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拿地模式分析

上海拿地模式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09 02:28:34

⑴ 請問土地開發商一二級聯動的拿地模式是什麼意思

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指土地、房屋兩級市場聯動開發。即從事土地一級開發的片專區、園屬區開發企業通過一定的方式參與甚至主導二級開發。
一級開發就是土地拆遷平整,弄成三通一平,但要轉二級市場要通過國土系統。
二級開發就是通過土地招拍掛獲取土地。
拓展資料:

一二級聯動開發
對於企業而言:

1.節約成本。由於土地成本可控,可以節省開發建設成本,據統計,一二級聯動能省開發成本近10%,甚至更多;

2.熟悉項目狀況。從事一級開發的開發企業比其他企業更熟悉整個開發項目用地的狀況,在人力資源、土地開發狀態、拆遷遺留問題、工程進度要求等方面更有優勢。

⑵ 開發商如何拿地

開發商是如何獲取土地使用權的呢?當前我國的開發商獲取土地的主要形式是國有土地出讓,即參加招標拍賣掛牌,簡稱招拍掛。2007年後,地王現象頻出,很多人也將批評的矛頭瞄準了招拍掛制度,認為是招拍掛制度導致了房價的瘋狂上漲。
房地產行業分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土地市場就是一級市場,這完全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在土地一級市場實行寡頭壟斷,所有的土地資源全部被國家獨家控制。一級市場是拿地最主要的通道。
一級市場土地交易在20世紀90年代採取協議轉讓形式,開發商與政府簽訂土地出讓協議,支付出讓金與前期動遷費等費用,就可以把土地轉讓到開發企業名下。協議轉讓也是時代的產物,那個年代土地資源豐富,拿地企業並不踴躍,地方政府為了保證土地財政收入,主動向各類開發商熱情招商,以較為優惠的條件,吸引開發商拿地,從而確保地方財政收入的來源。
1997年,正逢東南亞金融危機,上海整個市場極度低迷。當時上海政府就主動向香港的幾大房地產巨頭招商,讓這些富豪們來上海投資,開給他們的條件相當優惠,其他不說,就在土地開發期限上,極為寬松,大多數土地出讓合同上規定,土地開發周期長達八年之久,這樣就給這些外資囤積土地的機會,通過土地的長期儲備來博取土地增值。不少外資到了2000年後也沒有主動開發,還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把一塊塊土地轉讓給其他內資與外資企業,通過土地增值來獲取收益,錢賺得很輕松。
房地產發展史上有些開發商成長是有原罪的。不少內資小房企,限於資金窘迫,往往是與地方政府協商,先象徵性地支付一些意向金,出資幾百萬元就夠了,而房屋土地部門違規操作,收到定金後就發放土地使用權證,開發商拿到了產權證後就可以去銀行融資,拿了銀行的資金再來進行房地產開發。
亂世出英雄,在房地產行業還很不規范的時候,這個行業造就了無數億萬富翁。有一個從百萬富翁變成億萬富豪的故事。一位當時在機關做團幹部的年輕人王為東,在常人看來,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收入穩定,但他還是願意去商海里嘗試游泳而毅然下海。當時他憑著一股積極創業的熱情和社會關系資源,在上海浦東找到了一塊很小的土地,先簽訂了一份土地轉讓意向書。然後他憑著這份意向書到處找合作夥伴,終於被他找到了一家鄉鎮企業,這家企業對房地產開發一無所知,但對王為東很信任,答應去銀行融資後投入開發。王為東創業時候可以說一無所有,成立公司的錢還是這家企業在銀行融資時候多借了一百萬元後再借給他的,由王為東歸還銀行利息。在現在看來一百萬元只能開家小飯店,但在那個年代,運作得好,奇跡就會出現。
在浦東小地塊初試牛刀,賺了錢後,現金流就有了一些鋪墊,於是接著再拿地開發第二個項目。王衛東憑著一種悟性,每步節奏踏得很准,合作夥伴是鄉鎮集體企業,他利用這種優勢,藉助他們的資金實力,實行承包開發合作制,其他股東不參與經營,由他來全程操盤。君子協定,其他股東拿投入資金30%的固定回報,項目今後的虧損與否,其他股東永遠是約定的固定回報。要知道房價一直是處於上升趨勢中的,約定的回報率只是一個時點的定格,房地產的增值空間在實際運行中經常是無法預測到的。兩年後項目運行基本完畢,但項目的利潤回報並不是當初預計的那些,這樣王為東按照約定按時支付給其他股東的回報後,他的個人身價頓時從小矮人變成了小巨人,新生代富豪就此產生了。
一級市場土地出讓到了2002年7月1日後由協議轉讓改為土地競拍,由房地部門通過組織競拍的形式讓拿地企業參與現場競拍。但各地在土地招拍掛的形式上又有變體,如上海實行的是土地競標方式,開發商的出價不是唯一獲取土地的因素。即每塊土地的取得,並不是價高者得,而是每家開發商把欲競標的土地,標上自己的出價,提供此地塊的規劃設計方案,同時提供銀行資金證明、開發資質等級證明等。由專家評審小組根據出價、方案、資信等綜合因素,當場評出該土地的得主。
拿地的模式還可以通過與政府合作,參與土地一級市場的開發後自己再保留一塊土地,這樣就可以以較為低廉的價格輕松獲取。也可以通過資本運營、企業股權收購獲取。
土地市場招拍掛制度的建立,從整體上是規范了土地市場的混亂定價行為,有利於價格發現。1995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明確規定了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是可以採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包括住宅用地協議出讓的方式。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協議的形式佔了很大的比例,這就產生了權力尋租以及低賣國土的問題,房地產界權威專家孟曉蘇多次呼籲,要增加土地出讓中的招標和拍賣的比重,全面進行招拍掛這樣的一個階段性措施開始落地。但是包括孟先生在內的很多人士,都認為後來的招拍掛制度推高了地價:土地出讓招拍掛在不斷引發新「地王」的出現。所以要想抑制過快上漲的房價,就要完善我們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供應和出讓制度,這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早期的開發商拿地都是可以通過協商,分期付款來獲取土地資源。到了2000年後特別是招拍掛制度形成後分期付款的形式越來越被管理層所不容許。再加上土地價格的日漲夜大,中小房地產企業拿地的能力越來越削弱了。大體量的土地只有大型國企和上市企業有能力操作。很多大型房企不是靠著市場的積累獲得資本,而是靠具有國資背景容易籌錢,獲得了壟斷地位,並採取瘋狂推高土地價格的辦法,將民企逐步驅出市場。2009年一線城市房價漲了50%以上,這與土地一級市場不斷冒出的新地王有很大關系。
地王與金融危機有關系,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受益方很多都是國企,而中小企業貸款現在依然很難。地王的出現,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於這些大型房企太兇猛,嚇到了一大批房企和購房者。地王的出現,斷了樓市一條修正自己的活路,樓市不斷躥火冒煙,危及房地產業的根本和可持續發展。
土地的招拍掛制度比以前那種採用協議方式出讓經營性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做法更為合理,而且效果也很不錯。土地招拍掛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遏制國土資源的流失,最大限度地防止權力尋租等一系列人為干擾市場的行為,打擊圈地和炒賣地皮的行動,較好地維護公共利益。而且,從近些年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勢頭來看,土地招拍掛方式確實為地方政府增加了收入,地方政府更有積極性去加速城市化進程。
土地招拍掛制度最初源於歐美,後來在我國香港廣泛推廣使用。我國目前的經營性土地招拍掛的形式,正是參照香港的土地拍賣規則而制定的。這個制度從理論上說可以從源頭上防治土地批租領域腐敗,同時也是提高城市土地運營水平、改善投資環境的根本措施,讓土地可以以更公平、合理的價格出讓,減少人為干擾因素,從而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但是,這種方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從2007年開始,地方政府一味傾向於「價高者得」的做法,更加推動了地王的不斷產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國房價近幾年來不斷暴漲。也就是說各地的房價高企,是地方政府為了追求土地財政收入而推高了房價,麵粉比麵包貴的故事也在中國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經常上演。因此,必須改革土地拍賣制度,將其與民生問題掛鉤,避免土地拍賣對民生問題的傷害。

⑶ 房地產企業有哪些融資拿地的模式

您好,希望點點租可以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1、拿地階段:劣後投資人通過SPV設立有限合夥企業,分級資金以直接或通過SPV的形式認購有限合夥份額,有限合夥企業注資並控股開發商為目標項目成立的項目公司。這里的劣後投資人是指介入地產項目運作全階段並以獲取項目完成開發、銷售後分紅收益為目的的金融機構
2、拿地後(繳清土地出讓金)至開發貸放款前:分級資金通過SPV認購有限合夥企業的優先份額,融資人-開發商以不限於現金、股權等形式認購有限合夥企業的劣後份額,有限合夥企業以不限於委託貸款、附加回購條件的股權投資等形式向項目公司提供資金。
3、開發貸:底層項目滿足銀監會規定的「四、三、二」標准時,可直接採用信託貸款、銀行貸款,只是集團下屬非銀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與銀行貸款比較並無優勢,集團內只有銀行具備做開發貸的條件,但是如果融資人對用款效率、資金監管等方面有強烈需要並且能夠滿足這些要求,非銀金融機構依然有落地開發貸項目的機會。
4、其他,不限於某一特定階段:
(1)項目公司應付賬款保理;
(2)開放商以自持或者待去化物業作為基礎資產,通過財產權、資產收益權信託融資;
(3)財險保單增信引入網路平台資金,通過SPV對開發商發放指定或不指定用途的貸款。
以上只是基本的交易模式,實際操作過程中因資金方的風控、合規需求或者融資人的信用水平,會對交易結構進行相應調整。

⑷ 上海拿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抄****所在地:上海襲市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張松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注冊地址:浦東新區龔豐路709號3幢6室
法定代表人:張松
成立時間:2008-01-15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105327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浦東新區龔豐路709號3幢6室

⑸ 開發商拿地如何知道這塊地的規劃呢

樓主,應該不是開發商吧。
現在拿土地都是通過招投標來的,招標文件里必然註明回土答地用途和指標。 這個信息得到的早和遲並沒有太多先機。

規劃部門肯定是知道土地的用途和屬性,不過他不可能隨便告訴外人。

至於碰上國家或市府重大工程動遷,那地也就不要拿了。

⑹ 上海臨港工業用地招拍掛前,拿地企業先要做哪些准備

要做好兩件事

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確定自己需要的地塊位置二是已經自己需要的地塊的市場前景與潛在價值即升職空間



;yi

⑺ 2020中國房企拿地情況分析

根據中指研究院2020年7月1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報告看,中國房企拿地主要有以下特點

當月要點:

1. 上半年拿地規模同比基本持平,6月拿地處高位

2. 拿地銷售比回升,第二陣營企業拿地更積極

3. 合作拿地權益佔比上升,收並購機會仍存

4. 布局重點聚焦二線,長三角仍為熱點

01 上半年拿地規模同比基本持平,6月拿地處高位

2020年1-6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5169.8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基本持平。TOP100門檻值升至40億元,環比增長21.2%。

圖:2020年1-6月50家代表房企每月拿地總額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中指地主

杭州熱度最高,中西部省會城市與城市群內熱點城市頗受青睞。1-6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TOP10城市中,中西部省會城市佔5席,其中西安拿地面積達565.4萬平方米,位列第三,重慶位居第六,長沙與鄭州也較受歡迎;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各有兩個城市上榜,杭州位居第一,蘇州、佛山均超過450萬平方米,廣州近400萬平方米,是前十城市中唯一的一線城市。

⑻ 2020年上半年房企拿地的側重點在哪

根據中指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0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來看,房企拿地布局的重點聚焦在二線,長三角仍為熱點。

圖:2020年1-6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積城市等級、區域分布情況

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6月份入榜地塊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成交金額門檻為40億元。入榜地塊中,武漢入榜3宗地塊,總成交金額為211億元,其中漢陽區濱江大道以西地塊以總價78億元占據榜首;杭州入榜2宗地塊,總成交金額為112億元;一線城市中,廣州、深圳和上海各入榜1宗地塊。另外,三線城市中東莞有1宗地塊入榜。

閱讀全文

與上海拿地模式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
安徽汽車融資租賃 瀏覽:54
基金託管平台 瀏覽:379
中國投資協會張永貴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