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簡介
促進東亞區域經濟發展。對三國而言,有利於擴大同東亞鄰邦的經濟協作一體化進程。自貿區的選址需考慮其輻射作用。上海自貿區輻射整個長江流域,中日韓自貿區試點區域首先要促進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其次輻射至全國。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這一設想於2002年首次被提出,中日韓三國領導人首先同意開展相關民間研究。在之後的約7年時間里,中日韓三國研究機構對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進行了大量分析研究,並初步得出積極結論。 中日韓民間研究小組通過各自獨立的模型測算,初步達成一致的結論:即如果提升中日韓貿易自由化程度,中日韓經濟增速都可進一步提高,其中韓國受益最為明顯。中日韓任何兩國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收益都小於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效果。此外,對中日韓企業的問卷調查也獲得正面反饋。
有專家認為,具體就中日韓三國的情況而言,中日韓從宏觀經濟聯系和微觀企業往來層面都具備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初步條件。有關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探討和互動仍處於起步階段,離最終成型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這期間,充分論證和務實推進的態度很關鍵。 中日韓作為東亞地區三個大國,GDP總量已達到15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0%,占東亞GDP的90%,已超過歐盟,但三國之間的貿易量只佔三國對外貿易總量的不足20%。建立中日韓自貿區將逐步實現貨物、人員和資本的自由來往,促進各國產業調整和經濟發展。
中日韓均為亞洲重要經濟體,其經濟總量占亞洲的約七成。在過去10 年間,中日兩國貿易和中韓兩國貿易的結構逐漸趨同。在中日兩國貿易方面,中國對日本的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比重明顯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貿易方式,大部分為日本在華企業產品出口,屬產業內和公司內貿易。而韓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也逐步從初級產品轉變為工業半成品或製成品,產業內貿易也日益普遍。
中日韓產業優勢的不同帶來自由貿易區成立的基礎。相對發達的日本和韓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競爭優勢明顯,而中國的競爭優勢仍主要集中於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品上。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中日韓經濟結構的調整,這種條件是否能夠延續,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中日韓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如何通過制度設立將成本降至最低,都需要深入思考。
2. 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會設在中國哪個城市
5月13日中日韓簽署的自由貿易投資協議:明確規定目前簽署的中日韓投資協定共包括27條和1個附加議定書,囊括了國際投資協定通常包含的所有重要內容,包括投資定義、使用范圍、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徵收、轉移、代位、稅收、一般例外、爭議解決等條款。
三方就中日韓投資協定、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三國在全球及地區框架下的經貿合作以及泛黃海中日韓經濟技術交流會議、三國參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知識產權合作、麗水世博會等各自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三國部長在此次會上就今後總體合作方向上達成一致,將在知識產權保護、工程圓桌會議、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
國家應把青島看成是國際、國內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第一,立足青島平台,鞏固中日韓三角,在全球戰略中沖破美國的牽制。全球經濟發展戰略中,應把打造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看成推進亞洲經濟一體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將把三國緊緊地綁在一起,真正起到鞏固中國在亞洲的基礎地位,特別是近期日韓和美國在黃海軍事上的軍演,減少美國通過藉助日韓頻頻插手中國和亞洲事務的機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平台,從戰略區位和戰略擔當看,只能選擇青島。青島是打造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推進泛黃海經濟圈,乃至東亞甚至亞洲經濟一體發展的重要環節。從國家戰略看,對青島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第二,立足青島,帶動蘇北、魯南,推動中國經濟南北共同繁榮,帶動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中國東部沿海是一條經濟隆起帶,但是蘇北和魯南恰恰是這條隆起帶的薄弱環節,進而延伸到腹地,包括中原地區都是經濟的欠發達地帶。從這個戰略位置對應的發動機應該恰好是青島,同時這片地區也是青島港、日照港的直接腹地,青島的做大做強,對於帶動這片地帶崛起,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
第三,立足青島,開發黃海,帶動泛黃海經濟圈共同發展。這實際上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是同一個題目,但是立足國內來說,更顯出青島的重大意義。因為中國國內東海、渤海都對應著一個較強的直轄市,東海是上海,帶動了長三角發展;渤海是天津,帶動了環渤海經濟圈發展;
3. 亞洲自由貿易區有哪些
是第來一個境內的自貿區上海自源由貿易試驗區將成為國內首個符合國際慣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
國際上中國正與五大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6個自貿區。其中,已經簽署並實施10個自貿協定,正在商建的自貿區有6個。
正在談判的自貿區
1.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卡達、巴林6國)
2.中國-澳大利亞
3.中國-挪威
4.中國-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包括南非、伯茨瓦納、納米比亞、賴索托和史瓦濟蘭5國)
正在研究的自貿區
1.中國-印度
2.中日韓
3.上海自由貿易區已簽協議的自貿區
1.內地與港澳
2.中國-東盟(東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簡稱,有10個成員國: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
3.中國-巴基斯坦
4.中國-智利
5.中國-紐西蘭
6.中國-新加坡
7.中國-秘魯
8.亞太貿易協定(成員國為中國、孟加拉、印度、寮國、韓國和斯里蘭卡)
9.中國-哥斯大黎加
10.中國-冰島
11.中國-瑞士
4. 世界有哪些自由貿易區別的國家都有類似於上海的自貿區嗎
這個真無法一一列舉,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指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個自由貿易區,其中15個發達國家設立了425個,佔35.4%;67個發展中國家共設立775個,佔65.6%。目前還沒有整個國家都是自貿區的例子,現在世界上四個主要的自由貿易區(阿聯酋迪拜港自由港區、德國漢堡港自由港區、美國紐約港自由貿易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貿易區)的管理機構權威性非常強。四國對自由貿易區管理機構授權上大體相近,都是港區合一。 目前,中國正與五大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6個自貿區。其中,已經簽署並實施10個自貿協定,正在商建的自貿區有6個。正在談判的自貿區1.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卡達、巴林6國)2.中國-澳大利亞3.中國-挪威4.中國-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包括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和史瓦濟蘭5國)正在研究的自貿區1.中國-印度2.中日韓3.上海自由貿易區已簽協議的自貿區1.內地與港澳2.中國-東盟(東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簡稱,有10個成員國: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3.中國-巴基斯坦4.中國-智利5.中國-紐西蘭6.中國-新加坡7.中國-秘魯8.亞太貿易協定(成員國為中國、孟加拉、印度、寮國、韓國和斯里蘭卡)9.中國-哥斯大黎加10.中國-冰島11.中國-瑞士
5. 上海自貿區現在有歐美日韓等國進口食品及生活用品的批發渠道嗎
1總代拿價低 經銷商拿貨價高2、進口食品的多 生活用品的比較少 3、種類豐富的回都是經銷商答 價格會高點4、小商戶去找總代的話人家都不搭理你 總代貨一手經銷商要求的量大 一幫品種豐富的經銷商價格會高 但你去進貨沒有量的要求5、進貨渠道到處都是貿易公司不用擔心 主要看你定位的 消費人群夠准確嗎 有穩定客源嗎 上海的進口食品挺發達的 看你怎麼選址跟裝修了
6.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在中國哪裡
這是去年的國家給山東半島的定位:
2011年國院通過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提出,深化海洋經濟技術國際合作,建設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試驗區,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國際物流中心、國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價格形成中心,構築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平台,這在高層的講話也得印證。5月13日,中國國院總理在第四屆中日韓工商峰會上致辭稱,中方倡議利用中國山東毗鄰日韓的區位優勢,建設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並積極考慮在日韓選擇合作的區域,建立三國產業合作基地。
國家對山東半島要求和定位不低。是山東半島不是某一個市,不過青島作為龍頭占很大的光,畢竟日韓領事館在青島,便於發展,青島中日韓自貿區都在規劃建設了,沒有把握不會乾的。
5月13日中日韓簽署的自由貿易投資協議:明確規定目前簽署的中日韓投資協定共包括27條和1個附加議定書,囊括了國際投資協定通常包含的所有重要內容,包括投資定義、使用范圍、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徵收、轉移、代位、稅收、一般例外、爭議解決等條款。
三方就中日韓投資協定、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三國在全球及地區框架下的經貿合作以及泛黃海中日韓經濟技術交流會議、三國參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知識產權合作、麗水世博會等各自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三方一致同意將於次日三國領導人會議後正式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並向領導人會議建議年內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共同確認在二十國集團、世貿、亞太組織等多邊和區域框架下的合作,共同攜手加快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會後三國經貿部長發表了《第九次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聯合新聞稿》,並共同會見了記者。在記者見面會上 ,陳表示,三國部長就推動三國在全球及地區合作等議題達成了很多共識,將向三國領導人會議提出正式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並於年內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建議,這在三國經貿合作和東亞一體化進程中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中日韓三國GDP總額達14萬億美元,外貿總額6.4萬億美元,建立自貿區將使三國在一個全面的制度性框架下開展內容更廣泛的三邊合作,實現三方共贏,並將進一步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乃至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陳德銘指出,2012年是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韓建交20周年,是對三國關系發展十分重要的一年,我們將共同努力,使三方的經貿合作邁上新的台階。
朴表示,韓方希望盡早實施韓中日投資協定,三方應盡快開展韓中日自貿協定啟動的相關准備工作,同時加強在世貿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場合的合作,積極發揮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的作用。歡迎中國、日本的朋友參觀剛剛開幕的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對中日兩國給予麗水世博會的支持表示感謝。
枝表示,日中韓投資協定將是三國在經濟領域的第一份法律文件,具有重要意義。日中韓建設自貿區將不僅有利於促進三方經貿合作,也有利於三方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聯系。三國部長在此次會上就今後總體合作方向上達成一致,將在知識產權保護、工程圓桌會議、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
《三國環境合作聯合行動計劃》的十大優先合作領域,包括:1、環境教育,環境意識和公眾參與;2、氣候變化;3、生物多樣性保護;4、沙塵暴;5、污染控制;6、環境友好型社會/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資源循環型社會;7、電子廢物越境轉移;8、化學品無害管理;9、東北亞環境管理;10、環保產業和環保技術。
國家應把青島看成是國際、國內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第一,立足青島平台,鞏固中日韓三角,在全球戰略中沖破美國的牽制。全球經濟發展戰略中,應把打造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看成推進亞洲經濟一體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將把三國緊緊地綁在一起,真正起到鞏固中國在亞洲的基礎地位,特別是近期日韓和美國在黃海的軍演,保護東北亞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也可減少美國通過藉助日韓頻頻插手中國和亞洲事務的機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平台,從戰略區位和戰略擔當看,只能選擇青島。青島是打造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推進泛黃海經濟圈,乃至東亞甚至亞洲經濟一體發展的重要環節。從國家戰略看,對青島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第二,立足青島,帶動蘇北、魯南,推動中國經濟南北共同繁榮,帶動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中國東部沿海是一條經濟隆起帶,但是蘇北和魯南恰恰是這條隆起帶的薄弱環節,進而延伸到腹地,包括中原地區都是經濟的欠發達地帶。從這個戰略位置對應的發動機應該恰好是青島,同時這片地區也是青島港、日照港的直接腹地,青島的做大做強,對於帶動這片地帶崛起,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
第三,立足青島,開發黃海,帶動泛黃海經濟圈共同發展。這實際上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是同一個題目,但是立足國內來說,更顯出青島的重大意義。因為中國國內東海、渤海都對應著一個較強的直轄市,東海是上海,帶動了長三角發展;渤海是天津,帶動了環渤海經濟圈發展;
7.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在哪裡建
中方力薦在山東半島建設中日韓自貿區示範區和先行區。。。這是中日韓第五次領導人峰會的重要成果
8. 日中韓建立自貿區的原因是什麼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這一設想是2002年在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上提出的。
設想中,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是一個由人口超過15億的大市場構成的三國自由貿易區。
原因
自由貿易區內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將被取消,商品等物資流動更加順暢,區內廠商往往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大市場和收益,消費者則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韓三國的整體經濟福利都會有所增加。
促進東亞區域經濟發展。對三國而言,有利於擴大同東亞鄰邦的經濟協作一體化進程。自貿區的選址需考慮其輻射作用。上海自貿區輻射整個長江流域,中日韓自貿區試點區域首先要促進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其次輻射至全國。
中日韓民間研究小組通過各自獨立的模型測算,初步達成一致的結論:即如果提升中日韓貿易自由化程度,中日韓經濟增速都可進一步提高,其中韓國受益最為明顯。中日韓任何兩國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收益都小於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效果。此外,對中日韓企業的問卷調查也獲得正面反饋。
中日韓均為亞洲重要經濟體,其經濟總量占亞洲的約七成。在過去10 年間,中日兩國貿易和中韓兩國貿易的結構逐漸趨同。在中日兩國貿易方面,中國對日本的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出口比重明顯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貿易方式,大部分為日本在華企業產品出口,屬產業內和公司內貿易。而韓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也逐步從初級產品轉變為工業半成品或製成品,產業內貿易也日益普遍。
中日韓產業優勢的不同帶來自由貿易區成立的基礎。相對發達的日本和韓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競爭優勢明顯,而中國的競爭優勢仍主要集中於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品上。
建立中日韓自貿區將逐步實現貨物、人員和資本的自由來往,促進各國產業調整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