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3年經濟金融形勢分析

2013年經濟金融形勢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23 16:40:36

Ⅰ 如何理解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復雜性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3年第二季度例會日前召開。會議提出,繼續專實施穩健的貨屬幣政策,著力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流動性管理,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並未提及「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會議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物價形勢基本穩定,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全球經濟有所好轉,但形勢依然錯綜復雜。

Ⅱ 2013年的中國經濟形勢是什麼樣子

下行是一定的,這點毫無疑問,只是速度如何。如果地產崩了,那麼就『嗖』一下,今年之內30年改革開放成果徹底玩完,如果地產繼續堅挺,那麼我相信我們的工資要翻番了,當然,10倍的物價和極高的失業率等著各位

Ⅲ 結合十三五,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我國未來3年的經濟形勢並以以下三個行業(鋼鐵、新能源汽車、房地

房地復產是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鋼制鐵也是工業最重要的原材料。如今,製造業指數連續11個月不及枯榮線,鋼鐵原材料需求大降,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可見,明年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未來仍將下跌,並最終觸底。而新能源汽車則代表著創新生產力,科學將是拉動經濟的唯一生產力!故此,投資策略可以尋找些科技優質股,並長線持有。

Ⅳ 當前金融形勢分析

今年以來,在繼續實施區間調控的基礎上,中央注重把短期穩增長政策和中長期改革和結構調整政策結合起來,注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平衡,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有進:
一是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了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0%,一、二季度分別增長7.0%,從4月份開始,工業生產出現回升態勢。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調查失業率也在5.1%附近。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436萬人,同比增加18萬人;
二是需求出現積極變化。5、6月份,出現了投資、消費、出口同時轉好的局面。固定資產投資5、6月份連續回升,二季度房地產銷售量明顯增加,並帶動房地產投資企穩。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穩中趨升,出口降幅收窄口,其中6月份增速由負轉正;
三是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9%,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
四是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新增長動力正在成長。高技術產業的增加值仍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增速高將近5個百分點。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鐵路機車等增長速度超過50%以上。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兩年連續高增長的基礎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長速度將近40%;
五是部分物價溫和回升,通貨緊縮壓力有所減小。隨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擴張和有效性提高,今年第二季度,部分物價開始溫和回升,綜合反映物價總水平的GDP平減指數從一季度的-1.1%回升至二季度的0.1%。按照住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計算的商品房價格一季度下跌0.1%,二季度上漲9.8%。批發和零售貿易、金融業、房地產等服務業價格上漲也帶動了服務業價格的總體穩定上漲。

Ⅳ 如何看待2013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

黨的明確的改革和發展,促進農村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為當前和未來的農村改革和發展工作中的重大原則新形勢的最近一次會議上作出部署一個顯著期限屆三中全會,將會把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新階段。為了幫助讀者學習和理解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從今天開始,河南省委黨校本報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十七屆三中全會主題解釋的精神,敬請讀者留意。

最近,造成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全球經濟中的國家普遍遭遇「寒冬」時,我們的經濟能夠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那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目前的經濟形勢呢?

黨的分析,十七屆三中全會顯然,強調中國總體形勢是好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金融業的穩定運行,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勢

一,健康,快速發展並沒有改變。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目前的發展是好的,健康,農業豐收,連續五年,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國內居民的購買力大幅增加,金融業運行平穩,基本遏制了勢頭的通貨膨脹。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看,中國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從現在至少還有30年的高速發展,這是由我們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引起了我們的國家在可控范圍內。雖然金融危機使我們對金融公司的一部分而受到損失,但少數的損失,這是不可能撼動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安全的根基。面對新的形勢,國家已經採取了靈活審慎的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工具,及時作出調整,並出台了多項政策以促進經濟增長,以保證經濟的穩定發展。

最後,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的運行。在新的時代,中國正面臨著許多經濟和社會問題和新挑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下,我們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首要任務。

目前,主要的原因是國內需求不足是農民由於導致有限的收入水平的購買力不足,因此,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必須是新一輪農村改革,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只有讓農民增收致富,盡快,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被釋放,只要農村消費市場就可以開始,我國將可以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使我們的增強能力抵禦國際經濟風險。我們堅信,在黨的農村改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了新一輪的春天,將注入新的活力,中國的經濟增長

Ⅵ 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及現狀

目前美國次貸危機已全面爆發,不僅引發了全球金融動盪,而且開始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隨著股市暴跌和信貸收縮,投資者信心崩潰,許多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紛紛陷入衰退,世界經濟步入停滯甚至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

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金融危機及其所帶來的經濟衰退必然會對國內經濟及相關行業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出口導向型產業、周期性行業和耐用消費類產業造成較大的負面沖擊。

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准確判斷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如何深入了解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現狀及面臨的風險因素,如何全面分析我國各類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經營趨勢,是商業銀行在金融危機形勢下十分關注的課題。

針對廣大銀行客戶的實際需求,機構將於近期推出《金融危機沖擊下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趨勢以及銀行授信策略研究報告》,該報告將通過對金融危機的詳細解讀,對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產業發展的深度分析,為商業銀行制訂信貸業務策略和行業授信方案提供最具價值的決策參考。

〖 目 錄 〗

第一部分 世界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第一章 目前的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一、美國次債機制的形成
(一)什麼是次貸
(二)次貸的形成、傳遞及放大
二、美國次債形成的根源
(一)寬松的貨幣政策
(二)從全球經濟失衡的角度看次貸危機
(三)金融創新帶來的大量衍生產品
三、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和根源
(一)美國房市的調整
(二)貸款風險的產生
四、世界金融危機的形成
(一)次貸危機向全球的傳導和蔓延
(二)世界各國的救市政策和成效
(三)當前危機的嚴重性和發展趨勢

第二部分 金融危機下的全球經濟2009年走勢分析
第一章 美國經濟2009年走勢分析
一、美國經濟現狀分析
(一)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
(二)消費下滑,經濟增長放緩
(三)通貨膨脹(CPI、PPI高漲,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四)出現信貸緊縮現象
(五)美元持續走弱
(六)就業狀況有惡化趨勢
(七)資本市場遇到沖擊
(八)金融機構清盤
二、美國經濟2009年發展趨勢預測
第二章 歐盟經濟2009年走勢分析
一、歐盟經濟現狀分析
(一)房地產
(二)經濟增長情況
(三)物價情況
(四)信貸情況
(五)匯率情況
(六)就業狀況
(七)資本市場情況
(八)金融機構情況
二、歐盟經濟2009年發展趨勢預測
第三章 日本經濟2009年走勢分析
一、日本經濟現狀分析
(一)房地產
(二)經濟增長情況
(三)物價情況
(四)信貸情況
(五)匯率情況
(六)就業狀況
(七)資本市場情況
(八)金融機構情況
二、日本經濟2009年發展趨勢預測
第四章 亞洲經濟2009年走勢分析
一、亞洲經濟現狀分析
(一)房地產
(二)經濟增長情況
(三)物價情況
(四)信貸情況
(五)匯率情況
(六)就業狀況
(七)資本市場情況
(八)金融機構情況
二、亞洲經濟2009年發展趨勢預測
第五章 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及2009年發展預測
一、次貸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綜述
二、2009年全球經濟走勢預測

第三部分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和啟示
第一章 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機構已經造成的損失
二、中國出口持續下滑所受到的損失
三、中國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帶來的損失
四、對宏觀調控構成壓力
五、中國企業在金融危機中遭受較大損失(幾十個案例)
第二章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一、中國如何保證不會發生次貸危機?
二、金融危機對中國房屋抵押貸款市場的啟示
三、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啟示
四、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監管的啟示

第四部分 金融危機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分析
第一章 金融危機影響中國企業的途徑
一、外需減少導致銷量降低
二、人民幣升值帶來匯兌損失
三、海外資產縮水
四、外匯投資損失
第二章 金融危機引發中國部分行業出現調整
一、部分行業顯現出產能潛在過剩風險
二、出口導向型產業遭受重大沖擊
三、周期性敏感產業受經濟周期下行拖累
四、耐用消費類產業出現負增長
第三章 金融危機引發中國產業格局變化
一、金融危機有利於西方製造業向中國轉移
二、金融危機顯著減輕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
三、金融危機加速了中國出口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進程

第五部分 危機對中國主要行業的沖擊及2009年前景分
(一)目前行業的景氣周期
(二)行業經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三)2009年趨勢判斷
二、金融危機對中國鋼鐵市場的影響
(一)對國內市場的影響

Ⅶ 金融角度分析,中國經濟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實體經濟孕生虛擬經濟,虛擬經濟催化實體經濟。日美歐當年之所以發展那麼快,是回和金融這個虛經答濟分不開的,中國現在不缺少實體經濟的帶動,缺的是虛擬經濟的催化。中國目前的金融還是很不健全的,央行做管理協調,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做監督,接下來是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為主的市場主體,但是政府還沒有賦予商業銀行很大的自主權,商業銀行的資本業務受到很大的管制,不能投資買賣,也就限制了金融市場的自由很創新,政府的政策也是有發展銀行來行使,局限了商業銀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現在上海提出的建世界金融中心,正在向政府要政策,就是朝著金融市場自由化的方向努力,引進更多的外國金融企業,更多的金融人才,搭建更廣闊的金融平台,創造更豐富的金融衍生產品。可以說我們在金融方面才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

Ⅷ 簡要分析當前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主要是三方面需關注的影響
一是要密切關注對吸引外資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783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達到744億美元。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流動性的減少,估計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會產生一些影響。

二是需要關注對出口增長的影響。出口的快速增長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且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也相當高,2007年已經達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減緩明顯,這仍將對我國出口產生較大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個百分點。

三是需要關注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投資者進行投資,消費者進行消費,往往都是建立在對未來信心的投資和消費的基礎之上,世界金融危機已嚴重打擊了世界經濟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我們國家也不例外。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國家有抵禦這一影響的能力,有抵禦這一影響的基礎和空間,首先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積累的財富和奠定的基礎;二是有國內較高的儲蓄率,資金來源穩定、豐富、充裕;三是內需潛力較大,擴大內需的空間較為廣闊;四是出口結構仍有拓展的餘地,廣交會就顯示出一些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如對非洲的有較大的潛力,資源型國家經濟增長仍還在加快;五是政策操作空間還比較大,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政策、產業政策,都有較多的餘地。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強憂患意識,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優勢,增強我們克服困難和挑戰的信心,在政策上要採取積極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

Ⅸ 宏觀經濟分析世界經濟金融形勢

經濟全球化,中美關稅戰,敘利亞經融危機,是當今較重要的話題

閱讀全文

與2013年經濟金融形勢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