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同口徑核心利潤分析

同口徑核心利潤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26 08:07:11

㈠ 財務報表分析問題,同口徑核心利潤大於經營現金凈流量,通常是因為什麼情況

「利潤大於經營現金凈流量」,主要原因:賒銷所致,例如應收賬款比重過大。
現金流量表是收付實現制,有現金流入的才計入;而利潤表是權責發生制,差額
主要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㈡ 資產負債表和利表的水平分析是什麼,怎麼分析

通過對企業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分析判斷企業經營狀態。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就是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實力。企業能否及時償付到期的流動負債是反映企業財務善好壞的重要標志,財務人員必須十分重視短期債務的償還能力,維護企業的良好信譽。

反映企業短期償還債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1.流動比率;2.速動比率;3.現金比率。

二、長期償債能力

分析長期負債償還能力的目的,在於預測企業有無足夠的能力償還長期負債的本金和利息。然而,在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必須同時考慮短期償債能力。這是因為,一個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出現問題時,對長期債務的清償也必然受到影響。因此,在計算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比率時,也把短期負債包括在負債總額之內,實際上,是評估企業的整個償債能力。

反映企業長期償還債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1.資產負債率;2.所有者權益比率;3.產權比率;4.利息保障倍數。

三、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是指通過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企業資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業管理人員經營管理、運用資金的能力。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越快,表明企業資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經營能力越強。

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1.應收賬款周轉率;2.存貨周轉率;3.資產周轉率。

四.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利潤是企業內外有關各方都關心的中心問題。利潤是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債權人收取本息資金來源,是經營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也是職工集體福利設施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1.銷售利潤率;2.成本費用利潤率;3.資產利潤率;4.所有者權益報酬率;5.資本利潤率;6.資本保值增值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流動比率高,不僅反映企業擁有的營運資金多,可用以抵償債務,而且表明企業可以變現的資產數額大,債權人遭受損失的風險小。按照西方企業的長期經驗,一般認為1-2的比例比較適宜。它表明企業財務狀況穩定可靠,除了滿足日常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要外,還有足夠的財力償付到期短期債務。如果比例過低,則表示企業可能捉襟見肘,難以如期償還債務。但是,流動比率也不能過高,過高則表明企業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獲利能力。流動比率過高還可能是由於應收賬款佔用過多,在產品、產成品呆滯、積壓的結果。因此,在分析流動比率時還需注意流動資產的結構、流動資產的周轉情況、流動負債的數量與結構等情況。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項等到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等則不應計入。這一比率用以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於立即償付流動負債的財力。

計算速動資產時,所以要扣除存貨,是因為存貨是流動資產中變現較慢的部分,它通常要經過產品的售出和賬款的收回兩個過程才以變為現金,存貨中還可能包括不適銷對路從而難以變現的產品。至於待攤費用和預付賬款等,它們只能減少企業未來時期的現金付出,卻不能轉變為現金,因此,不應計入速動資產。

速動比率的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

速動比率可用作流動比率的輔助指標。有時企業流動比率雖然較高,但流動資產中易於變現、可用於立即支付的資產很少,則企業界的短期償債能力仍然較差。因此,速動比率能更准確的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根據經驗,一般認為速動比率0.5-1較為合適。它表明企業的每一元短期負債,都有一元易於變現的資產作為抵償。如果速動比率過低,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存在問題;但如果速動比率過高,則又說明企業因擁有過多的貨幣性資產,而可能失一些有利的投資和獲利機會。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來自經營的現金流量與期間內平均流動負債之間的比率。這個比率在反映企業短期變現能力方面,可以彌補上兩個指標的不足。來自經營的現金流量可在企業現金流量表上找到,由於它是一個期間數,因此對應的流動負債也須是該期間的平均數。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來自經營的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該比率反映的是企業的即刻變現能力,以它來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更為穩健。

4、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之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資產負債率反映了在企業總資產中由債權人提供的資金比重。這個比率越小,說明企業資產中債權人有要求權的部分越小,由所有者提供的部分就越大,資產對債權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反之,資產負債率越高,債權的保障程度越低,債權人面臨的風險也越高。根據經驗,資產負債率一般在75%以下才能說明企業的資產負債的情況正常。
5、所有者權益比率

所有者權益比率是指所有者權益與資產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如下:

所有者權益比率=所有者權益/資產總額

所有者權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之和按同口徑計算應等於1。所有者權益比率越大,負債比率就越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小。所有者權益比率是從另一個側面來反映企業長期財務狀況和長期償債能力的。

6、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是指負債總額外負擔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企業財務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計算公式為: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它反映企業所有者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擔的風險越小,但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該比率與資產負債率的區別是:資產負債率側重於分析債務償付安全性的物質保障程度,產權比率側重於揭示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自有資金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

7、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以稱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償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對於利息費用的倍數越多,說明企業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越強。因此,債權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數指標,以衡量債權的安全程度。企業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為息稅前利潤率,因此,利息保障倍數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利息保障倍數=(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究竟企業已獲息稅前利潤應是利息費用的多少倍,才算償付利息能力強,這要根據往年經驗結合行業特點來判斷。

8、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賒銷收入凈額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應收帳款周轉率

上式中,應收賬款額取自於資產負債表,同樣是根據期初、期未余額的平均數計算。賒銷收入凈額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全部銷售收入扣除了現銷,以及銷貨退回、銷貨折扣和折讓以後的凈額。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該比率高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可以減少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從而相對增加企業流動資產的投資收益。

9、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用一定時期企業的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佔用額之比來計算,可分別計算一定時期存貨周轉率以及周轉天數。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率(次數)=一定時期銷貨成本/該時期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率

上式中,存貨數據取自於資產負債表,由期初、期未平均計算求得。銷貨成本取自於損益表。一般認為,存貨周轉率是反映了企業的銷售狀況及存貨資金佔用狀況。在正常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相應的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資金周轉快,相應的利潤率也就越高。存貨周轉快慢,不僅和生產有關,而且與采購、銷售都有一定聯系。所以它綜合反映了企業供、產、銷的管理水平。
10、資產周轉率

資產周轉率是企業銷售收入凈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金額/資產平均佔用額

公式中資產平均佔用額應按分析期的不同分別加以確定,並應當與分子的銷售收入凈額在時間上保持一致。在一年中,一般以年初加年未除以2來計算。

這一比率用來分析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如果該比率較低,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的效率較差,最終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11、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是企業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

如上式中利潤總額改為稅後凈利潤,該比率則為銷售凈利潤率。該比率用以反映和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比率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成果越好。

12、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利潤與成本費用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該比率反映的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與獲得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指標。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耗費所取得的收益越高。這是一個能直接反映增收節支、增產節約效益的指標。企業生產銷售的增加和費用開支的節約,都能使這一比率提高。

13、資產利潤率

資產利潤率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資產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利用權債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

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資產平均佔用額

這一指標可進一步擴展為:

資產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

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14、所有者權益報酬率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是稅後利潤與平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反映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平均總額

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從靜態角度來講,首先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有資金利潤率。因此,該比率是企業盈利能力比率的核心,而且也是整個財務指揮體系的核心。

15、資本利潤率

資本利潤率是指稅後利潤與實收資本的比值。計算公式為:資本利潤率=稅後利潤/平均實收資本

該指標主要揭示企業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獲利水平。由於所有者的獲利只能來自稅後利潤,所以,這里的獲利水平是稅後利潤的獲利水平。該比率越大越好,反映企業從投入資本金上取得利潤的獲得能力也越大。

16、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權益的期未總額與期初總額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保值增值率= 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

一般說來,如果資本保值增值率大於1,說明所有者權益增加;否則,則意味著所有者權益遭受損失。應當注意的是,這一指標的高低除了受企業經營成果的影響外,還受企業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

㈢ 請問……會計口徑利潤是什麼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折舊攤銷+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

在穩定發展的條件下,版 同口徑核心權利潤應該與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數據大體相當。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固定資產折舊+其他長期資產價值攤銷+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

不知道你現在還用不用的到,但願以後的會計專業的有用的到。雖然過了1年多了,我還是回答一下吧!原來上財務報表分析課的時候我也是為了找這個指標的定義和用法,找的好痛苦的。

順便再說一下什麼是核心利潤吧!

核心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㈣ 同口徑核心利潤的計算公式里固定資產折舊和其他長期資產攤銷額在上市

計算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有四種方法!

1.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記折舊額均衡得分談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月遞減法,是指再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的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一)平均年限折舊法 由於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總在一年以上,且在折舊年限內仍不變更其物質形態,所以轉作工程和產品 成本的損耗價值,在固定資產未曾廢棄以前,也就不易作精確的計算。馬克思曾經說過:「生產資料 把多少價值轉給或轉移到它幫助形成的產品中去,要根據平均計算來決定,即根據它執行職能的平均 持續時間來計量。」①「根據經驗可以知道,一種勞動資料,例如某種機器,平均能用多少時間。假 定這種勞動資料的使用價值在勞動過程中只能持續6天,那末它平均每個工作日喪失它的使用價值的 1/6,因而把它的價值的1/6轉給每天的產品。一切勞動資料的損耗,例如它們的使用價值每天的損 失,以及它們的價值每天往產品上相應的轉移,都是用這種方法來計算的。」②由此可知,固定資產 的損耗價值,一般是依其使用年限平均計入各個期間的工程和產品成本中,每年的折舊額,是由固定 資產價值除以使用年限算得。這種將固定資產價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計入各個期間工程和產品成本的 方法。叫做「平均年限折舊法」或「直線法」。

㈤ 對企業利潤的質量狀況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什麼是利潤質量

在談利潤質量之前,首先說一下什麼是質量。平時我們評價一個產品時總說一個產品質量好或者質量不好,那究竟什麼是質量呢?根據ISO8402-94的定義,質量被定義為「反映實體(entity)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質量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客觀實物具有某種能力的屬性。談完了質量再來談利潤,那什麼是利潤呢?根據會計學的定義,利潤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根據質量的定義以及利潤的定義,我們可以給利潤質量下一個定義:利潤質量是指企業賬面利潤客觀公允地體現企業目前和未來真實盈利水平的能力。高質量的企業利潤,應當表現為資產運轉狀況良好、企業所依賴的業務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企業對利潤具有較好的支付能力(交納稅金、支付股利等)、利潤所帶來的凈資產的增加能夠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資產基礎。反之,低質量的企業利潤,則表現為資產運轉不靈、企業所依賴的業務具有企業的主觀操縱性或沒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企業對利潤具有較差的支付能力(推遲交納稅金、無力支付股利等)、利潤所帶來的凈資產增加不能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資產基礎。

二、利潤質量的分析框架

張新民老師認為,考察利潤的質量,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對企業利潤形成過程的考察;第二,對企業利潤結構進行考察;第三,對企業利潤結果進行考察。

2.1對企業利潤形成過程的考察

張新民老師提出了一個核心利潤(coreprofit)的概念。

核心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大量企業的經濟活動還是主要集中於自身的經營活動。對其利潤進行分析,核心利潤是核心內容。所以對企業利潤形成過程的考察,主要是對形成核心利潤的幾個主要項目進行分析,包括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方面。

2.2對利潤結構進行考察

利潤結構又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利潤表自身的結構所包含的質量信息分析、企業利潤的結構與相應的現金流量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分析和企業的利潤結構與資產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分析。

(一)利潤表自身的結構所包含的質量信息分析

利潤表自身結構所包含的質量信息方面,可以從利潤表的主要「階段性」利潤概念(如毛利率、核心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以及相關項目(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的變化狀況來考察。

(二)企業利潤結構與相應的現金流量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分析

通過對企業利潤的結構與相應的現金流量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分析,可以判斷企業利潤結構的現金獲取質量。具體地說,我們應該主要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1.利潤表中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相對應的同口徑核心利潤和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之間的差異。同口徑核心利潤可以近似地定義為: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固定資產折舊+其他長期資產價值攤銷+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

在穩定發展的條件下,同口徑核心利潤應該與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數據大體相當。如果差距巨大,則應該分析可能的原因。

2.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產生現金流入量的能力。張新民老師認為,在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不能引起企業貨幣回收的部分,將形成泡沫利潤(投資收益)與泡沫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泡沫利潤與泡沫資產是指不能帶來現金流入、沒有現金支付能力的所謂利潤和資產。企業當期的泡沫利潤(投資收益)與泡沫資產,將極有可能成為未來投資損失和不良資產。因此,應該特別關注投資收益巨大、現金回款不足所引導起的泡沫利潤和泡沫資產情況。

㈥ 怎樣評價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

評價一個企業的財來務狀況源可以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等方面進行。
一、償債能力分析:
1、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財務指標: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現金類資產÷流動負債
2、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和對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財務指標: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資產總額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
二、盈利能力分析:
1、銷售凈利率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主要指標。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
2、通過資產凈利率的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資產總額
3、凈值報酬率是投資人評價投資回報的指標。
凈值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三、營運能力分析:
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
1、存貨周轉率=商品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佔用額
2、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㈦ 企業獲利能力分析

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關心的核心,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長期盈利,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經營。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都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視。一般用下面幾個指標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再以ABC公司為例:
毛利率=(銷售收入-成本)/ 銷售收入 = 71.73%
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 / 銷售收入=(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銷售收入 = 36.64%
凈利潤率 = 凈利潤 / 銷售收入 = 35.5%
總資產報酬率 = 凈利潤 / 總資產平均值 = 18.48%
權益報酬率 = 凈利潤 / 權益平均值 = 23.77%
每股利潤=凈利潤/流通股總股份= 0.687(假設該企業共有流通股10,000,000股)
上述指標中, 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分別說明企業生產(或銷售)過程、經營活動和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越高則獲利能力越強;資產報酬率反映股東和債權人共同投入 資金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則反映股東投入資金的盈利狀況。權益報酬率是股東最為關心的內容,它與財務杠桿有關,如果資產的報酬率相同,則財務杠桿越高的 企業權益報酬率也越高,因為股東用較少的資金實現了同等的收益能力。每股利潤只是將凈利潤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為了更簡潔地表示權益資本的盈利情況。 衡量上述盈利指標是高還是低,一般要通過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水平相比較才能得出結論。就一般情況而言,ABC公司的盈利指標是比較高的。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其發行的股票價格數據,一般還計算一個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資者為獲得的每一元錢利潤 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它一方面可以用來證實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資代價的尺度,體現了投資該股票的風險程度。假設ABC公司為上市公司,股票 價格為25元,則其市盈率= 25 / 0.68 = 36.76倍。該項比率越高,表明投資者認為企業獲利的潛力越大,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該企業的股票,但同時投資風險也高。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 為股票市價是一個時點數據,而每股收益則是一個時段數據,這種數據口徑上的差異和收益預測的准確程度都為投資分析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會計政策、行業特 征以及人為運作等各種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確定口徑難以統一,給准確分析帶來困難。
在實際當中,我們更為關心的可能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即成長性。成長性好的企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資者。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銷售收入、銷售利潤、凈利潤等指標的增長幅度來預測其未來的增長前景。
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100% = 95%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100% = 113%
凈利潤增長率 =(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 83%
從這幾項指標來看,ABC公司的獲利能力和成長性都比較好。當然,在評價企業成長性時,最好掌握該企業連續若干年的數據,以保證對其獲利能力、經營效率、財務風險和成長性趨勢的綜合判斷更加精確。

㈧ 中弘股份財務現狀分析怎麼寫求高人!

這個影響因素很多的,跟資金量等有關。其實重點還是您的資金的安全性了。
-
設法貶低他的長處。布蘭登月亮的夜晚。你我坐在樓頂的鞦韆上,一邊

㈨ 怎樣算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什麼是財務狀況
財務狀況是指一定時期的企業經營活動體現在財務上的資金籌集與資金運用狀況,它是企業-定期間內經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綜合反映。
企業財務狀況是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及權益情況,是資金運動相對靜止狀態時的表現。
財務狀況是用價值形態反映的企業經營活動的狀況,通常通過資金平衡表、利潤表及有關附表反映,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在財務方面的反映。
在美國會計界,常常將資產負債表稱為財務狀況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在當前公認的資產負債表定義中,也常常認為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時點財務狀況的報表。顯然,這里的「財務狀況」指的是資產負債表狀況,也就是指資產負債表所包括的所有內容。
編輯本段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資產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它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是企業擁有或可支配的、具有一定價值的經濟資源,可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負債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企業的現有義務,這種義務需要企業在將來轉移資產或提供勞務加以清償,從而引起未來經濟利益流出。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負債將減少企業未來的經濟資源,償付的債務必須是過去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償付義務,償債的資源必須是企業擁有或可自主支配的經濟資源。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投資者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包括企業投資者對企業的投入資本以及企業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所有者權益由資產減負債的余額確定,其增減變動受所有者增資或減資以及留存收益多少等影響。
編輯本段財務狀況分析
財務狀況分析主要是利用會計核算及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運用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各項財務指標對企業經濟活動所進行的研究和評價。
財務狀況分析的目的主要在於號察和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的奸壞,促進企業加強資金循環,保證企業經營的順利發展。
編輯本段企業財務狀況的質量特徵
(一)資產的質量特徵
質量較高的企業資產,應該能夠滿足企業長、短期發展以及償還債務的需要。
從資產的功用來看,不同的資產有不同的功用,因而其質量特徵也各不相同:
第一,企業的經營性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減去短期投資)是企業短期內最具有活力的資產,也是企業近期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償還短期債務的主要保障。因此,經營性流動資產的質量,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
1.高質量的經營性流動資產應該具有適當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其中,存貨周轉率與商業債權(即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之和)周轉率應在行業平均水平以上。應該注意的是,存貨周轉率與商業債權周轉率可能存在反向關系:在企業產品的可替換性較強、其信用政策對產品市場有較大影響的情況下,放寬信用政策可能會加速存貨周轉,但同時會導致商業債權的回收期變長;緊縮信用政策可能會抑制存貨周轉,但同時會導致商業債權的回收期變短。
2.高質量的經營性流動資產應具有較強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其中應該有適當的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
3.其他應收款與待攤費用,通常是經營性流動資產的主要不良資產區域,其規模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成效,為此該部分不應該存在金額過大或波動過於劇烈等異常現象。
第二,企業的對外投資,體現了企業謀求對外擴張或者賺取非主營業務利潤的努力。因此,高質量的短期投資,應該表現為短期投資的直接增值;高質量的長期投資,則應該表現為:
(1)投資的結構與方向體現或者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相符;
(2)投資收益的確認導致適量的現金流入量;
(3)外部投資環境有利於企業的整體發展;等等。
第三,企業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是企業從事長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技術裝備水平。因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質量評價,主要應取決於這兩項資產所能夠推動的企業經營活動的狀況。高質量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應當表現為:
(1)其生產能力與存貨的市場份額所需要的生產能力相匹配,並能夠將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推向市場,並獲得利潤;
(2)周轉速度適當,資產的閑置率不高。
(二)資本結構的質量特徵
企業資本結構的質量特徵,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企業資本成本的水平與企業資產報酬率的對比關系;
第二,企業資金來源的期限構成與企業資產結構的適應性;
第三,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未來融資要求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第四,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構成狀況與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等。
1.企業資本成本的高低與企業資產報酬率的對比關系。
一般來說,資本成本是指企業取得和使用資本所付出的代價,主要包括籌資過程中的籌資費用和使用過程中的使用費用。其中,籌資費用是指企業獲取資金來源(如發行債券、股票以及其他籌資方式)過程中發生的申請、登記、印刷等費用;使用費用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因使用資金而支付給資金提供者的報酬,如利息、股利等。
這樣,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除去籌資費用外,企業從債權人處籌集的資金(負債)與從股東處籌集的資金(資本),均存在資本成本的問題。企業的資本成本,應該是指企業的負債成本與股東入資成本的加權平均成本。
因此,從成本效益關系的角度來分析,只有當企業的資產報酬率(應當為企業的利息和稅前利潤與企業總資產之比)大於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企業才能在向資金提供者支付報酬以後使企業的凈資產得到增加,企業凈資產的規模得以擴大。反之,在企業的資產報酬率小於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企業在向資金提供者支付報酬以後,將縮減企業的凈資產,企業凈資產的規模將逐漸縮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資本結構質量較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較企業的資本成本與資產報酬率時,不僅應參考歷史數據,更多的還要關注這兩項指標未來的動態變動情況,因為企業的資產報酬率和資本成本會隨著企業盈利狀況和貨幣市場的供需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對企業資本結構合理性的分析,也應該是動態的。
2.企業資金來源的期限構成與企業資產結構的適應性。
從期限構成的角度來看,企業資金來源中的所有者權益部分,在有限責任公司的條件下,屬於永久性資金來源。企業資金來源中的負債部分,則有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之分。
按照財務管理理論,企業籌集資金的用途,決定籌集資金的類型:企業增加永久性流動資產或增加長期資產,應當通過長期資金來源(包括所有者權益和長期負債)來解決;企業由於季節性、臨時性原因造成的流動資產中的波動部分,則應由短期資金來源來解決。
如果企業的資金來源不能與資金的用途相配比,在用長期資金來源來支持短期波動性流動資產的情形下,由於企業長期資金來源的資本成本相對較高,最終會導致企業的效益下降;在企業用短期資金來源來支持長期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情形下,由於企業的長期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周轉時間相對較長,企業可能經常會出現急迫的短期償債的壓力。
3.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未來融資要求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企業的財務杠桿,一般可以表現為三種關系:即負債與資產的對比關系(即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或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實際上,上述三種關系所表現的實質內容是一致的:即表現在形成企業資產的財務來源中,負債所佔有的相對規模。
按照一般的財務管理理論,企業財務杠桿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資源對負債的依賴程度越高。在企業過高的財務杠桿比率的條件下,企業在財務上將面臨著以下壓力:一是不能正常償還到期債務的本金和利息,二是在企業發生虧損的時候,可能會由於所有者權益的比重相對較小而使企業債權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三是受此影響,企業從潛在的債權人那裡獲得新的資金的難度會大大提高。這就是說,企業在未來進行債務融資以滿足未來正常經營與發展的難度會因企業較高的杠桿比率而增加。因此,較高財務杠桿比率的企業,其財務風險相對較高。
4.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構成狀況與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的構成狀況,主要是指三個方面:一是指在企業的實收資本結構中,普通股與優先股的構成比例;二是指在企業的普通股份的構成中,控制性股東、重大影響性股東和非重大影響性股東的持股者的構成狀況;三是指企業所有者權益各構成項目的比例。
(三)利潤的質量特徵
利潤質量較高的含義是是指:企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因此,考察企業利潤的質量特徵,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一定的盈利能力
「一定的盈利能力」是指,在企業會計政策保持一貫性的條件下,在絕對額上,企業具有大於零的凈利潤;在獲利能力比率上,其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營業利潤率等指標在同行業中處於平均水平以上。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
「利潤結構基本合理」有以下幾層含義:
(1)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
在企業的利息和稅前利潤(即凈利潤加上所得稅和利息費用)的構成中,其投資收益與「利息和稅前利潤減除投資收益以後剩餘的其他利潤」(下稱「其他利潤」)之間的數量結構與企業資產總額中的對外投資與「資產總額減去對外投資以後剩餘的其他資產」(下稱「其他資產」)之間的數量結構相匹配,沒有出現在對外投資結構未發生實質性變化的情況下,在利潤表中出現營業利潤下跌的同時,投資收益的數額按照凈利潤穩定增長的要求來「救駕」、投資收益與營業利潤在金額上出現「互補性」變化的情形。
(2)費用變化是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
企業的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其金額總量的變化按照與企業經營業務量水平的關系可以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其中,總額隨著企業經營業務量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例變化的費用為變動費用;總額不隨企業經營業務量水平的高低變化而保持固定的費用為固定費用。這就是說,在企業各個年度可比同類費用的走勢上,其總額應該與經營業務規模相適應,即一般情況下,企業的期間變動費用會隨著經營業務規模的提高而增長。但是,在企業經營業務規模因為競爭加劇等原因而下降的情況下,期間費用的規模由於參與競爭需要更多的費用投入,也不一定會降低。另外,固定性期間費用在一定的范圍的業務量下,通常很難變動。還有一些短期內很難為企業帶來收益,但會影響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費用,如研發費用、培訓費用等,削減這些費用不僅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同時也可能是企業利潤下降的一種跡象。為此,在分析企業的費用時應該對企業在年度間費用下降(直接對利潤增長或不降低利潤做貢獻)的合理性進行分析。
(3)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一般來說,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在企業有較大規模經營活動的條件下,其正常經營期間的營業利潤應該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的持續、穩定的增長,意味著企業具有較好的盈利前景。投資收益的比例和變化應該與投資規模的變化和投資項目的效益性相聯。至於營業外收支差額則是由偶發性的業務帶來的,正常情況下不應作為利潤的主要構成部分。
3.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是指企業的主要利潤組成部分有足夠的獲取現金能力,企業對利潤有足夠的支付能力。這主要包括:
(1)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利潤表中「同口徑營業利潤」保持應當基本一致。
在這里,之所以出現「同口徑營業利潤」的概念,主要是因為在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與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口徑並不一致。原因之一是利潤表中營業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確認的,而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以現金制為原則確認,由此導致了兩者口徑不一致。原因之二是營業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所包含的內容上存在差異:在我國,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減去了在現金流量表中作為籌資活動處理的「財務費用」,但沒有減去在現金流量表中作為經營活動處理的「所得稅費用」。同時,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減去了並不引起現金流出的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等內容。因此,利潤表中與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口徑基本一致的「同口徑營業利潤」可以近似地表現為:
同口徑營業利潤=營業利潤+財務費用+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所得稅(費用)
從長期來看,在企業處於穩定發展時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應當與同口徑營業利潤基本保持一致。
(2)投資收益應該對應一定規模的現金回收。
企業的投資收益,有下列幾個來源渠道:
①投資的轉讓收益;
②債權投資的利息收益;
③權益法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
④成本法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股利收益。
其中,投資轉讓收益,一般將直接引起企業當期現金的增加;債權投資的利息收益,或者已經引起企業年度內的現金增加,或者引起期末應收利息債權增加;成本法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股利收益,或者已經引起了企業年度內的現金增加,或者引起期末應收股利債權增加;權益法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在對方沒有宣布發放現金股利的情況下,只對應長期股權投資的增加,如果對方宣布發放現金股利,投資收益將部分對應長期股權投資的增加,剩餘部分會引起期末應收股利債權增加。這就是說,企業投資收益質量較差、難以對應現金回收的主要原因是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
(四)現金流量的質量特徵
現金流量的質量特徵,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1.穩定發展階段企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應該對企業的利潤有足夠的支付能力。
對於那些商品經營活動佔有較大比重的企業來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是企業短期內最穩定、最主動、最可以寄予希望維持企業經常性資金流轉的現金流量。在投資收益所對應的現金流入量波動性較強的情況下,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可能會主要用於下列用途:
(1)支付利息費用;
(2)支付本年現金股利;
(3)補償本年度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等攤銷性費用;
(4)補償本年度已經計提、但應由以後年度支付的應計性費用;
(5)如果還有剩餘的現金流量,則剩餘的凈現金流量可以為企業對內擴大再生產、對外進行股權和債權投資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持。
編輯本段CVA—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新方法
CVA(cash value added)即現金增加值,是價值管理的一種方法,現金增加值概念由瑞典學者erik ottosson和fredik weissenrieder於1996年提出,目的是從股東角度持續衡量公司價值。公司在進行投資項目決策時,一般採用凈現金流折現的方法估算項目的投資價值,然而公司在經營該項目時,往往採用會計方法衡量項目價值,這給股東從會計報表中直接獲得數據與項目預期的現金流價值進行比較,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便於管理層從投資者角度持續衡量公司價值,cva模型應運而生。目前這一模型在歐洲公司使用較為廣泛,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sab miller就率先使用現金增加值報表,公開披露其價值產生及利益分配信息。
cva模型包括經營現金流(ocf)和經營現金流要求(ocfd)這兩個現金項目。經營現金流為除去折舊的息前稅前利潤(ebd、營運資金變動和非戰略性投資三項之和;經營現金流要求代表投資者對公司戰略投資要求的現金流。ocf和ocfd的差值即為cva.不難看出,一個時期的現金增加值是對該期間現金產出量高於投資者要求的估計。
需要注意的是,測算整個公司的cva只需將一項戰略投資項目擴展到多項即可,一家公司的ocfd等於各個期間每項戰略投資ocfd的總和,其中投資額包括每一項仍在經濟壽命期內的投資項目。如果增加了股東的價值,該公司的凈現值和cva一定是正的。

㈩ 同口徑核心利潤為什麼要加上財務費用呢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折舊攤銷+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

在穩定發展的條件下, 同口內徑核心利潤應該與現金容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數據大體相當。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固定資產折舊+其他長期資產價值攤銷+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

不知道你現在還用不用的到,但願以後的會計專業的有用的到。雖然過了1年多了,我還是回答一下吧!原來上財務報表分析課的時候我也是為了找這個指標的定義和用法,找的好痛苦的。

順便再說一下什麼是核心利潤吧!

核心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閱讀全文

與同口徑核心利潤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