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了,格力電器股價又回到了40元以上,請教各位大神,格力電器股票未來十年還會上漲多少倍呢
具體能上漲到什麼價格,沒有人能准確的說清楚。如果格力電器價格繼續上漲的話,市盈率達到15倍的話,建議先出來,如果在10倍以下的話,可以考慮持有的。
⑵ 格力不分紅對投資者究竟意味著什麼
4月26日市場的熱點,不用多說,非格力電器莫屬:開盤逼近跌停,盤中觸及跌停,收跌8.97%。而引發血案的罪魁禍首居然是A股很少關心的紅利。
分紅改變的是資金的使用權。不分紅,公司的資金使用權在公司的管理層,分紅,使用權轉移到股東自己手裡。
舉個例子,集成電路這個產業,格力電器可以去投資自己做,也可以把錢派給股東,股東如果對這個產業感興趣,完全可以去市場挑已經有的頭部專業玩家。考慮到集成電路這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又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對股東來說,第二種方案風險要小,確定性要高。
所以,分紅的關鍵點取決於誰的資金使用效率更高。亞馬遜從不分紅,股價同樣可以連創新高,是因為亞馬遜高效的利用了留存資金。
是福是禍,都是看企業的發展!
⑶ 格力電器十年股價變化
滬指連續第三個抄交易日下跌,而盤中又是一度暴跌,滬指跌破3600點後引來券商的護盤,盤中劇烈的波動回補低開缺口後指數又一次的在午後展開不作為的局面,石化雙雄假惺惺的護盤更是讓投資者無可奈何,最終指數三連陰,那麼短線暴跌後我們該如何操作
⑷ 若格力收購銀龍成功,那麼對格力股價影響有多大
根據最新公告,格力收購銀隆已經以失敗告終了。
如果收購銀隆成功版只能作為一個話題權探討,如果發行股份購買銀隆,股權被稀釋,而實際上銀隆的體量對於格力而言不足10%,對其業績產生根本性影響顯然不可能。
結合目前風風火火的概念炒作,所以短期看如果收購成功,對股價有上漲刺激作用,但應該在20%以內,中長期看影響不大,消息利好兌現之後難免再回到起點。
⑸ 董明珠投資銀隆失敗,但她真的不後悔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嗎
12月12日,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對於銀隆變窟窿這個說法,董明珠說,「真的就是窟窿」。她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做好,企業家想的應該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獲得,不僅要對投資者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她說,「加入銀隆過去一年很辛苦,但是覺得值得,因為通過這個歷練,這個挑戰,未來會更好。」
這場更多玩笑性質的賭約被看做是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較量的縮影。五年間身為賭約主角的兩家企業也變化頗多。宣稱五年內不上市的小米已在港股上市。而格力則從空調產業一舉布局到手機、智能裝備、晶元等多個領域。其間董明珠還以個人身份成為新能源企業銀隆新能源的二股東。變化背後,格力更大的目標是要在2023年實現6000億的營收目標。
⑹ 為什麼格力電器的股票價格沒有美的的高
格力和美的的發展不一樣。格力出名的只有空調。美的是各個出擊,進入太多相關產業了。而且這幾天格力被前海舉牌。前海被證監會調查,格力收購銀隆破局,董明珠卸任格格集團董事長。都有影響到格力的股價。
⑺ 格力電器股票要增發了對股份有些什麼影響
要分兩方面來看,一:上市公司選擇的增發方式是公開增發還是非公開增發(又叫定向增發),如果是公開增發,那麼對二級市場的股價是有壓力的,對資金的壓力就更大,如果在市場不好時增發,就絕對是利空。如果是定向增發,那麼對二級市場的股價影響就小一些,而且如果參與增發的機構很有實力,表明市場對其相當認可,可以看做利多。二:增發價格,如果是公開增發,價格如果折讓較多,就會引起市場追逐,對二級市場的股價反而有提升作用。如果價格折讓較少,可能會被市場拋棄。如果是定向增發,折讓就不能太高,否則就會打壓二級市場的股價。
⑻ 格力收購銀隆新能源對銀隆有什麼改變
有啊,大老闆變了唄,可能以後的發展規劃也會有變化,這個也說不好
⑼ 如何看待格力收購銀隆失敗格力未來何去何從
雖然抄格力已經調減或取消了96億的配套募集資金,但是結果依然沒有改變。而且收購銀隆失敗並不會對格力生產經營造成不好的影響。格力在未來依然可以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不一定非得收購成功才能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競爭力。
⑽ 2019年3月董明珠表示,不會用股價的高低來對股民負責,自己本身也不會去炒股,股
董明珠 之前自己名義買入 格力90萬的股票那個時候是低估的時候 估價現在翻倍了已經 目前 估值偏高 可以拋售 也可以一直拿著5年8年肯定會更高 產期持有 這都是投資 不是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