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自貿區發展成果有哪些
自由貿易園區是指一國或地區對外經濟活動中在貨物監管、外匯管理、稅收政策、企業設立等領域實行特殊經濟管理體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區域,包括:自由港、自由經濟區、對外貿易區等類型。如果設立上海自貿區,這樣上海成為我國深耕亞太,融入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載體,為中國經濟升級起示範作用。
對於在滬金融機構來說,自貿區的設立將帶來更多業務,市場也可以擴大到為國際資本市場提供金融服務。不過,隨著機遇並存的,將是國際金融機構同台競爭的沖擊。「競爭會使金融機構更強大,最終與國際機構接軌。上海自貿區的獲批,影響的不僅是目前正積極推進人民幣跨境流通和金融創新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包括深圳市乃至整個廣東,都要考慮跟上。重慶、舟山、廣州、廈門等地都在爭奪設立自貿區的機會。
上海明確定位國際金融中心,也將成為航運中心,設立自貿區有其深厚的基礎。而前海是「立足於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因此,前海該做的是,積極引進香港的人才和專業機構,在服務行業做好配套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機制,幫香港機構打開內地市場。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浦東自由貿易區」成立,且得到實施各項優惠政策落實的前提下。現時大陸通過香港市場和港幣這個緩沖區試水全球貨幣市場,而不至於令人民幣直面外幣沖擊。但若自由兌換進入內地,則人民幣能否經受得住海外資本的惡意做空,恐怕還是未知數。
前景:上海自貿區也將對長三角經濟起到巨大帶動作用。自貿區的核心是自由貿易,即在這個區域之間的相關貿易管理是相對寬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這個自由貿易區,就等於走到了國際市場。因而一個地方設立自貿區,將給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輻射和聚集效應。
推動上海中心建設,對於上海而言,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推行,獲得機會的不僅是貿易領域,對於航運、金融等方面均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上海自貿區很可能以「一國之內」自由貿易區的形式出現,它採取特殊的監管政策和優惠稅收,對一國內的轉口貿易、離岸貿易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離岸金融和航運服務也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會促使上海成為繼倫敦、鹿特丹之後另一大轉口貿易港,對我國的外貿也將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2南海問題,由於以前我們的國力軍力不及,致使越南.菲律賓大肆開發,並妄想成既定事實。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大大提高,我們的海空力量足以捍衛我們的海疆,此時,一貫充當老大的美國和跟屁蟲小日本兒坐不住了,唯恐南海不亂,極力把水攪渾,越南.菲律賓也像打了雞血,感覺有了大靠山,到了近似瘋狂的程度,令國人義憤填膺!
我國政府態度很明確,南海問題,由當事國解決,美國日本無權干涉...應採取各個擊破,目前的奧巴馬已經焦頭爛額,信任度跌至百分之四十,安倍晉三屢屢向中國是好,最近我方頻頻地大動作的海空實彈演習,各軍兵種密集的的聯合軍演,為打贏將來的信息化戰爭,做好了一切准備,叫做: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我們深信,合圍已經瓦解,美國的圖謀不會得逞,越南已經收斂了很多,菲律賓應該吃炮彈
⑵ 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立的意義以及對企業的影響
①自貿區將有望成為貿易和購物零關稅的自由港。如果屆時這一功能真的實現了的話,無疑這會對我國的國際貿易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購物和貿易零關稅,這無論是對國內企業和國外的投資者,這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這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符合人們所最求的利益最大化。
②擬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這是金融領域最關注的熱點問題, 而自貿區的試點內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匯兌、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產品創新等。開放人民幣項目,有利於促進資本的流通,加速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流程,提高人民幣的利用效率,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③構建離岸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業務是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一脈相承的。這是一種境內關外的模式,投資者的資金可以在自貿區自由流通,逐步滿足企業在轉口貿易中的結算便利需求、境外套期保值需求和境外融資需求;推動將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延展到綜保區,解決區內跨國公司境內外資金結算和資金統一管理的合理需求。
④在上海試點的方案中有提到要 擴大保稅船舶登記試點規模 ,這可以增加港口的吞吐量,這對於國際物流來說無疑是有利的,這為增加國際貿易貨物的進出口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自貿區還相應完善了相關登記流程和操作細則,降低了企業登記費用和相關舉措,逐步形成了常態化的操作機制,這有利於國際物流業的發展。
⑤推動機場區港一體化邁出實質性步伐 ,做大洋山保稅港區國際中轉集拼業務 。這一些措施就是為了提高國際物流的運作效率而設定的。上海機場綜保區於2012年11月底在國內率先啟動的區港一體化的試點,開展著保稅貨物與口岸的同步運作。而同年12月在洋山保稅港區陸域倉庫亦完成了國際中轉集裝箱首單的試點,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境外貨物與國內貨物的整合拼箱的操作。以上的這些措施對於需要進行國際物流操作的企業來說,可以簡化了其操作的流程,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提高了國際物流的運作效率。
⑥探索「前店後庫」聯動模式 。在前機場綜保區創新海關、檢驗檢疫保稅貨物監管模式,實現免稅行區外實體店與區內保稅倉庫的聯動運作,打造上海首個具備保稅展示、免稅和完稅銷售功能的綜合試驗店。這種 「前店後庫」的模式的嘗試,對於帶動整個自貿區的物流來說,有積極的規模效應的影響。提高了企業在配送運輸物流方面的效率。
⑶ 上海自貿區以後會擴展到全市嗎
香港之所以成為自由港,有歷史原因,關鍵是它的地理特點,一個島,保內稅貨物不容易流失出去
上海容就不一樣了,除非裝隔離欄
像你說的進口貨物進入自由港免關稅,但是進入國內還是要繳納關稅的
今後自貿區發展起來後會帶動全上海的經濟,從金融到貿易和物流各方面,但自貿區不會
擴展到上海全市,把崇明島劃進去倒有可能的
⑷ 上海自貿區變得如何了
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自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設立開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為國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已經在多方面取得了明顯突破。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上海、廣東、天津三地自貿區,對政府職能轉變、金融改革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三方面改革的進展和成效進行了深入觀察,以期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多樣本和經驗借鑒。
企業的投資信心,同樣來自於上海自貿區的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
與華領醫葯研製的小分子化學葯不同,勃林格殷格翰的客戶都是生物醫葯研發機構,生物醫葯生產線成本更高、投入更大。而研發企業大多為以人才為主的輕資產企業,要一下子拿出這么多資金建廠簡直不可思議。因此,在這個領域,「賣青苗」現象非常普遍,即研發成果出來後,無法自己生產,只能微利賣掉,眼睜睜看著新葯上市後的巨大利潤落入他人的腰包。
有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生物制葯生產基地,這樣的現象就可以避免了。「研發機構只需支付委託生產費,就可以使用我們的高質量廠房。」羅家立說。
除了讓研發生產對接更為緊密,「葯品質量也有了完整的責任人。」沈建華表示,「我們也可以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龍頭,並通過其在葯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全程參與和監管,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葯品監管新模式。」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由上海自貿區推動的制度創新,如今已在全國顯現出改革紅利。截至今年5月底,國家食葯監總局已受理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注冊申請381例。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翁祖亮表示。
在「放」的方面,將重點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爭取將全部市場准入事項和全部441個區級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納入改革,使備案、告知承諾成為主要的改革方向。第一批116項審批改革成果今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已復制推廣到其他自貿試驗區,第二批改革也已啟動。
在「管」的方面,重點推進落實「雙告知、雙反饋、雙跟蹤」許可辦理機制和「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監管協同機制,爭取推廣到新區涉及審批監管的所有領域。目前「六個雙」已在浦東新區經濟領域涉21家監管部門實現全覆蓋,年底前實現在108個監管行業、領域全覆蓋。
在「服」的方面,重點推進「三全工程」,即企業市場准入「全網通辦」、個人社區事務「全區通辦」、政府政務信息「全域共享」。如今,104項企業准入區權事項全部實現「全網通辦、一次辦成」,74項實現「網上全程辦理」;基本實現171項個人社區事務全區通辦;政務信息將於2020年實現「全域共享」。
「通過政府職能轉變,實現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是上海自貿區改革的使命所在。」沈建華說,為雙創多設路標,不設路障,成為自貿區監管部門的共識。
會越來越好。
⑸ 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帶來了什麼
幸運的是,自由貿易區擴大了,廣東、福建和天津的自由貿易區陸續掛牌。許多自由貿易區的存在導致了每一個自由貿易區的競爭和學習的存在。
由於競爭關系的存在,所有自由貿易區的創新速度都會更快。而且學習的狀態會使每個自貿區很容易移植其他自貿區的創新措施。下一步,上海自貿區將與其他自貿區一道迎來創新高峰。
⑹ 上海自貿區擴容範圍包括哪些區域
應該會擴大,最終可能是整個浦東。這是經濟轉型升級必須的試驗。
⑺ 如何利用上海自貿區金融政策擴大資金來源渠道
在金融方面,上海自貿區是能夠實現利率市場、匯率自由匯兌、金融業對外開內放、金融產品的創新容以及離岸金融業務的開放式區域。
金融支持試驗區實體經濟發展、便利跨境投資和貿易的具體內容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二是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使區內企業和個人更加靈活使用本幣進行跨境交易。三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四是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
同時你可以到到海外自貿區開展離岸金融業務,比如加勒比自由貿易區屬於全球知名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沒有外匯管制,可以有匯出,允許外資100%所有權,無所得稅遺產稅等等,行業監管也比較寬松,可開展離岸銀行,保險,信託、基金業務,是不錯的金融業務地。
⑻ 上海自貿區擴區後有何變化
在早些時候獲得上海方面雙特(即特別機制、特殊政策)政策傾斜的臨港地區或將成為自貿版區擴區的選擇之一。權... 上海臨港概念股 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盡管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尚未正式掛牌運營,上海方面已在考慮如何將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加以復制推廣。在早些時候獲得上海方面「雙特」(即「特別機制、特殊政策」)政策傾斜的臨港地區或將成為自貿區擴區的選擇之一。 相關概念股:上海佳豪、中華企業、上海建工等。讓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給好友:更多
⑼ 上海自貿區帶來哪些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自貿區方案獲批強化了市場對自貿區帶來的行業轉型升級預期。在此背景下,受益於自貿區以開放促改革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物流、地產、商貿等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貿易,是更高層次的自由貿易,比如跨國企業的資金賬戶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資金融業務的管制放開和隨之而來的服務技術的引進等,也就是要素貿易的開放。
海通證券分析認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貨物狀態監管等將促進貿易改革,將有助於廠商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消費者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國貨物到自貿區集散轉口,有助推動自貿區航運物流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自貿區依賴的港口吞吐量上升,進出口總額上升。這有利於自貿區內的物流和貿易類企業,參股相關公司的園區公司將直接受益。此外,更多類型的公司進入自貿區,極大地豐富自貿區的商貿和產業類型,企業和消費者的增加有助於促進園區公司的商業物業和商品房的銷售,利好房地產板塊。
伴隨新的試點區域逐步擴大,開放促改革的‘制度紅利’有望輻射至全國。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認為,在相關行業中,與自貿區直接相關的貿易、航運、港口、物流、建築、地產、金融等領域將最為受益。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東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長三角地區是個突破性的利好,江蘇也將獲得明顯的發展紅利。自貿易區將為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江蘇的企業打開窗口,不但利於出口還能把國際新技術引進來。尤其是江蘇的裝備製作業、新能源行業等,今後利用好自貿區的窗口優勢,有利於引進國際最新的技術。
上海本地製造業相當發達,遠勝香港;兩翼的蘇、浙兩省都是製造業發達的省份,腹地的皖、贛、兩湖、川、渝等省市製造業和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足以為上海貨物貿易發展提供長久支持。上海自貿區轉口貿易的發展將進而給其兩翼和長江沿岸的港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並帶動該區域發達的出口加工業升級。
一位港航業內人士說:上海港已經將長江沿線的眾多大港收在旗下,像武漢、九江、江陰、南京、重慶、寧波、連雲港等大港,上海港都佔有大量股份,所以上海自貿區的開設不僅僅是上海的問題了,而是涉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利益,涉及到長三流域城市商品的轉運、外銷、進口等。
重慶商界人士分析說:重慶加工業、國際貿易業、服務業等行業將面臨一個新機遇,但金融、物流等行業在短期內將受沖擊。
上海自貿區對其它申請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地區(包括重慶)而言,短期內的影響是相對負面的。相關產業面臨上海自貿區的競爭,或者會損失一些發展的機會。短期內這些地區(包括重慶)的現代金融服務、物流、商業貿易、餐飲旅遊等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沖擊。因此也需提前制定一定的應對措施。當然,重慶企業也有一些利好機會。
⑽ 上海自貿區怎樣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
2018年6月21日下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召開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推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今年摩根大通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在華欲設合資券商。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表示,之所以選擇上海自貿區,一是因為上海有較為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因為在人民幣跨境業務等方面有政策優惠和便利,三是具有包括海外背景人才在內的人才優勢。
據張紅透露,上海自貿區目前儲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項目類型涵蓋了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業相關領域,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范圍等。
張紅表示,從開放對象上看,涵蓋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新加坡等歐美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土耳其、約旦等發展中國家;從綜合實力來看,這些項目的股東背景雄厚,均為國際上的大型、知名金融機構,這些外資項目多是中國第一家或第一批,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