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美金融戰對股市影響

中美金融戰對股市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04 17:35:26

❶ 中美貿易戰對股市有何影響

中美復貿易戰對股市制會有很大影響,何止股市,對全球都會有影響。郎咸平看中美包一戰的本質入木三分:(1)本質上是戰略的博奕,不是貿易逆差問題,而是美國對華戰略轉型,把中國列為頭號敵人加以扼制,中美關系的任何緩和都是暫時的策略的,中美關系,是一個守成大國和一個崛起大國的結構性矛盾,是不可妥協的。(2)本質上是技術與市場的博弈。但最終中國必勝美國必敗,因為,技術必須賣給市場才可獲取高額利潤繼續發展技術,技術失去市場必定衰退。技術壓抑市場是暫時的勝利,而市場自創技術是最終的勝利,技術斗不過市場!(3)本質上是國家意志的抗衡。中美貿易戰,已展示中美戰略對峙,已發展為國家意志的對壘!

❷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股市會有多大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是雙重的,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中專美貿易戰是美國挑起屬的,表面上的理由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物價太便宜,影響了美國本地貨物的銷售,所以對中國加征關稅;實質是美國看中國發展太快,擔心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霸主,實行遏制中國戰略的一部分;還有目前已經有十多個國家用人民幣結算石油,人民幣也可兌換黃金了,這也是美國不願意看到、不能容忍的。這就動了美元結算的乳酪;當初伊拉克總統就是要用歐元結算石油被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出兵絞死的,不過他不敢輕易對中國出兵的。
中國目前對美國反制清單中有大豆、生豬、汽車、飛機等,對中國股市相關板塊的個股都屬於利好,都具有積極正面影響,但對中國鋼鐵有色、紡織服裝、電子科技和中國製造板塊的個股則具有消極負面影響

❸ 中美貿易沖突對股市帶來的長期影響有多大

3.23日特朗普宣布對卓產品進口加征關稅之後,中國積極回應對美國大豆、汽車、飛內機進口產品採取反制措容施,加征同等比例、同等金額的關稅,這既是國際慣例,也是有禮有節。再加上中國13億人口的民間抵制,這場由美國特朗普發起的貿易大戰,不會給他增加選票,反而會引發美國農民用腳投票,特朗普加稅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想爭取選票的結果,沒成想偷雞不成反噬一把米啊。預計後市談判和解的概率增大,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可定會有,但只是暫時的有限的,長時期的影響不會很大。

❹ 中美貿易戰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最近美國的特狼撲總統下令,對進口鋼鐵鋁材產品加征關稅,導致中美貿易戰。因為它對中國鋼鐵企業的收益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當然對股市也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直接導致鋼鐵類股票價格下跌。

❺ 中美貿易戰對股市危害有多大

特朗普2018.3.23日簽署命令,對抄從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增加關稅,挑起了中美貿易大戰,中國股市應聲下跌,主要是影響相關企業的成本和利潤,自然也就會影響股價
不過類似貿易戰,中美以前打過六次,都是以和談和解而告終;這一次最後的期限是60天,不管最後的結果會怎麼樣,貿易大戰往往沒有贏家,只有誰輸得更慘,誰輸得相對少一點,僅此而已!至少美國特離譜打錯了算盤!中國政府對等反制,中國民眾抵制美貨,歐盟也呼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世貿組織不會替他說話,美國農民上街遊行,特離譜丟了農民選區的選票,在歐盟夥伴那裡也丟分丟份,目前騎虎難下!
至於中國股市下跌那隻是暫時的有限的,近日再次下跌的主因也是受中東局勢戰亂的影響。

❻ 為什麼中美貿易戰會影響股市和基金

對A股市場而言,負面影響一方面來自於基本面方面——假設關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內,2018年中國實際容GDP增速將被拖累0.1個百分點,同時直接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另一方面則直接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短期市場將承壓。基金短期內對風險偏好下降的市場持觀望態度,後續待市場企穩,繼續尋求結構性機會,中長期不悲觀。

❼ 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對中國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影響全球的股市,所以中股也會持續受影響!

❽ 中美打貿易戰對股市有什麼影響嗎

有啊,負面影響。昨天天那些白馬股已經明顯進入調整了。估計調整時間較長。注意風險。

❾ 中美貿易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對A股市場而言,負面影響一方面來自於基本面方面——假設關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2018年中國實際GDP增速將被拖累0.1個百分點,同時直接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另一方面則直接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短期市場將承壓。招商基金短期內對風險偏好下降的市場持觀望態度,後續待市場企穩,繼續尋求結構性機會,中長期不悲觀。

❿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認真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我認為,影響有以下幾點: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③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

④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農民工回農村種地回潮,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

⑥由於明年油價和電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帶來PPI繼續上升的傳導因素,2008年中國全年CPI漲幅預測值從先前的5.5%上調至7%。2009年預測值從2008年4月的5%上調到5.5%;

⑦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下降,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於「畫餅充飢」。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慾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

3.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益增長出現困難。主要原因:

①在經濟下滑狀態下,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變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加大和貨幣緊縮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與貸款增量減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③經濟下滑帶來的行業、企業破產倒閉,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貸款下面專門分析);

④資產泡沫破裂後,銀行的抵押物大量縮水,貸款的抵押率超過「警戒線」,第二還款來源喪失。如房地產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質押的貸款最為明顯;

⑤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⑥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4.各國央行任何救市行為都會「失靈」。

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

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5.房地產行業真正的「冬天」來臨,寄希望於政府救房市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金融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

閱讀全文

與中美金融戰對股市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