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劇情片
推薦5部精彩法國的劇情電影,喜歡的可以關注 @影局
1.《放牛班的春天》
聊到這部電影先來介紹一下伊莎貝拉·阿佳妮:她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美,不得不說阿佳妮的臉就是一樁盛大的大眾審美事件。她才華橫溢,曾五次摘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並捧得到戛納和柏林電影節女主角獎,並兩次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她被認為是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
電影主要講述了十六世紀後半葉,法國處於「胡格諾戰爭」時期,天主教和新教殘酷戰爭不斷。而宮廷內部也奢華淫靡,腐敗不堪。為了平息連年內戰,信仰天主教的法國宮廷決定將瑪格麗特公主(Isabelle Adjani 伊莎貝爾·阿佳妮 飾)嫁給新教徒的首領納瓦爾國王亨利(Daniel Auteu il 丹尼爾·奧德耶 飾)。1572年8月24日,婚禮在巴黎隆重舉行。正當人們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時。凱瑟琳皇後(Virna Lisi 飾)卻下達命令,發動了一場針對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殺。該電影史法國影壇的宮闈巨制,改編自大仲馬的文學名著。推薦觀看。
⑵ 看懂《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劇情需要了解什麼
故事發生在2、30年代的歐洲,一位傳奇的酒店大堂經理與他年輕的門生意外捲入家族遺產之爭。
隨著一幅名畫的藏與追,經歷了愛情、兇殺、越獄以及戰爭的考驗,最終將這些經歷和財富留給了一位作家。而該片正是導演向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致敬的作品。導演表示盡管故事跟茨威格的書作沒有必然聯系,可影片追尋的,正是小說《昨日的世界》里那種獨特的東歐氛圍,舊歐洲情懷。
導演和攝影師羅伯特·約曼還用不同的畫面比例拍攝不同的年代。六十年代使用16:9寬熒幕,三十年代用當時盛行的1.37:1的標准比例,八十年代則使用1.85:1學院寬銀幕拍攝。
比例的轉換,帶來對三個時代直觀的不同感受。在占篇幅最大的三十年代,畫面縱橫感更強,空間更舒展,人物在其中游刃有餘。三個時代,三個敘事人,層層倒敘,頭尾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