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葯敏試驗培訓

上海葯敏試驗培訓

發布時間:2021-02-07 18:51:00

上海松江醫院能做衣原體葯敏試驗嗎

應該可以,你去新松江路上的第一人民醫院問問,三級甲等醫院,什麼都有。

Ⅱ 學習細菌做分離鑒定葯敏試驗要多久

微生物學檢查的方法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接到標本後應立即進行微生物學檢驗。主要包括直接鏡檢、檢測特異性抗原或病原體成分、進行分離培養和鑒定、體外葯敏試驗等。(一)直接鏡檢標本經塗片染色或制備濕片鏡檢,有些標本如尿液、腦脊液等經過離心濃縮後鏡檢出其初步結果對有些病人標本有診斷參考價值。直接鏡檢對於確定進一步檢出步驟及鑒定方法也很有幫助。另外,直接鏡檢還可評價標本是否符合檢驗要求。(二)快速診斷快速檢測病原體成分主要是指特異性抗原和核酸檢測。特異性抗原檢測包括免疫熒光技術、膠乳凝集試驗、酶免疫技術、對流免疫電泳、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等。核酸檢測包括核酸探針雜交、PCR技術。其他快速檢測法還有氣-液相色譜法、化學發光、生物發光測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陣列晶元技術等。(三)直接葯敏試驗直接葯敏試驗即在分離培養病原體的同時,直接將臨床標本接種於平板,用抗生素紙片作葯物敏感性試驗,在18~24h內可獲得結果。但因其在試驗時接種量難以標准化,且對混有雜菌和混合感染的標本不易明確其結果,故分離出純培養物後應再作體外葯物敏感試驗。(四)常規檢驗 1.分離培養:通常由正常無菌部位採取的標本接種血平板,置於空氣或含5%~10%CO2的氣缸中培養,大部分細菌可於24~48h生長良好。若原始培養為陰性,但據鏡檢結果和臨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則應再採集大量標本,離心濃縮或溶解離心法處理,取沉澱接種營養豐富的需氧或厭氧培養基來培養。對於存在正常菌群部位採集的標本,分離時應採用選擇培養基以利於病原菌生長,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長。對於某些感染標本中發現的細菌,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檢出大腸埃希菌,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其臨床意義的確定有賴於定量培養法。即取一定量的標本如液體標本用液體培養基作一系列稀釋;組織標本稱量後製成懸液,並稀釋成l0-1,10-2,10-3等,分別取0.1ml塗布於血瓊脂平板或傾注培養,35℃24h後計算每克標本所含細菌數。 2.鑒定:分離出的細菌一般應經過細菌形態、菌落特點、生化反應、血清學試驗、動物接種等鑒定。目前尚有某些微量鑒定系統,其鑒定快速、簡便,值得推廣。如用於鑒定腸桿菌科的20E,鑒定非發酵菌的20NE及鑒定厭氧菌的20A等。 3.體外純菌葯物敏感性試驗:常用方法包括抑菌試驗、殺菌試驗、聯合葯敏試驗和檢測細菌產生的抗生素滅活酶等。(五)報告直接鏡檢要求2h報告,說明標本是否合格,發現微生物情況和特點;初步鑒定和直接葯敏結果於24h或次晨報告,報告可能的病原菌和直接葯敏結果;最後鑒定和細菌葯敏結果一般不超過3天,還規定除血培養外,所有送檢標本必須在24h內預報。

Ⅲ 葯敏試驗怎麼做

皮試

Ⅳ 葯敏試驗和細菌培養需要多久

就是「病原體鑒定培養」和「葯敏試驗」。

其他非常好理解:回一般人體感染答,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衣體衣原體感染。。。等等。

臨床一般只能靠「估計」來用葯。

當對於某些感染,用了很多葯仍沒有效果,那麼就需要對所感染的細菌進行鑒定(看是何種細菌),並試驗這個細菌對哪些葯敏感(如果對某種葯敏感,就採用這個葯進行治療,可以「有的放矢」,也不會「濫用」。
追問:
哦,那要在什麼時候檢查才准確呢?是月經過後的3~7天,還是什麼時間都可以呀!謝謝
回答:
月經干凈後3天以上就可以的.
追問:
哦,謝謝

Ⅳ 上海有沒有做細菌鑒定的實驗室或代做細菌培養的實驗室

病情分析:細菌培養可以鑒定感染細菌的類型以及 可以做葯敏實驗以指導抗生素的選擇. 意見建議:我的意見是細菌培養可以鑒定感染細菌的類型以及 可以做葯敏實驗以指導抗生素的選擇.

Ⅵ 葯敏實驗怎麼做呀,做什麼用呀

葯敏試驗根據美國臨床標准委員會(NCCLS)推薦的K-B瓊脂法進行,葯敏紙片選擇中國生物製品鑒定所葯敏紙片,試驗所選擇葯物必須包括下列抗生素:氨苄西林(AMP),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C),頭孢噻吩(CFT),頭孢噻肟(CTX),慶大黴素(GEN),萘啶酸(NAL),環丙沙星(CIP),四環素(TBT),利福平(RFA),復方新諾明(SMZ)。葯敏結果判定標准按照NCCLs手冊2005版。
1. 操作方法:
(1)將待檢菌接種於普通營養瓊脂平板,37℃培養16~18小時,然後挑取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的純培養菌落,懸於3ml生理鹽水中,混勻後與菌液比濁管比濁。以有黑字的白紙為背景,調整濁度與比濁管(0.5麥氏單位)相同。
(2)用無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擠壓去掉多餘菌液。用棉拭子塗布整個M-H培養基表面,反復幾次,每次將平板旋轉60度,最後沿周邊繞兩圈,保證塗均勻。
(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瓊脂完全吸收後再貼紙片。用無菌鑷子取葯敏紙片貼在平板表面,紙片一貼就不可再拿起。每個平板貼5張紙片,每張紙片間距不少於24mm,紙片中心距平皿邊緣不少於15mm。在菌接種後15分鍾內貼完紙片。
(4)將平板反轉,孵育18~24小時後取出,用游標卡尺測量抑菌圈直徑,從平板背面測量最接近的整數毫米數並記錄(附表6)。抑菌環的邊緣以肉眼見不到細菌明顯生長為限。有的菌株可出現蔓延生長,進入抑菌環,磺胺葯在抑菌環內出現輕微生長,這些都不作為抑菌環的邊緣。結果判斷依據鑒定所葯敏紙片判定標准。
(5)每次葯敏試驗必須用ATCC 25922大腸桿菌做質控。只有當質控菌株的抑菌圈直徑在允許范圍內測試菌株的結果才可以報告。ATCC 25922的結果必須與測試菌株同時記錄和報告在附表6中。
0.5麥氏比濁管配製方法:
0.048M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
0.36N H2SO4 (1%, V/V) 99.5ml
將二液混合,置螺口試管中,放室溫暗處保存。用前混勻。有效期為6個月。
2. 注意事項:
(1) 制備MH瓊脂平板應用直徑90mm平皿,在水平的實驗台上傾注。瓊脂厚為4±0.5mm(約25-30ml培養基),瓊脂凝固後塑料包裝放4℃保存,在5 日內用完,使用前應在37℃培養箱烤乾平皿表面水滴。傾注平皿前應用pH計測pH值是否正確(pH應為7.3)。pH過低會導致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失效,而青黴素活力增強。
(2) 葯敏紙片長期儲存應於-20℃,日常使用的小量紙片可放在4℃,但應至於含乾燥劑的密封容器內。使用時從低溫取出後,放置平衡到室溫後才可打開,用完後應立即將紙片放回冰箱內的密封容器內。 過期紙片不能使用, 應棄去。
(3) 不穩定葯物如亞胺培南, 頭孢克洛, 克拉維酸復合葯等, 應冷凍保存, 最好在-40 ℃以下。
(4) 保證質控菌株不變異的簡便方法,將新得到的凍干菌株接種含血的M-H平板復活。然後每株細菌接種10支高層瓊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傳出細菌供常規用。待用剩至最後一支,可傳種在M-H平板上,再接種一批高層瓊脂管備用。如此可保證原始菌種永不接觸抗菌素。
3.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方法 是用與常規實驗相同的操作方法,測定質控菌株的抑菌環。應使用新鮮傳代的菌種。接種菌液的塗布方法等均同常規操作,測定的抗菌素種類也應與常規測定的種類相同

Ⅶ 葯敏試驗的介紹

用葯敏實驗進行葯來物敏感度自的測定,以便准確有效的利用葯物進行治療。但由於葯敏試驗要求比較嚴格,條件比較高,僅僅在大中專院校或科研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操作,一些養殖廠或一些門診難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針對這個問題,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疫病診療中心經過幾年的總結和實踐,逐漸總結出幾套適合基層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方法。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葯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有紙片擴散法,稀釋法(包括瓊脂和肉湯稀釋法),抗生素濃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動化儀器等。

Ⅷ 兩次殺菌都沒成功,請問上海仁濟醫院有做葯敏試驗嗎成功率高嗎

胃脹;;;胃酸,用中葯治療效果好,只是可惜,中葯治療胃酸胃脹,不是與有無細菌為指標,只是以病症來治療.

Ⅸ 做葯敏試驗需要什麼

葯敏試驗根據美國臨床標准委員會(NCCLS)推薦的K-B瓊脂法進行,葯敏紙片選擇中國生物製品鑒定所葯敏紙片,試驗所選擇葯物必須包括下列抗生素:氨苄西林(AMP),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C),頭孢噻吩(CFT),頭孢噻肟(CTX),慶大黴素(GEN),萘啶酸(NAL),環丙沙星(CIP),四環素(TBT),利福平(RFA),復方新諾明(SMZ)。葯敏結果判定標准按照NCCLs手冊2005版。
1. 操作方法:
(1)將待檢菌接種於普通營養瓊脂平板,37℃培養16~18小時,然後挑取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的純培養菌落,懸於3ml生理鹽水中,混勻後與菌液比濁管比濁。以有黑字的白紙為背景,調整濁度與比濁管(0.5麥氏單位)相同。
(2)用無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擠壓去掉多餘菌液。用棉拭子塗布整個M-H培養基表面,反復幾次,每次將平板旋轉60度,最後沿周邊繞兩圈,保證塗均勻。
(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瓊脂完全吸收後再貼紙片。用無菌鑷子取葯敏紙片貼在平板表面,紙片一貼就不可再拿起。每個平板貼5張紙片,每張紙片間距不少於24mm,紙片中心距平皿邊緣不少於15mm。在菌接種後15分鍾內貼完紙片。
(4)將平板反轉,孵育18~24小時後取出,用游標卡尺測量抑菌圈直徑,從平板背面測量最接近的整數毫米數並記錄(附表6)。抑菌環的邊緣以肉眼見不到細菌明顯生長為限。有的菌株可出現蔓延生長,進入抑菌環,磺胺葯在抑菌環內出現輕微生長,這些都不作為抑菌環的邊緣。結果判斷依據鑒定所葯敏紙片判定標准。
(5)每次葯敏試驗必須用ATCC 25922大腸桿菌做質控。只有當質控菌株的抑菌圈直徑在允許范圍內測試菌株的結果才可以報告。ATCC 25922的結果必須與測試菌株同時記錄和報告在附表6中。
0.5麥氏比濁管配製方法:
0.048M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
0.36N H2SO4 (1%, V/V) 99.5ml
將二液混合,置螺口試管中,放室溫暗處保存。用前混勻。有效期為6個月。

2. 注意事項:
(1) 制備MH瓊脂平板應用直徑90mm平皿,在水平的實驗台上傾注。瓊脂厚為4±0.5mm(約25-30ml培養基),瓊脂凝固後塑料包裝放4℃保存,在5 日內用完,使用前應在37℃培養箱烤乾平皿表面水滴。傾注平皿前應用pH計測pH值是否正確(pH應為7.3)。pH過低會導致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失效,而青黴素活力增強。
(2) 葯敏紙片長期儲存應於-20℃,日常使用的小量紙片可放在4℃,但應至於含乾燥劑的密封容器內。使用時從低溫取出後,放置平衡到室溫後才可打開,用完後應立即將紙片放回冰箱內的密封容器內。 過期紙片不能使用, 應棄去。
(3) 不穩定葯物如亞胺培南, 頭孢克洛, 克拉維酸復合葯等, 應冷凍保存, 最好在-40 ℃以下。
(4) 保證質控菌株不變異的簡便方法,將新得到的凍干菌株接種含血的M-H平板復活。然後每株細菌接種10支高層瓊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傳出細菌供常規用。待用剩至最後一支,可傳種在M-H平板上,再接種一批高層瓊脂管備用。如此可保證原始菌種永不接觸抗菌素。
3.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方法 是用與常規實驗相同的操作方法,測定質控菌株的抑菌環。應使用新鮮傳代的菌種。接種菌液的塗布方法等均同常規操作,測定的抗菌素種類也應與常規測定的種類相同。

Ⅹ 葯敏試驗和細菌培養分別是什麼

細菌培養葯敏試驗就是醫生要取病人的標本,比如血液、痰液、尿液專等,然後,把這些標本放到屬培養基培養,等培養出細菌後,再把好多種葯物放到這些細菌的周圍,看看哪種葯物可以抑制或者殺滅這些細菌,說明這種葯物就屬於這種細菌的敏感葯。
當醫生知道哪個葯物對這種細菌效果好了,就用這種葯物治療病人的疾病,肯定效果很好了。

閱讀全文

與上海葯敏試驗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