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為什麼中國股市不是晴雨表

為什麼中國股市不是晴雨表

發布時間:2021-02-16 16:34:14

① 為什麼中國的股市一直在跌,經濟不是發展了嗎,難道中國股市不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嗎

股市從正面來講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但國內的股市已經被很多東西回控制了,如政策,大企業,大的答基金等等,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國人的心理問題,股票入國內不是很長的時間,前面制度的漏洞使得很多人暴富暴貧,富了的人就開始大量套現,貧了的人想再返本,使人產生了投機的心理,投機的心理最重,股市大漲大跌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這種心理的人會越來越多,也就越難控制,最後導致全民都是這種心理,全民都是這種心理後,就會惜投,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政府救市的成效也不明顯的原因,現在玩來玩去就是幾個有錢的人在轉來轉去,沒有人進場,股市怎麼會不跌?只能說現在的股市脫離了它的主要職能.要想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根本的就是改變人的這種思想,要想改變人的思想就得從制度上改革.慢慢體會吧,一下說不清,反正現在很難有牛市出現.唉!!問題問得太廣了,本人說話能力有限一下說不清!!個人觀點,自己明查!!!

② 為什麼中國股市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因為中國股市是政策市,政府出台相關的政策,當股市上漲過快時就提高交易印花稅,或銀行利息,對股市打壓,反之亦然,所以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③ 中國股票為什麼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股市是一個受政策主導的市場,更是為了企業融資不斷擴容,而企業為了上市財務造假嚴重,反影不到真實的經營狀況,「經濟的晴雨表」只是一些所謂專家的說法。

④ 中國股市怎麼了難道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股市沒有問題啊,有漲就有跌,受美國股市影響。你要知道,中國股回市和美國股市是有多麼密答切的聯系。最近的股市會以反復震盪下跌為主,慢慢形成底部,下跌幅度不會太大,所以整個階段都是介入的好時機。有空你可以看下「NEW星星」老師的博客,對此他都有詳細的文章分析和說明,而且大漲和大跌前都有提示,對我們散戶是個非常好的指引。希望能幫到你,網路一下就能看到了。

⑤ 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股市很難說是經濟的晴雨表。不光中國的股市,即使歐美的股市也很難說是經濟的晴雨表。很多時候,股市走勢都是和經濟背離的。當然,站在5年、10年以上的周期看,股市確實反映著經濟的走勢,但是股市並不能預測經濟。 不知道是誰說的:股市能預測經濟,但是我的實際經驗卻告訴我,股市只能反映經濟,不能預測經濟。 中國的股市由於很多特殊原因,對經濟的反映更差,但是長期看,還是反映著經濟走勢。比如:2002年之後,世界經濟就進入了上升周期,中國股市在三年時間里卻是大熊市,好象沒反映經濟。但是,如果把時間延長,延長到2007年,整體看,股市還是很好的反映了經濟。 當然,中國股市有自己的特點:中國股市是脫胎於計劃經濟國家,上市企業少,當初很多企業上市純粹是為了國有經濟的脫困,所以這些上市企業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質量上看很難反映整體的經濟發展。規模小,投資者不成熟,股市容易受到人為的操縱。再加上2005年之前,股市的股票還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兩部分,股權的分離更弱化了股市的反映能力。各種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和實體經濟的背離次數更多。當然,長期看他還是能反映經濟的。 從目前中國股市的發展來看,中國股市將來也越來越能反映經濟了,但是要求股市完全的符合經濟發展是不可能的。股市有股市自己的規律。

⑥ 中國股市的晴雨表功能為什麼不明顯

問題一
股市晴雨表 意思是 經濟好--企業效益好---股票收益好---股市專好 [指數高]
可是我國的股市不成熟,很多企屬業不分紅,一般都是來圈錢的。所以幾乎都是投機成分。
我國指數的高低要看外場的資金進入股市多少,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一定的,進入股市的資金多,指數就上去了。

問題2
救市是維護市場穩定的手段,不然很有可能發生美國次貸危機類似的金融危機
樓市不景氣,房價下跌,那麼開發商從銀行貸的款可能就還不上,銀行虧損。銀行虧損你想想,我們的企業就貸不到款,,,我們的 金融流通不好,我們的經濟不就危機了

救房地產是必須的,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經濟一樣,不救不行。那麼怎樣權衡百姓民生問題,國家也一直採取措施,一直聲稱維護房價穩定,高的時候也打壓,就是想房價穩定。政府也在慢慢解除房地產的劫持,並且隨著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提高,會到一個合理價位。

⑦ 為什麼中國股市難以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國家的經濟是由眾多的企業事業所形成支撐,當大都企業的運營水平上升,就可以帶動經濟的上漲,反之就會放緩經濟增長速度甚至經濟衰退.股市是由許多的企業上市所構成的一個比較集中體現經濟水平的地方,當企業贏利或者倒退時,直接表現在股價的波動上,當大部分企業都在快速增長時,股價一定會逐步上漲,而大多數的企業快速增長也正是經濟上漲的信號.由於經濟的增長或衰退有個滯後性,而率先直接引起股價波動的就是上市公司的直接運營情況,因此整體股市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反應出經濟形勢的.因此可以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在股市上,由於投機和人為的炒作,個別股票和版塊可能與總形勢走勢不同,但是大體上還是可以反映出經濟形勢.

⑧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股市是經濟晴雨抄表,在中國,該觀點還不成立。
什麼是晴雨表,就是預測天氣晴雨的氣壓表。晴雨表顯然預測的是最近的天氣變化,而不是幾十年後的事情。查查歷史數據,我們就可以發現股市根本就不是什麼經濟的晴雨表,它根本就不能預測經濟發展變化,跟經濟發展趨勢也很不一致。
目前我國股市顯然難當經濟晴雨表,這與重大制度變化有關,不能用宏觀經濟學來解釋。另一方面,適逢我國經濟處於增速下滑區間、政策趨緊,給股民造成心理壓力,且不成熟的股票市場過於敏感,加之股市分析家不夠到位,股市表現低迷。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的說法很不靠譜。大牛市的崩盤可以誘發經濟危機,也許這是股市是經濟晴雨表說法的根據之一。但大崩盤畢竟比較罕見,股市大部分時間的表現跟經濟發展並不合拍。股市與經濟狀況經常性的背離,實在難以支持「晴雨表」的觀點。

⑨ 馬光遠: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股市不是經來濟的晴雨表的有點自太偏激,是站不住、不科學的偽命題!任何股市都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只不過有的國家股市反應經濟相對比較快、比較激烈,有的國家則反應經濟相對比較慢、比較緩,但不會是絕對不反應、一點都不是,有失偏頗,這種觀點似曾相識。看來至少是缺乏唯物辯證理念。

⑩ 中國股市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我舉了幾個例子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是千真萬確的,GDP不代表經濟好壞,至少不全部。起自01年的大跌是由於國有股的市價流通政策造成的,如果短時間內大量股票湧入市場,承接資金不足,價格一定會跌倒可承接價位才會停住。資金*股數=市值 一段時間內三者是相對固定的,如果股數增加了,另兩項不變,怎麼辦?每股價格自然要降低了。至於07年的大跌,本質上是相同的,源源不斷的股票大量上市,非流通股同樣過了解禁期大量湧出,加上價格的不斷上升,市場現有資金支撐不住這么高的市值,大跌是一定會出現的,即便沒有金融危機,沒有國家出台相關政策也會。
拋開GDP定義不談,它反映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只要鈔票不斷印,GDP會無限上升,所以單純看GDP是沒用的。給你就一個例子吧,是一個笑話。話說兩個億萬富豪在馬路上看見一隻狗留了一坨便便,富豪甲對富豪乙說:「你把這坨吃了我給你一個億,立馬兌現。」富豪乙猶豫了一下走過去吃了下去,甲兌現了承諾。乙雖然的了錢但覺著輸了一局,甲同樣也覺著有點後悔。正走著,兩人又看見一坨便便,乙立馬對甲說了同樣的話,甲毫不猶豫吃了下去,拿回了那一個億。這時,甲對乙說:「我們這是在干什麼,除了一人吃了一坨狗屎,什麼也沒得到」。乙說:「不對,我們為國家貢獻了2個億的GDP。」
在經濟的運行中,如果價格不能自由表達買賣意願,企業的經營決策不能充分考慮市場的真實需求,那麼任何的數據都是失真的。反過來如果這兩條達到了,經濟運行才有跡可循,分析才有意義。按照這個邏輯,滬深市場主板的絕大多數股票是沒有常規意義上的基本面分析價值的。根據我這個純粹的中國人對今後政策的理解,資產重組、借殼上市是絕大多數國企的必然選擇,那些大股東背景深厚,集團資產多樣的上市公司早晚要全部整合,而且還不會是一次完成。這樣,剩下的小市值股票尤其是私企,產品是自由競爭產物的上市公司,這樣的企業才有所謂的基本面分析價值。而且,主要精力要放在企業家分析上。政策是多變的,如果企業家沒有一個專心做企業的信念,企業是不可能發展、長存的。
刪除了垃圾以後,在剩下的企業中再分析股市和經濟的關系你會明白的。股市會提前3--6個月反應經濟的運行。企業在運行中首先會感到經濟的冷暖變化,隨後會在業績中體現,那就是季報。如果那些自由競爭的企業不約而同出現了經營滑坡、庫存上升、業績下降,問題不就已經有答案了嗎。至於政府投資,只會產生擠出效應。「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現在不就是在還賬嗎?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股市不是晴雨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