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的年報與季報對於分析公司股票走勢的作用、意義是什麼在效果上有什麼區別
所有的財務報告都很重要,參考回下面鏈接:答
http://bbs.moneyqoo.com/viewthread.php?tid=416&page=1
❷ 景氣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企業景氣調查就是調查企業家對宏觀經濟態勢、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所做出的判斷和預期。統計部門依據企業家們的定性判斷,進行量化描述,編制企業景氣指數。
企業景氣調查作為預測經濟發展變動趨勢的一種科學的調查和分析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大到預測國內生產總值和勞動力市場變化,判斷宏觀經濟變數在經濟發展周期中的速度變化和轉折點,小到了解企業生產動態,引導企業投資方向。目前,世界上幾十個國家不僅將景氣調查作為統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還將其作為判定整個經濟景氣狀況的一個重要參數。與傳統統計調查相比,企業景氣調查不僅對調查當期的經濟發展狀況做出評述,更重要的是預期未來經濟趨勢。
企業景氣調查採取分層抽樣,在全部大型企業、上市公司、國家重點企業、試點企業集團成員和部分中小型企業中,抽取樣本單位800家。調查范圍覆蓋國民經濟八個主要行業,即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住宿和餐飲業。調查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企業家對本行業景氣狀況的判斷,企業家對本企業生產經營景氣狀況的判斷(如企業家對本企業生產、銷售、產品訂貨、設備利用、流動資金和用工等方面景氣狀況的判斷)和企業家對企業生產經營問題的判斷;調查頻率為季報。
❸ 財務分析時用趨勢分析法,可以把年報數據和季報數據放在一起做趨勢分析嗎
財務分析時用趨勢分析法,可以把年報數據和季報數據放在一起做趨勢分析
❹ 年報與季報的區別
最簡單的理解方法是:年報一年報一次,季報一季度報一次
❺ 上市公司季報的解釋
這些指標中比較重要的是前5個指標:
一、基本每股收益 = 除稅後凈利潤 / 已發行股票數,是看公司效益的基本指標,通俗的說就是每一股當年能賺多少錢?
二、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通俗的說,就是上面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不變,分母增加一些,可轉債和認購權證等潛在可能換成的股票數量,一般稀釋每股收益小於基本每股收益,這個指標只對發行了可轉債和認購權證等金融產品的公司有意義。
三、每股收益(扣除),全稱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這個指標非常關鍵!!
非經常性損益通常指與企業的主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支,包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股權處置損益、補貼收入等科目。包括非經常性損益在內的每股收益反映了公司的總體盈利狀況,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收益則能更好地反映該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狀況。由於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的營收獲利主要依賴於主營業務,因此我們對公司的投資價值評價也更多地參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收益這一指標。
今年很多公司大幅盈利都是考出售資產、出售股票帶來的,這些利潤不能持久的!
四、每股凈資產,公司凈資產代表公司本身擁有的財產,也是股東們在公司中的權益。因此,又叫作股東權益。在會計計算上,相當於資產負債表中的總資產減去全部債務後的余額。公司凈資產除以發行總股數,即得到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價值,是支撐股票市場價格的重要基礎。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禦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
五、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凈資產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對股東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它彌補了每股稅後利潤指標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對原有股東送紅股後,每股盈利將會下降。從而在投資者中造成錯覺,以為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實上,公司的獲利能力並沒有發生變化,用凈資產收益率來分析公司獲利能力就比較適宜。
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利潤額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該指標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其他那幾個指標都是絕對值,分析的時候意義不大,最後借鑒一個網路知道中對其他問題的回答,覺得寫的不錯。
每股收益------------每一股賺多少錢。
每股凈資產----------每一股值多少錢。(有形資產價值)
總資產--------------股東的錢和借來的錢的共和。
資產負債率----------負債占總資產的比率。
市盈率--------------市值是利潤的多少倍。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比上一年增長了多少。
凈利潤增長率--------跟上面一樣。
每股公積金----------每一股里包含的可以在將來分配給股東的錢。
每股未分配利潤------每一股里包含的未被分配的利潤。
總股本--------------股票的總數量
流通A股-------------可以在市場上交易的股票總數量。
❻ 一家上市公司經常被調研,能說明什麼問題
上市公司由於資產規模大,股東較多,
所以其經營情況和合規合法更值得關注,
被調研即是一種關注,也是一種保護。
❼ 季度財務報表分析,選擇比率時怎樣合理 例如是三季報出來了 對行業內幾家公司使用杜邦體系進行對比分析
利潤表是個時期數,而資產負債表是個時點數,你明白嗎,如果你想前後兩年可比內那麼如容果是採用1到9月的利潤表那麼你的資產負債表也應該是9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同年也應該1到9月利潤表及9月30日資產負債表,期初我認為應該不能動因為他們都採用的是前一年的12月31日的數據,沒有動的必要只是用四張報表做計算分析就好。
另外說明的是不動期初但採用數據分析應該採用兩年的9月末數據。
❽ 季報分析
據上述報表可作以下簡要分析:
1:產品銷售毛利率達39。58%,說明該企業產品具有競爭優勢版,在技術權上、品質上占據領先地位,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比較高。
2:從銷售毛利率與營業利利潤率之差24。91%,說明該企業產品屬於在市場推廣期,營銷費用投入較大。應加強營銷費用管理,杜絕浪費現象。
3:從股東權益比82。78%,說明該 企業主要是使用自有資金生產經營,財務負擔較輕。
4:從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是負0。02元,而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說明企業貨款回收期比較長,應注意存在壞帳風險。
❾ 上市公司披露季報對股票走勢影響強度有多大 影響是短期的還是中長期呢
相對於半年報、年報,上市公司季度報告披露內容簡單一些。但簡單不等於「空洞無物」。相反,正確理解、閱讀、分析季報,對投資者來講,仍能找到較多「亮點」,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幫助。
管理層為強制和規范季報的信息披露內容,從主要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報告期末股東總數及前十名流通股股東持股數、管理層討論和分析、本報告期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等方面都做了較具體的披露要求。但對投資者來講,對上市公司進行合理的投資判斷,依靠這些固定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管理層規定的季報信息披露項目,對大多數公司都是同等適用的,並無多大差別。投資者通過了解這些信息,只能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簡單概況,是公司經營成果的顯性成績單。但在現實中決定股價變動的因素,並不僅出自於上市公司基本的信息披露。相反,正是那些已被輕視或忽略的上市公司信息,對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動產生重要影響。
上市公司信息包括明朗的信息、預期的信息,也包括突發的信息。突發的信息比預期的信息具有更大的「殺傷力」,股價波動的更為劇烈。突發的信息,往往是指已知的潛在風險和收益和未知的現實風險和收益。作為投資者來講,未知的信息難以預料,但已知的信息,是指公開披露的信息,如果不通過已披露的信息明察和洞悉其潛在的收益和風險,更難以把握。這些收益和風險,應成為投資者閱讀和了解上市公司季報的首選。但投資者如何從浩瀚的信息中淘到「真金」?又如何發現和掌握並領會季報潛在的收益和風險呢?
首先,投資者應當通過季報信息披露現象看本質。現象是公開的數據和文字描述,本質是數據的來源、計算口徑、編制方法、政策制度等。本質更多反映的是數據或文字描述背後蘊涵的規律。
其次,重視信息的文字描述。上市公司季報文字描述的往往是總結、成果、業績、過去管理思路等較多。而對公司前景展望、業績預測、未來管理思路、具體做法等描述較少。投資者對於濃墨重彩的信息不妨看淡些,對「一筆帶過」的信息不妨看濃些,並多打幾個問號。與上市公司自身以往的業績做比較,與同行業、同類型的公司做比較,進一步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初衷和原由。按照一般規律,出於自身利益的保護和市場形象的維護,上市公司濃墨重彩較多的是有利於維護上市公司正面市場的信息,而對有損公司形象的信息則著墨不足,特別是暗含「風險」的擔保、抵押、關聯交易等。這種信息披露方式,對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是十分不利的。投資者在閱讀季報時,如果不加以辨析,吸收的可能都是積極信號,而忽略的可能都是風險信號,從而使投資者做出錯誤的價值判斷,導致不應有的投資損失。
第三,重視信息對股價的作用力。當一隻股票上漲或下跌時,投資者的第一反映是什麼,是產生為什麼漲和為什麼跌的疑問。由股價表現聯想到上市公司報告是必然的,及時、准確、完整的季報將給投資者做出答案。而這些答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上市公司對季報的披露廣度和深度。當投資者把股價變化與閱讀上市公司季報有機結合的時候,投資成功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強。
最後,還要學會必備的信息儲備本領。投資者閱讀信息的目的是為了正確運用信息。正確運用信息除佔有信息外,還要會分辨信息,並能歸納、整理、駕馭、領會信息,在整理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市場變化時加以靈活應用。比如近期發生在東南亞的禽流感信息。其屬突發性信息,正常的季報不會出現,如果投資者能想到禽流感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將會想到相關的治療和預防禽流感的措施,也就會想到與之關聯的上市公司。通過了解其生產經營特點及已往對科研力量的投入程度,來判定其管理思路。從其經營的靈活程度反饋其對市場的反映能力和競爭能力。而沒有對上市公司報表的充分了解和掌握,突發信息的機會就會轉瞬即逝。這就是投資者為什麼總是對信息了解和掌握滯後半拍、接上最後一棒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