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往來款為何長期掛賬
企業抄在經濟業務活動中發生的應收、應付、暫收、暫付款,是企業資產、負債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越來越多地運用商業信用進行促銷;然而,市場的信用危機又使得企業間相互拖欠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企業的往來賬款增加。
再者,由於企業財務及經營管理上的原因,許多不屬於往來賬款的其他經濟內容,也體現在往來賬款中,有些企業的往來賬款中包羅萬象,其結果也造成往來款的增加。
特別是在商業企業,往來賬款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不僅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而且也使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加強企業往來賬款的管理,對減少企業資金占壓,創造良好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環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往來款的管理可分為事先、事中、事後三階段來管理。事先管理尤為重要,在簽定合同時,就應充分意識到往來款的財務風險,建立相應的制度,對合同簽定、采購過程、借款環節嚴格控制。
不能在事先未對合作人資信情況作深入調查就盲目地採用較寬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視賬面的高利潤,忽視了流動資金能否及時收回的問題,從而加大往來款的風險。對投資性、決策性事項,領導層則要對其做好事前的。
⑵ 對於長期掛賬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如何處理
長期掛賬的應收賬款,如果提取壞賬准備,就作為壞賬借記壞賬准備,如果沒提壞賬准備,可報經稅務機關批准計入營業外支出;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可計入營業外收入。
⑶ 如何分析企業應收賬款較多的問題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從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影響入手,對應收賬款存在的問題從企業內部和外部進行分析,並從信用管理、風險防範、社會信用的角度提出建議。
一、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影響
應收賬款是企業對外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而應向購貨方、接受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的款項。廣義的應收賬款包括應收貨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項。對於企業來講,應收賬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產銷的統一體,企業既想藉助於它來促進銷售,增加銷售收入,增強企業競爭力,同時又希望盡量避免由於應收賬款的存在而給企業帶來的資金周轉困難、壞賬損失等弊端。因此,加強應收賬款管理並不意味著企業不能擁有應收賬款,而應將其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
1、對生產經營的正面影響
(1)擴大銷售,增加企業市場份額。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不斷擴大銷售,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的贏利水平。採用賒銷方式是擴大銷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市場蕭條的情況下,賒銷更是一種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此外,企業在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時,採用賒銷方式也是增加企業市場佔有率的一種手段。
(2)減少存貨積壓。企業存貨數量的多少與企業相關費用支出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存貨積壓過多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倉儲費、保險費等費用的相應增加。因此,當存貨數量過多時,企業一般會採用較為優惠的條件進行賒銷,將存貨轉為應收賬款。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企業的償債水平,增加資產的流動性,而且也能減少費用支出和損失的發生。
2、對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
(1)增大了壞賬出現幾率。賒銷過程中,有些企業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不健全,對客戶的信用了解不夠,這就容易導致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直接成為壞賬。
(2)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購進貨物到銷售貨物直至收回貨款為止的這段時間。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延長了營業周期,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澱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資金短缺,嚴重時會影響工資的發放和貨物的購買,破壞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3)誇大企業經營成果。在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下,貨款沒有回籠的銷售收入仍需要確認,這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賬上利潤的增加,無形中就誇大了營業利潤,並最終產生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的預繳。
(4)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賒銷並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現金的流出,造成企業資金更為緊張、資金周轉不暢,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工作。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問題
(1)企業應收賬款逐年增加且賬期較長。中國統計網數據表明,2005-2007年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正逐年增加。從拖欠時間上看,一年以上應收賬款超過了60%,很多已形成呆死賬,無法收回。
(2)收款不力,壞賬比率高。企業盲目賒銷,只顧著擴大銷售,卻忽視了貨款回收。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比較嚴重,造成正常流動資金被大量的應收賬款所擠占。由於沒有強有力收款措施,企業壞賬比率大幅上升。此時,為了維持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只好藉助於銀行貸款,而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就不能及時償還貸款,甚至連銀行資金也被逐漸轉化成了應收賬款。這種資金的不良循環,導致銀行資金的大量沉澱,最終企業將無法生存下去。
(3)應收賬款中的呆壞賬確認不及時,給企業造成虛增資產的假象。由於有些企業對應收賬款疏於管理,特別是有的企業還把應收賬款作為調節利潤的手段。因此主觀上有意對已經形成為呆死賬的應收款項不及時確認,已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在賬上長期掛賬,不計提壞賬准備,造成企業資產的虛增。
(4)企業的某些管理者和經營者缺乏經營理財的意識和觀念。部分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注重生產經營工作,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經營理財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做到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只注重如何去借錢和花錢,沒有對現有的資源和資金進行有效的配置和調動,致使企業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也不積極從加強管理的角度去清理,大量資金長期滯留在外,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和資金的有效使用。
2、原因分析
(1)企業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產品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造成產品積壓,使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就不得不做出讓步,如產品試用期加長、貨款交納時間放緩等,從而使得企業的應收賬款數量增加,回款的速度放緩,應收賬款質量惡化加重,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二是企業信用管理意識淡薄。企業對客戶資信情況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特別是在當前買方市場形成的條件下,飢不擇食,產品銷售既不簽訂合同,也不簽訂分期還款協議,導致企業壞賬的增加。三是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工作不到位。很多企業在加強全程管理的同時,沒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應收賬款,當債權發生時只限於簡單的管理,而沒有利用應收賬款轉移風險、解決應收賬款未回收時資金短缺的問題。
(2)企業外部原因。主要有: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是建立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我國缺乏有效的社會信用監督機制,對違背信用的商戶監管力度不夠。法院對已生效的判決執行力度不夠,加上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形成法律白條情況屢見不鮮,造成這些企業欠債有理。欠債有利可圖思想占據上風,也助長一些企業欺詐行為的產生,破壞市場經濟環境,惡意拖欠貨款思想在一定時期形成一股風氣,見怪不怪已成為一種時尚,嚴重地破壞社會的信用環境。
三、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建議
1、企業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寬嚴適度的信用標准、規范合理的信用條件和科學審慎的信用額度
信用標准,是企業同意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而要求對方必須具備的最低條件,一般以壞賬損失率表示,企業信用標准越高,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少。但是,過高的信用標准不利於企業擴大銷售;相反,如果企業的信用標准過低,雖然有利於企業擴大銷售,但會相應增加壞賬損失和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與管理成本,因此,企業需要制定一個合乎企業自身情況的信用標准。企業在制定信用標准時,應著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如果競爭對手實力很強,企業就應考慮是否可以採取較低的信用標准,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反之,則可以考慮制定嚴格的信用標准。二是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當企業具有較強的違約風險承擔能力時,就可以考慮採用較低的信用標准,以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較弱時,則應制定嚴格的信用標准,謹防壞賬的發生。三是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應在對客戶資信狀況進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並決定是否給客戶提供商業信用。
信用條件,是決定給予或拒絕客戶信用的依據。一旦企業決定給予客戶信用優惠時,就需要考慮具體的使用條件。企業在接收客戶的信用訂單時,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時間及其他相關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約定。通常,延長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銷售量,從而增加銷售毛利。但是不適當地延長信用期限,所得的收益有時會被增長的費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潤減少,給企業帶來不良後果。因此,企業應參考所處行業慣例,立足於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應,制定出恰當的信用期。折扣期限的確定主要視折扣的損失是否小於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而定。決定企業是否提供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現金折扣,主要取決於提供現金折扣後的收益是否大於現金折扣成本。
信用額度,是企業根據客戶的償付能力給予客戶的最大的賒銷限額。在市場信息和客戶信用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應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整,使之符合企業利益需要。
2、強化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
(1)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從源頭控制,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不斷開發新產品,開辟新的市場,拉開與其它同類企業產品間的檔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暢銷品,變被動為主動,使企業可以有目的地選擇訂單,也就是選擇客戶,以減少資金在應收賬款上的佔用,從根本上減少賒銷行為,最大限度降低應收賬款帶來的困擾。
(2)建立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預警機制。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應包括賒銷的發生、收賬、逾期風險預警等各個環節。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分析管理,計提壞賬准備金,計入當期費用。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進行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服務,在工作中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蹤服務中的職責,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促進企業銷售的目的。
(3)應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不斷完善監控體系,改善內控制度;檢查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有無異常應收賬款現象,有無重大差錯、玩忽職守、內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賬款等情況,確保應收賬款的回收。
(4)企業可以通過將應收賬款轉為應收票據來降低風險,由於應收票據具有很強的追索性,且到期前可以背書轉讓或貼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損失。所以當客戶到期不能償還貨款時,企業可要求客戶開具承兌匯票以抵消其應收賬款。
3、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為企業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沒有人再和他進行商業上的往來,其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就現階段而言,要狠抓行業監管,加快建立社會信用監督體系,查出故意拖欠行為,以增加失信者的成本。先進的規模化的信息資料庫將記錄著大量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往來與商品交易的種種資料,可以提供客戶查詢,一旦有不良信用記錄,在工商注冊、銀行貸款、消費貸款、個人信用卡服務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將受到制約。相反,獲得守信等級高的企業將可優先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或為其提供高額度的貸款。在西方國家,當某個單位或某個人不講信用,立即就會出現在「黑名單」上,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對他「另眼相看」。需要做賬報稅找鑫瑞藍天,價格很實惠哦,可以進他們網站了解下。
⑷ 往來款是否存在長期掛賬的往來款項,檢查往來款項余額、賬齡、形成原因
往來款項應該是沒有長期掛賬的,一般出現長期掛賬需要了解原因分析性質,比如應收賬款的長期掛賬很可能是壞帳了需要考慮核銷;應付賬款的長期掛賬是為什麼對手方不來催債,是否面臨訴訟危險。
⑸ 對於長期掛賬的應收賬款應查明原因如屬實將收益應調整什麼賬戶
⑹ 應收賬款長期掛賬要嗎
公司注銷時候,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是作為損失,而不需要支付的應付賬款是作為收入,相應的,其他應收款作為損失,其他應付款做收入,將其相互沖低以後剩下的部分作為應稅所得額。
⑺ 如何分析一個企業的應收賬款
一、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影響
應收賬款是企業對外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而應向購貨方、接受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的款項。廣義的應收賬款包括應收貨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項。對於企業來講,應收賬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產銷的統一體,企業既想藉助於它來促進銷售,增加銷售收入,增強企業競爭力,同時又希望盡量避免由於應收賬款的存在而給企業帶來的資金周轉困難、壞賬損失等弊端。因此,加強應收賬款管理並不意味著企業不能擁有應收賬款,而應將其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
1、對生產經營的正面影響
(1)擴大銷售,增加企業市場份額。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不斷擴大銷售,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的贏利水平。採用賒銷方式是擴大銷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市場蕭條的情況下,賒銷更是一種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此外,企業在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時,採用賒銷方式也是增加企業市場佔有率的一種手段。
(2)減少存貨積壓。企業存貨數量的多少與企業相關費用支出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存貨積壓過多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倉儲費、保險費等費用的相應增加。因此,當存貨數量過多時,企業一般會採用較為優惠的條件進行賒銷,將存貨轉為應收賬款。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企業的償債水平,增加資產的流動性,而且也能減少費用支出和損失的發生。
2、對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
(1)增大了壞賬出現幾率。賒銷過程中,有些企業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不健全,對客戶的信用了解不夠,這就容易導致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直接成為壞賬。
(2)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購進貨物到銷售貨物直至收回貨款為止的這段時間。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延長了營業周期,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澱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資金短缺,嚴重時會影響工資的發放和貨物的購買,破壞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3)誇大企業經營成果。在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下,貨款沒有回籠的銷售收入仍需要確認,這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賬上利潤的增加,無形中就誇大了營業利潤,並最終產生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的預繳。
(4)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賒銷並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現金的流出,造成企業資金更為緊張、資金周轉不暢,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工作。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問題
(1)企業應收賬款逐年增加且賬期較長。中國統計網數據表明,2005-2007年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正逐年增加。從拖欠時間上看,一年以上應收賬款超過了60%,很多已形成呆死賬,無法收回。
(2)收款不力,壞賬比率高。企業盲目賒銷,只顧著擴大銷售,卻忽視了貨款回收。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比較嚴重,造成正常流動資金被大量的應收賬款所擠占。由於沒有強有力收款措施,企業壞賬比率大幅上升。此時,為了維持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只好藉助於銀行貸款,而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就不能及時償還貸款,甚至連銀行資金也被逐漸轉化成了應收賬款。這種資金的不良循環,導致銀行資金的大量沉澱,最終企業將無法生存下去。
(3)應收賬款中的呆壞賬確認不及時,給企業造成虛增資產的假象。由於有些企業對應收賬款疏於管理,特別是有的企業還把應收賬款作為調節利潤的手段。因此主觀上有意對已經形成為呆死賬的應收款項不及時確認,已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在賬上長期掛賬,不計提壞賬准備,造成企業資產的虛增。
(4)企業的某些管理者和經營者缺乏經營理財的意識和觀念。部分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注重生產經營工作,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經營理財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做到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只注重如何去借錢和花錢,沒有對現有的資源和資金進行有效的配置和調動,致使企業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也不積極從加強管理的角度去清理,大量資金長期滯留在外,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和資金的有效使用。
2、原因分析
(1)企業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產品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造成產品積壓,使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就不得不做出讓步,如產品試用期加長、貨款交納時間放緩等,從而使得企業的應收賬款數量增加,回款的速度放緩,應收賬款質量惡化加重,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二是企業信用管理意識淡薄。企業對客戶資信情況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特別是在當前買方市場形成的條件下,飢不擇食,產品銷售既不簽訂合同,也不簽訂分期還款協議,導致企業壞賬的增加。三是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工作不到位。很多企業在加強全程管理的同時,沒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應收賬款,當債權發生時只限於簡單的管理,而沒有利用應收賬款轉移風險、解決應收賬款未回收時資金短缺的問題。
(2)企業外部原因。主要有: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是建立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我國缺乏有效的社會信用監督機制,對違背信用的商戶監管力度不夠。法院對已生效的判決執行力度不夠,加上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形成法律白條情況屢見不鮮,造成這些企業欠債有理。欠債有利可圖思想占據上風,也助長一些企業欺詐行為的產生,破壞市場經濟環境,惡意拖欠貨款思想在一定時期形成一股風氣,見怪不怪已成為一種時尚,嚴重地破壞社會的信用環境。
三、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建議
1、企業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寬嚴適度的信用標准、規范合理的信用條件和科學審慎的信用額度
信用標准,是企業同意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而要求對方必須具備的最低條件,一般以壞賬損失率表示,企業信用標准越高,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少。但是,過高的信用標准不利於企業擴大銷售;相反,如果企業的信用標准過低,雖然有利於企業擴大銷售,但會相應增加壞賬損失和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與管理成本,因此,企業需要制定一個合乎企業自身情況的信用標准。企業在制定信用標准時,應著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如果競爭對手實力很強,企業就應考慮是否可以採取較低的信用標准,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反之,則可以考慮制定嚴格的信用標准。二是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當企業具有較強的違約風險承擔能力時,就可以考慮採用較低的信用標准,以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較弱時,則應制定嚴格的信用標准,謹防壞賬的發生。三是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應在對客戶資信狀況進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並決定是否給客戶提供商業信用。
信用條件,是決定給予或拒絕客戶信用的依據。一旦企業決定給予客戶信用優惠時,就需要考慮具體的使用條件。企業在接收客戶的信用訂單時,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時間及其他相關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約定。通常,延長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銷售量,從而增加銷售毛利。但是不適當地延長信用期限,所得的收益有時會被增長的費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潤減少,給企業帶來不良後果。因此,企業應參考所處行業慣例,立足於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應,制定出恰當的信用期。折扣期限的確定主要視折扣的損失是否小於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而定。決定企業是否提供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現金折扣,主要取決於提供現金折扣後的收益是否大於現金折扣成本。
信用額度,是企業根據客戶的償付能力給予客戶的最大的賒銷限額。在市場信息和客戶信用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應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整,使之符合企業利益需要。
2、強化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
(1)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從源頭控制,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不斷開發新產品,開辟新的市場,拉開與其它同類企業產品間的檔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暢銷品,變被動為主動,使企業可以有目的地選擇訂單,也就是選擇客戶,以減少資金在應收賬款上的佔用,從根本上減少賒銷行為,最大限度降低應收賬款帶來的困擾。
(2)建立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預警機制。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應包括賒銷的發生、收賬、逾期風險預警等各個環節。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分析管理,計提壞賬准備金,計入當期費用。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進行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服務,在工作中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蹤服務中的職責,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促進企業銷售的目的。
(3)應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不斷完善監控體系,改善內控制度;檢查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有無異常應收賬款現象,有無重大差錯、玩忽職守、內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賬款等情況,確保應收賬款的回收。
(4)企業可以通過將應收賬款轉為應收票據來降低風險,由於應收票據具有很強的追索性,且到期前可以背書轉讓或貼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損失。所以當客戶到期不能償還貨款時,企業可要求客戶開具承兌匯票以抵消其應收賬款。
3、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為企業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沒有人再和他進行商業上的往來,其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就現階段而言,要狠抓行業監管,加快建立社會信用監督體系,查出故意拖欠行為,以增加失信者的成本。先進的規模化的信息資料庫將記錄著大量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往來與商品交易的種種資料,可以提供客戶查詢,一旦有不良信用記錄,在工商注冊、銀行貸款、消費貸款、個人信用卡服務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將受到制約。相反,獲得守信等級高的企業將可優先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或為其提供高額度的貸款。在西方國家,當某個單位或某個人不講信用,立即就會出現在「黑名單」上,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對他「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