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鋼鐵行業未來幾年發展前景
我國鋼鐵工業抄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襲新階段,出現了一批在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具有特色的鋼鐵企業,為我國鋼鐵工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積累了大量值得借鑒的經驗。同時,我國鋼鐵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生鐵產量6.91億噸,同比下降3.5%,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全國粗鋼產量為8.04億噸,同比下降2.3%;國內鋼材產量保持增長,2015年達到11.23億噸,同比增長0.6%,增速趨緩。
鋼鐵工業作為優先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業,大力推進了「三去一降一補」,以化解過剩產能為突破口,優化結構、脫困升級、提質增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會員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恢復到4.7%。
B. 鋼鐵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鋼鐵行業的前景,全憑當官的一句話。作為
把握國民經濟命脈的鋼鐵行業,回在gdp中佔有很大答比重。國家肯定不會讓這個行業蕭條。目前鋼鐵產業整合像是拉開序幕,這是好的方向。中國鋼鐵產能嚴重供大於求,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只能加大基礎建設投資來帶動內需。否則,鋼價大跌,經濟損失慘重。另一方面,鋼廠也會逐漸壓縮普材類的產能,逐漸向優質精品品種材發展。這樣達到產能平衡再能進入良性發展。鋼鐵行業必須要強強聯手搞資源整合,淘汰落後產能。鋼鐵期貨的上市也是資源整合的一種形式。我個人相信國家領導不會拿國民經濟開玩笑,中國鋼鐵將會加大產能整合力度,淘汰落後產能,向精品鋼材產品發展,與發達國家接軌。以後鋼廠信息逐漸透明化,鋼廠直供鋼材的比例也會增加;而中間的貿易商因為利潤的逐步壓縮而削減,逐漸向加工和物流配送方向發展。
當然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未來國內鋼材需求還會有增無減,產能和內需以及外需還要經過相當時間的磨合才能達到平衡。
這是本人的一點淺見。
C. 淺談鋼鐵產業未來幾年發展前景
我國鋼鐵工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出現了一批在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具回有特色的鋼鐵企業答,為我國鋼鐵工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積累了大量值得借鑒的經驗。同時,我國鋼鐵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生鐵產量6.91億噸,同比下降3.5%,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全國粗鋼產量為8.04億噸,同比下降2.3%;國內鋼材產量保持增長,2015年達到11.23億噸,同比增長0.6%,增速趨緩。
鋼鐵工業作為優先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業,大力推進了「三去一降一補」,以化解過剩產能為突破口,優化結構、脫困升級、提質增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會員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恢復到4.7%。
D. 鋼鐵行業的發展分析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日發布的鋼鐵行業運行情況顯示,2013年1至9月,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49%。虧損企業虧損額267.26億元,同比增長41.5倍,虧損面達45%。鋼鐵行業虧損持續加劇。
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3年1至9月,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1027.61萬噸,同期相比,增幅回落9.73個百分點。主要用鋼行業中,鐵路建設投資和房地產(新開工)開發投資均是負增長,機械、汽車、家電行業工業總產值(產品產量)弱增長或增幅較大回落,鋼鐵市場需求疲軟態勢沒有大的轉變。而鋼材價格低位運行,原燃材料價格高位波動,使得企業盈利空間大幅壓縮。
現階段我國正處於工業化發展中後期階段,鋼鐵需求巨大,鋼鐵行業面臨較大的市場空間。如下圖所示,2007-2011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工業資產及銷售規模均呈穩定增長態勢。2011年上半年,我國鋼鐵行業資產規模累計達到48640億元,同比增長16.41%;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2703.79億元,同比增長28.96%。
一方面是中國鋼鐵需求帶來的規模持續擴張,另一方面卻是中國鋼鐵企業整體處於微利水平。鋼鐵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鋼鐵產能過剩和礦石漲價。
2010年3月23日必和必拓和日本鋼廠達成季度定價協議,運行長達40年的長協模式被廢。中國鋼企被迫接受季度定價、月度定價、現貨定價等定價模式,鐵礦石價格不斷走高。2010年,三大礦山合計實現凈利480億美元,是中國鋼鐵行業盈利的3.5倍。
2011年上半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力拓公布的業績顯示,三家公司分別實現凈利131億美元、133億美元和76億美元,再次大獲豐收。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僅805億元。前者是後者的近3倍。由於鐵礦石漲價,2011年上半年中國鋼企進口鐵礦石多支出成本160.17億美元。中國鋼企擺脫鐵礦石掣肘的步伐需加快,鋼鐵企業需加快向上游領域的延伸,同時加大海外礦業開發力度,在這方面,武鋼、寶鋼等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也是導致鋼鐵行業利潤微薄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將淘汰落後煉鐵產能7500萬噸、落後煉鋼產能4800萬噸。同時,區域內的鋼鐵企業重組整合也再次升級,河北、山東、廣東、遼寧等地區已經形成了區域內的鋼鐵集團。
專家預計,到2014年,中國鐵礦石嚴重短缺的局面將得到改觀;屆時,鋼鐵企業的並購整合也將告一段落。預計「十二五」末,中國鋼鐵行業的盈利水平將整體回升。
2015年7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2015年第三次信息發布會,會上傳遞了「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的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發展目標鎖定:化解產能過剩、進行大型結構性重組、遏制行業無序競爭、加大產品創新、促進綠色發展,以及鼓勵企業走出去。
2015年對鋼鐵行業而言又是困難的一年。供過於求仍是行業最大問題,鋼材價格持續創出新低。因此,「十三五」規劃中,化解產能過剩將是一個重點。中鋼協認為,鋼鐵產能過剩短期不會消除。
中鋼協副會長朱繼民透露,「十三五」鋼鐵行業要進行大型結構性重組。區域性的、大的專項品種,以及企業結構性重組。現在鋼鐵行業太分散,行業不好時,企業間盲目競爭,無序競爭。
朱繼民表示,鋼企重組很難,但還要推進,否則行業很難走出困境。
目前,中鋼協已建立了幾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鋼鐵創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需要來講,還要進一步深化。
下一步,鋼鐵行業要依託已建立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上下游產業的合作與協同,繼續推進鋼鐵產品的研發與應用,著重於擴大高端產品的應用范圍,提高鋼材產品的應用效率,推進鋼鐵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減量化與綠色化。
E. 鋼材深加工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目前整個鋼鐵大環境來看,鋼鐵主業處於產能過剩階段,下游深加工行業不可避免同樣存在產能過剩現象,投身鋼材深加工領域要做好長期奮戰的准備。制定、選准目標後,要制定中長期規劃、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布局深加工基地或工業園區。同時,發展中需注意以下問題:
1.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深加工提供了機遇。由於經濟危機影響,各國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產生一大批新興工業領域,如何使用鋼材、使用什麼樣的鋼材,值得抓住機會,認真研究,建立新的企業甚至行業。
2.鋼鐵企業競爭與挑戰要求進行深加工。市場競爭是永恆的,在競爭中站住腳,才能生存下去。所以現在應當開始著眼於今後的競爭,並選擇相應的技術改造項目和深加工的產品。
3.對鋼材的深加工要有正確的觀念和定位。對於深加工產品一定要有正確的定位,目前大多數深加工產品技術含量不是太高,產量也往往不是太大,與鋼鐵廠這種大規模生產方式不很適應,但是如果因為這一點而猶豫不決可能永遠找不到合適的項目,選擇了合適的項目就應當下決心,並且逐步做大、做強。
4.鋼鐵企業向深加工行業延伸要適度。與鋼鐵企業相比,鋼材深加工企業小、布局分散,所生產的品種規格多、數量少。國有鋼鐵企業發展深加工產品,可以使鋼材產品增值,並向下游產品延伸,到底應當發展到何種程度,值得探討研究。可以搞產業、參股、支持政府搞開發區等形式,目的就是擴大產品銷售。
5.發展深加工產品要建立靈活的管理機制。深加工行業面對的是大量零散的用戶,鋼材深加工產品往往生產數量少、要求的品種規格多,生產組織復雜。而競爭的對手往往是經營靈活的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上要建立靈活機動的管理機制,利用新產品、新市場創造新機制,不然在激烈的競爭中很難站住腳。
F. 未來鋼結構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
與傳統的混凝土相比,鋼材具有強度大、韌性高、延展性好等特點,這將帶來鋼結構建築在結構性能、經濟性能、環保性能等領域的顯著優勢。特別是環保方面的優勢與我國倡導建築節能環保的想法不謀而合。廣發證券認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綠色建築和保障房建設對住宅鋼結構的需求日益增長,住宅鋼結構行業正處於蓄力爆發的時點。
造價高引起推廣滯後
鋼結構住宅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百年的發展歷史,由於具備其他結構無法比擬的優點,鋼結構給住宅產業帶來了一場深層次的革命,從設計、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因而在國際范圍內代表了未來的住宅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住宅鋼結構佔比不超過5%,與國外發達國家幾乎超過50%相比,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住宅鋼結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鋼結構擁有節能、環保、抗震等多種優點,但在近年國內卻難以推廣。其中關鍵原因之一在於造價,而造價高的原因在於這種新型建築形式正處於發展初期,各種配套產品市場不成熟,因而價格較高。根據我國學者研究的文獻顯示,建造住宅鋼結構的工程經濟造價要比普通建築高13%。
政策有望陸續出台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府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和推動建築工業化已經成為當前建築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財政部和住建部明確要求到2020年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比重超過30%,建築建造和使用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鋼結構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我國鋼結構在能源、交通、石化、水利、機械、住宅和城鄉建設中已有許多推廣應用的典型實例,但主要是解決鋼筋混凝土建築難以實現或造價更高的大跨、高聳、重載和輕型圍護系統,發展空間還很大。
G. 鋼鐵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鋼鐵行業,即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
從鋼鐵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鋼鐵行業屬於中遊行業,上游主要為鐵礦石、煤炭、動力(電力)等,鋼鐵的下游應用廣泛,鋼鐵產品作為基礎原料,在地產、基建、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等幾乎所有行業中被大規模使用。
鋼鐵產品包括生鐵、粗鋼、鋼材等三大類,按照不同的冶煉工藝,鋼鐵產品又可以進一步細分:
工藝定義產品細分
煉鐵指用高爐法、直接還原法、熔融還原法等,將鐵從礦石等含鐵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的生產過程。高爐生鐵、直接還原鐵、熔融還原鐵、球墨鑄鐵;鑄鐵管製造。
煉鋼指通過熱軋、冷加工、鍛壓和擠壓等塑性加工使連鑄坯、鋼錠產生塑性變形,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尺寸的鋼材產品的生產活動。連鑄坯、模鑄鋼錠和鑄鋼水。
鋼壓延加工指通過熱軋、冷加工、鍛壓和擠壓等塑性加工使連鑄坯、鋼錠產生塑性變形,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尺寸的鋼材產品的生產活動。鋼坯、鐵道用鋼材、大型鋼材、中型鋼材、小型鋼材、冷彎型鋼材、線材、特厚鋼板、中厚鋼板、薄鋼板、硅鋼片、鋼帶、無縫鋼管、焊接鋼管等。
鐵合金冶煉鐵合金根據產品品種和質量要求採用不同的冶煉方法,主要有碳還原法(高爐、電爐)、金屬熱還原法和電解法;並可採用脫硅精煉、吹氧、真空固態脫碳等方法進行精煉。普通鐵合金、特種鐵合金;高爐鐵合金、電爐鐵合金、轉爐鐵合金和爐外法鐵合金等。
1、2019年我國鋼鐵主要生產企業實現營收4.27萬億元、利潤總額1890億元
鋼鐵工業曾經是世界工業化進程中最具成長性的產業之一,在過去的100多年中,鋼鐵工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無論在產值、產品結構,還是工業技術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進入21世紀,鋼鐵仍然是人類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工業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4-2019年中國鋼鐵主要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波動中下降,利潤總額呈現先增長後下降趨勢。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662億元,同比增長10.12%;實現利潤總額1890億元,同比下降30.90%。這主要是由於國產鐵精礦、進口鐵礦石、廢鋼、煉焦煤等主要原料價格普遍上漲,持續高位運行。
2、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從鋼鐵主要產品的產量來看,2013-2019年,我國鋼材產量呈現波動變化,生鐵和粗鋼均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全國鋼材產量為12.05億噸,同比增長8.95%;生鐵產量為8.09億噸,同比增長5.06%;粗鋼產量為9.96億噸,同比增長29.35%;2020年1-6月,全國鋼材、生鐵、粗鋼產量分別為6.06億噸、4.33億噸和4.99億噸,較同期均有所增長。
從生產區域來看,2019年華北地區鋼材生產量為4.22億噸,佔全國鋼材生產總量的35.02%,其中河北省實現鋼材產量2.84億噸,佔比為23.58%;其次是華東地區,實現鋼材產量3.85億噸,佔比為31.94%;中南地區實現鋼材產量1.79億噸,佔比為14.87%。產量排名前三的地區所佔比重之和為81.83%,可見鋼鐵產品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3、需求快速增長,華東、華北以及中南地區為主要銷售區域
從需求規模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2019年,全國鋼材銷售量呈波動下降後回升的趨勢,其中2017年為10.31億噸,為近幾年的最低值,2019年為11.90億噸,同比增長9.17%。
從銷售區域來看,2019年,我國六大區域重點鋼鐵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6.30億噸,比2018年增加6338.77萬噸,同比增長11.19%。其中華東地區鋼鐵企業共銷售鋼材2.19億噸,占總銷售量的34.75%;其次是華北地區鋼鐵企業共銷售鋼材1.81億噸,佔比為28.72%;中南地區重點鋼鐵企業實現銷售量1.01億噸,佔比為16.03%。
4、2019年鋼材、粗鋼產銷率達100%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19年主要鋼鐵產品的產銷率呈上升趨勢,2019年中國粗鋼和鋼材的產銷率均為100%。這主要是由於各地不斷推進去產能和產能置換的進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成效逐漸顯現所致。
5、各地響應國家政策,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方法,助推鋼鐵超低排放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政策化解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以及淘汰落後產能,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產能置換辦法,嚴控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促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穩定達標,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一批關鍵鋼材品種有效供給,即推動鋼鐵產品結構調整升級。
2019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意見》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未來5年鋼鐵產能超低排放的改造進度提出具體目標:預計2020年底前,對上述重點區域完成60%產能改造;2025年底前,對上述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全國范圍內完成80%的產能改造。
6、未來幾年鋼鐵主要產品產量將逐年增長
盡管國家不斷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的進程,但由於生產設備等沉沒成本較高,鋼企為降低成本及虧損程度,選擇繼續生產,致使整個行業在去產能、去庫存的背景下鋼鐵產品產量仍呈增長的態勢。因此,基於目前國內鋼鐵生產裝置量及近幾年的鋼鐵行業的生產規模,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未來幾年鋼鐵主要產品產量呈逐年小幅度攀升的態勢。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註:本文來源於礦業俱樂部,如侵權請私信聯系刪除處理,致謝!
H. 2020鋼鐵行業的現狀和前景
鋼鐵行業,即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
從鋼鐵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鋼鐵行業屬於中遊行業,上游主要為鐵礦石、煤炭、動力(電力)等,鋼鐵的下游應用廣泛,鋼鐵產品作為基礎原料,在地產、基建、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等幾乎所有行業中被大規模使用。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I. 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前瞻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自2015-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指出受宏觀經濟形勢低迷,全球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遇到一定困難,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暢,鋼鐵產品價格不斷回落,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根據行業發展周期以及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逐步消化產能,積極優化結構,大力拓展技術"的過程,隨著國家鋼鐵「十二五」規劃的深入貫徹和推進,鋼鐵行業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內逐步擺脫現階段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