中國大陸、海南、台灣及近海島嶼。中功率通道的EIRP≥37dbW,低功率通道的EIRP≥33.5dbW。在地影期間,全部轉發器工作。衛星壽命末期輸出功率≥1700W:衛星允許的有效載荷質量達170kg。 衛星工作於地球靜止軌道,位置保持精度,東西和南北均為±0.1°;天線指向誤差為:俯仰和滾動均為±0.15°,偏航為±O.5°。衛星工作壽命8年,壽命末期單星可靠度為0.66。 衛星可與多種運載火箭相介面(ZC-3A、ARIANE-4等),衛星平台採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公用平台(基本型),可作為中型的多種應用目的。 東方紅三號衛星具有國際同類衛星(中型容量)的先進水平。
實踐一號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SJ-1)是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於1977年3月3日發射入軌,1979年5月11日衛星軌道壽命結束,星上長期工作的遙測系統一直清晰地向地面發回遙測信息。 實踐一號是一顆自旋穩定的衛星,只經歷不到10個月的時間就成功發射升空。
資源一號衛星
資源一號衛星(ZY-1)是地球資源衛星,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1988年中國和巴西兩國政府聯合簽定議定書,決定在資源一號衛星的基礎上,由中巴雙方共同投資,聯合研製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簡稱CBERS)。 資源一號主要用來監測國土資源變化;估計森林蓄積量,農作物長勢,快速查清洪澇、地震的估計損失,提出對策;對沿海經濟開發,灘塗利用,水產養殖,環境污染等提供動態情報;同時勘探地下資源,使之合理開發、使用等。資源一號衛星重1450公斤,壽命兩年。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軌道高778公里、傾角98.5度,軌道周期100.26分鍾,回歸周期26天,降交點地方時11:20。衛星為長方體,單翼太陽帆板。衛星採用三軸穩定的姿控方式和S波段及超短波測控體制。 資源一號衛星已於1999年10月14日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在中國資源一號原方案基礎上,由中、巴兩國共同投資,聯合研製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代號CBERS)。並規定CBERS投入運行後,由兩國共同使用。 資源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星上三種遙感相機可晝夜觀察地球,利用高碼速率數傳系統將獲取的數據傳輸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經加工、處理成各種所需的圖片,供各類用戶使用。 由於其多光譜觀察、對地觀察范圍大、數據信息收集快,特別有利於動態和快速觀察地球地面信息。 由於衛星設置多光譜觀察、對地觀察范圍大、數據信息收集快,並宏觀、直觀,因此,特別有利於動態和快速觀察地球地面信息。 該衛星在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用途是;其圖像產品可用來監測國土資源的變化,每年更新全國利用圖;測量耕地面積,估計森林蓄積量,農作物長勢、產量和草場載蓄量及每年變化;監測自然和人為災害;快速查清洪澇、地震、林火和風沙等破壞情況,估計損失,提出對策;對沿海經濟開發、灘塗利用、水產養殖、環境污染提供動態情報;同時勘探地下資源、圈定黃金、石油、煤炭和建材等資源區,監督資源的合理開發。
嫦娥一號衛星
「嫦娥一號」(Chang'E1)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個在中國流傳的古老的神話故事。嫦娥一號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整個「奔月」過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嫦娥一號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地區。
天鏈一號衛星
「天鏈一號」衛星,是中國首次發射的數據中繼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採用成熟的「東方紅三號」通用平台並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其發射成功填補了中國中繼衛星領域的空白。 其任務是為衛星、飛船等航天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極大地提高各類衛星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能使資源衛星、環境衛星等數據實時下傳,為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贏得更多預警時間,因此,它被稱為「衛星中的衛星」。 眾所周知,GPS系統是美國的國防導航衛星系統,也為民用導航。俄羅斯的GLONASS與GPS相似,都是由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部分組成,都是使用24顆高度約2萬千米左右的衛星組成衛星星座。GPS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每個軌道平面4顆,GLONASS分布在3個軌道平面上,每個軌道平面有8顆衛星。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由此獲得高精度的三維定位數據。這就提供了在時間上連續的全球導航能力。GPS定位精度可達15米,測速精度0.1米/秒;GLONASS導航定位精度較低,約為30—100米,測速精度0.15米/秒。這兩個系統都是為全球范圍內的飛機、艦船、坦克、地面車輛、步兵、導彈以及太空梭等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精確時間,因此,具有極高的軍用價值和民用前景。
風雲三號衛星
2008年5月27日於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風雲三號是我國首顆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裝備了可監測地球大氣和氣候的三維感測器,可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全天候預報。風雲三號安裝有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儀、紅外分光計、微波溫度計、微波成像儀等10餘種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探測儀器,探測性能比僅有可見光一種手段的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一號有質的提高,可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三維、全天候、多光譜、定量探測,獲取地表、海洋及空間環境等參數,實現中期數值預報。 風雲三號實現的跨越有四個方面: 一是從單一光學觀測發展到10餘種先進儀器的綜合探測,不僅能夠獲取雲圖,還能夠通過光譜的層析,把整個大氣層從高到低每個高度溫度變化情況繁衍出來。 二是解決了雲的遮擋問題。傳統光學探測遇到雲層時探測效果大打折扣,而風雲三號能夠對雲的內部和雲下的地面有清晰准確把握。 三是解析度和靈敏度上的突破。風雲三號一幀掃描的幅寬高達數千公里,而在這樣一幅巨大的照片上,地面解析度達到百米量級。星上儀器最高探測靈敏度達到0.1K,這意味著在距地面807公里高空的衛星,對地表溫度0.1℃的微小變化都可以准確感覺到。 四是使衛星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大大提高。衛星每101分鍾繞地球飛行一圈,每圈都經過兩極。通過在北極附近向瑞典租用的地面站,可使衛星至少每101分鍾就向地面傳回一次數據,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大大提高。
編輯本段廢舊人造衛星
廢舊衛星一般指燃料用盡的衛星,這樣的衛星將不受人為控制。 一般在燃料用盡之有做以下處理: 美國用來探測臭氧的廢舊衛星UARS
1.成為太空垃圾,自由飛行 2.人為引導到安全軌道 3.人為引導落入太平洋(衛星墳墓) 4.自由下落
編輯本段GPS系統簡介
包括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GPS衛星星座
由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在軌備用衛星組成GPS衛星星座,記作(21+3)GPS星座。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內,軌道傾角為55度,各個軌道平面之間相距60度,即軌道的升交點赤經各相差60度。每個軌道平面內各顆衛星之間的升交角距相差90度,一軌道平面上的衛星比西邊相鄰軌道平面上的相應衛星超前30度。 在兩萬公里高空的GPS衛星,當地球對恆星來說自轉一周時,它們繞地球運行二周,即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12恆星時。這樣,對於地面觀測者來說,每天將提前4分鍾見到同一顆GPS衛星。位於地平線以上的衛星顆數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同,最少可見到4顆,最多可見到11顆。在用GPS信號導航定位時,為了結算測站的三維坐標,必須觀測4顆GPS衛星,稱為定位星座。這4顆衛星在觀測過程中的幾何位置分布對定位精度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某地某時,甚至不能測得精確的點位坐標,這種時間段叫做「間隙段」。但這種時間間隙段是很短暫的,並不影響全球絕大多數地方的全天候、高精度、連續實時的導航定位測量。GPS工作衛星的編號和試驗衛星基本相同。
地面監控系統
對於導航定位來說,GPS衛星是一動態已知點。星的位置是依據衛星發射的星歷—描述衛星運動及其軌道的的參數算得的。每顆GPS衛星所播發的星歷,是由地面監控系統提供的。衛星上的各種設備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衛星是否一直沿著預定軌道運行,都要由地面設備進行監測和控制。地面監控系統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顆衛星處於同一時間標准—GPS時間系統。這就需要地面站監測各顆衛星的時間,求出鍾差。然後由地面注入站發給衛星,衛星再由導航電文發給用戶設備。GPS工作衛星的地面監控系統包括一個主控站、三個注入站和五個監測站。
GPS信號接收機
GPS信號接收機的任務是:能夠捕獲到按一定衛星高度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星的信號,並跟蹤這些衛星的運行,對所接收到的GPS信號進行變換、放大和處理,以便測量出GPS信號從衛星到接收機天線的傳播時間,解譯出GPS衛星所發送的導航電文,實時地計算出測站的三維位置,位置,甚至三維速度和時間。 GPS衛星發送的導航定位信號,是一種可供無數用戶共享的信息資源。對於陸地、海洋和空間的廣大用戶,只要用戶擁有能夠接收、跟蹤、變換和測量GPS信號的接收設備,即GPS信號接收機。可以在任何時候用GPS信號進行導航定位測量。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用戶要求的GPS信號接收機也各有差異。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家工廠生產GPS接收機,產品也有幾百種。這些產品可以按照原理、用途、功能等來分類。 靜態定位中,GPS接收機在捕獲和跟蹤GPS衛星的過程中固定不變,接收機高精度地測量GPS信號的傳播時間,利用GPS衛星在軌的已知位置,解算出接收機天線所在位置的三維坐標。而動態定位則是用GPS接收機測定一個運動物體的運行軌跡。GPS信號接收機所位於的運動物體叫做載體(如航行中的船艦,空中的飛機,行走的車輛等)。載體上的GPS接收機天線在跟蹤GPS衛星的過程中相對地球而運動,接收機用GPS信號實時地測得運動載體的狀態參數(瞬間三維位置和三維速度)。 接收機硬體和機內軟體以及GPS數據的後處理軟體包,構成完整的GPS用戶設備。GPS接收機的結構分為天線單元和接收單元兩大部分。對於測地型接收機來說,兩個單元一般分成兩個獨立的部件,觀測時將天線單元安置在測站上,接收單元置於測站附近的適當地方,用電纜線將兩者連接成一個整機。也有的將天線單元和接收單元製作成一個整體,觀測時將其安置在測站點上。 GPS接收機一般用蓄電池做電源。同時採用機內機外兩種直流電源。設置機內電池的目的在於更換外電池時不中斷連續觀測。在用機外電池的過程中,機內電池自動充電。關機後,機內電池為RAM存儲器供電,以防止丟失數據。 近幾年,國內引進了許多種類型的GPS測地型接收機。各種類型的GPS測地型接收機用於精密相對定位時,其雙頻接收機精度可達5MM+1PPM.D,單頻接收機在一定距離內精度可達10MM+2PPM.D。用於差分定位其精度可達亞米級至厘米級。 目前,各種類型的GPS接收機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便於野外觀測。GPS和GLONASS兼容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接收機已經問世。 另外,「衛星」還可作代詞,代指那種總是「繞」在別人(比如領導、有錢人) 周圍,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
編輯本段衛星工程系統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賴斯廷的世界上最大的衛星地面站人造衛星能夠成功執行預定任務,單憑衛星本身是不行的,而需要完整的衛星工程系統,一般由以下系統組成: 發射場系統 運載火箭系統 衛星系統 測控系統 衛星應用系統 回收區系統(限於返回式衛星) [4][5]是由繞月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其中繞月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被命名為嫦娥一號,選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總重量2350千克,設計壽命一年;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選用長征三號甲,火箭全長52.52米,最大直徑3.35米,運載能力為2600千克,已有10多次全勝發射記錄;發射場系統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負責建設,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改建一系列的發射工位;測控系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總裝測通所負責建設,以我國現有的3頻段航天測控網為主,輔以甚長基線干涉(VLBI)天文測量系統組成;地面應用系統由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負責研製和建設,由數據接收、運行管理、數據預處理、數據管理、科學應用與研究五個分系統組成。
編輯本段衛星系統設備
衛星系統中,各種設備按其功能上的不同,分為有效載荷及衛星平台兩大部分。衛星平台又分為多個子系統: 有效載荷(不同類型衛星均不同,共同的有:) 對地相機 恆星相機 搭載的有效載荷 衛星平台(為有效載荷的操作提供環境及技術條件,包括:) 服務系統 熱控分系統 姿態和軌道控制分系統 程序控制分系統 遙測分系統 遙控分系統 跟蹤和測試分系統 供配電分系統 返回分系統(限於返回式衛星) 衛星結構平台
編輯本段太空垃圾危害
眾所周知,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正因堆積如山的垃圾而遭受嚴重污染。而歐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近日公布的電腦模擬圖像顯示,「太空垃圾」已經讓地球上空成了一個垃圾場。 50年將太空變成垃圾場 按照火箭科學家專業的說法,它們被稱為「軌道碎片」,不過一般人都將其稱為「太空垃圾」。 如今,太空垃圾日益成為人類面臨的一個難題。我們51年前將第一個航天器發射到太空———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已經將太空變成了一個垃圾場,裡面充斥著無數的碎片。在這里,數百顆衛星、一個國際空間站、一個太空望遠鏡、大量行星間探測器正在運行。 航天器會掉落大氣層化為灰燼,但這一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時間。還有數百萬太空碎片在距地面2萬英里的地球靜止軌道周圍徘徊,始終不散去。 構成這些碎片的包括廢棄的航天器和報廢衛星,火箭外包裝,碰撞和對接期間產生的金屬片,螺母和螺栓,不慎丟棄的工具,以及從載人飛船上扔下的宇航員排泄物。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雖為人類太空探索作出過重大貢獻,但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了200多包垃圾。 1994年,「飛馬座」無人火箭爆炸,瞬間化為30萬件直徑超過八分之一英寸的碎片。 「發生慘劇只是時間問題」 如今,美宇航局和其他機構逐漸地將部分太空垃圾編成目錄。太空垃圾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是因為它們嚴重威脅著宇航員和航天器安全。一小塊塗料在太空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時速數萬英里,一旦撞到國際空間站上,它們能輕而易舉在空間站外殼留下凹痕,甚至能撞裂玻璃。 幸運的是,現代航天器裝備有防護屏,能夠使直徑達到半英寸的物體撞擊方向發生偏轉。 此外,太空無比浩瀚,這些太空垃圾之間的空間很大,撞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專家仍指出這種慘劇的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悲哀的是,清除太空垃圾遠比清除地球上的垃圾困難得多。 第一個被衛星碎片砸傷的人 《切尼斯中國紀錄大全》記載,中國第一個被衛星碎片砸傷的人叫吳傑。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被衛星碎片砸傷的幾率是億萬分之一,這么小的幾率竟然叫吳傑碰上了。 2002年10月27日上午11時,陝西省丹鳳縣竹村關鎮陽河村的吳傑在院外玩耍,不幸被從天而降的衛星碎片砸昏在地,小腳趾骨折。村民們也在不同地方見到了19塊從天上落下的金屬碎片。砸傷他的是衛星升入軌道後脫落的金屬外殼。

Ⅳ 國內做大數據的公司有哪些

1、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大數據股份」),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

致力於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國內大數據應用領域的領軍企業和全球領先的公共大數據管理和價值挖掘解決方案提供商,滿足政府對公共數據治理和提升城市管理及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構建公共大數據與商業數據服務、以及政企數據融合的橋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2、輝略(上海)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國交通(城市智能信號燈優化模型與平台,交通預算決策系統模型等)、環境(PM2.5污染檢測和治理)、醫療(醫院WIFI定位模型,病歷匹配模型等)、汽車(用戶購買轉化率模型)等領域進行大數據項目運營與模型開發。

3、成都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作為成都市實施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的載體,201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並掛牌新三板,成都產業集團全資持股,主要涉及數據運營、投資並購、信息技術三大業務方向。

(5)上海瀚正大數據研究院擴展閱讀:

大數據發展的一些趨勢:

趨勢一:數據的資源化

何為資源化,是指大數據成為企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戰略資源,並已成為大家爭相搶奪的新焦點。因而,企業必須要提前制定大數據營銷戰略計劃,搶占市場先機。

趨勢二:與雲計算的深度結合

大數據離不開雲處理,雲處理為大數據提供了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產生大數據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開始,大數據技術已開始和雲計算技術緊密結合,預計未來兩者關系將更為密切。除此之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計算形態,也將一齊助力大數據革命,讓大數據營銷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Ⅵ 想往電腦方面發展,該從哪入手

建議你千萬別往這方面發展,,,,真的。。。。

所謂的「不學肯定會被淘汰」,那也只是說簡單的使用電腦而已。

學深入了,浩瀚如海不說,要是沒有特別深入某一個方面,還真的就白學了。

Ⅶ 華誼兄弟這個公司大家覺得怎麼樣

提到華誼兄弟,就會想到他捧紅的很多藝人,它就像是一個升級的跳板,跟他簽約的藝人大部分都是一路走紅。

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14日在東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忠軍。

現在華誼音樂(張靚穎、羽泉、黃征等)被國內一家大的SP公司華友世紀收購,實際上已不屬於王中軍兄弟集團了。那華誼簽約的藝人只有是華誼經紀公司里的藝人(演員)了。目前華誼經紀范冰冰、李冰冰一花旦一青衣當家壓寨,其它藝人有左小青、孔鐿珊、王岩等等。原來華誼經紀的藝人我知道的有夏雨、肖容生是隨王牌經紀人王京花一起跳槽的,還有一些不大清楚。林心如也簽約華誼,,和蘇有朋一起簽的。

華誼兄弟旗下藝人:安以軒 BOBO 陳紫涵 車曉 陳思成 董璇 範文芳 馮遠征 胡靜 何佳怡 胡可 霍思燕 黃曉明 何啄言 李冰冰 劉孜 劉芸 李玥 李宗翰 李晨 羅海瓊 李易祥 劉科 李玲 李琳 李乃文 劉曉虎 林心如 李海濤 馬可 任泉 任斯璐 蘇有朋 湯嬿 吳佩慈 王斑 王寶強 王岩 徐帆 羽泉 尚雯婕 張靚穎 黃征 李慧珍 張靚穎 許還幻 熊乃瑾 徐若瑄 楊立新 袁文康 張涵予 周迅 趙毅等等...

這些藝人有的已經大紅大紫,有的很有潛力,看來華誼兄弟的眼光很獨特。

Ⅷ 搜索引擎的供應商利潤有多大

通過門戶網站,輸入關鍵詞,你搜索不到大部分企業網站,因為它們沒有交錢注冊;通過專門的搜索引擎網站,輸入關鍵詞,名列前茅的網站不能保證你得到優質的產品或服務,因為他們只是多交了錢而排在了前面。這些將是網民在搜索引擎引擎收費後所要面對的。 2001年的互聯網一直在走下坡路,隨著.com泡沫的破滅,搜索引擎公司也開始陷入了困境。 北京易寶北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水才說,很久以來他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做搜索引擎技術的廠商都沒有能夠發展成大規模的企業,包括國外赫赫有名的搜索引擎服務提供商AltaVista也遲遲沒有上市?是不是因為搜索引擎提供商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增長點呢? ■ 熱也互聯網 冷也互聯網網路正熱的時候,門戶們淘風險投資商的金。而另外一些沒有加入到淘金隊伍中的企業,看到為「淘金者」生產「水桶」也可以獲利,因此,一批明智的「水桶商」——搜索引擎公司應運而生,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公司爭奪著網路市場。在幾年的摸爬滾打中,搜索引擎公司死了一批,也成長了一批,各自在技術和經營模式上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國內最早涉足中文搜索引擎領域的要算是易寶北信了。1998年,易寶北信第一個在國內推出了基於互聯網的搜索引擎產品,但其沒有大踏步地邁向搜索引擎門戶站點的建設,或投入搜索引擎ASP服務供應商的行列,易寶北信始終將自己定位為軟體公司,將其主要業務集中在應用級軟體和解決方案領域。 1999年,由於商情業務市場爭奪激烈,慧聰開始轉移業務。同樣看好互聯網的慧聰設立了軟體研發中心,憑借慧聰作商情業務積累的客戶資源,慧聰將其商務咨詢資料庫轉換成了軟體開發的「實驗室」研發商務信息軟體。 網路公司也發現了這塊利潤肥美的市場:在2000年初,網路在線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了,主要提供互聯網信息技術檢索服務。北大天網、清華的「網路指南針」等國內企業,也曾對基於網際網路的搜索引擎開發作過一些嘗試。 在互聯網的「寒流」中,風險投資商們改變了投資的方式和標准:要求投資對象有良好的贏利模式。門戶網站們用來吸引風險投資商的「賣點」也變了,網民數量的多寡不再是風險投資商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網站聚集人氣的價值打了折扣,其吸引風險投資的功能也就變小了。但是搜索引擎作為工具的價值沒有喪失,只是生存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這時,門戶網站統統將搜索引擎業務外包了出去,由以往購買一套軟體進行自我開發,轉向租用搜索引擎公司的產品。搜狐網站搜索部的經理陳義龍說,四年來,搜狐在搜索引擎上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卻沒有什麼回報。因此,公司決定縮小搜索部的規模,節省開支尋找其他的贏利點。 網路抓住了這樣的商機,為門戶網站提供ASP服務,雖然骨頭上的肉不多,但是骨頭多了肉也就自然多了起來。網路產品市場部高級經理王湛說,現在網路的ASP服務佔領了90%的市場。而易寶北信表示並不打算提升自己的網路成份,這塊業務的「錢景」並不被他們看好。 搜索結果:交錢就能排在前面網站將搜索引擎業務外包出去後,節省了不少的開支,而搜索引擎也成了門戶網站收費的工具,門戶網站通過企業網站有償注冊登陸來收取費用。搜狐的企業收費網站自從今年7月份推出以後,效果還不錯。中華網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中華網雖然現在還沒有推出收費網站,不久以後也會考慮推出類似服務,以期獲得利潤。 大部分人上網還是習慣於從某個門戶網站進入。在浩瀚的網頁中,商業網站成千上萬,對搜索引擎來講,搜索的質量就是速度是否快、信息是否准。對用戶而言,網站在搜索結果中排前排後,更直接關繫到能否快速有效地獲得信息。 正是有了這種需求,競價排名機制運用而生。在2001年10月份,網路為企業的電子商務網站推出了類似的服務:競價排名服務。網路聯合了來自業界的九大門戶網站:263、新浪、搜狐、網易、上海熱線、廣州視窗、21cn、tom.com和Chinaren,對企業用戶的網站進行收費排名服務。 盡管美國競價排名的鼻祖overture.com(goto.com)備受爭議,但是這種經營模式仍然給國內類似的服務提供商帶來了贏利的希望。網路產品市場部高級經理王湛說,競價排名服務是基於網路的「三定律」來進行的。三定律的內容有:一是根據相關性排序,二是鏈接分析,第三是自信心定律。他特別解釋說,所謂「自信心定律」就是指:有充分自信、內容經得起網民考驗並且敢於將自己放在搜索結果最前方展現的網站,都有可能獲得排位上的優先。據王湛統計,現在在網路開戶的企業網站已經免費注冊了7000多個關鍵詞。 慧聰國際副總裁陳沛指出,競價排名服務就是誰出錢多誰就能排在前面。商業網站掏錢排在相關搜索結果的前列,是因為其中具有更多的商業機會,更易達成交易。但是網上也不乏垃圾網站,只要交了錢,選擇幾個惹人注意的漂亮關鍵詞,處心積慮地瞞過網路的審核,就有可能名列前排。 對此,網路公關部總監王哲認為,網路只是提供了一個服務平台,經過網路的審查後,如果還有這樣的網站,那麼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和網路是不相關的。王哲說,客戶自己會衡量投入成本,如果意在欺騙,頂多隻能騙一次,不足以收回成本,所以網路的競價排名應該可以抑制騙子網站的泛濫。 但是陳沛並不完全贊同這種說法。他說,競價排名作為商業嘗試也許是無可厚非的,但它必然會和搜索引擎中重要的相關性排序技術產生沖突。 另據有些搜索引擎專家指出,一些搜索引擎所謂的鏈接分析專利技術以及門戶搜索引擎的有效手段——內容聚類,對查詢結果的排序基本不起作用。因為鏈接分析是根據一個網頁被連接次數的多少作為重要性評判的依據,而一個網站內部網頁的鏈接是由網站內容采編發布系統決定,其鏈接次數完全是偶然因素,不能作為判別重要性的依據。他們質疑,在競價排名服務中,如果一家企業出的單次點擊費用高,就可以往前排名次的話,是否表示只要錢多了,相關性也就提高了?同時,所謂「自信心」該用什麼樣的標准來衡量? 同時,有人提出可以對相關企業進行資質方面的嚴格認證。對此,網路表示,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有資格來進行這一認證。

Ⅸ 上海翰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翰典金融復信息服務有限公制司(.,Ltd.)是一家位於上海的綜合金融服務公司。翰典金融旗下擁有兩大品牌「創信資本」與「第壹投」。「創信資本」」側重於以投資服務為導向的資產管理業務,「投行+私行+資產管理」的經營模式打通整個金融產業鏈。「第壹投」以普惠金融為立足點,通過互聯網金融平台,以資源整合、產品研發、大數據應用為主要手段,打造全金融生態的標准化產品,為一般富裕人群及有綜合理財需求的人群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法定代表人:王正
成立時間:2014-08-05
注冊資本:5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500046134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1438號1幢2201室(實際樓層19樓)

Ⅹ 養發館排名是怎樣的哪家最火

再出發養發館、博士園、珍草堂、頭等大事、蒙霸養發堂、絲域養發館、維絲漁人、君絲佳養發館、朵語養發館、本逸養發館。

最火的養發館:

1、再出發養發館

再出發養發館以「頭皮生態論、三位一體、堅持PH質平衡,頭皮頭發分開洗」的四大核心理念為主導,自主研發的7大系列養護產品、CF注氧儀、水氧水療儀等因使用效果獲得廣大合作夥伴及用戶的認可,為門店的經營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珍草堂,取名「珍草」,遵循「用植物的力量改變秀發」的價值主張。遵照古訓,只選擇珍貴的草本植物為原料,十年熬一膏,研製出國內僅有的草本精華染發膏。

攻克染發過敏的難題.又與時俱進,研製出國內僅有的植物配方清水黑發啫喱與植物調理型染發膏。珍草堂在染膏研發上的成就獲得國家食葯監局的高度認可,被業內譽為植物染發專家。

閱讀全文

與上海瀚正大數據研究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