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梧桐葉分析

梧桐葉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18 11:26:34

1. 白樸的梧桐雨作品分析

一、白樸《梧桐雨》的藝術成就
白樸的代表作《梧桐雨》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
()濃郁的抒情性。雜劇《梧桐雨》描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這個在文學史上倍受關注的話題,但其關注的不是曲折傳奇的愛情故事,而是故事中所蘊含的情感,當然有愛情的歡樂,但是更多是死別的痛苦、思念的哀愁以及悲涼的歷史滄桑感,整本戲如同一首抒情長詩,不以情節引人,卻以情感動人。
濃郁的抒情性首先得力於作為劇本主體的曲詞。《梧桐雨》的曲辭自然朴實,卻又纏綿悱惻,細膩傳情。尤其是第四折最後的幾支曲子,好像寫的全是雨景,但卻是用中國傳統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式,把唐明皇自美夢中驚醒之後,獨對梧桐秋雨的孤凄、悲涼寫得淋漓酣暢,感人至深。用古典詩詞借景生情的方式使得劇本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性。濃郁的抒情性還得力於劇中不斷出現的梧桐意象。《梧桐雨》把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一句中出現的梧桐意象大加發揮,以梧桐為中心來結撰全劇,第一折里唐明皇七夕乞巧時在梧桐樹下與楊貴妃海誓山盟,第四折里唐明皇獨對梧桐秋雨哀悼楊貴妃。在唐明皇的唱詞中梧桐前後出現了六次。這種安排一方面使得全劇從梧桐樹下起,在梧桐雨中結束,即呼應題目,又首尾呼應。另一方面是利用中國文學傳統中梧桐意象自身所包蘊的憂郁色彩,攪動沉澱在人們意識中的凄怨感受,增加抒情的傷感,從而使劇本獲得獨特的藝術效果。(2)形象鮮明的人物塑造。《梧桐雨》是一個末本戲,男主角唐明皇的形象則非常鮮明。白樸在《梧桐雨》中抱著同情的態度,塑造了唐明皇這樣一個專情的情人形象。此劇除了楔子之外,四折戲都集中在唐明皇的專情上,而最後一折寫唐明皇對楊貴妃的追思懷念,更突出了他的專情。 以上是藝術特點淺析,下面是比較概括的白樸和《梧桐雨》 | [<<] [>>] 白樸的生平深沉的滄桑感梧桐夜雨的意蘊白樸(1226~1306),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其父白華,曾任金朝樞密院經歷官。當蒙古大軍圍攻金朝首都時,白華隨金哀宗出奔,家眷則留在城內。不久城破,白樸的母親死於浩劫之中,年才八歲的白樸,幸得其父親好友元好問攜帶撫養。白樸「幼經喪亂,倉皇失母」,心靈飽受創傷,長大後又曾漂流於大江南北,看到了社會凋殘山河破碎的情況,心情十分沉重。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感到無法對付,決心不參與政治,「放浪形骸,期於適意」。或是流連於青山綠水之間,或是在風月場中,和雜劇作家以及勾欄歌伎們往還。1279年南宋滅亡,東南戰事平定,白樸也長期在南方居住,經常和耆老聚飲,題詠前朝名物,在作品中時常流露出滄桑之感和失落之哀。白樸擅詞曲。詞集名《天籟集》,「詞語遒嚴,情寄高遠」,多頹唐凄楚之調。散曲現存40首,多以本色的語言抒寫閑情逸致。所作雜劇,據《錄鬼薄》所錄名目,凡15種。現存僅《梧桐雨》和《牆頭馬上》。《梧桐雨》是描寫楊玉環、李隆基愛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歷史劇。天寶之亂以來,楊、李故事成了文壇的熱門話題。特別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問世以後,唐宋兩代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對這段歷史進行反思。坊間還出現《楊太真外傳》、《玄宗遺錄》等著述。到金元易代之際,劇作家們對楊、李故事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關漢卿寫過《哭香囊》,庾天錫寫過《華清宮》、《霓裳怨》,岳伯川寫過《夢斷楊妃》,王伯成寫過《天寶遺事》。但這些劇本都已亡佚,惟獨白樸的《梧桐雨》流傳了下來。白居易的《長恨歌》有「秋雨梧桐葉落時」一句,飽含凄清幽怨的意蘊。金元時期,李隆基與梧桐的細節,受到詩人的重視,與元好問、白華有聯系的馮璧、姚樞、袁桷等人都為名畫《明皇擊梧桐圖》題詩。白樸的《梧桐雨》,很可能是在這樣的創作氛圍中受到啟迪。從中唐開始,歷來描繪、評論楊、李故事的作品,或側重同情、贊譽楊、李生死不渝的愛情;或偏於揭露、諷喻楊、李耽於享樂,貽誤朝政。白樸的《梧桐雨》固然也寫到楊、李的情愛、侈逸,但創作的著眼點卻不在於此,他要向經歷過滄桑巨變的觀眾,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變幻的題旨。《梧桐雨》楔子寫李隆基在「太平無事的日子裡」,不問是非,竟給喪師失機的安祿山加官晉爵,讓他鎮守邊境。第二折寫李隆基與楊玉環在長生殿乞巧排宴,兩人恩恩愛愛,情意綿綿,「靠著這招新鳳,舞青鸞,金井梧桐樹映,雖無人竊聽,也索悄聲兒海誓山盟」,相約生生世世,永為夫婦。第三折是故事的的轉折點,安祿山倡亂,李隆基倉皇逃走;到馬嵬坡,六軍不發,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況下,只好讓楊玉環自縊。「黃埃散漫悲風颯,碧雲黯淡斜陽下」,經過一場激變,一切權力、榮華,煙消雲散。《梧桐雨》的第四折,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李隆基退位後在西宮養老,他滿懷愁緒,思念著死去的楊玉環,懷念著過去的月夕花朝。他想到無權柄的苦惱,孤辰限的凄惶。他在梧桐樹下盤桓,「常記得碧梧桐陰下立,紅牙箸手中敲」,到如今「空對井梧陰,不見傾城貌」,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時光,只成了追憶。在落葉滿階,秋蟲絮聒的氣氛中,李隆基做了一個朦朦朧朧的夢,夢中楊玉環請他到長生殿排宴,不料才說上一兩句話,夢就被驚醒了。夢醒後「窗兒外梧桐上雨瀟瀟」。這雨聲緊一陣慢一陣,淅淅瀝瀝,「一點點滴人心碎」,淋漓盡致地烘托出李隆基凄楚悲涼的心境。在《梧桐雨》里,白樸把梧桐與楊、李的悲歡離合聯系起來。李隆基對著梧桐回憶:「當初妃子舞翠盤時,在此樹下;寡人與妃子盟誓時,亦對此樹;今日夢境相尋,又被它驚覺了。」這點明了梧桐在整個劇本藝術構思中的作用。在我國的詩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即包含著傷悼、孤獨、寂寞的意蘊。白樸讓梧桐作為世事變幻的見證,讓雨濕寒梢、高敲愁助恨的景象,攪動了沉澱在人們意識中的凄怨感受,從而使劇本獲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加上作者以十多支曲子,細致地描繪李隆基哀傷的心境;沉痛傷悲的語言,也使人盪氣回腸,更能透過人物的遭遇感受到江山滿眼、人事已非的愴痛。可以說,《梧桐雨》的戲劇沖突生動跌宕,筆墨酣暢優美,而構築的意境則深沉含蓄。濃重的抒情性以及醇厚的詩味,使這部歷史劇成為元代文壇的一樹奇花。 不知道是否對你有用。

2. 梧桐代表什麼意思

1、高潔品格的意象及寓意:梧桐在古詩中有象徵高潔美好品格之意。如:「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詩人在這里用鳳凰和鳴,歌聲飄飛山崗;梧桐瘋長,身披燦爛朝陽來象徵品格的高潔美好。

2、 忠貞愛情的意象及寓意:古代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幹挺拔,根深葉茂,在詩人的筆下,它又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徵。

3、 孤獨憂愁的意象及寓意:風吹落葉,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意象。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極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位亡國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4、 離情別緒的意象及寓意:在唐宋詩詞中,梧桐作離情別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詩人以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凄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後的凄涼境況。

(2)梧桐葉分析擴展閱讀

梧桐,拉丁名稱為Firmiana simplex, 英文名為Phoenix Tree、別名青桐、桐麻 。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大喬木,高達15米;樹干挺直,樹皮綠色,平滑。原產中國,南北各省都有栽培,為普通的行道樹及庭園綠化觀賞樹。另有地名梧桐以及同名動漫人物梧桐。

梧桐產我國南北各省,從廣東、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到華北的山東、江蘇、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在國外也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朝鮮。梧桐多為人工栽培,樹形較好,常被用於綠化城市道路 。好生於溫暖濕潤的環境;耐嚴寒,耐乾旱及瘠薄。夏季樹皮不耐烈日。在砂質土壤上生長較好。

3. 《梧桐樹》作品分析

一、白樸《梧桐雨》的藝術成就
白樸的代表作《梧桐雨》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
(1)濃郁的抒情性。雜劇《梧桐雨》描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這個在文學史上倍受關注的話題,但其關注的不是曲折傳奇的愛情故事,而是故事中所蘊含的情感,當然有愛情的歡樂,但是更多是死別的痛苦、思念的哀愁以及悲涼的歷史滄桑感,整本戲如同一首抒情長詩,不以情節引人,卻以情感動人。
濃郁的抒情性首先得力於作為劇本主體的曲詞。《梧桐雨》的曲辭自然朴實,卻又纏綿悱惻,細膩傳情。尤其是第四折最後的幾支曲子,好像寫的全是雨景,但卻是用中國傳統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式,把唐明皇自美夢中驚醒之後,獨對梧桐秋雨的孤凄、悲涼寫得淋漓酣暢,感人至深。用古典詩詞借景生情的方式使得劇本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性。濃郁的抒情性還得力於劇中不斷出現的梧桐意象。《梧桐雨》把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一句中出現的梧桐意象大加發揮,以梧桐為中心來結撰全劇,第一折里唐明皇七夕乞巧時在梧桐樹下與楊貴妃海誓山盟,第四折里唐明皇獨對梧桐秋雨哀悼楊貴妃。在唐明皇的唱詞中梧桐前後出現了六次。這種安排一方面使得全劇從梧桐樹下起,在梧桐雨中結束,即呼應題目,又首尾呼應。另一方面是利用中國文學傳統中梧桐意象自身所包蘊的憂郁色彩,攪動沉澱在人們意識中的凄怨感受,增加抒情的傷感,從而使劇本獲得獨特的藝術效果。(2)形象鮮明的人物塑造。《梧桐雨》是一個末本戲,男主角唐明皇的形象則非常鮮明。白樸在《梧桐雨》中抱著同情的態度,塑造了唐明皇這樣一個專情的情人形象。此劇除了楔子之外,四折戲都集中在唐明皇的專情上,而最後一折寫唐明皇對楊貴妃的追思懷念,更突出了他的專情。 以上是藝術特點淺析,下面是比較概括的白樸和《梧桐雨》 | [<<] [>>] 白樸的生平深沉的滄桑感梧桐夜雨的意蘊白樸(1226~1306),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其父白華,曾任金朝樞密院經歷官。當蒙古大軍圍攻金朝首都時,白華隨金哀宗出奔,家眷則留在城內。不久城破,白樸的母親死於浩劫之中,年才八歲的白樸,幸得其父親好友元好問攜帶撫養。白樸「幼經喪亂,倉皇失母」,心靈飽受創傷,長大後又曾漂流於大江南北,看到了社會凋殘山河破碎的情況,心情十分沉重。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感到無法對付,決心不參與政治,「放浪形骸,期於適意」。或是流連於青山綠水之間,或是在風月場中,和雜劇作家以及勾欄歌伎們往還。1279年南宋滅亡,東南戰事平定,白樸也長期在南方居住,經常和耆老聚飲,題詠前朝名物,在作品中時常流露出滄桑之感和失落之哀。白樸擅詞曲。詞集名《天籟集》,「詞語遒嚴,情寄高遠」,多頹唐凄楚之調。散曲現存40首,多以本色的語言抒寫閑情逸致。所作雜劇,據《錄鬼薄》所錄名目,凡15種。現存僅《梧桐雨》和《牆頭馬上》。《梧桐雨》是描寫楊玉環、李隆基愛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歷史劇。天寶之亂以來,楊、李故事成了文壇的熱門話題。特別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問世以後,唐宋兩代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對這段歷史進行反思。坊間還出現《楊太真外傳》、《玄宗遺錄》等著述。到金元易代之際,劇作家們對楊、李故事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關漢卿寫過《哭香囊》,庾天錫寫過《華清宮》、《霓裳怨》,岳伯川寫過《夢斷楊妃》,王伯成寫過《天寶遺事》。但這些劇本都已亡佚,惟獨白樸的《梧桐雨》流傳了下來。白居易的《長恨歌》有「秋雨梧桐葉落時」一句,飽含凄清幽怨的意蘊。金元時期,李隆基與梧桐的細節,受到詩人的重視,與元好問、白華有聯系的馮璧、姚樞、袁桷等人都為名畫《明皇擊梧桐圖》題詩。白樸的《梧桐雨》,很可能是在這樣的創作氛圍中受到啟迪。從中唐開始,歷來描繪、評論楊、李故事的作品,或側重同情、贊譽楊、李生死不渝的愛情;或偏於揭露、諷喻楊、李耽於享樂,貽誤朝政。白樸的《梧桐雨》固然也寫到楊、李的情愛、侈逸,但創作的著眼點卻不在於此,他要向經歷過滄桑巨變的觀眾,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變幻的題旨。《梧桐雨》楔子寫李隆基在「太平無事的日子裡」,不問是非,竟給喪師失機的安祿山加官晉爵,讓他鎮守邊境。第二折寫李隆基與楊玉環在長生殿乞巧排宴,兩人恩恩愛愛,情意綿綿,「靠著這招新鳳,舞青鸞,金井梧桐樹映,雖無人竊聽,也索悄聲兒海誓山盟」,相約生生世世,永為夫婦。第三折是故事的的轉折點,安祿山倡亂,李隆基倉皇逃走;到馬嵬坡,六軍不發,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況下,只好讓楊玉環自縊。「黃埃散漫悲風颯,碧雲黯淡斜陽下」,經過一場激變,一切權力、榮華,煙消雲散。《梧桐雨》的第四折,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李隆基退位後在西宮養老,他滿懷愁緒,思念著死去的楊玉環,懷念著過去的月夕花朝。他想到無權柄的苦惱,孤辰限的凄惶。他在梧桐樹下盤桓,「常記得碧梧桐陰下立,紅牙箸手中敲」,到如今「空對井梧陰,不見傾城貌」,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時光,只成了追憶。在落葉滿階,秋蟲絮聒的氣氛中,李隆基做了一個朦朦朧朧的夢,夢中楊玉環請他到長生殿排宴,不料才說上一兩句話,夢就被驚醒了。夢醒後「窗兒外梧桐上雨瀟瀟」。這雨聲緊一陣慢一陣,淅淅瀝瀝,「一點點滴人心碎」,淋漓盡致地烘托出李隆基凄楚悲涼的心境。在《梧桐雨》里,白樸把梧桐與楊、李的悲歡離合聯系起來。李隆基對著梧桐回憶:「當初妃子舞翠盤時,在此樹下;寡人與妃子盟誓時,亦對此樹;今日夢境相尋,又被它驚覺了。」這點明了梧桐在整個劇本藝術構思中的作用。在我國的詩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即包含著傷悼、孤獨、寂寞的意蘊。白樸讓梧桐作為世事變幻的見證,讓雨濕寒梢、高敲愁助恨的景象,攪動了沉澱在人們意識中的凄怨感受,從而使劇本獲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加上作者以十多支曲子,細致地描繪李隆基哀傷的心境;沉痛傷悲的語言,也使人盪氣回腸,更能透過人物的遭遇感受到江山滿眼、人事已非的愴痛。可以說,《梧桐雨》的戲劇沖突生動跌宕,筆墨酣暢優美,而構築的意境則深沉含蓄。濃重的抒情性以及醇厚的詩味,使這部歷史劇成為元代文壇的一樹奇花。 不知道是否對你有用。

4. 宋詞中描寫梧桐的意象以及賞析!謝啦!

聲聲慢 李清照來
尋尋覓覓,自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正是化用「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溫庭筠 雖為化用,但詞人卻善於融化前人的語句,自成意境,有天衣無縫之妙。梧桐這一意象不僅表現季節與時令,而且由此表現秋季的特點。

5. 「梧桐雨」意向分析,表達什麼感情

梧桐雨來 是組合意象 .如:「自關山月」、「梧桐雨」.梧桐雨這一組合意象是想說明秋風蕭瑟,梧葉飄零本就讓人心生寒意,再加上一場秋雨一場寒,寒雨一下,梧桐葉更是凋落殆盡,可謂雪上加霜了「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最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溫庭筠《更漏子》)雨聲與桐葉結合,一葉葉,一聲聲,聲聲入耳卻更是聲聲入心,怎不令人痛感離別後的孤寂呢?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聲聲慢》更是借「梧桐」「細雨」中最後一點「尋尋覓覓」,造成「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失望收場,將女詞人喪夫亡國之後歷盡滄桑、飽經憂患的無限哀愁抒寫了出來.人們常以「愁」字來形容這種心境,可是對於陷入極度愁苦中的這位老年孀婦來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6. 關於梧桐在古詩詞中的意象研究!

梧桐在古詩詞中常有以下幾種意像及寓意。
1、高潔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詩中有象徵高潔美好品格之意。如「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詩人在這里用鳳凰和鳴,歌聲飄飛山崗;梧桐瘋長,身披燦爛朝陽來象徵品格的高潔美好。再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以高大挺拔,綠葉疏朗的梧桐為蟬的棲身之處,寫出了蟬的高潔,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莊子在《秋水》中也說:「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鵷鶵是古書上說的鳳凰一類的鳥。它生在南海,而要飛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棲身之處。這里的梧桐也是高潔的象徵。因此,古代有「栽桐引鳳」之說。
2、 忠貞愛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幹挺拔,根深葉茂,在詩人的筆下,它又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徵。如「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詩中用松柏梧桐的枝葉覆蓋相交,象徵了劉蘭芝和焦仲卿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雙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對封建禮教的抗爭的夫妻,生前被迫分離,死後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 孤獨憂愁的意象及寓意
風吹落葉,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意象。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極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位亡國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門深鎖,顧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從梧桐枝葉的縫隙中灑下來,好不凄涼!過去是居萬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階下囚,萬千愁緒,滿腔幽憤,盡在其中。亡國之恨何時了?又如「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著梧桐和芭蕉,每一聲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陣陣秋思和縷縷愁緒。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風苦雨的秋夜圖!面對此景,相思之苦便從詞人心底湧起。作者對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繪,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遠。
4、 離情別緒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詩詞中,梧桐作離情別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詩人以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凄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後的凄涼境況。唐明皇回宮後,目睹舊物,觸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詩人以春秋兩季景物相對比,暗諷了這位重色輕國的君主與美人兒纏綿繾綣帶來的終生悔恨。如「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葉上,一位獨處秋閨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無法承載離情別緒的痛苦,纏綿悱惻,幽怨傷懷,徹夜不眠。其意蘊深厚,令人回味無窮。再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丈夫去世,獨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國破家亡的痛苦。此時,女詞人獨立窗前,雨打梧桐,聲聲凄涼,孤獨無助的她,在深切地懷念著自己的丈夫。這哀痛欲絕的詞句,催人淚下,堪稱寫愁之絕唱。
《撼庭秋》晏殊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 心長焰短, 向人垂淚。
《採桑子》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 好夢頻驚, 何處高樓雁一聲?
《踏莎行》晏殊
碧海無波,瑤台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當時輕別意中人, 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 紅箋小字憑誰附? 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
寫梧桐的詩句還有很多。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人煙寒橘岫,秋色老梧桐……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梧桐,自古就是一種象徵著神秘憂傷凄涼空寂的樹,故此寫梧桐的句子也多是些愁悶哀傷和孤寂。
雨打梧桐,令古人斷腸,令今人感傷

7. 梧桐作為意象有什麼含義

1、高潔品格

梧桐在古詩中有象徵高潔美好品格之意。如:「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詩人在這里用鳳凰和鳴,歌聲飄飛山崗;梧桐瘋長,身披燦爛朝陽來象徵品格的高潔美好。古代有「栽桐引鳳」之說。

2、忠貞愛情

古代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幹挺拔,根深葉茂,在詩人的筆下,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徵。

3、孤獨憂愁

風吹落葉,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意象。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極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位亡國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4、離情別緒

在唐宋詩詞中,梧桐作離情別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詩人以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凄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後的凄涼境況。

8. 楓葉與梧桐葉有什麼差別

一、葉片不同

楓樹葉片對生,紙質,呈長圓狀橢圓形或者長卵形,先端為長漸尖,基部為寬版楔形,邊緣權稍微反折,有鋸齒,上面為深綠色,無毛,背面顏色稍淡,有柔毛。在秋季會變成火紅色,落地為深紅色。而梧桐的葉片較大,呈闊卵形,基部為截形或者闊心形,裂片為寬三角形,上下兩面都有絨毛,後期將脫落至無毛。顏色為綠色。

二、花不同

楓樹為總狀花序腋生,有小托葉,花萼為線狀三角形,5枚花瓣,為匙形,雄蕊和花瓣對生,顏色為黃色。而梧桐為圓錐花序,單性花,無花瓣,裂片為條狀披針形,花的顏色為淡紫色。

三、用途不同

楓葉用於觀賞,在世界眾多的紅葉樹種中,楓樹的秋葉獨樹一幟,極具魅力。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季葉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還有青、紫色,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可作庇蔭樹、行道樹、或風景園林中的伴生樹,與其它秋色葉樹或常綠樹配置,彼此襯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

梧桐葉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消腫,降血壓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痔瘡,小兒疳積,瀉痢,高血壓病。

9. 梧桐樹葉的特點

梧桐樹葉的特點為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無毛或略披短柔毛,基生脈7條,葉柄與葉片等長。

春、夏、秋季的梧桐樹葉都象一把小扇子,葉柄由粗到細,葉脈錯落有序,最明顯的一條是由葉柄垂直向上延伸的。還有一些葉脈是極細的,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

秋天的樹葉已經不那麼綠了,大致分成黃綠「半枯萎」凋落、黃綠的樹葉占最大面積,最中間和邊緣則被黃色侵略了,但用手摸上去還是平滑的,半枯萎的樹葉一眼望上去是黃色的,仔細看就發現還有少部分的綠色。凋落的樹葉都是土黃色的,樹葉上有明顯的三個角,摸起來脆脆的,仔細聞聞,味道還是清香的。

(9)梧桐葉分析擴展閱讀:

梧桐樹的功效與作用

1、美化環境

美化環境是梧桐樹的重要作用,這種植物高大粗壯它枝葉繁茂,樹冠多為圓形,特別漂亮,樹干挺直,樹皮光滑,它的耐修剪性特別強,平時可以栽種在道邊,作為綠化樹種,也可以栽種在景區中,為人們支起一片綠蔭,能讓人們的生活環境多一些綠色。

2、凈化空氣

凈化空氣也是梧桐樹的重要作用之一,梧桐樹在進行呼吸作用時,會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吸收和利用,能讓它們轉化成氧氣,釋放到空氣中,平時把它栽種在路邊,還能凈化汽車釋放的尾氣,能減少尾氣對環境的危害。

3、經濟收益

為人們帶來經濟收益,也是梧桐樹的重要作用,這種植物的木材輕而柔軟,可以製成木匣,也可以製成各種樂器,而且用它製成的樂器在市場上售價特別高。梧桐樹的種子還可以用來炸油,干皮語境,以及花和果實都可以入葯,這些都能為人們帶來可觀的收益。

4、防病治病

防病治病是梧桐樹的重要功效之一,因為梧桐樹的樹皮根以及靜,還有葉子和花,以及果實與種子都可以入葯,它們入葯以後的功效雖然略有不同,但他們理氣止痛或清熱解毒的功效卻十分相近。梧桐樹的根入葯以後能祛風除濕,在臨床上可以用於人類風濕骨痛或關節炎等常見疾病的治療,其治療功效十分出色。

閱讀全文

與梧桐葉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