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股市遭遇中美貿易摩擦,有哪些板塊需要重點關注
農業種子板塊會受益上漲,國內晶元板塊也會受益上漲,建議值得重點關注。
B. 求《淺析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和實質》的論文
(一)中美之間存在的巨大貿易差額問題是導致中美貿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7年,美中貨物貿易3867.5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12.8%。其中美對華出口652.4億美元,增長18.2%;進口3215.1億美元,增長11.7%。與此同時,2007年美對華貿易逆差達2562.7億美元,增長10.2%,占同期美貨物逆差總額的31.4%,逆差金額和佔比均
域的商標和技術侵權的現象嚴重。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利益,成為導致貿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中美兩國經濟在相互依存關系中的不對等性,決定了中美貿易摩擦必然會成為一種常態,在短期內不會消失。我國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引發中美貿易摩擦因素,維護兩國貿易的健康發展,努力把中美貿易摩擦發生的頻率和危害性降到最低。(一)積極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加入 WTO的意義之一,在於有利於通過多邊貿易體制中的 WTO 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解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國際貿易爭端。我們應熟悉和適應 WTO 及其他國際貿易規則,在實戰中積極利用世貿組織多邊機制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和應對各種可能的指控,並在貿易摩擦中處於有利位置。在處理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時,我們要充分利用WTO 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維護我國的經濟權益。(二)加強兩國政府間的協商。加強中美兩國政府定期和不定期會談,及時交流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積極主動的解決貿易爭端。
(四)鼓勵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這一戰略的實施不僅可以提升我國的產業結
構,而且可以很好地緩解貿易摩擦。為了減少我國近年來由於出口量持續增長而引發的貿易摩擦,我們可通過海外投資擴大出口,這是出口企業必須重視的發展戰略。這是增強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減少中美間貿易摩擦的有效舉措。(五)加快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企業競爭力。無論是為了獲得穩定的市場份額,還是提高經濟效益,企業都應從提高產品檔次,形成產品的個性化競爭優勢入手,打造產品國際品牌。從企業長期發展的趨勢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中國產品在世界消費市場的信譽,走品牌競爭的策略才是出路。
C. 中美貿易摩擦對哪類股票形成利好
把這個也當利好太牽強,炒股不能鑽牛角尖。
D. 中美貿易摩擦對股市中哪些股票影響最大
中美貿易摩擦,對股市中的鋼鐵有色、紡織服裝、電子科技和中國製造板塊的股票負面消極影響最大;對股市中的軍工航天、農業種子、養殖板塊的股票正面積極影響最大。
E. 中美貿易摩擦分析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說,中國對美部分汽車、肉雞產品發起貿易救濟立案審查程序後,目前正在做立案前的評估工作,將按有關規定,通過問卷調查等程序,確定立案公告的具體內容。
北京時間9月12日,美國決定對中國輸美輪胎產品採取特別保護措施。由於時間相隔較近,有輿論認為,這是中國針對美國「輪胎特保案」採取的報復性行為。那麼,「輪胎特保案」的本質是什麼?究竟是誰在違反國際貿易公平規則?面對危機下的新一輪貿易摩擦,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權威部門:反傾銷調查按世貿規則進行商務部發言人姚堅表示,我國實行的反傾銷調查依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進行。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認為,商務部的反傾銷調查被人誤讀為針對「輪胎特保案」採取的報復性行為,主要原因是這兩件事時間上比較接近。
此次我國反傾銷立案調查,是由於國內相關行業早已提出申請,「反映美國部分汽車和肉雞產品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產業造成沖擊。」
中國食品土畜產進出口商會等行業協會認為,美國對肉雞產品的補貼,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與此相關的反傾銷調查,這些行業協會幾個月前就在進行。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嚴格遵守世貿規則和履行承諾,不僅實施了肉類進口關稅從入世時的20%逐年降至2010年的零關稅,而且以特別優惠的政策對美國開放了肉類市場。短短幾年內,美國輸華禽肉製品已累計超過400萬噸,佔中國禽肉進口總量的75%以上。
中國食品土畜產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秀林表示,2008年,美國進口禽肉的平均海關報價僅為6500元/噸,遠低於國內禽肉9500/噸的售價,嚴重擾亂了我國禽肉產品的正常銷售。
王秀林說,在進口的美國禽肉產品中,我質檢部門還不斷檢出大量不合格產品。2007年以來,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禽肉產品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就達200餘批次。從2008年以來,中國從美國進口的60餘批禽肉產品被檢測出呋喃西林、氯黴素等禁用獸葯超標。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說,由於美國肉雞產品對中國的傾銷已經到了不能再靠行業內部調整解決的地步,今年上半年,行業內17家會員生產企業已經開始醞釀申請,8月份正式提出申請,目前得到商務部確認只是「碰巧跟特保案的時間前後差不多」。
美國對自己製造業中的支柱產業--汽車業實行貿易保護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公開對汽車業大量補貼,已經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
去年9月份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出台174億美元的汽車業緊急救援方案,違背了世貿組織的相關補貼規則,可能迫使其他國家對本國汽車製造商實行救援,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有關專家:「輪胎特保案」本質是貿易保護
北京時間9月12日,奧巴馬簽署決定,美國將對中國輸美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徵收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依次為35%、30%、25%。國內外專家認為,這一裁決是美國違背自由貿易原則、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又一典型例證。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胡夫鮑爾指出:「奧巴馬做出的不合理裁決背後有政治考量。」他表示,奧巴馬是想通過對支持工會的民主黨人做出妥協,來推進醫療改革。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說:「美國『輪胎特保案』的裁決損人不利己。中國將有30家左右的輪胎企業減產或者停產,近10萬產業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同時,美國消費者的利益也將受到損害,超過10萬美國人的就業也將受到影響,低收入群體會推遲更換輪胎,進而引發高速公路上更多的安全隱患。」
山東玲瓏集團是國內輪胎行業的前三強,產品50%用於出口。該集團負責人說,美國「輪胎特保案」影響集團出口約7000萬美元。可以預見,短期內我國轎車和輕卡輪胎輸美將停滯。
產量占國內天然橡膠約50%的海南天然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李國文說:「美國公布了對華『輪胎特保案』的消息後,公司的天然膠銷售為零。短期內公司將面臨巨大銷售壓力,這將使約6萬名膠農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沖擊。」
「輪胎特保案」引起了美國業界的強烈反對。美國輪胎自由貿易聯盟法律顧問特羅斯文表示,總統選擇不顧千萬美國工人和消費者利益而向勞工組織「低頭」,該協會為此感到「沮喪」。該聯盟指出,美國採取這一特保措施,將對美國零售業者和消費者帶來嚴重後果,並可能最終導致美國失去2.5萬個就業崗位。
實際上,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一方面強調和承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一面卻又屢屢違背自己的諾言。今年初,美國制定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時,其中夾雜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就遭到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說,中美兩國貿易的「捆綁度」很高,貿易摩擦的結果必然是「雙輸」。此案涉及金額雖不太大,但有可能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骨牌,引發美國國內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並在國際上產生不良的示範效應。
旨在聯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G20峰會即將召開,美國的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引起全球關注。一些海外媒體指出,世界各國政府意識到,美國只有在自己的工業沒有受到了威脅時,才會對貿易保護主義表現強硬姿態。
產量占國內天然橡膠約50%的海南天然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李國文說:「美國公布了對華『輪胎特保案』的消息後,公司的天然膠銷售為零。短期內公司將面臨巨大銷售壓力,這將使約6萬名膠農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沖擊。」
「輪胎特保案」引起了美國業界的強烈反對。美國輪胎自由貿易聯盟法律顧問特羅斯文表示,總統選擇不顧千萬美國工人和消費者利益而向勞工組織「低頭」,該協會為此感到「沮喪」。該聯盟指出,美國採取這一特保措施,將對美國零售業者和消費者帶來嚴重後果,並可能最終導致美國失去2.5萬個就業崗位。
實際上,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一方面強調和承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一面卻又屢屢違背自己的諾言。今年初,美國制定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時,其中夾雜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就遭到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說,中美兩國貿易的「捆綁度」很高,貿易摩擦的結果必然是「雙輸」。此案涉及金額雖不太大,但有可能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骨牌,引發美國國內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並在國際上產生不良的示範效應。
旨在聯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G20峰會即將召開,美國的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引起全球關注。一些海外媒體指出,世界各國政府意識到,美國只有在自己的工業沒有受到了威脅時,才會對貿易保護主義表現強硬姿態。
經濟復甦進入關鍵期,應對新一輪貿易摩擦刻不容緩
目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但陣陣貿易保護主義「寒流」令人著實擔心經濟復甦「綠芽」到底能否順利萌發。據相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各國採取的限制進口措施較去年同期增加18.5%。專家認為,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各國應該攜手共渡難關,抵禦危機,但是,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卻有抬頭趨勢。
統計顯示,2008年全球發起反傾銷調查208起、反補貼調查14起,中國分別遭遇73起和10起,約占總數的35%和71%。今年上半年,中國貿易爭端涉案金額約83億美元,已超過2008年全年的62億美元。
中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我國該如何應對頻繁發生的新一輪貿易摩擦?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認為,從國際合作層面看,我國可以在世貿組織等多邊框架下,大力呼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督促有關國家採取實際行動履行承諾。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針對一些國家違規的傾銷和補貼措施,我國企業利用世貿規則,有理有據向商務部提出反傾銷申請,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我國最大的尼龍66簾子布生產企業中平能化集團,2008年9月,針對美國、英國等國尼龍66切片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低價傾銷,向商務部提出了反傾銷申請。商務部經過法定程序深入調查,今年6月26日,發布了反傾銷調查初裁公告,認為上述國家在中國銷售的尼龍66切片產品存在傾銷行為。
中平能化集團神馬實業國際公司副經理寇萬紅說:「面對一些國家的傾銷行為,我們繼續忍讓或者觀望的後果就是受到更大損失,必須利用法律主動應對。」
「對於企業來說,眼前要為了自身利益積極應訴,但從長遠看,必須轉變經營策略,將單純依靠低價、依靠數量的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為以質取勝,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商務部貿易研究院中國外貿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說。
一些專家還指出,「輪胎特保案」也再次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敲響了警鍾。調結構,擴內需,應該變成更加積極的行動,努力實現中國出口貿易的轉型升級,降低對外需和外資的過度依賴。
F. 中美貿易摩擦的現狀,原因及趨勢分析
貿易摩擦貿易對策
中國加進WTO六年後,中美經貿關系中的一些老題目如最惠國待遇、市場准進等已經得到了解決或不再被過多地關注,但是另一些題目卻逐漸升級為雙邊貿易摩擦的新焦點。本文旨在通過分析中美貿易現狀,發現在美國總體貿易逆差居高不下並且持續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經貿關系中出現的題目,面對新機遇,積極運籌,採取怎樣的貿易對策來妥善處理這些題目和摩擦。
一、中美貿易關系現狀
中國和美國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兩國之間的貿易關系自1979年兩國建交以來獲得了迅速而全面的發展,這對中美雙方和世界經濟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02年起,伴隨著中國加進世界貿易組織,中美經貿關系更是進進加速增長的新階段,接連躍升新台階。至2006年底,5年中兩國貿易年均增長率達到27.2%,堪稱世界之最。中美貿易額2003年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263億美元,2005年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達到2116.3億美元,2006年更達2626.8億美元。目前,美國事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和最大的海外市場。2006年中美貿易額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4.9%,對美出口額佔中國出口總額的20%。在中美貿易額飛速增長的同時美中貿易逆差不斷加大,按美方計算,從1983年起,美國對華貿易年年逆差,1983年為3.2億美元,到2006年增為2325億美元,增加了700多倍,2006年美國對華逆差佔美國外貿逆差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二、中美貿易摩擦的成因分析
1.目前中美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傾銷、反補貼等微觀經濟領域,這與中美兩國進出口結構的差異有關。美國有相當一部分人以為,中國大量低本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沖擊了美國同類企業,引起了失業和企業效益不佳,而且中國產品的低本錢是由於「政府行為扭曲了市場政策」,或者工人的工資不公道,這對美國競爭者來說「不夠公平」,違反了「公平貿易」原則。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用什麼方式干預經濟,怎樣確定適當的工資水平,並沒有一個國際上的同一標准,盡管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也會產生同樣的題目,但美國企業卻更加關注中國。
2.中美貿易間產生摩擦和中美經貿關系的飛速發展有直接關系。近幾年來,特別是中國加進世貿組織以來,中美經貿關系出現超高速增長,導致貿易的不平衡題目逐步顯現。按照美方的統計數字,美國存在巨額貿易逆差,而中國產品佔美國整個外貿逆差的五分之一,分量比較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一些人以為,中國向美國出口產品沖擊了美國的一些產業,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3.中美貿易摩擦的另一個主要焦點目前集中在人民幣幣值題目上。這與美國國內目前的狀況密切相關,而中國實行緊盯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使得以美元表現的商品價格偏低,從而促進了中國產品對美國的出口,並且限制了美國產品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從2001年以來,美國開始通過美元貶值來改善其經常項目逆差,這項政策進步了美國產品對歐元區和日本的競爭力。但由於中國實行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人民幣也隨美元一起貶值,使得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也增強了。在美國看來,中國利用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分享了美元貶值的好處。由於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使得美國以為中國商品的價格偏離了實際價值,美國一直要求人民幣升值,從而導致了很多貿易摩擦。三、處理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對策
1.政府方面,應把握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經濟與貿易發展戰略,按照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增長模式,在處理外需和內需的關繫上,採取更加均衡的戰略。政府要積極參與國際談判,在貿易壁壘制定的標准和規則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融進WTO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我們應加快制度的調整和創新,盡快建立符合WTO規則的、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消除可能誘發國際貿易摩擦的制度因素。建立貿易摩擦預警機制,政府有關部分應實時跟蹤一些產品的出口貿易情況,防止可能爆發的貿易摩擦。
2.企業方面,中國加進WTO已經六年,我國企業應進一步熟悉WTO爭真個解決機制並熟練把握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為抑制貿易戰、打贏貿易戰做好預備。具體而言,發生貿易爭端時,解決貿易爭端、平息貿易摩擦的辦法之一就是拿起世界貿易組織爭端機制這個武器,爭取以磋商方式解決爭端。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進步企業競爭力,從進步產品檔次,形成產品的個性化競爭上風進手,打造產品國際品牌,這是解決貿易摩擦的根本途徑。積極實施走出往的戰略,不僅可以使東道國對進口的保護措施失往原有的威力,而且還可以打開新的市場,將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降至最低。
3.利用利益關系解決貿易摩擦。當今世界,存在著一條公認的真理: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永恆的東西是利益。近年來,美國跨國公司加快了對華投資的發展,以利用中國廉價的智力資源勞力資源。對華經貿中的巨大的貿易利益對美國一些行業和公司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意義。這種日益發展的對華利益團體將是中國可充分利用的經濟資源和政治資源。四、結語
目前的中美貿易摩擦不是一方能夠解決的題目,中美雙方都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尋求解決辦法。美國需要採取一些務實的、理智的行動,不糾纏於對華貿易逆差,而是積極擴大雙邊貿易,進一步拓展服務貿易、走出冷戰思維、取消對華高新技術出口的限制等;而中國可以採取促進產業升級,擴大內需,取消某些不符合多邊規則的鼓勵出口的措施,促進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以及實施市場多樣化戰略等方法解決。參考文獻:
尹承德:中美雙邊貿易發展趨勢.中國經濟,2007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