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住房容積率多少合適 受各種因素制約
上海住房容積率多少合適, 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一些關於上海住房容積率多少合適的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1、區位條件越優越,地價水平越高,供求矛盾越突出,土地規劃控制越嚴格,容積率對地價的影響程度越大。 報酬遞增遞減規律,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土地純收益會隨著土地投資的增加而出現由遞增到遞減的特點。 2、作為城市建設用地,容積率對地價影響的報酬遞增遞減規律表現在:在建築密度一定時,容積率的增加,主要引起房屋層數的增多,隨房屋層數的增多,開始時由於基礎工程費及地基處理費的分攤,單方造價降低;當層數達到一定值時,就需要加固基礎、增加、加強抗震等,單方造價由下降轉為上升,而單方售價則由於建築容量的增大造成的建築環境質量下降而呈遞減趨勢。當單方售價等於單方造價時,土地收益達到最大,土地價格也達到最高,此時的容積率為最經濟容積率。若繼續增大容積率會因單方售價低於單方造價而使土地投資收益開始下降,地價也隨之開始下降。 3、城市規模大,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高,地價總體水平高,樓面地價占房屋單方開發成本比例高,通過降低樓面地價來降低房屋單方開發成本效果明顯,而小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低,地價總體水平低,房屋開發單方成本主要受房屋單方造價影響,通過降低樓面地價降低房屋開發單方成本效果不明顯,而且房屋層數達到一定數值後若繼續增加層數會增加單方工程造價。 4、大城市有比較系統的城市規劃資料,土地開發受規劃控制比較嚴,而小城市規劃控制一般不嚴格,容積率的確定往往具有隨意性,許多地方沒有容積率這個指標限制,或有,但控制不嚴,而且有的地方政府為樹立城市形象,往往鼓勵建築物向空中發展,愈高愈好,容積率在這些小城鎮缺乏實際操作意義。所以,城市規模愈大,容積率對地價的影響愈明顯,地價隨容積率的變化幅度愈大。、區位條件越優越,地價水平越高,供求矛盾越突出,土地規劃控制越嚴格,容積率對地價的影響程度越大。 報酬遞增遞減規律,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土地純收益會隨著土地投資的增加而出現由遞增到遞減的特點。 2、作為城市建設用地,容積率對地價影響的報酬遞增遞減規律表現在:在建築密度一定時,容積率的增加,主要引起房屋層數的增多,隨房屋層數的增多,開始時由於基礎工程費及地基處理費的分攤,單方造價降低;當層數達到一定值時,就需要加固基礎、增加電梯、加強抗震等,單方造價由下降轉為上升,而單方售價則由於建築容量的增大造成的建築環境質量下降而呈遞減趨勢。當單方售價等於單方造價時,土地收益達到最大,土地價格也達到最高,此時的容積率為最經濟容積率。若繼續增大容積率會因單方售價低於單方造價而使土地投資收益開始下降,地價也隨之開始下降。 3、城市規模大,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高,地價總體水平高,樓面地價占房屋單方開發成本比例高,通過降低樓面地價來降低房屋單方開發成本效果明顯,而小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低,地價總體水平低,房屋開發單方成本主要受房屋單方造價影響,通過降低樓面地價降低房屋開發單方成本效果不明顯,而且房屋層數達到一定數值後若繼續增加層數會增加單方工程造價。 4、大城市有比較系統的城市規劃資料,土地開發受規劃控制比較嚴,而小城市規劃控制一般不嚴格,容積率的確定往往具有隨意性,許多地方沒有容積率這個指標限制,或有,但控制不嚴,而且有的地方政府為樹立城市形象,往往鼓勵建築物向空中發展,愈高愈好,容積率在這些小城鎮缺乏實際操作意義。所以,城市規模愈大,容積率對地價的影響愈明顯,地價隨容積率的變化幅度愈大。上海住房容積率多少合適?沒有明確的規定,對於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理解和定義是不一樣的。
B.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上海普通住宅標准調整
主要有來以下三點區別:源
1、房子類型不同:
普通住宅是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
非普通住宅是非常規住房,比如別墅、花園洋房等。
2、建築面積不同:
普通住宅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
非普通住宅是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上。
3、實際成交價格不同:
普通住宅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以下,坐落於內環線以內的低於45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於230萬元/套。
非普通珠海高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以上,坐落於內環線以內的高於45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於230萬元/套。
C. 上海730萬平方米里弄住宅該如何保護
6月9日,上海「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上生·新所」舉行,多名歷史風貌保護專家在研討環節不約而同表示,里弄街坊建築應是上海目前保護的重點,但也是難點。目前,上海中心城區共有5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約2559萬平方米,包括里弄住宅813萬平方米,除了約一成考慮拆除,其餘約730萬平方米都將得到保留和保護。
然而,這些里弄住宅的保護卻面臨種種困難。
她建議,先期可以先行試點一些風貌街坊,制度上可以有所突破,總結經驗,效果好再推廣,「看看哪些人願意出這個錢,制度上有哪些瓶頸,是不是可以先突破。」
上海市規土局相關負責人現場介紹,上海近期即將出台《關於落實<關於深化城市有機更新促進歷史風貌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規劃土地管理實施細則》。
據介紹,該細則將提出採取多種保護更新方式,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居民自願、市場運作等形式,按照整體保護的理念,分別從規劃土地、財政、保護修繕等方面提出多項支持政策和措施。
來源:澎湃新聞網
D. 請問上海的房產新政策出來了嗎
在國慶後,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規劃國土資源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
提出在繼續嚴格執行《關於進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滬九條」)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堅決遏制上海二手房價格過快上漲的態勢,確保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shzyshange44
不過此次《意見》只是針對325新政(滬九條)的強調和補充,並沒有進一步收緊的政策頒布。
附《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
進一步加大
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力度
2016年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同比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根據地塊不同情況,進一步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中保障性住房(含人才公寓)配建的比例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自持住房的比例。
進一步加強
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資金來源監管
建立由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金融辦和金融監管機構等部門組成的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資金來源監管聯合工作小組,開展土地交易資金監管工作。shzyshange44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銀行貸款、信託資金、資本市場融資、資管計劃配資、保險資金等不得用於繳付土地競買保證金、定金及後續土地出讓價款。
競買人在申請參加土地招拍掛活動時,應承諾資金來源為合規的自有資金。違反規定的,取消競買或競得資格,已繳納的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並三年內不得參加上海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出讓活動。
進一步加強
新建商品住房預銷售管理
自2016年10月8日起,全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方案備案實行市、區兩級審核(包括預售許可和現房銷售備案),對上市房源定價不合理的,堅決予以調整。加強在售新建商品住房項目銷售價格監測監管,不得擅自提價。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和本市商品住房銷售管理規定,在銷售現場醒目位置公示經備案的銷售方案等內容,實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制度,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上網銷售。
嚴格執行限購、限貸等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對有意規避限購、限貸等相關規定的行為,強化監管措施,加大管控力度。
嚴厲查處
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持續開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上海二手房房產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重點查處捂盤惜售、炒作房價、虛假廣告、誘騙消費者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
物價管理部門會同住建等部門加強對商品住房預銷售價格的監督檢查,依法嚴格查處各類價格違規行為。
全面實行
存量住房交易資金監管制度
在已試點基礎上,制定存量住房交易資金監管辦法,全面實行二手存量住房交易資金監管。規范房地產企業經營行為,嚴禁從事首付貸、過橋貸、違規房抵貸及自我融資、自我擔保、設立資金池等場外配資金融業務。
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
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測、分析和研判,定期發布統一、規范的房地產市場信息。正確解讀房地產市場監管措施和調控政策,及時澄清不實消息,穩定市場預期,引導理性消費。對編造謠言、散布不實信息、擾亂上海二手房市場秩序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E. 上海將建統一住房租賃平台是真的嗎
海日前召開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聯席會議,宣布將建立全市統一的住房租賃公版共服務權平台,更好地服務構建租購並舉住房制度的大局。數位專家與上海市民,業界盼望此舉將促進上海迎來更為「健康」的租賃環境。
據悉,2018年上海將著力推進租賃住房規劃建設,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已推出租賃住房用地29塊,累計土地出讓面積達79.69公頃、建築面積181.26萬平方米。到2018年底,上海計劃實現新增租賃房源計劃開工和轉化總量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間)的目標。
F. 上海住房佔地總面積
近日,本市6個地區抄共計28幅用於襲興建大型居住社區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對外發布預公告,土地總面積接近180萬平方米,可建住宅面積310萬平方米。這是本市制定大型居住社區建設計劃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集中土地出讓。
根據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發布擬出讓地塊預公告,本次預公告地塊均為動遷安置房用地,涉及閔行、寶山、嘉定、松江、奉賢以及青浦6個地區共計28幅土地。其中,青浦涉及4幅土地,計40萬平方米;寶山涉及6幅土地,近20萬平方米。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除了要打壓投資、投機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供應、推進大型居住社區土地儲備同樣重要。在保障房建設方面,國土部要求各個城市要完成「雙50%」,即保障性住房的供地不能少於50%,當年開工面積不能少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