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分配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年末可供分配的利潤=當年稅後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由於該企業年初版未分配利潤是借方余額,所權以該企業
年末可供分配的利潤=-200+1000=800萬元
提醒學員注意的是:本題要求計算的是該企業「年末可供分配利潤」,而不是計算該企業的「年末未分配利潤」。
歡迎你繼續提問!
希望採納
② 求分配利潤的公式
這個都是看入股時的約定,還有他們入的是什麼股,其實我可以建議操作的時候可以入部門的股,入股的時候沒有約定怎麼分他們5個都覺得不合適。
③ 利潤分配的數字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利潤分配的數字是根據利潤表的累計凈利潤加上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計算出來的。
附註:利潤分配的順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有關法規的規定,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一般應按照下列內容、順序和金額進行分配:
1、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
將本年凈利潤(或虧損)與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合並,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數(即虧損),則不能進行後續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潤為正數(即本年累計盈利),則進行後續分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計虧損的前提下,法定盈餘公積金按照稅後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金用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或轉增資本金。但轉增資本金後留存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
任意盈餘公積金計提標准由股東大會確定,如確因需要,經股東大會同意後,也可用於分配。
4、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
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並入本年度分配。
分配順序
利潤分配的順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有關法規的規定,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一般應按照下列內容、順序和金額進行分配:
1、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
將本年凈利潤(或虧損)與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合並,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數(即虧損),則不能進行後續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潤為正數(即本年累計盈利),則進行後續分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計虧損的前提下,法定盈餘公積金按照稅後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金用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或轉增資本金。但轉增資本金後留存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
任意盈餘公積金計提標准由股東大會確定,如確因需要,經股東大會同意後,也可用於分配。
4、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
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並入本年度分配。
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違反上述利潤分配順序,在抵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必須將違反規定發放的利潤退還公司。
④ 用友T3利潤分配表中凈利潤上的公式單元怎麼設置
利潤分配表是反映來企業源一定期間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或虧損彌補的會計報表,是利潤表的附表,說明利潤表上反映的凈利潤的分配去向。利潤分配表包括在年度會計報表中,是利潤表的附表。通過利潤分配表,可以了解企業實現凈利潤的分配情況或虧損的彌補情況,了解利潤分配的構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潤的數據。
本月:=C18-C19
累計:=?C20+Select(?D20,年@=年and月@=月+1)
⑤ 會計中,利潤分配的計算公式
利潤分配復=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制金+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
利潤分配,是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按照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順序,在國家、企業和投資者之間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的過程與結果,是關繫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護,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企業必須加強利潤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企業利潤分配的主體一般有國家、投資者、企業和企業內部職工;利潤分配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利潤分配的時間即確認利潤分配的時間是利潤分配義務發生的時間和企業作出決定向內向外分配利潤的時間。
⑥ 如何看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根據有關規定,股份制企業中的各上市公司必須公告其年度報告,其中,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就是一項很重要的公告內容。
股票投資者由於受到企業內部和外界的種種因素的影響,都帶有不同程度的投資風險。當人們擬於投資的那種股票的風險等級已經確定以後,投資人所關心的主要因素就是未來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和股利的大小,因為股票增值和股利構成了股票投資的全部報酬,特別是股利的大小,它不僅影響到股東當期的收益,還可能影響股票的價格。而由於這兩個因素又都受到企業利潤的影響,所以為了進行股票投資決策,就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和研究企業的盈利情況的記錄上。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就是反映企業盈利的取得情況及其分配情況的最主要、最集中的會計報表。
目前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的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實際上是由兩張報表聯接而成,一張是利潤表,一張是利潤分配表。前者從第一項「主營業務收入」到「利潤總額」為止,是用來說明企業經過一年的生產經營以後所取得的經營成果(即利潤)大小及其構成情況;後者從「利潤總額」到最後一項「未分配利潤」為止,是用來說明企業對所取得的利潤的分配情況以及年末留存於可供繼續營運的未分配利潤的結余情況。
根據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數據,並結合年度報告中的其它有關資料,特別是資產負債表中的有關資料,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閱讀和分析:
首先,從總體上觀察企業全年所取的利潤大小及其組成是否合理。通過將企業的全年利潤與以前利潤比較,能夠評價企業利潤變動情況的好壞。通過計算利潤總額中各組成部分的比重,能夠說明企業利潤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是其利潤總額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比重應是最高的,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相對來講比重不應很高。如果出現不符常規的情況,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比如,其他業務利潤比重超過主營業務利潤比重,是否表明企業目前的主營業務有被其他業務替代的可能?而企業的其他業務是否有其發展前景?再比如,當企業的投資收益比重很高時,就需了解企業的投資結構如何?各種投資項目的風險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某些看似投資效益良好但卻冒有較大風險從而可能危及企業長遠利益的項目等等。通過這些分析,並根據企業歷年來的結構變動情況對比,就能對企業的總體經營成果作出自己的評價。
其次,通過對企業毛利率的計算,能夠從一個方面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小。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毛利÷主營業務收入
如果企業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能說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時,在企業存貨周轉率未減慢的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該有所增加。反之,當企業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則應對企業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生產管理效率多加考慮。
再次,可通過有關比率指標的計算,來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報酬。常用的指標有:
1.每股收益。這一指標反映企業普通股每股在一年中所賺得的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額
上列公式中,根據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主要為普通股以及每股面值為1元的情況,可直接以稅後利潤除以平均股本總額來計算,此時,這一指標即為「股本凈利率」。
每股獲利額常被用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評估股票投資的風險。如果企業的每股獲利額較高,則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較強,從而投資於該企業股票風險相對也就小一些。
應該指出,這一指標往往只用於在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縱向比較,以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變動,而很少用於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因為不同企業由於所採用的會計政策的不同會使這一指標產生較大的差異。
2.價格一盈利比率,即所謂的市盈率,這是一個被用來評價投資報酬與風險的指標,作為對每股獲利額指標不足的一種彌補。其公式如下: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每股獲利額
假定某企業普通股每股市價為10元,每股獲利額為0.40元,則其 市盈率=10÷0.40=25
它表示該種股票的市價是每元稅後利潤的25倍,其倒數(即1/25=4%)則表示投資於該種股票的投資報酬率。
將市盈率和每股獲利額結合運用,可對股票未來的市價作出一定的估計。比如,通過對企業每年利潤增長30%,如果這個估計是比較正確的話,則次年的每股獲利額可達0.52元(即0.04×130%),此時,即使市盈率不上升,未來的股價將為13元(即0.52×25倍),從而投資者就可據此對這種股票的買賣作出決策。
3.股利發放率。這一指標反映企業的股利政策。其計算公式如下:
股利發放率=每股股利÷每股獲利額
這一指標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是作為短期投資還是中長期投資而定。一般地,若作為短期投資,則應選擇股利發放率比較高的股票;若作為中長期投資,則應選擇股利發放率不是很高的股票,因為這預示著該企業正在把資金再行投入企業,從而將使其未來的利潤增長具有較大的動力,並將使未來的股票價格上漲。
4.股利實得率。這是一個反映股票投資者的現金收益率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股利實得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這一指標往往為那些對股利比較感興趣的投資者所注意,對這些人而言,股利實得率較高的股票自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最後,要注意將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有關數據與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中的有關數據相對照,看看它們是否符合應有的勾稽關系。如,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最後的未分配利潤額是否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額相一致;年度內各項利潤分配數是否與財務狀況變動表中的各項利潤分配數相一致;本年提取的公積金數額是否與資產負債表中的公積金增加數額相一致,如此等等。若發現這些數據之間無法核對,就說明報表中的許多資料都有錯誤甚至是失實了,這時就需要慎重決策。
⑦ 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
在會計處理上,未分配利潤是通過「利潤分內配」科目進行核算的,「容利潤分配」科目應當分別以「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轉作股本的股利」、「盈餘公積補虧」和「未分配利潤」等進行明細核算。
未分配利潤有兩層含義:一是留待以後年度處理的利潤;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潤。相對於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來說,企業對於未分配利潤的使用有較大的自主權。
(7)利潤分配分析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未分配利潤的實質性測試程序一般包括:
1、檢查利潤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協議、章程、以及董事會紀要的規定,利潤分配數額及年度未分配利潤數額是否正確。
2、根據審計結果調整本年損益數,直接增加或減少未分配利潤,確定調整後的未分配利潤數。
3、檢查未分配利潤是否已經在資產負債表上恰當披露。
⑧ 可分配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可分配利潤的計算公式是:
可分配利潤=年初的未分配利潤的余額+本年度凈利內潤-法定盈餘公容積-任意盈餘公積
公司法規定:
第一百六十七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⑨ 未分配利潤股價轉換率怎麼計算,要公式,最好舉個例子
每股未分配利潤=企業當期未分配利潤總額/總股本
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留待以後年度進行專分配的結存利潤,屬未分配利潤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留待以後年度分配的利潤;二是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潤。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了企業期末在歷年結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潤數額,若為負數則為尚未彌補的虧損。
⑩ excel的表格利潤分配表裡計算公式
假設「本年實際」在C列,「上年實際」在D列,「行次1」所在行是第5行。
1、本年實版際稅後利潤C7=C5-C6
2、上權年實際稅後利潤D7=D5-D6
3、本年實際可供分配利潤C12=C7-C8+C9+C10-C11
4、上年實際可供分配利潤D12=D7-D8+D9+D10-D11
5、本年實際未分配利潤C16=C12+C13-C14-C15
6、上年實際未分配利潤D16=D12+D13-D14-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