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增長達40%,2019年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突破1GW
近期,能源咨詢公司E4tech發布了《2019年燃料電池行業評論》,根據報告,2019年全球約有1.1GW的燃料電池出貨量,比2018年增長了40%。
E4tech的報告已進入第六年,按地理位置,應用和燃料電池類型對行業進行了分析,並認為,2020-2030年將會是燃料電池崛起的十年,2020年燃料電池的出貨量將極有可能在2019年基礎上翻倍。
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突破1GW大關,亞洲仍是最大市場
2015-2019各種類燃料電池出貨量情況(單位:MW)
展望2020:崛起的開始
對於E4tech燃料電池與氫能總監DavidHart而言,真正的感覺是該行業正處於偉大的風口浪尖。
DavidHart說:「燃料電池已從技術角度得到驗證,超過1GW大關證明了這一點。現在,隨著我們進入新的十年,該行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其特點是快速的商業化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果將2010年代視為電池的突破性十年,則2020年代將見證燃料電池的崛起。」
DavidHart說:「燃料電池行業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使供應鏈迅速成熟,以實現預期目標,並緩解所有剩餘的安全隱患。但是機會是巨大的,大型企業正在認真地對氫進行投資,將各個部分放到適當的位置以使其發揮作用。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燃料電池將被視為一項成熟的技術,不僅會為當今產品和系統的成功提供支持,而且還將成為未來創新者和企業家的設計特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燃料電池汽車在當今世界的發展現狀
這個的話應該是越來越流行吧,以後可能研製出相關的一些燃料電池汽車。
Ⅲ 新能源行業最近有什麼發展趨勢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五大發展趨勢分析
「預計到2030年,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將超過1500萬台,佔新能源總銷量的90%,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佔比將僅為10%。即在未來十年發展中,純電動汽車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6月11日,德勤戰略與運營副總監牟嘉文指出,中外品牌、新舊力量、跨界巨頭等多方勢力間的全面競爭,將重塑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
在牟嘉文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存在五大趨勢:
1、發展趨勢一:得益於政府政策傾斜,以及日趨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電池技術的提升,比混動車型有更低用車成本優勢的純電動汽車,未來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優勢。受產業投資政策調整的影響,針對混動汽車的投資將會逐漸減少,再加上市場終端政策支持力度正在下降甚至取消,混動車型的發展空間將不斷被擠壓。
純電汽車未來將佔主導地位 全面競爭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分別同比增長59.9%和61.7%。截止至2019年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10.2萬輛和9.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5.0%和18.1%。累計方面,2019年1-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達到了36.8萬輛和36.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5%和59.8%。
在純電動汽車產銷方面,2018年全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截止至2019年4月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8.2萬輛和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8.2%和9.6%。
累計方面,2018年1-4月中國純電動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完成28.6萬輛和27.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6.1%和65.2%。目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純電動車型的產銷增長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驅動力。4月,國內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的銷量超七成。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方面,2018年中國全年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截止至2019年4月我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萬輛和2.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6%和50.9%;
2019年1-4月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1萬輛和8.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6.3%和43.7%。
2018-2019年4月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2018-2019年4月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2018-2019年4月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8年7月產量同比為45.4%)
牟嘉文指出,除了純電汽車未來將佔主導地位,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忽視。但從中國以電力為核心主體的能源戰略、加氫站的建設受成本和技術水平制約、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成本高昂等因素考慮,中大型客車、公交車、物流車及重型貨車等商用車將成為氫燃料電池最先普及的領域,短期內燃料電池難以推廣到乘用車領域。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7輛和230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54.8%和289.8%。
2、發展趨勢二:根據德勤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調研數據,60%高端車主和89%中低端車主認為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他們日常的使用需求。而2019年第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顯示,乘用車續航里程普遍達到400km,這意味著,在技術快速提升下,續航里程將不再是用戶購買新能源車的阻礙因素,而智能化、網聯化、人性化的功能設計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品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這也是第二大趨勢。
3、發展趨勢三:牟嘉文預測的第三大趨勢是,中外品牌、新舊力量、跨界巨頭等多方勢力間的全面競爭,將重塑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從目前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有率來看,本土傳統汽車品牌遠超外資品牌,處於領先地位,但隨著外資、合資以及本土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加速,2020年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
造車新勢力面臨存亡節點
「處於領先優勢的本土傳統汽車廠商將快速擴展全鏈條能力,以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那些起步晚、規劃遲、轉型慢的本土傳統汽車廠商只能聚焦價值鏈的生產製造端,成為『代工廠』。對於傳統的外資合資品牌來講,必須加速市場進入、加快產品發布,如果不能穩固佔領終端市場,將遭遇出局危機。」牟嘉文表示。
4、發展趨勢四:牟嘉文認為,新能源汽車將汽車產業價值鏈向上、下游進行了大幅延伸,產業利潤結構正在隨之改變,上游動力電池和智能科技、下游終端市場用戶服務已成為重要利潤池。由此,他預測第四個趨勢,未來新能源汽車廠商將發展為三種類型:布局全鏈條的新能源汽車廠商,聚焦終端市場流通、銷售與服務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專注整車研發采購與生產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廠商。
在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廠商目前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從行業環境來看,補貼退坡、產能過剩,以及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湧入正在加劇競爭。從自身盈利性來看,一方面成本不斷攀升,其中包括智能科技的巨額研發投入,新零售轉型與服務創新需要海量投資;另一方面盈利模式尚待重構,新的利潤來源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比如,如何創新服務和數據應用。
5、發展趨勢五:第五大趨勢是關於盈利模式。在盈利模式重構的過程中,牟嘉文指出,時下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新零售轉型(包括試水直銷模式)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直銷模式是造車新勢力為行業帶來的最大變革與沖擊,他們通過自建自營的零售新業態以及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品牌體驗,解決了傳統經銷商模式下價格不透明、服務體驗欠佳等諸多弊端。
與此同時,尋找用戶體驗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點是車企新零售轉型成功的關鍵,比如說,直銷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該模式給汽車廠商帶來了巨額資金需求、運營復雜性等多重問題,用戶體驗與成本效率難以平衡。
牟嘉文預計,對於尚沒有完成大批量交車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未來兩年是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絕大多數企業會被淘汰出局。一是因為以直銷為主的新零售模式帶來的巨額資金壓力;二是供應鏈管控能力較弱,導致量產階段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加大;三是某些新進入者還停留在PPT造車空談上,並不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四是連目前最領先的新造車企業都尚未實現盈利,如果無法盡快證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大量新進入者將陷入融資困境,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淘汰出局。
Ⅳ 燃料電池的行業有哪些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燃料與氧化劑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質和輔助設備組成。
常用的燃料除氫氣外還有甲醇、聯氨、烴類及一氧化碳等。氧化劑一般為氧氣或空氣。電解質常見的有磷酸、氫氧化鉀、熔融碳酸鹽及離子交換膜等。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存在於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臵。不同於傳統內燃機的是,燃料中的化學能不是通過燃燒,而是通過電化學反應釋 放,因而具有高效率、零排放的優勢。
燃料電池主要分為六種類型,其中 PAFC、DMFC、PEMFC這三種類型使用鉑系金屬催化劑。
燃料電池主要類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球燃料電池發展現狀
全球燃料電池市場發展迅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燃料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為9.5千件,2015年燃料電池出貨量達到71.5千件,是2008年的7.5倍。
2008-2015年燃料電池市場出貨量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燃料電池行業市場規模
2015年我國燃料電池行業出貨量約10.5MW,同比2014年的9.2MW增長了14.13%。
2010-2015年中國燃料電池行業出貨量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際燃料電池區域格局
按應用領域劃分,2015年固定應用行業燃料電池出貨量占總出貨量的68.5%,達49千件;便攜應用出貨量佔24.6%,達17.6千件;交通運輸行業出貨量佔6.9%,為4.9千件。其中,2015年亞洲燃料電池出貨量佔全球出貨量的65.2%,達46.6千件;北美燃料電池出貨量佔22.0%,達15.7千件;歐洲出貨量佔11.6%,達8.3千件。
2015年國際燃料電池區域格局(出貨量按應用領域)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燃料電池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燃料電池技術是內燃機技術最好的替代物,代表了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如果將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的幾個制約因素考慮進來,則會發現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和今後一段時問尚不具備商業化的條件。最樂觀的預測,以純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生產至少還需15年以上的時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商業化,也會是以一種高成本的方式。
燃料電池汽車尚處於產業化起步階段
目前,國內運行的燃料電池汽車主要以示範車為主,一般用在特殊場合展示、旅遊觀光代步,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商業化。國際市場上雖然有部分燃料電池車在商業化運營,但仍以計程車為主。
燃料電池車的高昂成本使其短期內很難走向市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展示的3輛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客車的成本300多萬元,而目前公交系統進口的歐Ⅳ標准傳統發動機低地板大客車售價僅在100多萬元。從市場經濟學角度講,高成本很難完成市場化推廣,而無法實現市場化就不可能大規模批量生產,進而成本就無法降下來,最終導致成本與銷售的惡性循環。
政策支持是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完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研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試點。機關企事業單位要落實車輛更新中新能源汽車佔比要求,加大對新增及更新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的考核力度,對不達標地區要扣減燃油和運營補貼。創新分時租賃、車輛共享等運營模式。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重點投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最接近商業化的一種燃料電池, 最有希望作為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動機,近幾十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5-2010 年,單是小型電源領域,全世界已經有超過15萬套燃料電池交付使用,總功率超過了15MW,其中96%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中,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因為最有希望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動機而受到廣泛關注,全球幾乎主要的汽車生產商都在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
重點投資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生產
從長遠來看,氫能作為最潔凈、高效的新能源,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燃料電池汽車以其零尾氣排放和對能源的獨立性,有望實現汽車工業長期夢寐以求的目標,並向世人展示了其良好的應用前景,雖然短時間內難以大規模商業化,但我國在燃料電池技術開發上仍然擁有一定的優勢,應當結合外國先進的汽車製造技術,爭取盡快將燃料電池汽車推向市場,因而具有廣闊的投資潛力。
Ⅳ 氫能源的中國氫能行業發展分析
氫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人類對氫能源應用自200年前就產生了興趣,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就廣泛開展了氫能源研究。
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利用氫能,解決未來人類能源危機的終極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國氫燃料電池研發和應用的重要基地,包括上汽、上海神力、同濟大學等企業、高校,也一直在從事研發氫燃料電池和氫能車輛。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2007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汽車燃油消耗也達到8000萬噸,約佔中國石油總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今天,發展新能源汽車已迫在眉睫。用氫能作為汽車的燃料無疑是最佳選擇。
雖然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基本已經被突破,但是還需要更進一步對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進行改進、提升,使產業化技術成熟。這個階段需要政府加大研發力度的投入,以保證中國在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技術方面的水平和領先優勢。這包括對掌握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企業在資金、融資能力等方面予以支持。除此之外,國家還應加快對燃料電池關鍵原材料、零部件國產化、批量化生產的支持,不斷整合燃料電池各方面優勢,帶動燃料電池產業鏈的延伸。同時政府還應給予相關的示範應用配套設施,並且支持對燃料電池相關產業鏈予以培育等,以加快燃料電池車示範運營相關的法規、標準的制定和加氫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載客示範運營。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氫能汽車一定能成為朝陽產業。
Ⅵ 目前國內燃料電池市場情況如何有哪些公司做的還不錯了
前國內燃料電池市場情況如何?有哪些公司做的還不錯了?
尋求合作單位,公司想進入燃料電池行業,公司產品氫燃料電池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