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通用王曉秋

上海通用王曉秋

發布時間:2021-02-10 03:27:19

『壹』 五年百款車型 王曉秋談上汽新能源戰略

[汽車之家行業]?「上汽將堅持在純電動、插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持續投入,計劃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車型。在百款車型中,插電混動產品不少於20款,氫燃料電池產品也有10款。」9月28日,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談到這一內容。

『別克微藍6』

當前,上汽正在開發全新一代輕量化、模塊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級的「三電」核心技術和純電動產品專屬架構,並通過「軟體定義汽車」,加快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技術的深度融合開發。

在此過程中,上汽將進一步加強跨界技術合作,完善「三電」及智能網聯產業鏈布局,共同分攤成本、加快創新突破,解決新能源車用戶在里程、充電、安全等方面的焦慮,提升新能源產品的智能網聯體驗。

與此同時,針對ToB和ToC不同用戶場景,上汽還將進一步開拓業務思路、創新服務模式,加快車電分離、充電體系等的業務合作模式探索。(編譯/汽車之家肖瑩)

『貳』 如何理解上汽新總裁人王曉秋說的「我們要先活下來,活下來永遠是第一條」

據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是國內少有在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上均積極開展技術產品開發的車企。2018年,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14.2萬輛,同比增長120%,連續第五年翻番增長。其中,王曉秋直管的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新能源汽車銷量9.7萬輛,同比增長119%。

今年3月底,王曉秋在接任上汽集團總裁前最後一次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的汽車市場已經非常嚴峻了,『活下來』永遠是第一條。」

王曉秋認為,中國車市持續走低,自主品牌份額接連下降,市場格局已經從過去的「你好我好」變成了「你死我活」。誰能在車市寒冬「站得住」,誰就能贏得繼續發展的機會。

上汽乘用車是最早提出汽車產業「新四化」的企業,隨後,「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汽車行業的「新四化」,在我國汽車行業內被廣泛接受。相信隨著王曉秋接任上汽集團總裁,上汽在「新四化」方面會走的更遠,擁有技術優勢的上汽集團也必然能在車市寒冬「站得住」。

『叄』 上汽高管團隊為什麼要進行內部調整

畢竟大象轉身,對於上汽集團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而言,任何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意味著可能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也是很多國際大型公司,為什麼寧願守舊也不願意革新的原因。

繼今年3月原上汽集團副總裁張海亮離職並加入樂視後,上汽集團高管團隊再次出現變動。

1972年出生的谷峰,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管理學博士,教授級高級會計師。作為科班出身的金融男,如果看重收入,早就沒必要呆在上汽集團,作為傳統製造業,上汽集團高管的年薪,最高不過200萬元人民幣,這個級別與金融業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

本可以順理成章進入最炙手可熱金融業的谷峰,卻將畢業後至今近20年的職業生涯交給了上汽集團。1997年進入上汽集團的谷峰,全程參與了上海通用財務體系設立。2001年,調任上汽集團後,領導和參與了上汽集團2004年整體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16年,領導了上汽集團整車業務整體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領導收購上柴股份),2008年參與巴士股份重組,後更名華域汽車。同時利用資本市場平台積極開拓上汽集團融資渠道,在任期間,通過分離交易和轉債,定向增發,中期票據等金融品種融資近400億,最後又負責牽頭組建上汽集團歷史上第一個200億備用銀團貸款,銀團貸款的使用范圍又開拓了備用銀團貸款的新方向。

『肆』 王曉秋將接班陳志鑫出任上汽集團總裁,這會對上汽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7月4日,「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刊登的一則「上海市市管幹部任職前公示」的消息顯示,現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的王曉秋,擬任市管企業正職。這意味著,王曉秋將接替陳志鑫,成為上汽集團總裁。

當天,上汽集團總部二層食堂入口的公示牌張貼出了《王曉秋同志任職前公示》,詳細介紹了王曉秋的個人基本信息和過往簡歷。公示顯示:「公示時間為2019年7月4日至7月11日。如對公示對象有情況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間向市委組織部反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與王曉秋一起提名的,還有現任上汽集團代理CFO衛勇、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傑、上汽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楊曉東。

7月3日,上汽集團總部公示了兩份《考察預告》,分別是由中共上海市組織部企業幹部處發出的對王曉秋的《考察預告》、由上海市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處發布的衛勇、祖似傑、楊曉東等人的《考察預告》。據了解,公示期結束後,衛勇、祖似傑、楊曉東都將提升至副總裁級別,衛勇將擔任上汽集團CFO,祖似傑提拔為上汽集團總工程師,楊曉東將升任為上汽集團副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上汽集團現任總裁陳志鑫於1959年5月生人,今年剛滿60周歲,已經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一直以來,執掌自主品牌的王曉秋被業內看作是陳志鑫的接班人之一。

面對車市「寒冬」,王曉秋不止一次強調「活下去」:「這一年會淘汰很多企業,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先活下去。」在王曉秋看來,「市場越來越差也是在提醒我們的團隊,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必須時刻要有拚命的精神。」

面對下半年車市大考,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7月1日召開的年中幹部大會上強調:「上汽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把『穩』放在首要位置。」對於未來上汽該怎麼走,創新工作如何落地,陳虹指出,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幹部人才隊伍是推動企業可持續創新的重要支撐。

此次高層大變動,王曉秋、衛勇、祖似傑、楊曉東等人將成為陳虹的「左膀右臂」,助力上汽集團「新四化」加速落地。新團隊能否給上汽帶來新的發展活力,業內將拭目以待。

『伍』 楊曉東拆分榮威,上汽第三品牌或落空

隨著榮威新能源汽車專屬車標浮出水面,可能意味著上汽集團不會再推出新能源汽車品牌。

榮威雙標5月亮相

在近日的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上,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終於確認榮威品牌將推出雙標。他表示,全新的「R標」將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專屬商標。傳統的「獅標」在設計上似乎也有所變動,在RX5PLUS的最新官方圖片上,「獅標」的雙獅改為灰白色,底色則改為黑色,整體樣式和比例都有所變化。

「雙商標並不是雙品牌,而是一品牌兩個商標。」上汽榮威對中車網表示:「具體信息我們會在5月10日的中囯品牌日發布。」

榮威品牌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雙標運營,是楊曉東上任後對外一個重要動作,這可能意味著榮威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相比以前更加獨立的同時,上汽是否推出第三個乘用車品牌一事有了定論,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也曾在去年特別強調:「上汽沒有必要再造一個高端品牌。」

近年來,中國車企通過另設高端品牌以期實現品牌向上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截至目前都不成功,一些新創新能源汽車品牌更是深陷危機。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對中車網表示:「很多國內車企都希望通過打造新的自主品牌實現向上突圍,但目前看來並不成功,有的甚至讓原有品牌淪為廉價品牌。所以,與其把精力放在品牌向上,不如讓產品向上。而上汽和大眾、通用有著廣泛的技術合作,這會將會幫助上汽自主品牌打造更好的產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車市「中考」成績出爐,多數車企目標沒完成,頭部玩家競爭激烈

車市半年考成績單出爐,喜憂參半。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771.2輛,同比下降22.5%。
掃一眼各大乘用車企業的年度銷量目標完成率,基本大多數都只能完成三四成。換言之,今年他們的年度銷量都或將齊齊打個7-8折。
看來,中汽協早前預計中國汽車銷量今年將下降10%-20%,都算比較保守了。
然而,除了上半年因疫情而造成的停產之外,事實上這部分「消失」的銷量更多是已經或即將被淘汰掉的尾部車企。
因此,從上半年車企銷量TOP10的那份名單中,「頭部玩家」之間的比拼也愈發膠著。
首先,上半年,吉利與上汽通用之間的差距已由去年同期的14萬輛,縮至4萬輛。這背後是反映著中國品牌在產品和營銷體繫上的持續「進化」,同時也讓人期待吉利能否在年底擠進前三,成就中國品牌在「危時」的高光一刻。
中汽協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銷量為59萬輛,同比下降11.6%,市場份額僅為33.5%。這是中汽協自2009年發布中國品牌乘用車月度市場份額以來的最低水平。
除了吉利,位列第六名的長安汽車,也顯示了其意欲重回「百萬俱樂部」的決心。
作為TOP10中上半年銷量唯一取得同比增長的中國品牌,長安汽車無論在轎車還是SUV板塊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從逸動PLUS到UNI-T,長安汽車這一輪構建起綜合實力,是否足以支撐其笑著走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其次,上汽通用五菱跌至第十位和長城汽車掉出前十,是上半場車市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幕。
不過,隨著宏光MINI EV以及新一代哈弗H6、WEY新車型的推出,這兩家車企的下半場仍值得期待。
相對於乘用車市場的表現,國內新能源車市雖然上半年的銷量有著同比37.4%的跌幅,但市場中競爭的激烈程度,遠超傳統燃油車。
「誰能成為首款在銷量上擊敗Model 3的車型?」這一問題如今看起來似乎無解。
但最近市值超越了上汽的比亞迪表示,這個答案呼之欲出。
下半年,比亞迪搭載刀片電池的首款量產車型——漢EV,將是其從特斯拉、蔚來等競品手中奪回焦點的重磅產品。
截至7月7日收盤,比亞迪(002594.SZ)股價上漲2.6%,報收83.0元,股價創下新高,市值達到2264.4億元,超越了上汽集團(600104.SH)同期2243.2億元的市值,成為中國整車企業「一哥」。
事實上,在上半年表現不怎麼好的汽車股中,比亞迪港A兩股一路領漲,半年合漲1200億元,可謂「一枝獨秀」。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行情一路下滑的形勢下,支撐比亞迪市值一路上漲的,到底是什麼?
若我們回顧一下比亞迪上半年的種種舉動,從電池業務到半導體業務的成立和拆分上市,比亞迪在核心零部件領域謀劃的突破,無疑是資本市場看好其後續發展的一大關鍵。
不過,如今在特斯拉之後,已然成為新造車勢力樣本的蔚來汽車,也將成為與比亞迪爭奪國內新能源汽車「頭號玩家」稱號的一大競爭對手。
不說不知道,7月9日,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市值已然達到143.28億美元,若摺合為人民幣,也剛剛突破了千億。
7月10日,蔚來汽車的市值仍在持續飆升,當天收盤時已漲至166億美元。
當然,這跟蔚來汽車昨天宣布獲得國內六家銀行提供的104億元人民幣綜合授信有關。
如今,交付量節節攀升的蔚來汽車已然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個極具「教科書」意義的案例,蔚來汽車這段「由死向生」的上半年經歷,或將形成一種標簽化的造車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昨天的簽約儀式上表示,公司將助力合肥市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形成全球創新引領能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為長三角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成為我國汽車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樣板。」
而就在7月9日,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上表示,上汽集團正在牽頭制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三角創新平台落戶上海的方案。
為此,可以預見,當下在大眾和蔚來都與合肥深度綁定之際,未來長三角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頭號玩家」爭奪戰,勢必又將掀起一輪熱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請回答2019丨誰是汽車圈最慘的人誰的離任最該被懷念

(文/張鈺翊)韶華勝極,料峭冬來。不知不覺中,2019年的片尾曲已經響起。這一年,全球汽車品牌加速在中國的電氣化布局,這一年,中國品牌迅速崛起,成為超越合資品牌的新力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將目光投入2019年度十大汽車人物發現,始終有一些人站在行業之巔,為車市撥開迷霧,指引行業前進的方向。當然,還有一些人和企業選擇劍走偏鋒,成為全年不間斷的關注焦點。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汽車行業究竟有那些人物備受關注?車友頭條盤點2019年度十大行業人物,通過他們來復盤2019年汽車市場的發展脈絡。

李書福: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2019年的壓軸人物是李書福。這一年,吉利汽車在他的帶領下,自主品牌燃油車型順利開啟全系「國六B」新時代,而且旗下高端純電車型幾何A的上市也帶來了新增量。在沃爾沃持續保持逆勢增長的同時,吉利持續為寶騰與路特斯注入活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1997年,李書福懷揣著「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夢想,創造了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吉利汽車。2019年11月,吉利汽車打敗上汽通用和東風日產成為排名第三的汽車品牌,李書福曾言「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就快要實現了。如今,李書福和他的吉利汽車集團劈波斬浪,所向披靡。

自來孱弱皆湮滅,惟有強者長留名。我們期待,2020年的汽車市場,還會出現更多顛覆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上汽「大叔」王曉秋,活下來就算勝利了嗎

媒體喜歡用「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來形容一個身居高位的人,表達其居高位時承受的壓力和付出的代價。

這句話,在過去多年曾經多次被用在了王曉秋的身上。

王曉秋,上汽集團總裁,上汽乘用車總經理。可以說,王曉秋是一個在汽車市場上逆風行駛的「鬥士」,他自稱是懂得年輕人的「大叔」,看似言辭不多,但敢言且言出驚人,常常用幽默的表達讓聽眾體會到其中的深意。

扉旅汽車發現,上汽集團官網的表述中無不溢著對名爵出海的驕傲感:2019年,上汽集團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35萬輛,同比勁增26%,佔比高達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33%,名爵2019年總銷量29.8萬輛,其中海外銷量全年累計13.9萬輛,同比猛增90%,位列中國出口單一汽車品牌第一。其新能源車大舉進軍海外市場並「搶灘」歐洲,成績凸顯,全年銷量突破1.4萬輛。名爵ZS車系海外年銷量突破6萬輛,在英國、泰國、海灣六國、中東等市場名列前茅,當之無愧「全球爆款SUV」。

的確,王曉秋助力了上汽自主品牌出海。2019年,名爵作為急先鋒遠銷至英國、挪威、荷蘭、德國、澳新等發達市場在內的60多個國家,在英國、泰國、智利、澳新、印度、中東GCC等快速形成7個「規模級」市場。在英國,以155.6%的銷量增長率成為增長最快品牌,銷量過萬。而諷刺的是,這一切都不妨礙輿論戲謔MG是從英倫范逐漸降級為小鎮青年。

王曉秋是一個能夠沉的住氣的人,無論是面對成績,還是面對問題,他都很少真正情緒外露。眼下市場洗牌的壓力,他早有預感:「中國汽車工業的冬天已經提前來了,這個嚴冬不是一個月兩個月,有可能是兩年。」

有了中肯的認識還需要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不得不承認的殘酷現實是,作為上汽自主最重要的兩張牌,榮威和MG的品牌力屢遭質疑。

2019年,王曉秋和上汽「活下來」了,可「活下來」就是勝利了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上汽集團1月銷量同比下滑超三成,上汽通用銷量超越上汽大眾

國內最大車企上汽集團最新公布了1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上汽集團1月銷量為40萬輛,同比下滑34.55%,超出國內乘用車市場一月同比下滑20.2%的整體水平。

具體來看,1月上汽集團旗下合資板塊下滑明顯,上汽通用1月銷量為12.5萬輛,同比下滑30.49%;上汽大眾銷量為11.3萬輛,同比下滑40.53%;上汽通用五菱1月銷量為7.8萬輛,同比下滑51.1%。上汽大眾的月銷量跌幅高於上汽通用,這種現象之前並不多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旗下自主板塊1月銷量出現了上升。其中,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1月銷量超過了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而上汽大通1月銷量為1.15萬輛,同比提升11.42%。

2019年,車市寒冬、國五國六切換以及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等多種負面因素的糅雜,讓上汽集團開始面臨拐點,罕見地出現銷量、業績雙雙下滑的現象。

近日,上汽集團公布了2019年業績預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5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104億元,同比減少28.9%左右。

同時,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21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110億元,同比減少34%左右。

對於業績出現下滑的原因,上汽集團將主要原因歸咎於去年銷量的下滑:公司2019年度整車銷量623.8萬輛,同比減少11.54%。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國汽車銷量為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這意味著上汽11.54%的銷量下跌幅度高於整體市場。

此外,從歷年銷量數據來看,2016年,上汽集團取得預計全年實現整車銷售突破640萬輛,同比增長9.6%的優異成績;2017年,銷量數據繼續同比增長6.80%至693萬輛;2018年,上汽集團更是達到了705.2萬輛的新高,同比增長1.8%。換句話來說,2019年的上汽銷量不僅近三年來出現首次兩位數的同比下滑,體量上更是跌回了三年前的水平。

好消息是,相比於合資板塊的大幅下挫,上汽集團旗下的自主乘用車表現有抬升的勢頭,雖然2019年全年仍同比下降4.08%,以累計銷量67.3萬輛收官,但在2019年12月實現銷量7.74萬輛,同比增長了11%,已經開始回升。其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在2019年累計銷量超過了18萬輛,與2018年相比取得了30%的增長,遠高於行業增幅。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海外業務也有所收獲,根據官方數據,2019年,上汽集團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汽車總計35萬輛,同比增長26%,佔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33%,也就是說國外出口每三輛自主品牌汽車中,就有一輛來自上汽乘用車。

2019年是上汽集團業務轉型調整的關鍵一年。高層人事層面,王曉秋接任了退休的陳志鑫,出任上汽集團總裁。在新任「掌門人」王曉秋的帶領下,上汽集團開始在「保住市場佔有率」的同時,積極布局「新四化」,謀求未來可持續發展。

2019年,沉寂近三年的上汽奧迪項目「呼之欲出」。據公開信息顯示,首款實現國產的上汽奧迪車型,極有可能是加長版的中大型轎跑——奧迪A7。屆時,上汽奧迪或將成為上汽集團新的動力引擎。

此外,上汽集團還在去年底宣布與廣汽集團「牽手」,作為中國排名前五的兩家汽車巨頭,雙方將探討在技術研發、資源協同、投資布局、市場拓展、商業模式創新及國際經營等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上海通用王曉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