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家化與平安始末

上海家化與平安始末

發布時間:2021-02-09 08:01:54

㈠ 由國資委主導的中國平安並購上海家化和一般的並購案例有何異同

涉及國有股份

㈡ 上海家化真的要被玩壞了嗎

不過當前最大的問題是,現在由「平安系」把控著的上海家化,一刀接一刀揮刀自殘專,這家頭頂「民屬族日化」光環的行業龍頭企業,這支昔日白馬股,還能否好好持續下去?

為掃清宿敵,又一次「自殘」

最新的一個刀口,是在23日捅開的:家化原總經理王茁勞動爭議案的庭審中,原告上海家化方面為了證明王茁的失職行為,上海家化方面在法庭上提交了最新收到的證監會對上海家化的處罰決定。根據這份處罰決定,監管部門擬對葛文耀處以15 萬元罰款,對宣平、曲建寧、丁逸菁、吳英華等4人處以10 萬元罰款,馮珺等13人處以3萬元罰款,而上海家化企業本身也被予以警告並處以30 萬元罰款。

按照王茁方面的觀點,上述處罰並不是最終結果,不能以此為證據。葛文耀則在微博中公開抗議,指出家化這樣做才是嚴重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23日午後上海家化緊急停牌。停牌前當天股價大漲7%。

一家上市公司,急著自己披露剛剛接到的證監局「罰單」。這種近乎自殘的行為,放在「平安系「實際控制的家化與葛文耀王茁等前高管之間的糾紛背景下看,就顯得不難理解了。基本上,目前的家化公司的行為邏輯可以這樣總結:為了幹掉那些人,不惜暫時揮刀自傷企業。

㈢ 有沒有知道有關 經營者和所有者爭奪公司所有權的案例 譬如上海家化與平安信託那種 越

相似的有大商股份的控股權爭奪,茂業系和原股東及管理層的戰役,詳情網路

㈣ 心理學知識分析上海家化與平安信託的矛盾原因及解決

相關報道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在分析矛盾的時候,從雙方所處的不同角度出專發,他們為了什麼,為屬什麼這么做,全資收購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情,整合的沖突。如果對資料能夠有一個詳細的把握的話,應該就有頭緒了。


僅提供一些個人參考,謝謝,如回答不好,請見諒。

㈤ 平安與上海家化到底是啥關系,誰是大股東,平安是大股東么

平安把上海家化完全買下來了,不是股東的關系,是附屬公司

㈥ 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購案

家化股權來改制繼續在吸引人們的眼球源。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公開信息顯示,家化集團的股東上海市國資委自9月7日以公開掛牌方式,出讓其持有的家化集團100%股權,掛牌公告期為自公告之日起的20個工作日。據此推算,10月10日將是掛牌的截止日期,誰參與競購將被揭開面紗。
上海家化股權競購進入最後階段
隨著上海家化股權競購雙方平安、海航相繼遞交標書,上海家化股權競購進入最後階段。繼海航爆出50億注資計劃之後,平安70億注資計劃也浮出水面。競購文件已移交專家組評定打分,誰將勝出周一可見分曉。
平安擊敗海航收購上海家化
2011年11月7日,上海家化母公司家化集團100%股權最終被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通過競標獲得,後者為平安信託旗下平安創新資本全資子公司。

㈦ 左手六神右手美加凈,為什麼上海家化卻創造不了業績神話

主要是公司品牌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尤其去年收到疫情的沖擊,營收利潤雙雙出現下滑。從上海家化最新公布的財報來看,其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左右,而利潤下滑更是大,接近50%的跌幅,在疫情的沖擊之下,這家家化公司顯然後勁不足。有上海家化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業績的下滑和大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去年整個化妝品市場都出現了不小的降幅。而與低迷的財報對應的是,其公司董事長張東方離職,據傳,是公司大股東對張東方的業績並不認可,所以想更換公司董事長。

㈧ 上海家化與中國平安

如果讓我選擇,就選擇中國平安,沒有理由,不解釋

㈨ [金台觀察]上海家化風波帶著中國公司治理怎樣啟示

對於一家公司,企業家更重要、員工更重要,還是股東更重要? 對於一家公司,就業更重要、工資更重要,還是利潤更重要? 對於一家公司的戰略,要基於市值、還是基於利潤,還是基於基業長青? 管理者,必須為了股東財富的最大化而工作嗎? 不同的答案會帶來不同的選擇。 平安信託與家化管理層的紛爭在本質上就是對於這些答案的不同理解。 平安信託已經解除了葛文耀在家化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位,現在上海家化小金庫的風波,給葛文耀的位置,帶來了更多變數。 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設計中,過多地迎合了投資資本。比如說,家化集團和平安信託都是獨立法人,但法律允許平安信託犧牲家化集團,以適應其自身的發展戰略:葛文耀稱,平安信託入主後,一直在變賣資產,致使家化集團名存實亡。 對於平安信託而言,他的利益在於入股了家化之後,如何以更好的價格賣給下家。對於上海家化的管理層而言,他的利益可能在於這家公司的規模和可持續發展,並且,當下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可能要求他們對股東套現予以配合。 家化人事斗爭已經發生了兩周,現在的焦點是上海家化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的穩定,因為有太多的投資人是這家公司的股東,機構投資人和中小投資者希望這家公司能夠穩健前行。大股東與家化管理層的矛盾表明,這給上海家化的未來帶來了不確定性。 股東主義理論里,一切圍繞股東旋轉,當下的公司治理框架,就是沿著這個理論出發的。對於股東本位的制度設計,支持者看來是不證自明的。更有種說法是,股東財富就是社會財富,這是資本分配最優化的過程中必須的路徑。 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認為,中國公司治理需要進行改革。大股東侵害公司利益的事件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治理的焦點並非股東無法捍衛其自身利益,而是公司無法捍衛其自身利益。上海家化算不上是一個典型案例,但當下有太多類似的事情發生。比如,當大股東股權解禁可流通的時候,公司往往以市值管理的名義,為減持配合。在很多時候,這極有可能犧牲了公司的利益。在這個時候,就必須引入其他利益相關者,更多地予以平衡。 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與股東之間,並非簡單的管家與東家的關系。上市公司是一個獨立法人,有自己的生存權和利益,他與股東的關系並非在所有的時候一致,那麼管理層在其中應扮演何種角色? 我們知道,中國第一代創業家慢慢淡出之後,中國職業經理人階層面臨崛起,這些關系如何協調,對於中國的未來尤其重要。無論是較早的國美控制權爭奪、雷士照明管理層與投資者的沖突,還是現在上海家化的內斗風波,這些案例都表明,中國的公司治理已經到了檢討這些核心問題的時候了。

㈩ 上海家化爭奪戰背後:為什麼中國平安能勝出

簡單啊,平安爭奪家化是平安這家公司想賺錢,所以會讓家化成為平安賺錢的機器。其他股東不同,是個人想賺錢。看似都是想賺錢,但實際是不同的。如果在公轉民企業做過的都清楚差別在哪裡。

閱讀全文

與上海家化與平安始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