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經營分析體系
經營分析體系顧名思義就是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經營分析的一套體系,建立在大量的數據事實基礎上,幫助企業管理層更好把握企業運營實際,輔助管理層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經營分析體系有三個基本元素:指標和報表、分析報告、分析會議。 指標和報表:對企業的業務進行反應的基礎信息,最常用的是指標,比如銷售收入、利潤、庫存周轉率、現金周轉、訂單滿足率、物流准時送達率等等;除了企業常用的考核指標之外,為更深入的反應業務運作現狀,經營分析體系還包括非考核性指標:比如,專賣店店效、開店一年以上的單店店效、進口材料數量佔比/金額佔比、代理供應商數量佔比;這些指標不是經營目標,但是能夠准確反應企業經營質量。 報表就是多個指標的匯總:報表不是原始數據的匯總,而是各個指標的匯總對比分析。比如各個區域銷售收入列示在一起,就是一張報表;不同類別采購材料的庫存周轉率列示在一起,就是一張對業務有用的報表。指標和報表都是以企業運營的數據為基礎。 分析報告:分析報告就是各種指標和報表按照業務模塊或者專項內容匯總,分析形成對業務的診斷結論。注意:分析報告不是數據的堆積,而是有報告編制責任人對數據做出判斷,如果沒有結論,分析報告就沒有靈魂。分析結論一般就是業務運作中存在的問題。 分析報告有兩類:第一是各業務的分析報告,比如:采購分析報告、物流業務分析報告、銷售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財務分析報告等等;第二綜合性的分析報告:公司總體的經營分析報告,庫存分析報告、某某事業部的分析報告、新產品經營分析報告、質量分析報告等;第一類分析報告往往針對部門,一般由部門負責人負責提供;第二類的報告往往是跨部門的,綜合的,不一定有明確的責任人。 分析會議:經營分析會議是組織管理層就分析報告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將解決方法轉變成可以實際操作的行動計劃。分析會議是以行動為導向的,也體現了經營分析會議以決策為導向的本質。 如果沒有行動,經營分析體系的價值就無法體現。所以經營分析體系建設的三個關鍵是: 以事實為基礎的指標報表編制。 在事實基礎上的問題分析與發現。 從問題討論到行動計劃。
Ⅱ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都包括哪些方面
企業經營分析的六個切入點:
1、企業籌資分析
2、企業投資分析
3、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分析
4、企業成本分析
5、產品盈利分析
6、財務分析
Ⅲ 經營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
一、經營分析的目的
1、首先要為分析提供內部資料和外部資料。內部資料最主要的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會計主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會計報表附註等。
2、通過對它的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分析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3、企業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強弱,是企業經濟實力和財務狀況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企業是否穩健經營、財務風險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標有: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速動比率等。
二、經營分析的重要性
把財務報告中的實物指標和貨幣指標結合起來,能從不同角度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
知曉企業的經營活動是根據人的行為進行的,因而人的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人的作用主要指每個人的能力和積極性,而決定集體效率的是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
表明企業經營素質好,企業應採取積極推進策略,掌握由穩定理想型→成長型→穩定理想型,或穩定理想型→積極擴大型→穩定理想型的一般規律,使企業健康發展。
(3)經營分析擴展閱讀:
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
2、利潤表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
Ⅳ 企業經營分析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
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權益結構是分析:各項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重,說明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及所有者的權益構成。
2、利潤表分析
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
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
(4)經營分析擴展閱讀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
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
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而營運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則是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前兩者的增強其推動作用。
我國企業目前的生存環境變得非常復雜,特別是在企業數量非常多的前提下,要想在有限的市場中獲得優勢,就必須要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特別是對於財務報表的分析。
財務報表能夠給企業管理者提供關於企業長期以來各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會計信息,給企業的戰略發展決策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支持。但目前很多企業還不明白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在決策過程中不能充分的利用報表中的信息,提高的決策風險。
Ⅳ 經營分析與財務分析是什麼關系
經營分抄析與財務分析的關系襲
第一,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不同,卻有相同。
第二,經營分析是針對財務分析發現的問題結合業務所做的更深入的專項分析。
第三,財務分析定位問題,經營分析解決問題,從這點看經營分析更重要,是財務分析的升華。
第四,財務分析是CFO工程,經營分析是CEO工程。
公司推動經營分析工作建議分三步走。
第一步,推全面財務分析,從財務的角度揭示公司存在的問題、潛在的風險,以期引起總經理與業務領導的重視。
第二步,推經營分析,結合業務實際,找出財務數據背後的業務原因,提出解決之道。
第三步,推專項分析,找出短板,深挖吃透、重點突破,立項推動解決問題。
Ⅵ 如何做好經營分析崗位
首先,要有明確的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和目標。如果沒有清晰的企業級的經營理念、思路和方略,經營本身就是一團糟,象無頭蒼蠅一樣,東一榔頭西一棒,經營分析還有什麼意義呢?反而是對企業資源的一種浪費。
其次,要有高素質的分析人員。人是任何一項活動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經營分析也不例外。經營分析不同於做報表,羅列數據,而是從數據到知識的轉化活動,是一項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工作。要做好經營分析工作,一方面,要求分析人員要具有相當的業務能力,能深刻理解公司的發展戰略、具有全局的眼光,深刻理解公司各種經營及財務指標的真實內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要求分析人員要有相當敏捷、嚴密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把握事物本質和關系的能力。這對人員要求是相當高的,也是企業包括我們公司比較欠缺的。
其三,要有較好的輔助支撐。這主要是對經營分析系統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系統最大程度地在內容上貼近業務需求,另一方面要求系統在展現形式上便於分析人員使用。但值得指出的是,沒有任何一個系統,是能夠離開其內容而獨立存在的,業務層面的思路決定了系統建設的思路,如果在分析的內容方面思路不清楚明確,就會造成系統建設的無所適從與混亂。
最後,要對分析結果有恰當的評估和使用。一方面是評估,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某些部門的一些分析報告,停留在表象就事論事尚且不論,而且邏輯相當不嚴密,顯然這樣的分析結果沒有經過科學的評估,使用這樣的分析結果,可能不但不能對公司的發展有益,反而有害。另一方面,一個分析結果再科學再有用,如果不能恰當地使用,也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甚至也可能產生危害。
Ⅶ 如何做經營分析
經營分析可以做得太多了,主要是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比如收入分析,可以具體分析到專每個業務人屬員,可以看出每個業務人員的能力等;可以分析到每個省,每個地區等,可以看出在每個省、每個地區的佔有率、增長率等;再比如費用分析,你可以分析到每個省、每個辦事處、每個業務員,甚至每個客戶的投入產出比。分析的越到位,別人越佩服你。包括大環境分析、競爭對手分析等,自己慢慢積累經驗吧。
Ⅷ 什麼是經營分析
1、財務效益狀況。即企業資產的收益能力。資產收益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心內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它的容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分析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2、資產營運狀況。是指企業資產的周轉情況,反映企業佔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標有: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等。
3、償債能力狀況。企業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強弱,是企業經濟實力和財務狀況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企業是否穩健經營、財務風險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標有: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速動比率等。
4、發展能力狀況。發展能力是關繫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也關繫到投資者未來收益和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分析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等。
Ⅸ 企業經營分析的內容包括哪些
一、首先要為分析提供內部資料和外部資料。內部資料最主要的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會計主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會計報表附註等;外部資料是從企業外部獲得的資料,包括行業數據、其他競爭對手的數據等。
二、根據財務報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為:財務效益分析、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償債能力狀況分析和發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
(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析
1、財務效益狀況。即企業資產的收益能力。資產收益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心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它的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分析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2、資產營運狀況。是指企業資產的周轉情況,反映企業佔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標有: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等。
3、償債能力狀況。企業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強弱,是企業經濟實力和財務狀況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企業是否穩健經營、財務風險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標有: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速動比率等。
4、發展能力狀況。發展能力是關繫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也關繫到投資者未來收益和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分析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等。
(二)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權益結構是分析:各項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重,說明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及所有者的權益構成。
2、利潤表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