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李嘉誠分析財務

李嘉誠分析財務

發布時間:2021-02-20 10:39:57

⑴ 李嘉誠最主要是靠什麼賺錢的!

李嘉誠,長實集團主席,一位全球華人無人不識的首富。他不單是馳騁商界的超人,更是京港兩地政府爭相拉攏的紅人。而他經營的事業,囊括地產、電力、電訊、零售以至港口運輸,均與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他旗下僱傭的工人逾三萬一千人,成為全港第四大僱主。

他富甲一方,其中公眾可以計算的財富,是持有長實三成四股權,市值逾五百二十億港元,還未計算他個人的海外及其他資產。他控制的跨國性商業王國,包括出售英國Orange股權以換回德國Mannesmann股份在內,上市市值超過一萬二千億港元!

而事實上,他曾是打破英資集團壟斷香港市場的華資急先鋒,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他在香港商界的成就,以及對政壇的影響力,更成為劃時代人物中的佼佼者.

李嘉誠超人帝國

長江實業市值:港幣1,551億

地產——34、9%——財務——地產代理

加怡香港置地

和記黃埔市值:港幣2,965億

電訊港口服務能源-49.9%零售酒店傳播

全球手機用戶2,500萬用戶

亞、歐、美洲6個國家,全球貨櫃吞吐一成

加拿大赫斯基石油

百佳、屈臣氏及豐澤電器在亞太共有815間店鋪

中港兩地共6間

新城電台

長江基建市值:港幣323億

基建材料——84.6%——能源——交通基建

青洲英泥內地4個省份及在中國6省份有逾670

安達臣泰國投資發電廠公里收費道路及橋梁

香港電燈市值:港幣498億

超人股份36.8%

⑵ 李嘉誠的會計水平達到什麼級別

他只是理財細胞比較多而已

⑶ 請專業人士幫我分析一下李嘉誠的財務戰略觀點及其優缺點,必有重謝!郵箱聯系!163的郵箱名字是tinaltime

財務戰略(financial strategy),是指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為增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內勢,在分析企容業內外環境因素對資金流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與創造性的謀劃,並確保其執行的過程。
財務戰略(financial strategy),是指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為增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對資金流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與創造性的謀劃,並確保其執行的過程。

財務戰略關注的焦點是企業資金流動,這是財務戰略不同於其他各種戰略的質的規定性;企業財務戰略應基於企業內外環境對資金流動的影響,這是財務戰略環境分析的特徵所在;企業財務戰略的目標是確保企業資金均衡有效流動而最終實現企業總體戰略;企業財務戰略應具備戰略的主要一般特徵,即應注重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

⑷ 李嘉誠的財務策劃師是誰

這么大的老闆財務策劃師肯定不止一個,應該有個投資團隊的。

⑸ 財務管理專業,案例分析, 1,李嘉誠的經營理念及其合理性 2,從巴菲特身上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李嘉誠的經營理念
——「誠贏天下」
1、做事先做人,會做人才能成大事; 2、誠贏天下,要立事先立信;
3、善謀人脈,人脈決定財脈,財脈決定命脈; 4、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5、年輕人,要把吃苦當成吃補; 6、人家做8小時,我就做16小時; 7、成功10%靠運氣;90%靠勤奮。=
在李嘉誠的這七條理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李先生對於誠信的看重。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以信論商,誠贏天下。 「信」不成人不立。由此可見,誠信是人立足的根本。

案例1: 「股神」巴菲特的6大投資良策

巴菲特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投資成績,他的投資成績每年平均復息增長24%,保持達三十多年之久。假如你在1956年將一萬美元交給他,今天這筆錢已超過一億四千萬,當中已扣除了所有稅收和有關一切的交易費用。

二十多年來,由巴菲特主持的投資,有二十八年成績跑贏標准普爾五百(S&P
500)指數。大家不要以為標普表現不濟,事實上該指數過去的回報,保持在10%左右復息增長,這個投資成績比很多基金的表現還要優勝;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已是非常滿意的數字了。但是巴菲特的表現,拋離標普五百一倍半在增長,真令人驚訝!真令人佩服。

現在巴菲特的投資王國以股票形式在紐約交易所掛牌,名為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是全世界以每股計最貴的股票,時值每股美元七萬五千左右。不少人以擁有巴菲特的股票為身份的象徵,以每年春天能前往奧馬哈開股東大會為樂,以每年巴菲特有份撰寫的年報為投資界的「聖經」。所以,巴菲特是世上最成功的投資者,股神之稱,實至名歸。

比起很多著名甚至取得諾貝爾獎的投資理論,如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s)、有效市場假設(the effcient market
hypothests)和資本產定價(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等學說,股神的投資理論要簡單得多,而且多了些實用性,其精髓在於挑選優良及價值(value)的股票買入(buy),然後長期持有(hold)。

一、集中投資:巴菲特的意見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家公司上,合理的數目是十至十五間。如果投資者的組合太過分散,這樣反而會分身不暇,弄巧反拙。

巴菲特認為要選出最傑出的公司,精力應用於分析它們的經濟狀況和管理素質上,然後買入長期都表現良好的公司,集中投資在它們身上。對於分散投資,股神說:「分散投資是無知者的自我保護法,對於那些明白自己在干什麼的人來說,分散投資是沒什麼意義的。」

二、挑選價值股,不懂永不做:巴菲特的投資成績,在1999/2000年度一度落後於大市,當時由於股神表示不懂科網、不懂電腦軟體的未來發展和不懂半導體是什麼而拒絕買入高科技股。有人更以此攻擊股神,「老態龍鍾」、「與時代脫節」和「風光不再」等等的評語都套用在他身上。

結果隨著科網泡沫的爆破,再次證明股神是對的,這說明了股神只會買入自己能夠了解的公司股票。
三、戰勝心魔,理性投資:很多研究都指出,決定一個投資者成敗的關鍵之一是性格。

股神的心得是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貪婪。在經過深入了解和研究後,找到了買入股票的真正價值後,就不要理會它短期的價格波動。因為市場上充斥著太多不理性的投資者。遠離市場(紐約)是股神的選擇,這是為了「旁觀者清」。巴菲特的理論是:「設法在別人貪心的時候持謹慎恐懼的態度,相反當眾人都小心謹慎時,要勇往直前。」事實上,短線的股價經常都不可理喻。

3,可分散風險和不可分散風險,現實中的體現
多元化經營的陷阱何在:
(一)多元化生產經營的理論基礎多元化經營實際上是證券投資組合理論 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應用,因而,證券投資組合理論是多元化經營的理論基礎。 證券投資組合理論認為,金融資產投資組合可以由一種以上的金融證券構 成。投資人可以通過持有多種不同證券的方式,將隱含在個別證券中的風險分散 掉,但存在於證券與證券之間的共同風險則無法分散。通過多角化投資來分散的 個別證券風險,稱為可分散風險(或非系統風險)。至於那些無法用多角化投資分 散的風險,稱為不可分散風險(或系統風險)。當這一原理應用到企業生產經營活 動時,即為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活動。 然而,證券組合投資具有其特定的條件,如果不加分析地盲目應用,必然陷 入多元化經營的陷階一喪失核心競爭能力、資金短缺和協調困難、財務失控。
(二)多元化經營與核心競爭能力的矛盾 運用證券投資組合理論進行分散風險的要點之一在於,只有非完全相關的 證券所構成的投資組合方可分散部分投資風險。這項原理應用於生產經營活動時, 就要求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放棄部分原有業務(甚至可能是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從 事與原有業務不相關的陌生業務。可滿足這一要求的結果有時不僅不能降低風險, 反而會把原來的競爭優勢喪失殆盡。這與多元化經營的目的相矛盾。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利潤、市場份額、競爭優勢、核心能力等因素中, 對企業影響最深遠的是核。動競爭能力,即企業面對市場變化作出反應的能力。 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的一項競爭優勢資源和企業發展的長期支撐力。它可能表現 為先進的技術,或一種服務理念,其實質就是一組先進技術和能力的集合體。盡管 企業之間的競爭通常表現為核心能力所衍生出來的核心產品、最終產品的市場之 爭,但其實質歸結為核心能力之間的競爭。企業只有具有核心競爭能力,才能具有 持久的競爭優勢。否則,只能「曇花一現」。企業一時的成功並不表明企業已經擁 有了核心能力。企業核心能力要靠企業的長期培植。 在企業的經營中,獲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基本途徑有:內部管理型戰略 和外部交易型戰略。企業內部管理型戰略是一種產品擴張戰略,在現有資本結構 下,通過整台內部資源包括控製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開發新產品等,維持並發展 企業競爭優勢,橫向延伸企業生命周期線。內部管理型戰略通過企業內部的力量 培植、鞏固和發展企業核心能力,創造競爭優勢。外部交易型戰略是一種資本擴 張戰略,通過吸納外部資源,推動企業生命周期線的縱向延伸。外部交易型戰略可 以藉助外力來培植、鞏固和發展企業核心能力,創造競爭優勢。企業經營的精髓 就是內部管理型戰略和外部交易型戰略的有效應用。從國際上所有著名企業的發 展可以看到,企業在其持續經營和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在綜合運用這兩種發展 戰略。 內部管理型戰略與外部交易型戰略只有共同作用於企業,通過有機配合、 有效運用,才能使企業生命周期曲線不斷得以延伸,核心能力得以鞏固和發展,競 爭優勢將持續存在。否則,企業就難以維持原有的競爭優勢,更不可能培育出可以 長期擁有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由此可見,企業應該根據其所擁有的核心能力和競爭優勢作出是否採取多 元化經營的策略。

⑹ 李嘉誠投資3G到底前景如何財務狀況是否開始好轉

LZ可以復這樣看待3G這個問題制.....10年前的初級移動通信.跟現在的3G.是一個道理.他是社會發展必然要經歷的東西.....就如手機必然淘汰傳呼機一樣.3G必然會淘汰傳統網路.至於前景.....這個誰又敢斷言呢.我只能說.人家李哥都投資了.不是么?你跟李比.......怎麼比.? 若我們可以揣摩他的思想.那就厲害了 哈哈

⑺ 李嘉誠的人生觀點

「做人的一等智慧,經商的一流學問」。意思是說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是最重要。這就是李嘉誠先生做人之道。
在激烈的競爭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就像參加奧運會一樣,跑第一的勝出第二及第三就是快了那麼一點。若是跑短程的,可能是不夠一秒之差,所以快一點就是贏。這就是李嘉誠經商之道。
李嘉誠成功秘訣:業務多元化、擅用資本「財技」。 在李嘉誠新組建的高層領導班子里,既具有傑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氣勃勃、年輕有為的香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於謀斷的西方人。李嘉誠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迴避了東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分不開的。
他起用的那些洋專家,在集團內部管理上把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帶入長江集團,使之在經濟的、科學的、高效益的條件下運作;而對外,李嘉誠不但把西方人作為收購的主要對象,而且讓西方人作為進軍西方市場的主導。
李嘉誠深知,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團里既有朝氣蓬勃、精明強乾的年輕人,又有一批老謀深算的「謀士」。
在總結用人心得時,李嘉誠曾形象地說:大部分人都有長處和短處,需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為原則。這就像一部機器,假如主要的機件需要用五百匹馬力去發動,雖然半匹馬力與五百匹相比小得多,但也能發揮其部分作用。 「識賺錢更要識使錢」。李嘉誠坦言,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形容李嘉誠基金會是其第三個兒子,在財富代代相傳的觀念中,基金亦是其一「接班人」,期望這種想法能在中國人社會擴大和延續,說為慈善卑躬屈膝在所不辭,亦會選擇以「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為墓誌銘。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自1980年創立基金會至今,李嘉誠已向其捐出145億港元。對於財富,李嘉誠說: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他輾轉反側,最後豁然開朗,他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才會全心全意愛護,給其分配財產,使基金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專案,把自己的心願永遠延續下去。
基金會成立33年來,從不向外募捐,捐款人只有李嘉誠一人,他不求名,在內地捐款,拒絕所有的建築物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規定基金會80%以上的捐款用於大中華地區,不超過20%的用在海外。 1、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後,運氣已差不多要佔三至四成了。
2、與新老朋友相交時,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3、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4、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5、一般而言,我對那些默默無聞,但做一些對人類有實際貢獻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歡看關於那些人物的書。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6、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對人好,人家對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你的核心人物。
7、知人善任,大多數人都會有部份的長處,部份的短處,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
8、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的服從。
9、決定一件事時,事先都會小心謹慎研究清楚,當決定後,就勇往直前去做。
10、在劇烈的競爭當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就像參加奧運會一樣,你看一、二、三名,跑第一的往往只是快了那麼一點點。
11、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自己的一分悲傷,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成功,什麼叫做真正的幸福。
12、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
13、在事業上謀求成功,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賴某些原則的話,能將成功的希望提高很多。

閱讀全文

與李嘉誠分析財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