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苗銀傳統歷史
苗族銀飾的藝術傳統源於遠古的巫術圖騰活動,他們深信銀器具有驅邪護體的作用。例如,佩戴銀脖圈能抵禦"老變婆"的惡勢力,保障家庭安寧。黔東南的苗族大銀角,其設計靈感源自祖先蚩尤的形象,用於祭祀祖先並祈求庇佑。苗族人對銀飾珍視備至,將之視若神明,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圖案,展現了濃厚的民間風情和深沉的民俗文化。
苗族銀飾的一大藝術特色就是崇尚「以大為美」。大銀角幾乎與佩戴者身高相仿,這種壯觀的美學體現了苗族人對美的獨特見解。他們認為,大能體現巍峨和壯麗,如山似海。貴州施洞的耳環,婦女們通過逐漸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來適應沉重的耳環,以展現重的美感,甚至有耳環重達200克的例子。
另一方面,苗族也注重「以多為美」。耳環佩戴不止一隻,項圈疊戴多件,全身佩戴飾品,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甚至有數百個部件,繁復而富麗堂皇。這種對繁復的追求在其他民族中也有體現,如傣族的紋身、哈尼族少女的珠飾、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以及德昂族的腰箍,都顯示出對飾品數量的追求。
苗銀本身是指純銀,長久以來苗族地區的重要首飾品和婚嫁用品。但現在說的苗銀都並非純銀,其它主要成分是銅,含銀量不高。其主要特點是苗族地區手工打製作,圖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銀產品經戴過後,長期放置不戴,手鐲表面金屬會產生氧化反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變色,不過下次在戴的時候只須用軟布或紙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苗銀製品有首飾,指環,發簪,頭飾,餐具等很多種。在湖南西部和貴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價格一般論件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