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范圍
2018年11月5日,來習近平總自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塊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從此承載起非同尋常的國家使命。
建設方案
應勇表示,要繼續推進長三角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產業協同、生態環境、市場體系等合作項目建設,健全區域養老服務、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合作機制。
應勇還指出,要深入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推動崇明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加快建設世界級生態島。
Ⅱ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為什麼沒有崑山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提到的城市都是地級以上的城市,崑山屬於蘇州管轄的縣級市,有蘇州就包括了崑山市。
Ⅲ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綱要》分析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所具備的基礎條件以及所面臨的機遇挑戰,明確了「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2025年和2035年兩個時間節點設置了分階段目標,部署了「7+2」共九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並對推進規劃實施作出了具體的安排部署。
《規劃綱要》按照統籌兼顧、遠近結合的原則,部署了「7+2」的重要任務:
「7」是指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的重要任務;「
「2」是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兩個重點區域的高水平高標准建設任務。
《規劃綱要》指出,上海要充分發揮好龍頭作用,蘇浙皖要各揚所長,發揮比較優勢,強化分工合作、錯位發展。具體來講:
上海要提升服務功能——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形成有影響力的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服務。
江蘇要發揮製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開放程度高等優勢,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發展,加快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南京江北新區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浙江要發揮浙江數字經濟領先、民營經濟發達等特色優勢,整合提升一批集聚發展平台,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對外開放重要樞紐。
安徽要發揮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推進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加快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
《規劃綱要》強調,要共同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實施長三角製造業協同發展規劃,打造全國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汽車、綠色化工、紡織服裝、智能家電十大領域,強化區域優勢產業協作,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製造業集群。
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大飛機、智能製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延伸機器人、集成電路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面向量子信息、類腦晶元、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人工智慧、靶向葯物、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八大領域,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在研發設計、供應鏈服務、檢驗檢測、全球維修、總集成總承包、市場營銷、製造數字化服務、工業互聯網、綠色節能等領域,大力推動服務業跨界發展。
同時,《規劃綱要》還從以下四大方面部署了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推進教育合作發展方面,《規劃綱要》明確,共同發展職業教育,搭建職業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平台,做大做強上海電子信息、江蘇軟體、浙江智能製造、安徽國際商務等聯合職業教育集團,培養高技能人才。
推動重點領域開放合作方面,《規劃綱要》明確,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對外開放,降低汽車、飛機、船舶、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進入門檻,積極招引全球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拓建立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引導產業合理布局方面,《規劃綱要》明確,中心區重點布局總部經濟、研發設計、高端製造、銷售等產業鏈環節,推動一般製造業轉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高地;推動重化工業和工程機械、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向中心區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區升級轉移。
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方面,《規劃綱要》明確,推動數字化、信息化與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揮電商平台、大數據核心技術和長三角製造網路等優勢,打通行業間數據壁壘,率先建立區域性工業互聯網平台和區域產業升級服務平台。
此外,打造「數字長三角」的重要舉措中,《規劃綱要》明確,要合力建設長三角工業互聯網:
積極推進以「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為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台。
統籌推進省際之間工業互聯網建設,推動企業內外網改造升級,積極參與國家標識解析與標准體系構建。
加快建設以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平台為主體、企業級平台為支撐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推動企業上雲和工業APP應用,促進製造業資源與互聯網平台深度對接。
全面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著力推動安全技術手段研發應用,遴選推廣一批創新實用的網路安全試點示範項目。
其他部署還包括:
以十大舉措,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打造數字長三角,共建工業互聯網
開展園區合作,共建升級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園區
Ⅳ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跨界水體聯保方案出台,有何重大意義
一,可以達到聯合監管的目的
其實近幾年大家應該都能看得到一系列的人為的破壞,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那麼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這個地球,如果不把地球保護好的話,等到真正事情發展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的時候,那麼我們再也沒有下一個家園可供我們去棲息繁衍下去。所以要保護好生態環境,那麼水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需要保護的對象,尤其是對這種跨界的水體,要實施重點監管,實時監測水情是發生乾旱了還是漲水,如果漲水的話,要提醒周邊廣大的百姓提早規避這個現象,那如果發生了乾旱就要提前喂農作物的灌溉等一系列問題,做好應對措施。還可以監測這個水域的情況是怎樣的,因為水質如果變差的話會影響整個魚類,然後我們人類如果再吃了魚的話,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這是監測水質的情況,保證我們每天飲用的水以及我們吃的生物所居住的水域都是比較干凈上層的水質。
以上就是對“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跨界水體聯保方案出台,有何重大意義?”的看法,或許你有什麼其他不同的意見,歡迎寫在下面的評論區,咱們大家一起來討論。"
Ⅳ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體現的 新發展理念
長三角區域一體復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制略,這對上海、對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長江流域都是一個極大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作進一步明確。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這是新時期上海的三項新任務。1月31日,在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上海市市長應勇在記者招待會上對上述三大新任務逐一回應,並表示對上海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對於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應勇表示,要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實行有差別的探索,進行更大的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Ⅵ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推進,你覺得對長三角城市有哪些影響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編制內實施發展規劃綱要。」
有助於推進容戰略落地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讓各個城市之間優勢互補,而且有助於充分調動國家資源推進戰略落地。我國的三大城市群,分別是京津翼、長三角、粵港澳,其中一體化程度極高的粵港澳人口最少、城市群最少,人均 GDP 、城鎮化率卻遠遠高於其他兩個城市群。在長三角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長三角需要一個新的經濟爆發點,一體化的推進將有助於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結構轉型、互通互補,加快推進戰略落地。
Ⅶ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
長三角一體化包含三省一市,實際上一體化不一定要從這么大空間來講,可版以從區域內部進行規劃,權若干個都市圈裡的一體化就是長三角一體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長三角內部推動都市圈規劃。
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也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推動,中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形成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長三角是例外。一個都市圈的創新生態、產業體系、產業鏈和營商環境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奔走於1小時通勤圈的廣大從業者,他們是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7)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分析擴展閱讀:
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堅持主流價值引領,築牢精神支柱,建設精神家園,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豐富和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礎和精神支撐。長期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現實淬煉,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機敏、敦行、堅韌、崇文、重商、開放、進取、精緻、雅逸等文化基因和開放求新、明達致遠、精進圖強的區域精神。
江南的優秀文化基因和區域精神,必將會以其人文光輝照亮江南地區繼續前行的方向和路徑,對江南地區在新時代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起到激發精神動力、引領發展方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