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圖有色重金屬具體詳細分布圖。
銅:除天津外所有省、自治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江西、西藏和雲南等3個省區的儲量佔全國銅礦儲量的47.1% 儲量較多的還有甘肅、安徽、內蒙古、山西、湖北、黑龍江。32.3% 9個省估計佔全國銅礦的80%
華北區 11.4 東北區 6 華東區 31.4 中南 9.8 西南區 29.5 西北區11.9
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12
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9
西部地帶包括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西南地區的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9
德興銅礦:地處江西省上饒德興市境內,位於懷玉山脈孔雀山下。目前日處理礦石10萬噸的生產規模,達產達標。主要生產銅精礦、硫精礦、電積銅等。礦山2003年產銅12萬余噸,約佔全國銅產量的四分之一;同時年產黃金5噸多,白銀20噸以上,也是中國第一大伴生金礦和伴生銀礦。儲量16.3億噸消息來源(江西航空技術學院http://qun.51.com/moldjiaoliu/topic.php?pid=11464)
永平銅礦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布敦化銅礦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紅透山銅礦
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銅鉬礦
安徽省南陵縣工山鎮大工銅礦
安徽省南陵縣河灣鎮鐵山銅礦
湖北省黃石市銅山口銅鉬礦
湖北省黃石市銅綠山銅鐵礦整合區
湖北省黃石市赤馬山銅礦整合區
湖北省黃石市豐山洞銅礦整合區
湖北省陽新縣韓家山銅礦整合區
湖北省大冶市千家灣銅礦
湖北省陽新縣歐陽山銅礦
湖北省陽新縣雞籠山東銅礦
四川省九龍縣里伍銅礦
雲南省東川銅礦
雲南省大姚縣六苴銅礦
雲南省大姚縣桂花銅礦
雲南省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龍脖河銅金礦
雲南省景谷彝族傣族自治縣正興銅多金屬礦
雲南省景谷彝族傣族自治縣遷糯—思茅老魯寨銅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沙里拜銅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伽師縣砂岩型銅礦
鎳:
資源狀況
截至1995年末,我國已探明鎳礦區84處,分布於全國18個省、自治區。鎳的保有儲量為785.31萬t,其中A+B+C級占儲量的47.9%,為376.39萬t。如以我國的工業儲量(A+B+C級)與西方國家的儲量基礎相比,我國在古巴(儲量基礎2300萬t)、新喀里多尼亞(儲量基礎1500萬t)、加拿大(儲量基礎1400萬t)、印度尼西亞(儲量基礎1300萬t)、菲律賓(儲量基礎1100萬t)、俄羅斯(儲量基礎730萬t)、澳大利亞(儲量基礎680萬t)、巴西(儲量基礎430萬t)之後,位居世界第9位。
儲量分布
我國鎳礦分布就大區來看,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其保有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比例分別為76.8%、12.1%、4.9%。就各省(區)來看,甘肅儲量最多,佔全國鎳礦總儲量的62%,其次是新疆(11.6%)、雲南(8.9%)、吉林(4.4%)、湖北(3.4%)和四川(3.3%)。
資源特點
我國鎳礦資源的第一個特點是儲量分布高度集中,僅甘肅金川鎳礦,其儲量就佔全國總儲量的63.9%,新疆喀拉通克、黃山和黃山東三個銅鎳礦的儲量也佔到全國總保有儲量的12.2%。
第二,我國鎳礦主要是硫化銅鎳礦,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86%,其次是紅土鎳礦,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9.6%。
第三,我國鎳礦石品位較富,平均鎳大於1%的硫化鎳富礦石約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44.1%。
第四,我國鎳礦的地質工作程度比較高,屬於勘探級別的儲量佔到了全國總保有儲量的74%。
第五,我國鎳礦地下開採的比重較大,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68%,而適合露採的只佔到13%。
我國鎳礦資源的上述特點,給我國鎳礦的開發利用帶來了有利的一面,也產生了不利的因素。由於礦石儲量分布集中,礦石又比較富,容易形成大型的采選冶企業,而且經濟效益較好。例如,甘肅金川礦區,儲量大,品位高,其中Ⅱ礦區有特富礦石(含鎳5.29%)儲量4.84萬t,而且具有鉑族金屬、金、鈷等10餘種有用伴生元素,已建立了綜合利用流程,這兒已成了我國最大的鎳生產基地。但是也應該看到,儲量高度集中,而且埋藏深,不能露采,因此對擴大產量,提高經濟效益帶來了影響。
我國氧化鎳礦比較少,而且品位比較低,與國外氧化鎳礦儲量大、品位高的一些國家,如新喀里多尼亞、印度尼西亞相比,缺乏競爭力。
鈷:
資源狀況
截至1996年底,全國共有鈷礦區150個,鈷金屬保有儲量為47.16萬t,其中A+B+C級儲量7.45萬t。因生產消耗,故總保有儲量比1995年減少0.2萬t。
我國鈷礦主要共(伴)生在鐵、銅、鎳礦中,共(伴)生鈷礦保有儲量中屬於普查階段的有1.3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2.7%;屬於詳查階段的有14.7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31.1%;屬於勘探階段的有31.2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66.2%
截至1995年底全國已利用的共(伴)生鈷礦產地65處,佔有儲量25.3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53.6%,其中A+B+C級4.1萬t。另外開采礦區中,未回收鈷的礦產地佔有儲量約占總儲量的13%。
可規劃利用的共(伴)生鈷礦產地52處,保有儲量13.5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28.6%。
由於礦床規模小、品位低、主礦采選不過關和其他一些原因,目前暫難利用的共(伴)生鈷礦產地33處,保有儲量8.4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17.8%。
地理分布
全國鈷礦產於24個省(自治區),主要分布在甘肅、山東、雲南、河北、青海、山西等省,它們各自保有儲量佔全國保有儲量的百分比依次為30.5%、10.4%、8.5%、7.3%、7.1%、6%,以上六省儲量之和佔全國總儲量的70%,其餘30%的儲量分布在新疆、四川、湖北、西藏、海南、安徽等省(自治區)。
資源特點
1)絕大多數是伴生礦,品位較低,鈷主要作為副產品加以回收。根據對全國鈷儲量大於1000t的50多個礦床的統計分析得知,鈷的平均品位僅為0.02%,因而生產過程中金屬回收率低,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
2)可利用的鈷資源主要伴生在銅鎳礦床中,它的鈷資源探明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50%左右。銅鎳礦床已開發的有甘肅金川的白家嘴子、吉林磐石的紅旗嶺、新疆的喀拉通克等礦。甘肅金川為我國主要產鈷地,其伴生鈷儲量14.42萬t。可利用的鈷資源其次伴生在銅鐵礦床中,目前已經開發的有山西中條山銅礦、湖北大冶鐵礦、山東金嶺鐵礦、四川拉拉廠銅礦和海南石碌鐵銅礦等礦。
3)我國單一的鈷礦為鈷土礦,其儲量只佔全國總儲量的2%左右。
鉛鋅:
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二棚甸子鉛鋅礦
廣東省清遠市陽山鐵屎坪鉛鋅礦
廣東省清遠市連南寨崗鉛鋅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大坡嶺—榮坪鋅錫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牛浪坡鉛鋅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芒場鉛鋅多金屬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妙石鉛鋅礦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南角河鉛鋅銀多金屬礦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龍潭銅鉛鋅礦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鉛鋅礦
雲南省龍陵縣鉛鋅礦
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金頂鳳凰山鉛鋅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五圩礦區箭豬坡鉛鋅多金屬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五圩礦區三排洞鉛鋅多金屬礦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班老鉛鋅礦
雲南省鎮康縣蘆子園鐵鉛鋅礦
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亞圭拉鉛鋅礦
陝西省寧強縣東皇溝鉛鋅礦
甘肅省成縣廠壩鉛鋅礦
青海省都蘭縣雙慶鐵鉛鋅礦
雲南省魯甸縣火德紅鉛鋅礦
雲南省馬關都龍錫鋅礦
雲南省富源縣富村鉛鋅礦
雲南省羅平縣富樂鉛鋅礦
四川省漢源縣唐家鉛鋅礦
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二棚甸子鉛鋅礦
錫:
資源概況
截至1996年底,我國錫礦累計探明儲量達到560.37萬t,保有儲量為407.41萬t,其中A+B+C級儲量212.17萬t,占保有儲量的52%。從1955年到1996年40年間錫礦保有儲量增長了近4倍
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和礦業局資料,1996年世界錫礦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700萬t和1000萬t。錫礦儲量比較豐富的國家,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巴西(儲量120萬t、儲量基礎250萬t);馬來西亞(儲量120萬t、儲量基礎120萬t);泰國(儲量94萬t、儲量基礎94萬t);印度尼西亞(儲量75萬t、儲量基礎82萬t)。此外,扎伊爾、玻利維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也有一定的儲量。如以儲量相比較,我國居於世界首位;如以我國A+B+C級儲量和這些國家的儲量基礎相比,我國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2位。
地理分布
我國錫礦分布於15個省、區,其中雲南保有儲量128.00萬t,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31.4%;廣西保有儲量134.04萬t,占保有儲量的32.9%;廣東保有儲量40.82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10.0%;湖南保有儲量36.25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8.9%;內蒙古保有儲量32.87萬t,占總保有儲量的8.1%;江西保有儲量26.04萬t,占總保有儲量6.4%。以上6個省、區保有儲量就佔了全國總保有儲量的97.7%。
銻:
資源狀況
中國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已探明有儲量的礦區111處,分布於18個省區。累計探明儲量(Sb金屬,下同)343.4萬t,截至1996年底保有儲量為278.16萬t,其中A+B+C級(或稱工業儲量)為103.09萬t,佔37.1%。以我國A+B+C級銻礦儲量同世界各國家的銻礦儲量基礎相比,居世界第1位。
儲量分布
我國銻礦分布從大區來看,以1996年保有儲量統計,主要集中在中南區,佔全國銻礦儲量的68.7%,居首位。其次是西南區佔21.3%,西北區佔8.3%,華東、東北、華北的銻礦很少,3個區合計佔1.7%。就各省區來看,儲量佔有依次為:廣西115.57萬t、湖南56.21萬t、雲南28.46萬t、貴州23.93萬t、甘肅15.29萬t,5省區合計儲量239.46萬t,佔全國銻礦總儲量的86.1%。其次,廣東12.2萬t、陝西7.87萬t、河南5.14萬t、西藏4.43萬t,這4個省區合計儲量29.64萬t,佔10.7%。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青海等9省區的儲量很少,合計僅佔3.2%。
資源特點
銻礦是中國的優勢礦產資源之一,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點:
(1)儲量豐富,礦床多、規模大 中國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儲量、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知名的大型銻礦床54個,中國就有15個。我國現已探明的銻礦區111個,其中大型、超大型銻礦床探明的銻礦儲量佔全國累計探明的銻礦總儲量的81%。
(2)成礦環境優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礦床的成礦條件 世界銻礦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地中海構造成礦帶、中亞天山構造成礦帶,其中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集中了世界77%的銻儲量。中國銻礦在這三大成礦帶中均有分布。特別是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湘、桂、滇、黔等省區的一些大型、超大型礦床,集中分布於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西岸。如超大型礦床有湖南錫礦山銻礦田、廣西大廠錫鉛鋅銻礦田以及一批大型礦床(銻儲量均在10萬t以上),如湖南安化渣滓溪銻礦、沅陵湘西(沃溪)金銻鎢礦,廣西河池五圩箭豬坡銻礦、南丹茶山銻礦,貴州晴隆銻礦、獨山半坡銻礦,雲南廣南木利銻礦。
(3)銻礦分布高度集中 現已探明的超大型和大中型銻礦床集中分布在湘、桂、滇、黔、甘5省區,佔全國探明銻礦區的67%,儲量佔全國銻總儲量的86.1%。
(4)銻礦工業類型的儲量構成,以單銻硫化物礦床為主,佔全國銻總儲量的67%,其特點是規模大,以大中型為主,有的為超大型(如錫礦山銻礦田),礦石成分簡單、品位富,以輝銻礦為主,易采易選易煉,經濟價值巨大;銻金鎢等共生礦床,佔全國總儲量的21%,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個別的為大型(如湖南沃溪金銻鎢礦床),礦石成分較復雜,以輝銻礦、自然金、白鎢礦、黑鎢礦為主,頗有綜合利用價值;銻(復)硫鹽多金屬伴生礦床,佔全國銻總儲量的12%,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個別的為大型(如廣西大廠龍頭山、茶山等礦床),礦石成分復雜,綜合利用價值大,但屬難選冶礦石類型。
汞:
資源狀況
我國汞礦資源較豐富,現已探明有儲量的礦區103處,分布於12個省區。累計探明汞儲量(金屬,下同)14.38萬t,其中A+B+C級2.1萬t(1995年),截至1996年底保有儲量8.14萬t,其中A+B+C級2.03萬t。如以我國A+B+C儲量與世界汞儲量基礎相比,僅低於西班牙(9萬t,儲量基礎)和義大利(6.9萬t,儲量基礎),而高於吉爾吉斯斯坦(1.3萬t,儲量基礎)排居世界第3位。
儲量分布
我國汞礦分布從大區來看,汞儲量依次:西南區佔全國汞儲量的56.9%,居首位。其次是西北區佔28.4%、中南區佔14.4%,其他大區則很少,僅佔0.3%。就各省區來看,貴州儲量最多,佔全國汞儲量的38.3%,其次為陝西佔19.8%、四川佔15.9%、廣東佔6%、湖南佔5.8%、青海佔4.4%、甘肅佔3.7%、雲南佔2.7%。以上8個省區合計儲量佔全國汞儲量的96.6%,其中前3位的貴州、陝西、四川3省合計佔74%。
資源特點
中國汞礦資源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礦產地和儲量分布高度集中。從全國已探明有儲量的103個礦區來看,主要集中分布在貴州、陝西、四川。這3個省探明有儲量的礦區合計55處,佔全國汞礦區總數的53.4%;3省現保有汞儲量合計6.02萬t,佔全國汞總儲量的74%。其次為廣東、湖南、青海3省,探明有儲量的礦區合計佔21.4%,儲量佔16.3%。
二是儲量組成,以單汞礦床的儲量為主,與其他礦床共伴生的儲量也有一定的比例。據統計共伴生汞儲量約佔全國保有汞儲量的20%左右,主要共伴生在鉛鋅礦床、銻汞礦床中,有的汞儲量已達到大型礦床規模,如廣東凡口鉛鋅礦床的伴生汞礦有3000t,陝西鳳縣鉛硐山鉛鋅礦床伴生汞1069t、旬陽青銅溝汞銻礦床,共生汞7257t、旬陽公館汞銻礦床(南礦段)共生汞5895t。雖然共伴生汞礦儲量可觀,但由於選冶分離技術尚未解決,因此一些礦床對這部分汞礦資源也未能充分利用或綜合回收。
三是貧礦多,富礦少。我國大中型汞礦床的汞品位0.1%~0.3%居多,部分介於0.3%~0.5%,大於0.5%~1%的品位較少,大於1%的品位僅是極個別的礦床。因此,我國汞礦工業指標,最低工業品位定為0.08%~0.1%。幾個主要汞礦山開采品位一般為0.15%,最高的也只有0.5%~1%,明顯地低於國外汞礦床。國外一般都開富汞礦床,如世界著名的超大型汞礦床:西班牙的阿爾馬登汞礦床的汞品位為0.6%~20%,平均3%,富礦石為8%~10%;斯洛維尼亞的伊德里亞汞礦床的汞品位貧礦為0.2%~2%,富礦石為6%~7%。
四是礦石工業類雖多,但以單汞型為主。我國汞礦石工業類型有單汞、汞銻、汞金、汞硒、汞鈾以及汞多金屬等類型,其中以單汞型礦石為主,而且礦石易采易選易煉,工藝流程簡單,因此作為主要開采對象,宜在坑口附近建設采-選或采-選-冶聯合企業。
鎢:
資源狀況
鎢礦是我國的優勢礦產資源。現已發現並探明有儲量的礦區252處,累計探明儲量(WO3,下同)637.5萬t,其中A+B+C級儲量232萬t,佔36.4%。截至1996年底,鎢礦保有儲量為529.08萬t,其中A+B+C級儲量228.11萬t,佔43.1%。
中國鎢礦資源豐富,著稱世界,其儲量在世界排位,以中國表內A+B+C級儲量同世界儲量基礎相比居世界第1位。第2位加拿大(儲量基礎49.3萬t)、第3位俄羅斯(儲量基礎35.5萬t)。中國鎢礦不僅儲量居世界第一,而且產量和出口量長期以來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稱譽為「世界三個第一」。
儲量分布
在全國已探明鎢礦儲量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保有儲量在20萬t以上的有8個省區,依次為湖南179.89萬t、江西110.09萬t、河南62.85萬t、廣西34.92萬t、福建30.67萬t、廣東23.02萬t、甘肅22.29萬t、雲南21.66萬t,合計485.39萬t,佔全國鎢保有儲量的91.7%(以1996年底全國鎢礦保有儲量統計)。
從全國大行政區分布來看,依次:中南區佔全國鎢儲量的58.2%,居首位,其次是華東區佔28%、西北區佔4.3%、西南佔4.1%、東北區佔3.2%、華北區佔2.2%。
在三大經濟地區鎢礦儲量分布的比例:東部沿海地區佔17.1%、中部地區佔75.1%、西部地區佔7.8%。
資源特點
中國鎢礦資源有以下特點:
(1) 儲量十分豐富,分布高度集中 我國已累計探明鎢儲量達600多萬t,而且還有很大的找礦潛力,資源前景甚為可觀。近20年來,在南嶺成礦區、東秦嶺成礦帶、西秦嶺-祁連山成礦帶的鎢和鎢多金屬成礦集中區里不斷發現大型、超大型礦床。尤其是在南嶺成礦區的湘南、贛南、粵北等生產礦山的深部及其外圍又勘查了一些大型、特大型礦床、礦段和礦體。
儲量和礦區分布高度集中,是中國鎢礦資源一大特點。鎢礦儲量主要集中分布於湖南、江西、河南、福建、廣西、廣東等6省區,合計佔全國鎢儲量的83.4%(其中湖南、江西、河南三省佔66.7%)。六省區的鎢礦區佔全國已探明有儲量礦區的71.4%(其中湖南、江西、河南三省佔47.2%,而且大型、超大型礦床主要分布在這三個省內)。
(2)礦床類型較全,成礦作用多樣 目前,除現代熱泉沉積礦床和含鎢鹵水-蒸發岩礦床外,幾乎世界上所有已知鎢礦床成因類型在中國均有發現。按成礦溫度,有汽化高溫至低溫的熱液礦床;按成礦物質來源,有層源的層控鎢礦床與來自岩源的岩控鎢礦床以及多源復合礦床;按礦床產狀形態類型,有各種形式的脈型,整合於沉積建造的層型,沿花崗岩體與碳酸鹽質圍岩接觸帶產出的不規則帶型(夕卡岩),沿成礦花崗岩產狀形態產出的細脈-浸染岩體型等礦床;按礦物元素組合,有W-(Sn、Bi、Mo),W-Be,W-(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等礦床。由於中國鎢礦成礦作用多樣又普遍交替出現,因而不僅形成復雜多樣的礦床類型,而且常在同一礦田或礦床中,呈現多型礦床(礦體)共生的特點。此外,還有現代表生鎢礦床(氧化淋濾型、沖積砂礦型)。
(3)礦床伴生組分多,綜合利用價值大 中國許多鎢礦床伴共生有益組分多達30多種。主要有錫、鉬、鉍、銅、鉛、鋅、金、銀等;其次為硫、鈹、鋰、鈮、鉭、稀土、鎘、銦、鎵、鈧、錸、砷、螢石等。在采選冶過程中綜合回收這些有益組分,不僅是合理開發利用好礦產資源,也是提高礦山開采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4)伴生在其他礦床中的鎢儲量可觀 全國伴生鎢儲量約占總儲量的25%,大部分隨主礦產開發而綜合回收。如雲南個舊錫礦,湖北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所屬銅礦山(如大冶龍角山、銅錄山、封山洞等),江西銅業公司所屬的銅礦山(如永平銅礦、東鄉銅礦、德興銅礦等)以及一些鉬礦山等,在選礦過程中均已綜合回收鎢精礦,成為礦山各種精礦產品之一。
(5)富礦少,貧礦多,品位低 在保有儲量中,鎢品位(WO3)大於0.5%的僅佔20%(主要是石英脈型黑鎢礦);而在白鎢礦的工業儲量中,品位大於0.5%的僅佔2%左右。與國外相比,中國白鎢礦質量處於劣勢,而黑鎢礦品位富、礦床大、易采易選處於優勢。
(6)開發利用以黑鎢礦為主,白鎢礦次之 黑鎢礦是中國長期以來的開采對象,但儲量組成卻是白鎢礦居多,黑鎢礦較少。據統計,截至1996年底鎢保有儲量529.08萬t,其中白鎢礦佔71.1%,黑鎢礦佔26.4%,混合鎢礦佔2.5%。白鎢礦雖然儲量多,但富礦少,品位低,難選礦石多,僅占鎢礦產量的10%左右;而黑鎢礦雖然儲量比白鎢礦少,但富礦多,且易采易選,占鎢礦產量的90%以上。近年來采選品位(WO3),1991~1996年坑采出礦品位為0.2%~0.32%,選礦原礦品位為0.26%~0.31%。目前,許多鎢礦山由於采選礦石品位低,采選成本高,因此致使礦山經濟效益差,是礦山目前虧損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鉬:
資源狀況
截至1996年底,我國已探明鉬礦區222處,分布於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鉬的保有儲量達到840.20萬t,其中A+B+C級占儲量的39.8%,為334.50萬t,如以我國的工業儲量(A+B+C級)與西方國家的儲量基礎相比,我國低於美國(540萬t,儲量基礎),而高於智利(250萬t,儲量基礎),居世界第二。
儲量分布
我國鉬礦分布就大區來看,中南佔全國鉬儲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東北19.5%、西北14.9%、華東13.9%、華北12%,而西南僅佔4%。就各省(區)來看,河南儲量最多,佔全國鉬礦總儲量的29.9%,其次陝西佔13.6%,吉林佔13%。另外儲量較多的省(區)還有:山東佔6.7%、河北佔6.6%、江西佔4%、遼寧佔3.7%、內蒙古佔3.6%。以上8個省(區)合計儲量佔全國鉬礦總保有儲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陝西、吉林三省就佔56.5%。
資源特點
我國鉬礦探明儲量雖多,但其品位與世界主要鉬資源國美國和智利相比,顯著偏低,多屬低品位礦床。礦區平均品位小於0.1%的低品位礦床,其儲量占總儲量的65%,其中小於0.05%的佔10%。中等品位(0.1%~0.2%)礦床的儲量占總儲量的30%,品位較富的(0.2%~0.3%)礦床的儲量占總儲量的4%,而品位大於0.3%的富礦儲量只佔總儲量的1%。
我國鉬礦雖然品位低,但伴生有益組分多,經濟價值高。據統計,鉬作為單一礦產的礦床,其儲量只佔全國總儲量的14%。作為主礦產,還伴生有其他有用組分的礦床,其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64%。與銅、鎢、錫等金屬共生和伴生的鉬儲量佔全國鉬儲量的22%。
我國鉬礦的第三個特點是規模大,並且多適合於露采。據統計,儲量大於10萬t的大型鉬礦,其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76%,儲量在1~10萬t的中型礦床,其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20%。適合於露採的鉬礦床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64%。大型礦床大多可以露采,而且輝鉬礦的顆粒往往比較粗大,屬於易采易選型。
就礦石類型來看,在我國已探明的鉬礦儲量中,以便於利用的硫化鉬礦石為主,其儲量約占鉬礦總保有儲量的99%,而不便利用的氧化鉬礦石,混合鉬礦石及類型不明的鉬礦石只佔全國總保有儲量的1%。
我國鉬礦的最後一個特點是,地質工作程度比較高。經過地質工作達到勘探程度的儲量占總保有儲量的50.5%,達到詳查程度的儲量佔41.8%,二者合計,詳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儲量佔到我國鉬礦總保有儲量的92.3%。
『貳』 有色金屬蒸餾行業動態
你好
沒看明白
入行條件
加快結構調整規范鉛鋅行業投資行促進我鉛鋅工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根據家關律規產業政策制定鉛鋅行業准入條件
、
企業布局及規模外部條件要求
新建或者改、擴建鉛鋅礦山、冶煉、再利用項目必須符合家產業政策規劃要求符合土利用總體規劃、土供應政策土使用標准規定必須依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驗收制度
各要按照態功能區劃要求優化發、重點發區研究確定同區域鉛鋅冶煉產規模總量合理選擇鉛鋅冶煉企業廠址家律、規、行政規章及規劃確定或縣級民政府批准自保護區、態功能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區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區、療養、醫院食品、葯品等環境條件要求高企業周邊1公內新建鉛鋅冶煉項目擴建除環保改造外鉛鋅冶煉項目再鉛鋅企業廠址選擇要按《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GB18484-2001)焚燒廠選址原則要求進行
新建鉛、鋅冶煉項目單系列鉛冶煉能力必須達5萬噸/(含5萬噸);單系列鋅冶煉規模必須達10萬噸/及落實鉛鋅精礦、交通運輸等外部產條件新建鉛鋅冶煉項目企業自礦山原料比例達30%允許符合關政策規定企業現產能力通升級改造淘汰落工藝改建單系列鉛熔煉能力達5萬噸/(含5萬噸)、單系列鋅冶煉規模達10萬噸/及
現再鉛企業產准入規模應於10000噸/;改造、擴建再鉛項目規模必須2萬噸/;新建再鉛項目規模必須於5萬噸/鼓勵型優勢鉛冶煉企業並購型再鉛廠與鉛熔煉爐合並處理或者附帶收處理再鉛
采鉛鋅礦資源應遵守《礦產資源》及相關管理規定依申請采礦許證采礦權應嚴格按照批准發利用案進行采嚴禁證勘查采、亂采濫挖破壞浪費資源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嚴格規范鉛鋅礦勘查采礦審批制度按照律規關規定嚴格探礦權、采礦權讓式審批許可權嚴禁越權審批嚴禁整裝礦床割讓
新建鉛鋅礦山低產建設規模低於單體礦3萬噸/(100噸/)服務限必須15型礦山單體礦產建設規模應於30萬噸/(1000噸/)
採用浮選選礦工藝選礦企業處理礦量必須1000噸/
礦山投資項目必須按照《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決定》公布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要求辦理總投資5億元及礦山發項目由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准其礦山發項目由省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核准
鉛鋅礦山、冶煉、再利用項目資本金比例要達35%及
二、 工藝裝備
新建鉛冶煉項目粗鉛冶煉須採用先進具自主知識產權富氧底吹強化熔煉或者富氧頂吹強化熔煉等產效率高、能耗低、環保達標、資源綜合利用效先進煉鉛工藝雙轉雙吸或其雙吸附制酸系統新建鋅冶煉項目硫化鋅精礦焙燒必須採用硫利用率高、尾氣達標沸騰焙燒工藝;單台沸騰焙燒爐爐床面積必須達109平米及必須配備雙轉雙吸等制酸系統
必須資源綜合利用、余熱收等節能設施煙氣制酸嚴禁採用熱濃酸洗工藝冶煉尾氣余熱收、收塵或尾氣低二氧化硫濃度治理工藝及設備必須滿足家《節約能源》、《清潔產促進》、《環境保護》等律規要求利用火冶金工藝進行冶煉必須密閉條件進行防止害氣體粉塵逸實現組織排放;必須設置尾氣凈化系統、報警系統應急處理裝置利用濕冶金工藝進行冶煉必須排放氣體除濕凈化裝置
發展循環經濟支持鉛鋅再資源收利用提高鉛再收企業技術環保水平走規模化、環境友型發展路新建及現再鉛鋅項目廢雜鉛鋅收、處理必須採用先進工藝設備再鉛企業必須整收廢鉛酸蓄電池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GB18597-2001)關要求貯存並使用機械化破碎選塑料、鉛極板、含鉛物料、廢酸液別收、處理破碎程採用水力選必須做水閉路循環使用外泄選鉛膏必須進行脫硫預處理(或送硫化鉛精礦冶煉廠合並處理)脫硫母液必須進行處理並收副產品帶殼直接熔煉廢鉛酸蓄電池熔煉、精煉必須採用際先進短窯設備或等同設備熔煉程加料、放料、精煉鑄錠必須採用機械化操作禁止廢鉛酸蓄電池進行工破碎露環境進行破碎作業禁止利用直接燃煤反射爐建設再鉛、再鋅項目
強化再鋅資源收管理工作集處理收鍍鋅鐵皮及其鍍鋅鋼材效收其鋅、鉛、銻等二金屬鼓勵針收干電池二金屬研發、建廠工作工廠產規模暫設限
新建型鉛鋅礦山要採用適合礦床采技術條件先進采礦盡量採用型設備適提高自化水平選礦須採用浮選工藝
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本)》等產業政策規定立即淘汰土燒結盤、簡易高爐、燒結鍋、燒結盤等落式煉鉛工藝及設備及用坩堝爐熔煉再鉛工藝用土製馬弗爐、馬槽爐、橫罐、豎罐等進行原熔煉再簡易冷凝設施收鋅等落式煉鋅或氧化鋅工藝禁止新建燒結機—鼓風爐煉鉛企業2008底前淘汰經改造雖已配備制酸系統尾氣及鉛塵污染仍達環保標准燒結機煉鉛工藝
三、 能源消耗
新建鉛冶煉綜合能耗低於600千克標准煤/噸;粗鉛冶煉綜合能耗低於450千克標准煤/噸粗鉛冶煉焦耗低於350千克/噸電鉛直流電耗降低120千瓦/噸新建鋅冶煉電鋅工藝綜合能耗低於1700千克標准煤/噸電鋅產析鋅電解直流電耗低於2900千瓦/噸鋅電解電流效率於88%;蒸餾鋅標准煤耗低於1600千克/噸
現鉛冶煉企業:綜合能耗低於650千克標准煤/噸;粗鉛冶煉綜合能耗低於460千克標准煤/噸粗鉛冶煉焦耗低於360千克/噸電鉛直流電耗降低121千瓦/噸鉛電解電流效率於95%現鋅冶煉企業:精餾鋅工藝綜合能耗低於2200千克標准煤/噸電鋅工藝綜合能耗低於1850千克標准煤/噸蒸餾鋅工藝標准煤耗低於1650千克/噸電鋅直流電耗降低3100千瓦/噸電解電流效率於87%現冶煉企業要通技術改造節能降耗十五末達新建企業能耗水平
新建及現再鉛鋅項目必須節能措施採用先進工藝設備確保符合家能耗標准再鉛冶煉能耗應低於130千克標准煤/噸鉛電耗低於100千瓦/噸鉛
鉛鋅坑采礦山原礦綜合能耗要低於7.1千克標准煤/噸礦、露采礦山鉛鋅礦綜合能耗要低於1.3千克標准煤/噸礦鉛鋅選礦綜合能耗要低於14千克標准煤/噸礦礦石耗用電量低於45千瓦/噸
四、 資源綜合利用
新建鉛冶煉項目:總收率達96.5%粗鉛熔煉收率於97%、鉛精煉收率於99%;總硫利用率於95%硫捕集率於99%;水循環利用率達95%新建鋅冶煉項目:冶煉總收率達95%;蒸餾鋅冶煉收率達98%電鋅收率(濕)達95%;總硫利用率於96%硫捕集率於99%;水循環利用率達95%
所鉛鋅冶煉投資項目必須設計價金屬綜合利用建設內容收價伴金屬覆蓋率達95%
現鉛鋅冶煉企業:鉛冶煉總收率達95%粗鉛冶煉收率96%;總硫利用率達94%硫捕集率達96%;水循環利用率90
%鋅冶煉蒸餾鋅總收率達96%精餾鋅總收率達94%電鋅總收率達93%;硫利用率達96%(ISP達94%)硫總捕集率達99%;水循環利用率90
%現鉛鋅冶煉企業通技術改造降低資源消耗十五末達新建企業標准
新建再鉛企業鉛總收率於97%現再鉛企業鉛總收率於95%冶煉棄渣鉛含量於2%廢水循環利用率於90%
鉛鋅采礦損失率坑采(礦)超10%、露采(露礦)超5%采礦貧化率坑采(礦)超10%、露采(露礦)超4.5%硫化礦選礦鉛金屬實際收率達87%、選礦鋅金屬實際收率達90%混合(難選)礦鉛、鋅金屬收率均85%平均每噸礦石耗用電量低於35千瓦耗用水量低於4噸/噸礦廢水循環利用率於75%禁止建設資源利用率低鉛鋅礦山及選礦廠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批采礦權申請應嚴格審查礦產資源發利用案鉛鋅礦實際采礦損失率、貧化率選礦收率低於批准設計標准
五、 環境保護
鉛鋅冶煉及礦山采選污染物排放要符合家《工業爐窯氣污染物排放標准》(GB9078-1996)、《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律規、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關要求關標准規定防止鉛冶煉二氧化硫及含鉛粉塵污染及鋅冶煉熱酸浸鋅渣汞、鎘、砷等害重金屬離隨意堆放造污染確保二氧化硫、粉塵達標排放嚴禁鉛鋅冶煉廠廢水重金屬離、苯酚等害物質超標排放待《色金屬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鉛鋅工業》發布按新標准執行
鉛鋅冶煉項目原料處理、間物料破碎、熔煉、裝卸等所產粉塵部位均要配備除塵及收處理裝置進行處理並安裝經環保總局指定環境監測儀器檢測機構適用性檢測合格自監控系統進行監測
新建及現再鉛鋅項目廢雜鉛鋅收、處理必須採用先進工藝設備確保符合家環保標准關標准規定嚴禁蓄電池破碎廢酸液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排放廢水應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熔煉、精煉工序產廢氣必須組織排放送入除塵系統;廢氣排放應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GB18484-2001)熔煉工序廢棄渣廢水處理系統產泥渣除塵系統凈化收含鉛煙塵(灰)防塵系統廢棄吸附材料燃煤爐渣等必須進行害化處理;含鉛量較高水處理泥渣鉛煙塵(灰)必須返熔煉爐熔煉;作業環境必須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標准》(GBZ1-2002)《工作場所害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要求;所員工都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並保存記錄企業必須完善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及相應應急設施裝備;企業應配置完整廢水、廢氣凈化設施並安裝自監控設備再鉛產企業及事收集、利用、處置含鉛危險廢物企業均應依取危險廢物經營許證
根據《華民共環境保護》等關律規所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持證排污(尚未實行排污許證制度區除外)達標排放現鉛鋅采選、冶煉企業必須依實施強制性清潔產審核環保部門現鉛鋅冶煉企業執行環保標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定期發布環保達標產企業名單達排放標准或超排污總量企業決定限期治理治理合格應由民政府依決定給予停產或關閉處理
嚴禁礦山企業破壞及污染環境要認真履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環保設施三同驗收程序必須嚴格執行土復墾規定履行土復墾義務按照財政部、土資源部、環保總局《關於逐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態恢復責任機制指導意見》要求逐步建立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專項用於礦山環境治理態恢復礦山投資項目環保設計必須按照家環保總局關規定《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決定》公布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要求由許可權環保部門組織審查批准露采區必須按照環保水土資源保持要求完礦區環境恢復廢渣、廢水要進行再利用棄渣應進行固化、害化處理,污水全部收利用采採用充填采礦采礦廢石等固體廢棄物、選礦尾砂填采空區,控製表塌陷,保護表環境採用充填采礦礦山允許表位移現象;採用其采礦礦山,表位移程度破壞表植、自景觀、建(構)築物等
六、 安全產與職業危害
鉛鋅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安全產》、《礦山安全》、《職業病防治》等律規規定具備相應安全產職業危害防治條件並建立、健全安全產責任制;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職業危害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設計、同施工、同投入產使用鉛鋅礦山、鉛鋅冶煉制酸、制氧系統項目及安全設施設計、投入產使用前要依經安全產管理部門審查、驗收必須建立職業危害防治設施配備符合家關標准勞防護用品配備火災、雷擊、設備故障、機械傷害、體墜落等事故防範設施及安全供電、供水裝置消除毒害物質設施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必須通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項驗收
鉛鋅礦山企業要依照《安全產許證條例》(務院令第397號)等關規定依取安全產許證事產
七、 監督管理
新建改造鉛鋅礦山、冶煉項目必須符合述准入條件鉛鋅礦山、冶煉項目投資管理、土供應、環境影響評價等手續必須按照準入條件規定辦理融資手續應符合產業政策准入條件規定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家環保總局關級審批規定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符合產業政策現鉛鋅冶煉企業要通技術改造達新建企業資源綜合利用、能耗、環保等面准入條件
新建或改建鉛鋅礦山、冶煉、再利用項目投產前要經省級及投資、土、環保、安全產、勞衛、質檢等行政主管部門關專家組聯合檢查組監督檢查檢查工作要按照準入條件相關要求進行經檢查認未達准入條件投資主管部門應責令建設單位根據設計要求限期完善關建設內容未依取土或者未按規定條件土使用合同約定使用土未按規定履行土復墾義務或土復墾措施落實土資源部門要按照土管理規土使用合同約定予糾處罰責令限期糾且發放土使用權證書;依打擊礦山采各種違行構刑事犯罪移交司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符合環保要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根據關律、規進行處罰並限期整改
新建鉛鋅礦山、冶煉、再利用產能力須經關部門驗收合格按照關規定辦理《排污許證》(尚未實行排污許證區除外)企業進行產銷售等經營涉及制酸、制氧系統應按照關規定辦理《危險化品產企業安全產許證》現產企業改擴建產能力經省級關部門驗收合格要按照規定辦理《排污許證》《危險化品產企業安全產許證》等相關手續
各區發展改革委、經委(經貿委)、工業辦環保、工商、安全產、勞衛等關管理執部門要定期本區鉛鋅企業執行准入條件情況進行督查色金屬工業協協助關部門做跟蹤監督工作
符合產業政策准入條件鉛鋅礦山、冶煉、再收新建改造項目投資管理部門備案土資源部門辦理用手續環保部門批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金融機構提供授信電力部門依停止供電依撤銷關許證件或責令關閉企業要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辦理變更登記或注銷登記
家發展改革委定期公告符合準入條件鉛鋅礦山、冶煉、再鉛鋅收產企業名單實行社監督並進行態管理
八、 附則
本准入條件適用於華民共境內(港澳台區除外)所類型鉛鋅礦山、冶煉、再利用產企業
本准入條件適用於利用其裝備改造鉛鋅冶煉設備事冶煉產行
本准入條件涉及家標准若進行修訂則按修訂新標准執行
本准入條件自20073月10起實施由家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並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宏觀調控要求進行修訂
『叄』 有色金屬鉛鋅大寫
有色金屬鉛鋅大寫
請看下面有色金屬鉛鋅的大寫(也就是繁體字):
『肆』 有色金屬銅 鋁 鉛 鋅 錫 鎳有被替代的可能嗎 哪位大牛能解釋下嗎
比如你是誰
『伍』 2015年有色金屬鉛鋅行情走勢平穩嗎
有色金屬作來為強周期行業,自走勢跟經濟形勢緊密相關,我們看到雖然實體經濟還是比較低迷,但是政策出現松動,這刺激有色板塊在嚴重超跌的市況下展開反彈,情理之中,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關鍵是上漲之後要有所區分。目前來看,政策的轉向對於後市股市是利好,流動性直接湧入股市,大盤股顯然能夠吸納更多資金,而有色板塊整體又是權重之一,所以未來仍會有反彈行情。這里邊稀土、以及小金屬值得期待,稀缺性將支撐其股價和未來預期。而傳統的鋁、銅可能相對較慢一些。整體來看,2015年仍將跟隨指數震盪反彈。
『陸』 哪一種有色金屬礦石中含有黃金白銀成份如鉛鋅礦中含有白銀。
鉛鋅礦、硫鐵礦、銅礦中,大多有銀的分布,含金也不少見。
『柒』 有色金屬行業中鉛鋅礦主要分布在什麼地區
江西大余鎢礦,湖南郴州柿竹園鎢礦
湖南錫礦山銻礦,湖南桃江板溪銻礦,湖南新邵龍山銻礦,湖南桃源沃溪銻礦
江西德興銅礦,安徽銅陵銅礦,湖北大冶銅礦,山西中條山銅礦,甘肅白銀廠銅礦,雲南東川銅礦,西藏玉龍銅礦
貴州銅仁汞礦,貴州務川木油廠汞礦
河南張窯院鋁土礦,廣西平果鋁土礦,山西孝義克俄鋁土礦,福建漳浦鋁土礦,海南蓬萊等等鋁土礦,山東淄博鋁土礦,河南鞏縣小關鋁土礦,山西陽泉百家莊鋁土礦
雲南個舊錫礦,廣西大廠錫礦,廣西平桂錫礦,廣東海陸豐錫礦,廣東信宜銀岩錫礦
四川攀枝花鈦礦,廣東茂名鈦礦
新疆哈密黃山鎳礦,新疆喀拉通克鎳礦,甘肅金昌金川鎳礦,雲南元江鎳礦
內蒙古白雲鄂博稀土礦
山東招遠金礦,河南小秦嶺金礦,吉林樺甸縣夾皮溝金礦,新疆若羌縣大青山金礦,黑龍江烏拉嘎金礦,承德赤峰朝陽金礦,新疆阿勒泰金礦
湖南水口山鉛鋅礦,黑龍江西林鉛鋅礦,遼寧紅透山鉛鋅礦,遼寧青城子鉛鋅礦,河北蔡家營子鉛鋅礦,內蒙古白音諾鉛鋅礦,甘肅西成鉛鋅礦,陝西鉛硐山鉛鋅礦,青海錫鐵山鉛鋅礦,湖南黃沙坪鉛鋅礦,廣東凡口鉛鋅礦,浙江五部鉛鋅礦,江西冷水坑鉛鋅礦,江蘇棲霞山鉛鋅礦,廣西大廠鉛鋅礦,雲南省的蘭坪鉛鋅礦,雲南會澤鉛鋅礦,雲南都龍鉛鋅礦,四川大梁子鉛鋅礦,雲南金頂鉛鋅礦
『捌』 大家好,我想問下,有色金屬冶煉(鉛鋅冶煉業)的定義
電解鉛理論原理跟電解銅差不多,以下是工藝介紹
電解鉛的冶煉工藝流程
鉛冶金是白銀生產的最佳載體:一般鉛對金銀的捕集回收率都在95%以上,因此金銀的回收是與鉛的生產狀況直接相關的。現在世界上約有80%的原生粗鉛是採用傳統的燒結一鼓風爐熔煉工藝方法生產的。傳統法技術成熟,較完善可靠,其不足之處在於脫硫造塊的燒結過程中,燒結煙氣的SO2濃度較低,硫的回收利用尚有一定難度,鼓風爐熔煉需要較昂貴的冶金焦炭。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冶金工作者進行了煉鉛新工藝的研究。八十年代以來,相繼出現了QSL法、閃速熔煉法、TBRC轉爐頂吹法、基夫賽特漢和艾薩熔煉法等新的煉鉛方法。其中,QSL法是德國魯奇公司七十年代開發的直接煉鉛新工藝,加拿大、韓國和我國雖然先後購買了此專利建廠,但生產效果不甚理想;閃速熔煉法尚未實現工業化生產;TBRC法是瑞典波里頓公司所創,但此法作業為間斷性的,且爐襯腐蝕嚴重;基夫賽特法由原蘇聯有色金屬研究院研究成功,現已有多個廠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是一種各項指標先進、技術成熟可靠的煉鉛新工藝,但採用該法單位投資大,只有用於較大生產規模的工廠時,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益。
艾薩煉鉛技術基於由上方插入的賽羅浸沒噴槍將氧氣噴射入熔體。產生渦動熔池,讓強烈的氧化反應或者還原反應迅速發生。在第一段,熔煉爐產出的高鉛渣經過流槽送還原爐,氧化脫硫所產的煙氣經除塵後送制酸系統。在第二段還原爐中,所產粗鉛和棄渣從排放口連續放出,並在傳統的前床中分離,所產煙氣進行除塵處理後經煙囪排放。
艾薩法熔煉流程。該工藝流程先進,對原料適應性廣、生產規模可大可小,比較靈活、指標先進、SO2煙氣濃度高,可解決生產過程中煙氣污染問題;同時冶煉過程得到強化,金銀捕集率高,余熱利用好,能耗低。它不僅適應308廠鉛銀冶煉的改建要求,而且能夠對我國的銀鉛冶金生產和技術進步起到推動作用,故推薦引進艾薩法作為本項目粗鉛冶煉生產工藝的第一方案。
傳統的鼓風燒結——鼓風爐法雖然在煙氣制酸方面尚有一定困難,但近年來,我國株洲冶煉廠、沈陽冶煉廠、濟源冶煉廠等大型鉛廠的改擴建工程仍然採用此法,是因為它具有建設快、投產、達產快的優點。
粗鉛精煉工藝有火法和電解法兩種。一般來說,電解法對銀、金、鉍和銻的分離效果好,鉛、銀等金屬的回收率高,勞動條件好,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電解法的缺點是基建投資較火法高。採用火法需要處理大量中間產物,能耗較高,致使其生產成本較電解法高。鑒於本項目粗鉛含銀、鉍等金屬較多。
常規方法處理鉛陽極泥是採用火法——電解法流程獲得金、銀,渣進行還原熔煉,精煉得精鉍等,流程簡單、技術成熟,工人易操作,但有價金屬回收率不高,銻、鉛呈氧化物形態揮發進入煙塵,不但不便於綜合回收,而且造成第二次污染。
『玖』 基礎有色金屬現貨(銅鋁鉛鋅)有哪些交易貿易模式么
目前我國的話最直接就是以期貨交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