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哪位高手能幫忙指導一下股票的選股與計算,例如通過換手率及成交量來預測股價謝謝
預測股價
首先這個就預測不了的
就算猜對幾次,那對你的交易也沒什麼幫助
只能夠通過成交量來判斷股價是漲是跌
高送轉的你可以通過第三方網去查比如財經類
⑵ 如何通過成交量來預測股票的漲跌
通過成交量來預測股票漲跌經驗:
1、成交量的變化關鍵在於趨勢。趨勢是金,所謂的「天量天價,地量地價」,只是相對某一段時期而言的,具體的內容則需要看其當時的盤面狀態、以及所處的位置,才能夠真正確定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在股價走勢中,量的變化有許多情況,最難判斷的是一個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縮量,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可以遵循的規律,也沒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絕對數據。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勢」,即放量的趨勢和縮量的趨勢,這種趨勢的把握來自於對前期走勢的整體判斷以及當時的市場變化狀態,還有很難說明白的市場心理變化。在用成交手數作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據時,也可輔助使用成交金額與換手率進行研判,從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勢」。這里重點談談溫和放量與突放巨量的運用。
溫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也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之上升,縮量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突放巨量,一般來說在上漲過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十分困難,即「先見天量,後見天價」;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股價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反彈的可能就在眼前了,即「市場在恐懼中見底」。
2、上升途中縮量上攻天天漲,下跌途中縮量陰跌天天跌。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股價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漲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股價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股價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實際情況其實不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典型的現象是上漲初期需要價量配合,上漲一段後則不同了,主力控盤個股的股價往往越是上漲成交量反而萎縮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漲或高位放量滯脹時反而預示著要出貨了。上漲過程不放量表明沒有人賣股票,而盤面又能保持和諧的走勢,說明持有者一致看好後市走勢,股價的上漲根本沒有拋盤,因為大部分籌碼已被主力鎖定了,在沒有拋壓的情況下,股價的上漲並不需要成交量的。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現象,一是沒有接盤因此拋不出去,二是惜售情節較高沒有人肯割肉。因此縮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縮量才好,否則可能會綿綿陰跌無止期。實戰中往往出現無量陰跌天天跌的現象,只有在出現恐慌性拋盤之後,再次放量才會有所企穩。其實放量下跌說明拋盤大的同時接盤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顯示出有人開始搶反彈。由於弱勢反彈主要靠市場的惜售心理所支撐的,止跌反彈的初期往往會出現在恐懼中單針見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後的上攻反而會呈現縮量反彈天天漲的現象,這時不必理會某些市場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論調,因為弱勢反彈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說明籌碼已松動了,預示著新一輪下跌的開始。
⑶ 如何通過什麼數據怎樣計算股價呢
各營業部匯集交易所的賣買委託數據來主算股價,
由計算機系統自動計算。
⑷ 股票中的量能怎麼計算,怎麼分析
股票量能的三大指標分析如下:
1、成交股數VOL,這是最常見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縮量的相對情況。最大缺點在於忽略了各個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
2、成交金額AMOUNT,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了大盤中各種股票價格高低不同的干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縱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分析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莊家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明朗。
3、換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圖時固定運用的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橫向比較,能准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准,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進貨和拉升階段,可以估計主力的控籌量。當然大部分的分析軟體上不提供換手率的走勢圖,只提供當日的換手率數值,因此運用換手率時還需找一個好軟體才行。
⑸ 如何用量柱選股
在對股票進行買入前,重中之重,是一定要進行成交量的量比變化的分析,如果成交量變化不大,可以說,後市行情是很難把握的。量比應該是在換手率從低換手突變為高換手時放大為宜,也就是說,不能在換手率由高換手轉變成巨量換手時去看量比。因為此時多數情況下已經在階段性的高點附近了。量比的最大功用,是及時發現冷門股突變為熱門股的那一刻,用量比選股應盡量選擇價格位置低的個股,並及時捕捉之。運用量比時,只能在兩個點上著力,尋求高利潤。一個是股價調整後,經過縮量整理,股價突放大量反轉向上時;第二個是股價在上升過程中經過振盪整理,放量向上突破重要價格的時候。在股價運行中一定要注意換手率的變化,一般來說,個股的日換手率要達到5%以上才會股價表現活躍,但如果要股價持續活躍,還必須成交量以各種形式持續放大才能保證,但對換手率也要有個度,一般日換手率大於20%以上,容易引發階段性高點。 成交量的放大應該促成股價的上漲,並與上漲的強度成正比,放量不漲、放大量小漲、放量反而下跌都是不健康的情況。謹防下跌途中主力玩弄放量上漲的騙錢把戲。股價在完成上升趨勢後,就會進入新的趨勢,先前或者是橫盤整理,但終歸會進入下跌趨勢,標志就是在股價日K線組合中創下第一個低點反彈後(在下跌途中只要當日收盤價高於上個交易日高點就算反彈),再度跌破第一個低點,就可以說這個股票正式進入下跌趨勢了。在這個過程中,主力會時不時地來個放量反彈,對這種走勢要特別謹慎對待,可以用三把尺子來過濾主力可能的騙線:第一、看看跌幅,從高點算起跌幅小於 25%,騙錢可能性很大;第二、放量後成交量是否能持續,如果隨後的交易日迅速萎縮,主力肯定是在挖"坑人的陷阱";第三、是否是量增價升的正常良好走勢,如果量增而價格卻滯重難行,是絕對不能碰的,而且此時量能大幅放大,價增量升的K線應該是陽線,就算是跳空大漲的陰線都是不好的、要慎重對待的,這第三條也同樣適用於上漲行情之中。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方法,而換手率則能從本質上揭示成交量的意義. 絕對地量:小於1%;成交低迷:1%—2%;成交溫和:2%—3%;成交活躍:3%—5%;帶量:5%—8%;放量:8%—15%;巨量:15%—25%;成交異常:大於25%。
⑹ 怎樣從成交量上預測股價走勢
在如此市道里,只能買那些上漲的股票,也就是已經形成了上升通道的股票,千萬不要買那些在原地踏步走的低價劣質股票。
⑺ 如何根據每股收益來計算合理的股價
合理的股價要根據市盈率來計算,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這一公式,就可計算合理的股價,一般講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為40倍,所以,合理的股價=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40)。三季報每股收益0.50元,其合理股價為20元。
(7)如何通過計算量能柱預測股價擴展閱讀:在股市正常情況下估計股票的合理價格
一、不同的股票市場給的市盈率不同。比如鋼鐵10-15倍銀行20-30倍;汽車30-35倍;高科技35-50倍;這個不定自己來分析吧。
二、市盈率乘以當年利潤=正確估價(A1) 當然你如果對企業很了解,可以估計明年以及未來的企業每股利潤,你就可以判斷此股票明年和未來價格。
三、每股凈資產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高的企業,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
四、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也是很重要的指標,高的可以分紅送股,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低的分紅少,送股可能小且少。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凈資產=A2
五、按照第二部算出的估價A1與A2比較,A1遠大於A2,此股沒有抗跌能力或抗跌性差。在弱市會虧損的多。A1越接近A2的越好。
最後選股:根據以上原則,判斷未來的估價與現在股價B的差距,算出最高價格B1,同時也算出最低價格B2,(B1-B)/(B-B2)大於2時可買入,只有這樣你賺錢的幾率才大於66%。賺錢幾率小於66%堅決不買,大於80%大膽買入。
看公司財務報表,首先看負債和利潤更重要的是現金流,現金流是判斷一個企業能否在未來更好運作的重要指標。
⑻ 請高手講一下怎樣根據量柱量線選股
何謂「量柱量線」?有指標公式么?對「量柱量線」選股要求如何?
有的話就應該能編出選股公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