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浦東經濟2015

上海浦東經濟2015

發布時間:2021-02-07 17:25:08

上海浦東新區是經濟特區嗎

法律設置的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的特定地區,是指深圳、珠海、汕頭回、廈門和海南經濟特區;答國務院已規定執行上述地區特殊政策的地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不是經濟特區,但是在很多金融政策上享有經濟特區的政策,
甚至比經濟特區還要優惠,例如某些金融改革可以先行先試。

⑵ 上海浦東是不是經濟特區

不是的,經濟特區包括: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屬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2)上海浦東經濟2015擴展閱讀: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⑶ 上海市各區經濟GDP排名

目前只有2013年數據
013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為21602.12億,人均生產總值(GDP)89444.22元版,摺合14442.33美元(按權2013常住人口計算)。從各區縣來看,浦東新區、閔行區和黃浦區生產總值(GDP)領先,崇明縣生產總值(GDP)最低;從人均生產總值(GDP)來看,靜安區人均生產總值(GDP)為41726.11美元,位居第一,黃浦區和浦東新區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產總值(GDP)分別為33791.78美元和 19098.53美元,崇明縣人均生產總值(GDP)最低,為5593.61美元。截止到2013年,上海市僅有崇明縣人均生產總值(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⑷ 上海浦東經濟長期很好發展,主要的自然原因

地理條件優越:浦東處於中國最發達的地區—長江三角洲,又處於我國最大的江河版—長江的權入海口,在浦東擁有我最大的港口—洋山深水港,還擁有我國最先進的機場—浦東機場,在浦東還有我國最早的保稅區,出口加工區,金融貿易區,以上這一系列的條件,再加上政策的優惠,所以浦東經濟能長期很好地發展。

⑸ 浦東新區的經濟概況

2012年,全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929.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8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20.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576.27億元。
2013年,按照全市「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浦東經濟增長繼續保持平穩較快水平,地區生產總值達6448億元,比上年增長9.7%;地方財政收入達6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4.4%。 至2011年,全區有小學173所、中學161所、特殊教育學校3所、工讀學校1所、職業技術學校7所(區屬)、中等專業學校7所、高等教育學校26所、幼兒園224所、國際學校12所。全日制教育在校學生50.56萬人。 隨著浦東的開發開放,浦東教育對外合作與開放不斷深入。大力發展涉外教育,在浦東相繼創辦了英國德威、美國協和、香港耀中、美國學校、日本學校、德國學校等國際學校。
加大教育投入,實行義務教育經費全區統籌,2010年區級教育支出達到49.4億元。通過教師柔性流動等多種方式,促進教育質量整體提升。12.4萬名義務教育階段農民工同住子女,全部免費進入公辦學校和享受政府補貼的民辦學校就讀。加快上師大附中遷建等項目建設,全年新增公建配套校舍42所。 1990年—1995年,浦東新區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達到了220多億元,完成了楊浦大橋、南浦大橋、內環線、楊高路拓寬、外高橋電廠、凌橋水廠、煤氣廠二期工程等十大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連接浦西、「東西聯動」,極大地改善了投資環境和城市面貌。
1996年—2000年,浦東新區城市基礎設施投資600多億元,建設浦東國際機場、浦東國際信息港、浦東深水港一期工程、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外高橋電廠二期工程、外環線、給排水工程、黃浦江越江隧道工程、東海天然氣工程。這些重大工程,到20世紀末基本完成,構築了現代化新城區的框架。特別是1999年,浦東國際機場通航,地鐵二號線全線貫通,「地下長龍」連接浦江兩岸,構成了一幅「上天入地」、比翼齊飛的壯麗景象。
1999年起,浦東投入巨資,拉開了整治浦東河道的序幕。張家浜西起黃浦江、東至長江口,全長23.5公里,是橫貫整個浦東的骨幹河流。西頭連著黃浦江的繁華光影,東邊展現著田野牧歌式的自然風景。張家浜整治工程總投資達6.17億元。從1999年11月開工,至2002年5月全線整治完工,使昔日臭水浜,今日成清水河。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署長托普弗先生稱贊其為「城市規劃的典範」。2003年張家浜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2001年—2010年,浦東陸續投入1500億元,圍繞「四網」——即對外交通網、區域交通網、越江交通網、軌道交通網,「三港」——即國際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繼續推動重大工程建設。國際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是浦東新區立體交通體系的重要支撐,是對外交通的樞紐,是海陸空的通道和走廊,是走向世界的橋梁和紐帶。 浦東是上海重要的交通樞紐,先進的國際物流港口,航空運輸、鐵路軌道運輸、城際高速路共同建構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體系。浦江大橋、海底隧道、磁懸浮列車、地鐵線路織成密集的交通網路。
跨越黃浦江交通設施有南浦、盧浦、楊浦、徐浦4座大橋,上中路、龍耀路、打浦路、西藏南路、復興東路、人民路、新建路、延安東路、大連路、翔殷路、外環線11條車輛隧道和1條外灘人行觀光隧道。
跨海交通設施有通往崇明的上海長江大橋(隧道)和通往洋山的東海大橋。
浦東的軌道交通有浦東鐵路和磁懸浮線,軌道交通2、4、6、7、8、9、11、13、16號線,途經浦東73個站點,總里程110公里。另有在建中12號線,規劃中的11號線迪士尼段、9號線東延伸、13號線二期和18號線、14號線。
對外交通運輸樞紐主要有浦東國際機場、外高橋港區、洋山深水港區、上海汽車長途客運總站(東站)、川沙汽車長途客運站、南匯汽車長途客運站。
區內主要交通幹道有內環線、中環線、外環線、郊環線、迎賓高速、滬蘆高速和華夏路(華夏路高架)、龍東大道、張楊路、浦東大道、五洲大道、浦東南路、川沙路、楊高路、羅山路、滬南公路、華東路、申江路、川南奉公路、南六公路、南蘆公路。
浦東新區所屬公交企業有浦東大巴、上南巴士、浦東強生、浦東大眾、錦江公交、華夏公交、申浦公交7家,公有營運車輛3586輛,營運線路216條。
外高橋港口地處浦東東北角,瀕臨長江口,江面開闊,江水較深,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外高橋港區是上海建設航運中心的重要基地,也是連接洋山深水港的水上通道。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包括東海大橋、港區工程、蘆潮港輔助作業物流園區等三大項目,並建5個集裝箱泊位,吞吐量將達300萬標箱,總投資達190億元。 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復查文物點305處,新發現文物點168處。高橋鎮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年底,全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7個、市級11個、區級12個。
在川沙古鎮的東南面,有著明嘉靖年間築的城牆,後經多次拆毀和重建,到「文革」期間,城牆僅存50米。在城牆上還建有魁星閣和岳碑亭。
在川沙鎮及周邊地區,紀念地有黃炎培故居、宋慶齡故居、張聞天故居、吳昌碩紀念館和太平天國烈士墓等。 有知名度的文化設施和旅遊景點有: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海洋水族館、東方藝術中心、滴水湖等。

⑹ 上海浦東新區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如何求細解!

上海浦東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生產總值4000多億,占上海的四分之一強,消費水平在上海的平均線上,比中心城區略低。

⑺ 上海市哪個區經濟最繁華其次是哪個區

浦東新區經濟最繁華,其次是閔行區。

1、浦東新區,2015年GDP總值是6548.35億元。

東新區在上海人眼中高大上的存在。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上海第一大的行政區。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金茂大廈……高樓林立,人才濟濟,每一處都充滿著機遇與挑戰,每一處都透露出繁華與自信。著名景點、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野生動物園等。

2、閔行區,2015年GDP總值是1964.71億元。

閔行區位於整個上海的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鑰匙」,2016年5月,閔行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聚集了非常多的外來精英人才,也是近年來上海房地產樓盤的聚集地。著名景點、七寶古鎮、銀七星室內滑雪場、錦江樂園、閔行體育公園等。

(7)上海浦東經濟2015擴展閱讀:

浦東新區位於上海市東部,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地帶的中點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北倚物豐人傑的長江三角洲、面對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浦東新區合並後的新浦東,在短短19年間,浦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明珠」,被譽為「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

2016年浦東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32.5億元,排名上海第一。人均GDP159500元,排名上海第三。

⑻ 上海的經濟如何

閔行區:澳大利亞,注重環保與綠化,是房地產市場的新貴。多數建築為新式的別墅,住房條件優越。黃浦區:英國,老牌的國家,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吞並了北愛爾蘭(南市區),實力更加強大,堪稱上海的代表。然而,畢竟黃河東流去,其往日的風光早已不在,被美國趕超了。靜安區:法國,堪稱浪漫的 經典,是上海幽雅生活的代名詞。高大的法國梧桐,幽靜的馬路,精製的洋房,處處體現上海的懷舊品位。南京西路是上海最高級的三個辦公區之一。盧灣區:德國,並不是風格象德國,而是與德國的地位一樣,盧灣對上海舉足輕重。盧灣內斂,干凈,與德國業很象。虹口區:義大利,與義大利一樣,虹口總是給人陽光燦爛的感覺,熱情奔放。然而,虹口顯然太奔放了,不太注重城區的規劃協調,所以,虹口顯得有一點雜亂。還好,不是太亂。長寧區:奧地利+匈牙利,富有藝術氣質,安靜清潔,虹橋路一帶電台、畫廊比比皆是。而且與奧地利匈牙利相似,長寧的人口結構中也以老年人為主。閘北區:中東地區、西亞阿拉伯諸國,原因不用解釋了,大家都明白。楊浦區:土爾其,與土國相似,楊浦的版圖是算得上是大的,工業集中,然而,顯得混亂,人口也太多。普陀區:前蘇聯、俄羅斯,是上海重要的重工業區,這一點與俄羅斯相似。但是,污染嚴重,忽視輕工業的發展,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生活普遍不高。在上海在普遍發展的時候,普陀的發展速度及後勁嚴重不足,這和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困境也是一樣的。而且,普陀的民居也也很有前蘇聯集體農庄、蘇聯建築風格,值得保留。徐匯區:美國,是上海目前最發達的房地產市場,商業也是十分繁榮。徐匯是繼黃浦之後繁榮起來的,和美國繼英國之後的情況相象。浦東新區:中國,毫無疑問,浦東是最能代表當今中國發展的地方,稱浦東為中國,當之無愧。高速的經濟發展,繁榮的前景,充滿活力與機遇。然而,浦東缺乏內涵,沒有很多的文化,沒有浪漫的氣氛,有的只是一幢又一幢的高樓而已。浦東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就象中國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一樣。寶山區:日本,新興的發達國家,同日本一樣,以鋼鐵為支柱,交通方便、生活高質量。但是人口嚴重飽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開始向小島拓展了。嘉定區:北歐三國(丹麥、挪威、瑞典),一樣是科教發達(800年教化嘉定),工業現代化,環境優美,適合居祝然而,和北歐諸國一樣,嘉定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商業太不發達,不夠放便。郊區:金山區:巴西,發展中國家中的教發達國家,事實上金山的確挺發達。同巴西一樣,金山也以石油為命脈。所不同的是,一個是石油出口,一個是石油進口加工。松江區:印度,同印度一樣,因為是文明的發源地(松江自稱上海之根),對外有仇視,尤其喜歡與中國相提並論,這也一樣,松江總是與浦東比來比去。不過,松江近3年的發展的確很快。註:松江話與其它地區太不一樣,就象印度的英語一樣難懂。青浦區:韓國,一樣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經濟發展的同時業重視文物的保護。南匯區:南非,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雖然以前與南非一樣不為人知,但隨著開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塊「世外桃源」。(因宗族隔離制度,南非長期與其它國家沒有外交關系。)奉賢區:阿根廷,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是農業大區。崇明縣:中部非洲國家,一樣是欠發達地區,人口眾多,但工商業不發達。然而,崇明同中非洲國家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人民純朴善良,語言有別於上海其它地區。而且,崇明中部非洲國家還有相似的是都擁有自然保護區。至於住在哪裡便宜,要看你在哪裡上班了。崇明相對便宜,但目前交通不便,到市區還得坐輪渡過江。

⑼ 2015上海的經濟總量

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下降,逐步由拼資源向拼智力轉變。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依賴更低,創新驅動力更強。2013年和2014年,上海僅以3%~5%的投資增速支撐了7%~8%的經濟增長率;而全國要用15%以上的投資增速才能支撐7%~8%的經濟增長率。

上海產能過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運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從產業發展瓶頸看,全國面臨的是融資難和生態環境硬約束突出,而上海產業發展更多面臨的是制度約束。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上海經濟穩中有進,呈現出
與全國不同的「新常態」特徵
(一)2014年上海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全年GDP增速達到7%
2014年上海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其中,「穩」主要表現在「四個平穩」:一是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從全年經濟走勢看,前三季度全市GDP累計增速分別為7.0%、7.1%、7.0%,波動幅度僅為0.1個百分點,較為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二是物價保持平穩態勢,1-10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7%,其中10月份上漲2.4%,明顯低於3%的年度控制目標,在較低的通脹水平上實現了中速增長。三是就業形勢平穩,截至10月末,全市新增就業崗位58.15萬個,提前三個月完成年度就業創業目標;城鎮登記失業人數達24.29萬,同比減少1.32萬人,沒有出現明顯的就業壓力。四是社會消費基本平穩。2014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本保持平穩增長。其中一季度增長7.2%,上半年增長7.6%,1-10月增長8.7%,平穩回升。同時1-9月份無店鋪和網上商店消費分別增長21.7%和25.1%,明顯高於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
「進」主要體現在「六個進一步」:一是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比二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增速高於第二產業和工業3.9和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62.82%,比去年同期提高1.25個百分點,連續三年穩定在60%以上,產業結構更趨服務化。二是產業內部結構進一步高端化。從服務業結構看,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和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5%、12.5%和8.4%。從工業結構看,1-10月份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6.4%,也比全市工業總產值高出4.3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分別增長20.1%、37.0%和11.6%,同比增幅都有所上升。三是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增強。1-10月份,上海利用外資實際到位金額增長10%,比全國高出8.6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利用外資增長24.1%,同比提高18.8個百分點。四是金融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1-10月份,全市有價證券成交額增長32.5%,其中股票成交額增長10.4%,扭轉了1-8月份負增長的局面。新金融特色功能區初現雛形,如嘉定區促進產業與金融「共榮共生」,大力推進「金融矽谷」建設,著力打造新型金融產業發展集聚區、資本市場上市企業總部集聚區和為長三角地區配套的專業金融服務集聚區,目前嘉定區已經集聚了1000餘家基金公司、管理資金規模近千億元。五是轉型發展進一步提速。一方面,節能減排工作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標。截至10月底,上海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削減3%;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比上年削減1%;單位GDP的能耗總體減少18%,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另一方面,土地的二次開發步伐加快。如奉賢區1-9月份已騰出土地1597畝,25個騰出土地的項目中已有10個進入土地二次開發的實質性啟動。六是改革效應進一步顯現。一方面,各區縣對接自貿區改革步伐加快,如青浦區對照市下發可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已復制推廣6項,並正在推進18項,特別是出口加工區創新「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再利用」的監管制度,更加領先自貿區一步。另一方面,「營改增」政策效應進一步凸顯。1-10月份,上海增值稅收入增長11.7%,依然保持較快增速。部分區縣增值稅增幅增長更快。比如,長寧區增值稅就增長46.2%,而營業稅僅增長7.9%。
(二)上海經濟運行呈現出「新常態」的特徵
近年來,上海經濟已逐步進入「新常態」。與全國相比,上海經濟「新常態」既有共性特徵,也有自身特點。
一是經濟增長保持中速。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增速逐步放緩,由兩位數增長下降至一位數增長。但與全國不同的是:其一,上海經濟先於全國進入經濟中速增長階段。1992-2007年,上海經濟連續1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GDP平均增速達12.7%。2008年以後,上海經濟增速從兩位數回落到一位數(2008年9.7%、2009年8.2%、2010年10.3%、2011年8.2%、2012年7.5%、2013年7.7%),逐步進入中速增長的常態階段。而全國經濟則是從2010年開始逐步回落到中速增長階段(2011年9.2%、2012年7.8%、2013年7.7%)。因此,上海經濟先於全國向「新常態」過渡。其二,上海在「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低於全國。在經濟運行向「新常態」轉變過程中,上海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從2007年的15.2%下降到2013年的7.7%,由以往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轉為低於全國0.5-1個百分點。其三,上海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高於全國。2011-2013年,上海經濟增速從8.2%回落到7.7%,波動幅度為0.5個百分點。而同期全國經濟增速從8.7%下降至7.4%,波幅為1.3個百分點。特別是從季度經濟增速波動看,上海明顯小於全國。
二是經濟結構趨於優化。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結構逐步優化,服務業增長速度快於製造業,服務業佔比穩步提高。但與全國不同的是:其一,上海服務業增速大幅高於製造業。2011年以來,上海服務業增速平均快於製造業增速4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而全國服務業增速僅快於製造業1個百分點左右,經濟增長主要靠製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其二,全國進入「新常態」後服務業增長主要依靠傳統服務業,而上海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是金融、貿易、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其三,全國「新常態」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傳統產業升級換代,而上海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突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三是經濟動力發生轉變。上海與全國一樣,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下降,逐步由拼資源向拼智力轉變。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依賴更低,創新驅動力更強。2013年和2014年,上海僅以3%~5%的投資增速支撐了7%~8%的經濟增長率;而全國要用15%以上的投資增速才能支撐7%~8%的經濟增長率。因此,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更低。
四是經濟效益繼續提升。上海與全國一樣,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同步,居民收入增速快於GDP增速。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高於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時,上海建設用地零增長,經濟增長開始擺脫對大規模佔用土地的依賴,而全國建設用地仍在持續增加。
五是經濟風險逐步增多。上海與全國一樣,面臨著政府負債壓力較大、房地產泡沫較大、影子銀行膨脹等眾多歷年累積起來的風險。但與全國不同的是,上海產能過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運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從產業發展瓶頸看,全國面臨的融資難和生態環境硬約束突出,而上海產業發展更多面臨的是制度約束。
因此,與全國相比,上海經濟「新常態」有著不同的特徵,面臨著不一樣的矛盾和挑戰。這些特徵和挑戰更多體現的是上海跨入服務經濟階段後經濟運行的新特點。
2015年需要關注國際國內重大因素的變化
(一)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
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仍將處於疲軟狀態。一是美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費和投資增長企穩,國際資本迴流等因素支撐,2015年美國經濟有望維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增長率將達到3%左右。二是歐盟經濟將降中趨穩。2014年受高失業率、低通脹和結構問題牽制,歐盟經濟復甦乏力,但隨著歐元區實施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2015年歐元區經濟有望啟穩。三是日本經濟仍將低位增長。隨著消費稅提升引發經濟增長大幅波動的效應減弱,加上量化寬松政策進一步擴大,預計2015年日本GDP增長將達到1.2%左右,略高於2014年。四是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將小幅回升。受發達經濟體需求帶動,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明年將略有回升,但由於自身潛在增長率下降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以及資本外流等影響,回升勢頭依然脆弱。總的來看,2015年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仍將呈現出分化態勢。除美國外,各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依然不夠強勁。綜合全球各主要機構的預測,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8%左右,略高於2014年3.4%的水平。
(二)2015年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因素是美元升值步伐加快
2014年受美國經濟復甦的影響,美元指數一路飆升,已經實現連續22周上升,並達到14個月以來的最高點,美元對一攬子多國貨幣的漲幅超過了2.2%。2015年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和失業率進一步走低,特別是美聯儲逐步啟動加息進程,美元升值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從歷史上看,美元每次升值都會引起世界經濟較大波動,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2015年要高度關注美元加速升值可能對世界經濟帶來的三大影響:
一是國際資本流向有可能出現逆轉。受美元升值的影響,全球將掀起新一輪風險資產重估,美元將成為國際貨幣增值投資高地,國際資本將加速向發達經濟體回歸,從而會對此前吸引大量國際資本的新興經濟體造成嚴重沖擊。據聯合國貿發會預測,未來兩年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外資流入量中保持領先的態勢可能扭轉,發達國家佔全球外資流量總量的比例將達到52%。在此背景下,我國有可能面臨外商投資增勢減弱或外資流出的沖擊。據中歐商會調查,歐盟企業中計劃擴大在華業務的公司數量由2013年調查的86%下降到2014年的57%。另據中美商會調查,將中國作為海外投資首選地的美資企業由先前的51%下降至2014年的20%。
二是國際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有可能持續走低。美元是世界商品資產波動的「指揮棒」和「風向標」,與原油、黃金、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有著高度相關性。進入2014年以來,受美元升值的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已較2014年年初下滑了8.3%,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已下滑至五年多來的新低。目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70美元/桶的大關,創四年來最低水平(圖1、圖2)。2015年在美元加速走強的背景下,國際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走低。這將有助於減輕全球通貨膨脹的壓力。但與此同時,也會使全球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帶動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新常態。

三是部分新興經濟體有可能出現新一輪貨幣危機和債務危機。歷史上,美元歷次升值都會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災難性打擊。2014年9月份以來,伴隨著美元強勁升值,新興市場貨幣拋售不斷加劇。如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匯率跌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土耳其里拉接近4個月來最差水平;南非蘭特今年下跌1.8%;印尼盧比兌美元匯率下跌了逾1%,跌至7個月來的最低點。2015年如果美元進一步走強,有可能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出現競爭性貶值,並演變成新興市場的「連鎖貨幣危機」,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危機的是俄羅斯。2014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降,俄羅斯經濟出現萎縮,資金大量逃亡,導致盧布兌美元匯率大跌18%。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測算,國際油價只有維持在104美元以上,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穩,而目前國際油價已跌破70美元,俄羅斯外匯儲備僅剩4520億美元,而外債規模高達7320億美元。因此,2015年俄羅斯有可能發生債務危機和貨幣危機,進而沖擊地區乃至全球經濟。
此外,伴隨著美元加速升值,新興經濟體的國際債務壓力將不斷攀升,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抑製作用。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09-2012年間,新興國家發行的企業國際債務不斷攀升,債券總量達到3750億美元,是2004-2008年總額的兩倍多。美元走強將推升以美元計價的債券收益率,削弱新興經濟體支撐經濟增長的能力,進而拖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

閱讀全文

與上海浦東經濟2015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