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PE工程師
PE 工程師有兩種,Process Engineer (過程工程師即工藝工程師)和Proct Engineer(產品工程師);前者負責產品製版造工藝權的設計和貫徹;後者負責產品設計和開發。至於Project Engineer(項目工程師)主要是負責項目開發進度、財務,偏重於項目協調和項目管理,一般不稱其為PE,而稱其為項目經理。
B. PE工程師的種類
Process Engineer (即工藝工程師)和Proct Engineer(產品工程師)。前者主要負責產品製造工藝的設計和貫徹、NPI/OI製作、版Standard Time 的制訂、生產權流程的改善等;後者主要負責產品設計、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現場問題解決等。至於Project Engineer(項目工程師)主要是負責項目開發進度、財務,偏重於項目協調和項目管理,一般不稱其為PE,而稱其為項目經理。
PE常用的分析手法:
1,ECRS分析原則;
2,5W2H改善方法;
3,WHY-WHY分析方法;
4,五大現象分析
C. pe工程師是什麼
PE工程師
Process Engineer (即工藝工程師)和Proct Engineer(產品工程師)。前者主要負責產品製造工藝的設計和貫徹、NPI/OI製作、Standard Time 的制訂、生產流程的改善等;後者主要負責產品設計、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現場問題解決等。
目錄
1主要的職責
2種類
1主要的職責編輯
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的安排、生產指導,現場異常問題的及時排除(遇到異常立即有臨時對策),生產工藝的改善、產品性能及結構方面的改善、包括工藝指導書的編寫等。
總之PE工程師對於生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相當於工程技術的工程師——PE的側重點是現場的生產
PE須對生產工藝、產品性能、結構十分的了解。可以說在一個工廠中對生產最熟悉的人就是PE,做到生產中任何事情都在PE的掌握中。不過如今也有了PIE工程師做PE與IE相結合的事情……
2種類編輯
Process Engineer (即工藝工程師)和Proct Engineer(產品工程師)。前者主要負責產品製造工藝的設計和貫徹、NPI/OI製作、Standard Time 的制訂、生產流程的改善等;後者主要負責產品設計、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現場問題解決等。至於Project Engineer(項目工程師)主要是負責項目開發進度、財務,偏重於項目協調和項目管理,一般不稱其為PE,而稱其為項目經理。
PE常用的分析手法:
1,ECRS分析原則;
2,5W2H改善方法;
3,WHY-WHY分析方法;
4,五大現象分析
D. PE工程師是做什麼的啊
pe
工程師有兩種,process
engineer
(過程工程師即工藝工程師)和proct
engineer(產品工程師);前者負責產品製造工藝的設計和貫徹;後者負責產品設計和開發。至於project
engineer(項目工程師)主要是負責項目開發進度、財務,偏重於項目協調和項目管理,一般不稱其為pe,而稱其為項目經理
產品工程師的工作任務是:
分析客戶資料並根據廠能提出問題並建議.
製作工藝流程,與製造工程師溝通解決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與物料控制部溝通保證樣品准時交付符合客戶的要求的樣品.
集中樣品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部門及品質部門的反饋,為批量生產時做准備.
產品工程師需要對產品有所了解,如產品的構造,原料,製造工藝和用途等.
必須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經驗之談
pe工程師有一些主要的職責
如: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的安排、生產指導,現場異常問題的及時排除(遇到異常立即有臨時對策),生產工藝的改善、產品性能及結構方面的改善、包括工藝指導書的編寫等。
總之pe工程師對於生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相當於工程技術的工程師——pe的側重點是現場的生產
pe須對生產工藝、產品性能、結構十分的了解。
可以說在一個工廠中對生產最熟悉的人就是pe,作到生產中任何事情都在pe的掌握中
不過現在也有了pie工程師
做pe與ie相結合的事情。。。
E. PE工程師遇到異常是怎麼解決的
遇到異常時主動馬上深入分析原因,找出臨時對策與永久對策,再回到位置上第一時間公布對策性郵件通知,由高層再決策,可召開問題對策會議,會議要求知會品管,生產,業務,開發等。由大家決策生產下一步的動作。
F. 面試PE工程師(電子產品、結構方面)一般會遇到什麼問題
曾經我面試的也是PE工程師,面試官說做這工作需要三個能力,專業知識,管理能力,最主要是協調能力。因為可以說在一個工廠中對生產最熟悉的人就是PE,生產中任何事情都在PE的的掌握中。
G. 作為一個PE工程師要了解哪些
呵呵,我剛畢業不是很久,現在做PE助理工程師,我們的基本要求是要懂的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我是做天線行業的(拉桿天線,手寫筆,TV天線),同類產品的工藝流程相差不大,就多或少幾個工序而已,要知道產品的基本結構,同類產品基本相同,都是由那十幾個小零件組成,只是尺寸上的差異,所以你也要知道哪些尺寸的變更(來料的不良),會影響產品哪些性能,這樣會方便生產異常的處理。還有治具的設計,一個新產品進來,要懂得怎麼設計一個合理的治具。還有異常的處理能力非常重要,這個要基於你對產品工藝流程的熟悉度了,產品的異常大多都是來料不良或是機器出了問題,所以還要會修理機器(調機)。還有,嘗試新方案時(新的工藝改善),一定要樣品試做,不能憑空斷定新方案是否可行,要用實踐出結果來證實。
我現在對自己工作比較迷茫的就是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生產效益,想降低治具設計的成本(我們的治具外發的),可惜這個容易影響到上級吃的油水,這個不是很可行,得不到領導的同意也不會有什麼明顯,還有就是改善生產工藝,從操作方面改善,感覺這個空間很少,想從機器方面改善(手動變半自動化),因剛從學校出來,見識面不廣,這個難度比較大(顯而空間也不大),就只是想到這些,沒有想到什麼更好提高生產效益的方法。很希望能夠有哪一個高手提幾個好的點子,呵呵,就說到這里拉。
H. 面試PE工程師(電子產品、結構方面)會遇到什麼面試問題
這是某人的一個面試題目,售後職位:高級網路工程師。面試官是三位CCIE,面試過程歷時2個多小時,印象非常深刻。現在這個offer基本已經確定了,事主還在考慮諸如待遇及工作壓力等情況再決定是否接這個offer.事主亦在其blog上張貼了面試題目,我故亦斗膽將其貼出。
1. 現在的6509及7609,SUP720交換帶寬去到720G,是不是可以說7609/6509可以取代一部分GSR的地位?
2. isis level1 的路由表包括哪此路由?有多個level-1-2出口時,其它路由它從哪裡學到,如何選路?
3. MPLS L3 VPN,如果我想讓兩個不同的VPN作單向互訪,怎做?
4. 跨域的MPLS L3 VPN可以談談思路嗎?
5. MPLS L3 VPN的一個用戶,他有上internet的需求,如何實現?有幾種實現方法?特點各是什麼?
6. MPLS L3 VPN,如果我想讓兩個不同的VPN作單向互訪,怎做?
7. L3 VPN與L2 VPN各自的特點是怎樣?你覺得哪一種模式運營起來比較有前景?
8. ISIS與OSPF的區別談一談吧,各個方面。
9. 一個骨幹網或城域網選ISIS及OSPF基於什麼理由?
10. BGP選路原則常用是哪些?在骨幹網與城域網間如何搭配一塊使用?
11. 如果BGP加上max path,會在哪個BGP選路屬性之前應用這個選項?
12. 為什麼骨幹網pop及城域網出口要作next-hop-self?
13. 兩個AS之間,有四台路由器口字型互聯,其中一台路由器上從EBGP學到一個網路,又從IBGP學到同一個網路,選路哪個?是哪個屬性影響?如果我在IBGP過來那個加上MED小於從EBGP過來的,又選哪個?為什麼?
14. local-pre與weight的區別是什麼?
15. BGP能不能實現負載均衡?如果可以,有哪些方法?
16. 多個AS之間,可不可以比較MED?如可以,需要前提條件嗎?如有,前提條件是什麼?
17. MED能不能和AS內的IGP度量值結合起來?如可以,如何做?
18. 割接限定回退的時間還有十分鍾,割接還未成功,局方已經催你回退了,但你覺得這些問題你再努力5分鍾可能會解決,你的選擇是什麼?
19. 骨幹網的QoS,如何部署?你認為什麼骨幹網什麼情況下是有擁塞發生了?
20. 對於工程及維護來說,你覺得l3網路和l2網路哪個比較好?
21. L3網路與L2網路對環路的處理各是什麼樣的機制?
22. 一般情況下,L2交換機的生成樹有多少數量?
23. 3550的生成樹模式是什麼?生成樹數量是怎樣的?
24. 跟據你的經驗,GE的埠,當流量達到多少時,你可以認為是有擁塞發生了?2.5G POS口,當流量達到多少時,你可以認為有擁塞?
此外,中間問了對項目實施上的一些事件的處理方式,問了有沒有一些失敗的經歷及體驗,還有問及工作中碰過最棘手的事件是什麼及如何處理等等。當然還有一些互相調戲平和氣氛的對話。
I. PE工程師主要干什麼
PE工程師主要的職責: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的安排、生產指導,現場異常問題的內及時排除(遇到異容常立即有臨時對策),生產工藝的改善、產品性能及結構方面的改善、包括工藝指導書的編寫等。
總之PE工程師對於生產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相當於工程技術的工程師——PE的側重點是現場的生產 PE須對生產工藝、產品性能、結構十分的了解。
Process Engineer(即工藝工程師)和Proct Engineer(產品工程師)。前者主要負責產品製造工藝的設計和貫徹、NPI/OI製作、Standard Time 的制訂、生產流程的改善等;後者主要負責產品設計、新產品的導入、試產、現場問題解決等。至於Project Engineer(項目工程師)主要是負責項目開發進度、財務,偏重於項目協調和項目管理,一般不稱其為PE,而稱其為項目經理。
PE常用的分析手法:
1,ECRS分析原則;
2,5W2H改善方法;
3,WHY-WHY分析方法;
4,五大現象分析
J. 何為PE工程師常用分析法
可以用F檢驗-雙樣本方差或是T檢驗,方差檢驗,來分析下前後之間是不是有顯著的變版化。 可以參看權 www.ejkong.com 有很多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