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利比亞戰爭分析

利比亞戰爭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02 08:38:53

1. 利比亞戰爭原因

利比亞戰爭有兩點原因:
1、利比亞目前在世界上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主要是生產石油,還蘊藏有大量的天然氣。這是多國部隊攻打利比亞的主要原因。
2、利比亞雖然富裕,可是他的軍事力量相當落後,多國部隊用先進的武器去攻打他時沒有還手的能力。
原因分析
1、如果利比亞沒有石油和天然氣,多國部隊攻打利比亞就沒有利益存在,難道真正是把利比亞攻打下來後還給利比亞人民?那是不可能的。軍費開支哪裡來?我想多國元首早就把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氣給瓜分了。歷史可以證明,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不也是看到當時中國清政府的寶貝多嗎?
2、利比亞的軍事力量也很重要,如果利比亞的軍事力量有俄羅斯那麼強大他們敢去攻打他嗎?這就是應中國那句古話:柿子拿軟的捏。
從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到多國聯軍空襲利比亞,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意味著剝削范圍的擴大,剝削形式的多樣化。
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和動機是追求資本價值的無限增殖,是通過榨取剩餘價值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早期資本主義的剝削主要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隨著西方民主運動的推進,以及福利制度的完善,這種早期的剝削形式受到嚴重的阻力。在國內矛盾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為尋求新的資本價值增長點及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開始在全球范圍擴張勢力,並進行殖民統治,從而導致了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出現。
這都是題外話,再說說利比亞戰爭。利比亞實際上是歐洲債務危機的替罪羊,從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各國一直沒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法國罷工事件不斷,居高不下的福利水平使各國財政負擔日益加重,這時候需要有一個借口,來轉移國內的政治經濟矛盾。而利比亞反對派的出現剛好給需要借口的歐洲各國可乘之機,於是打著保護平民的幌子,開始對利比亞進行空襲。
這就像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日本為什麼要發動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地球人為什麼要開發阿凡達的領地,資本主義的本質覺定了世界上不斷會有新的戰爭出現。

2. 利比亞戰爭爆發的原因

對於該國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於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捲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亞曾經是義大利的殖民地。在義大利殖民統治時期,利比亞由三個自治邦組成。東部地區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中掌權後,依靠武力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他還遷都至的黎波里,將利比亞的政治重心向西轉移。其政權對東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顧,盡管利比亞的很多石油財富都在那裏。 報道認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維持了統治,並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他還通過定期改組整個政府,使潛在政治對手失去支持基礎或威信,從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權力中心的生長。作為其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招牌的體現,他還在20世紀80年代對全部民營企業實行國有化。
而路透社的評論認為,卡扎菲對於利比亞長達40年的領導並沒有使得這個國家成為一個人民的國家。相反的,利比亞是目前全世界貪污腐敗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原油產量佔全球份額2%的國家,利比亞所創造的石油財富並沒有惠及其600萬人口。 據利比亞知情者說,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著部分武裝部隊,他們花費數年時間摧毀了對手「瓦爾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爾法拉曾被認為是該國最大的部落聯盟,但這已成過去。
現在,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都在反對他。瓦爾法拉的幾位部落首領日前就曾現身,號召人們推翻卡扎菲。來自利比亞東部的「扎維亞」(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領曾威脅說,如果卡扎菲繼續當權,就要切斷至關重要的石油供應。
利比亞戰爭有兩點原因:
1、利比亞目前在世界上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主要是生產石油,還蘊藏有大量的天然氣。這是多國部隊攻打利比亞的主要原因。
2、利比亞雖然富裕,可是他的軍事力量相 當落後,多國部隊用先進的武器去攻打他時沒有還手的能力。
事實上,持續的沖突和內戰的可能性已經驚擾了全球石油市場,國際油價躍升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電分析稱,利比亞動亂將影響整個地中海經濟,而作為其前殖民統治者的義大利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目前,利比亞內務部長奧貝迪、司法部長亞利等已宣布辭職退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奧貝迪並號召軍隊支持反對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義務」。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亞駐外大使以辭職來抗議國內的殺害事件,一些高級外交官則呼籲卡扎菲下台。

3. 請從國際法的角度對利比亞戰爭進行評析。600字

西方認來為,國際法規定自對於發生人道主義危機的,國際社會有權干預。利比亞國內發生動亂,社會秩序混亂所以西方干涉。根據我的理解,我對西方的做法應該可以這樣理解:就拿國內的信訪遣返做法一樣,上京信訪的群眾實在太多了,會造成社會秩序混亂,所以政府有必要加以干涉,實施強制遣返。同樣,西方認為利比亞發生人道主義危機,國際社會應該加以干預。至於造成的平民傷亡,那隻是極少數。就像實施強制遣返,造成女孩被保安強奸的事故,那隻是意外。
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訓來思考一下的話,利比亞戰爭那就是浮雲。

4. 利比亞戰爭的政治及哲學分析(萬急)

在人類歷史上,戰爭是一種極端手段。隨著和平發展觀念深入人心,這種手段的作用越來越弱。新世紀發生的兩場主要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就證明了這一點。 阿富汗戰爭大規模打的時間並不長,塔利班政權很快被趕出權力中心,美英聯軍好像在戰場上贏得了勝利,但塔利班現又卷土重來,清剿塔利班勢力的難度遠遠超出聯軍預期。美國人自己都承認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打得最長的戰爭,已經超過越南戰爭的時間。這場戰爭到底何時結束,現在還看不到盡頭。 伊拉克戰爭打了不到兩個月,美國就宣稱勝利了,薩達姆最終也被送上絞刑架。但伊拉克政局依然不穩,恐怖事件不斷。甚至連發動戰爭的理由最後也被證明是一個「誤解」。 這兩場戰爭加劇了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沖突。如果到伊斯蘭世界去問普通老百姓如何看待這兩場戰爭,他們會義憤填膺,認為這是西方在欺負伊斯蘭世界。伊斯蘭世界的反美情緒不能低估,美國人自己對此也十分擔心。 在最近中東地區的動盪中,失業青年、特別是失業知識青年往往是主力軍。說到底,這是社會矛盾積累的結果,經濟是根本原因之一。 中東地區人口增長很快。就埃及而言,在8000萬左右的人口中,近70%是30歲以下的青年。失業大軍中90%是青年,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失業率達到了18%。中東地區過去50年創造了5000萬個就業機會。人們預測,今後10年需要創造一億個就業機會,才能滿足就業需求,這要求中東地區經濟每年保持8%的增長率。而目前中東地區經濟發展遠遠達不到這個速度,所以就業成為十分嚴峻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只有靠穩定發展來解決。通過戰爭的辦法,特別是外國人動用軍事手段來干預,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會越弄越糟。 利比亞的例子也很典型。利比亞對外國勞工的依賴度很大,戰爭迫使外國勞工撤走,經濟癱瘓,基礎設施又遭到戰爭的嚴重破壞。解決面臨的經濟問題,已變得更加困難,其出路只能由有關各方通過對話、磋商、合作才能找到。 仔細觀察,西方大國在利比亞軍事打擊中的表現,呈現一些鮮明的特點。一是大國的立場雖不同,但並不存在冷戰時期兩大國互相角逐、挖對方牆腳、削弱對方勢力的情況。二是參與軍事行動的西方國家內部辯論激烈,美國尤甚。如今,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還沒完事兒,盡管奧巴馬總統表示不向利比亞派出地面部隊,但國內爭論不休,擔心的是美國再背上一個包袱。法、英等國內部反對的呼聲也不少。三是中東地區對每個大國都很重要。比如中東局勢動盪,致使國際油價波動,大家都希望這個地區恢復和平與穩定。 上述三個特點,反映了時代的變化。不少國際組織和國家領導人呼籲利比亞有關各方立即停火。在西方國家,希望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呼聲也在上升。就連法國總統薩科齊也表示希望通過政治和外交方式解決利比亞危機。 越是面對難以解決的復雜問題,越應該傾聽理智的聲音、智慧的聲音。這是中東形勢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需要。

5. 關於利比亞戰爭實質論文2000字

利比亞戰亂原因:

對於該國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於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捲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亞曾經是義大利的殖民地。在義大利殖民統治時期,利比亞由三個自治邦組成。東部地區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中掌權後,依靠武力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他還遷都至的黎波里,將利比亞的政治重心向西轉移。其政權對東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顧,盡管利比亞的很多石油財富都在那裏。 報道認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維持了統治,並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他還通過定期改組整個政府,使潛在政治對手失去支持基礎或威信,從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權力中心的生長。作為其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招牌的體現,他還在20世紀80年代對全部民營企業實行國有化。

而路透社的評論認為,卡扎菲對於利比亞長達40年的領導並沒有使得這個國家成為一個人民的國家。相反的,利比亞是目前全世界貪污腐敗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原油產量佔全球份額2%的國家,利比亞所創造的石油財富並沒有惠及其600萬人口。 據利比亞知情者說,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著部分武裝部隊,他們花費數年時間摧毀了對手「瓦爾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爾法拉曾被認為是該國最大的部落聯盟,但這已成過去。

現在,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都在反對他。瓦爾法拉的幾位部落首領日前就曾現身,號召人們推翻卡扎菲。來自利比亞東部的「扎維亞」(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領曾威脅說,如果卡扎菲繼續當權,就要切斷至關重要的石油供應。

事實上,持續的沖突和內戰的可能性已經驚擾了全球石油市場,國際油價躍升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電分析稱,利比亞動亂將影響整個地中海經濟,而作為其前殖民統治者的義大利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目前,利比亞內務部長奧貝迪、司法部長亞利等已宣布辭職退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奧貝迪並號召軍隊支持反對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義務」。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亞駐外大使以辭職來抗議國內的殺害事件,一些高級外交官則呼籲卡扎菲下台。

利比亞戰爭有兩點原因:
1、利比亞目前在世界上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主要是生產石油,還蘊藏有大量的天然氣。這是多國部隊攻打利比亞的主要原因。

2、利比亞雖然富裕,可是他的軍事力量相 當落後,多國部隊用先進的武器去攻打他時沒有還手的能力。

原因分析:

1、如果利比亞沒有石油和天然氣,多國部隊攻打利比亞就沒有利益存在,難道真正是把利比亞攻打下來後還給利比亞人民?那是不可能的。軍費開支哪裡來?我想多國元首早就把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氣給瓜分了。歷史可以證明,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不也是看到當時中國清政府的寶貝多嗎?

2、利比亞的軍事力量也很重要,如果利比亞的軍事力量有俄羅斯那麼強大他們敢去攻打他嗎?這就是應中國那句古話:柿子拿軟的捏。

從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到多國聯軍空襲利比亞,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意味著剝削范圍的擴大,剝削形式的多樣化。

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和動機是追求資本價值的無限增殖,是通過榨取剩餘價值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早期資本主義的剝削主要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隨著西方民主運動的推進,以及福利制度的完善,這種早期的剝削形式受到嚴重的阻力。在國內矛盾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為尋求新的資本價值增長點及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開始在全球范圍擴張勢力,並進行殖民統治,從而導致了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出現。

這都是題外話,再說說利比亞戰爭。利比亞實際上是歐洲債務危機的替罪羊,從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各國一直沒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法國罷工事件不斷,居高不下的福利水平使各國財政負擔日益加重,這時候需要有一個借口,來轉移國內的政治經濟矛盾。而利比亞反對派的出現剛好給需要借口的歐洲各國可乘之機,於是打著保護平民的幌子,開始對利比亞進行空襲。

這就像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日本為什麼要發動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地球人為什麼要開發阿凡達的領地,資本主義的本質覺定了世界上不斷會有新的戰爭出現。

事實上,持續的沖突和內戰的可能性已經驚擾了全球石油市場,國際油價躍升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電分析稱,利比亞動亂將影響整個地中海經濟,而作為其前殖民統治者的義大利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目前,利比亞內務部長奧貝迪、司法部長亞利等已宣布辭職退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奧貝迪並號召軍隊支持反對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義務」。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亞駐外大使以辭職來抗議國內的殺害事件,一些高級外交官則呼籲卡扎菲下台。

為什麼總在中東那一帶發生戰爭

利比亞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部族國家,東部和西部僅僅是當初英國出於自身利益強行將其合並才聯合組成了一個國家,事實上在卡扎菲統治期間,東部王室殘余和反政府力量一直很強大。而卡扎菲本身的統治基礎是來自利比亞最大的3個部落支持,其軍隊事實上是部落武裝的聯合體,所以卡扎菲一直在削減軍隊,轉而建立准軍事部隊。上世紀末,其中一個部落的軍隊就曾經發動政變,失敗。此次是該部落聯合東部反卡扎菲力量進行的一次新嘗試。

中東動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60年代的中東革命浪潮並未完全改變中東原本的政治架構,中東宗教、部落力量非常強大。雖然部分國家終結了王室統治,但是上台的新政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宗教、部落力量,而無法徹底清除,這就給動亂埋下了隱患。

2、中東各伊斯蘭國家之間因為宗教、領土糾紛,矛盾重重,彼此間缺乏信任和合作。

3、中東富裕國家多數是依靠石油資源發展起來的,而像埃及這樣相對教育、工業發達的國家,由於石油資源有限,反而比較貧窮,加劇了各國間矛盾。

4、中東各國人口增長過快,像埃及等國人口增長率遠遠超過經濟增長率,所以即使在前幾年埃及經濟進入輝煌期的時候,依然出現了失業率急劇上升的情況,加劇了內部矛盾。

5、隨著美國反恐戰爭的進行,中東極端宗教勢力也極力宣傳這是西方對伊斯蘭教的打壓,使得很多對現狀不滿的人加入其中,勢力得到了很大發展,開放選舉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極端勢力哈馬斯和真主黨都輕松的贏得了選舉,這加劇了中東的混亂局面。

西方聯軍空襲利比亞原因

利比亞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輸出國,西方各國的石油集團都在利比亞有大量的投資。為了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同時也為了不讓在對西方政治態度上善於多變的卡扎菲繼續執政,於是他們抓住了這次的機會對利比亞進行打擊,把卡扎菲趕下台。再說本來這次的政變就是美國的網特挑動的,他們的目的就是借別人的手幹掉卡扎菲,同時為自己出兵找理由。法國出兵的目的就復雜一些,北非的大部分國家曾經都是其殖民地,利比亞也不例外。作為利比亞曾經的宗主國,法國覺得自己有義務要管。其實這個理由很站不住腳,人家都獨立了幾十年了,你跟它其實半點屁關系沒有。唯一有關系的就是石油,這充分體現了它的虛偽。英國的目的就比較明確了,它可不希望利比亞的石油最後掌握在法美手裡,它當然要插上一腳。資本主義的國家就是這樣,為了本國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還虛偽的說為了人權,為了自由。

6. 淺析利比亞戰爭的實質

話說這個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長話短說,利比亞有什麼?女人?金銀?錯,是一種版能給現代工權業提供動力能源必不可缺的原料,而且此國之君奇貨可居,恃才自大,特立獨行不識時務,終被別國抓住了把柄,借口擺個「反政府武裝分子」,下了密令搞他(波波上海話:「呶伊做特」)。

7. 利比亞戰爭分析,越詳細越好

在歐美國家的空中支援下,利比亞反政府武裝需要的是整合力量集中力量各個回消滅卡扎菲散居在各地的答武裝,進而圍攻首都的黎波里,逼迫其交出政權。但從目前看反政府武裝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沒有傑出的軍事領導,缺乏統一的部署,而且也不懂得和歐美的空中支持配合,各自為戰的局面很容易被各個消滅。因此如果反政府武裝的攻擊繼續無力或者出現倒退的情況,歐美地面部隊極有可能以各種借口登陸利比亞,到時利國內的戰爭必將繼續擴大,而卡扎菲的勝率幾乎為零。他要麼會成為下一個薩達姆,要麼成為又一個本拉登。

8. 利比亞戰爭的分析

弊端很少,好處真的太多了。
此事尚未塵埃落定,此番言論僅代表個專人的觀點呵呵
網路上很多人說屬什麼這次危機「西方勢力在中東、北非受挫「、」美國將撤出非洲舞台」,這是很不明事理的觀點。
這次對美國、西方來說利大於弊的,因為美國對外政策基點是本國利益,你想,沙特是個專制王國,美國怎麼不說它不民主,怎麼不去打它呢?為什麼利比亞這些國家不民主就要動武呢?呵呵 因為沙特追隨美國,美國不管你是不是民主不民主,只要你「聽話」就好,只要你不對我的國際利益、石油安全受到威脅就行。利比亞這些國家不一樣,他們的專制政府不太聽話的,而這次運動是絕好的契機呀!因為他們國家的平民自己要求民主了,說白了,「敵人向自己靠攏」呵呵,西方積極干預將會是一舉兩得:一、表面上把北非國家拉入「民主」陣線;二、實現對該戰略要地更好的控制。這對美國、法國、北約的好處就可想而知了。

9. 從政治文化角度分析利比亞戰爭2500字

利比亞戰爭的政治文化分析
自2011年3月18日開始的利比亞戰爭,其炮火震驚了世界,也反映出了世界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和新特點。
世界進入2011年,美、日、韓東亞軍事演習還在磨刀霍霍,中、俄、日島嶼之爭仍然難解難分之際,就在此時,日本史上罕見的大地震、大海嘯噴發,打亂了美國糾結東亞版北約的企圖。與其同時,中國「二會」勝利結束,「十二五計劃」啟動,標志著中國經濟即將要漂亮轉身,人民幣正緩慢有序地走向世界,與歐元聯動進一步消弱了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展望世界經濟,日本倒退,歐洲疲軟,美國乏力,俄國不牢,只有中國穩步有序地高速發展,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國家」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對此美國心知肚明,一以貫之總想打斷中國的發展勢頭,為此,美國想方設法在亞洲布局遏制中國,但東亞危機因日本前原外相辭職和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而暫緩;南海爭斗又沒有挑起嚴重事端的條件;印度也處在發展的重要階段而不願與中國開戰,在中國周邊美國挑起其代理人與中國的戰爭的目的總不能實現。就在美國茫然之際,中東及北非發生了動亂,給了美國和西方重新奪回世界影響力的機會。終於,美國及其西方大國盯上了利比亞的卡扎菲,以卡扎菲政權對反對派進攻會傷害平民為借口發動了在北非中東地區的戰爭,所以,美、英、法三國想進一步控制中東和北非石油重地的炮聲又響起了,又一個弱小國家的人民在「人權、民主」的幌子下即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又一個世界動亂的策源地產生了。
世界上任何重大事件的產生都有其原因,這次中東北非動亂的原因有五個方面:
1.阿盟這些國家都是家族統治幾十年,內部積累了許多政治矛盾。
2.這些國家富含石油,又處在三洲、兩洋、五海之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美國控制世界的心臟,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3.阿盟國家身處沙漠,除石油外,農業和輕紡等產品匱乏,需要大量進口。
4.阿盟國家資金豐富,是許多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資金來源。
5.美國大量印製鈔票,轉嫁經濟危機,造成物價大漲,阿盟內部人民的生活水準下降。這為事件的發生提供了誘發因素。
有了以上原因,新一輪世界危機發生在中東和北非也就不奇怪了。在危機發生的開始階段,美國陷入兩難,中國進退有據,俄羅斯冷靜觀察,歐洲浮躁冒進,世界各種勢力都在分析判斷,以爭取在危機中獲取有利於自己的利益。
美國:在中東和北非,想利用危機搞垮伊朗、敘利亞等反美國家,保護親美的沙特、巴林、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家,穩定埃及、突里斯等溫和派國家,在搞垮伊朗、敘利亞還不明顯的情況下,所以美國為了保幾個,穩幾個,打幾個的戰略目標,選擇利比亞這個比較另類的國家作為攻擊目標也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同時既是維護美、英、法三國團結和對法國支持阿富汗戰爭的回報,也是進入和控制地中海聯盟的需要。
法國:一直想取得地中海與歐洲尤其是南歐聯盟盟主的地位,並以其獲取與美、中、俄相當的國際地位以及在歐盟內部的領導權,有法國主導的地中海聯盟由於美國、德國等其他大國的干擾而不能實現,而卡扎菲與薩科齊簡短密切過後卻對法國的地中海聯盟不太熱心,薩科齊在國內同時面臨大選的需要,這次法國在利比亞開第一槍,也在意料之中。
俄羅斯:一面想用阿盟內亂來恢復前蘇聯在阿盟的影響力,以阿盟內亂造成石油大漲來發展本國經濟,以阿盟的亂局來牽制美國;另一面又不願中東動亂波及俄羅斯國內的伊斯蘭地區和對俄友好的國家,所以俄羅斯還在觀察,以尋找切入亂局的最佳時機。這是美國防長蓋茨去俄羅斯的原因。
德國:在此次動亂中德國表現異常搶眼,德國的戰略重點在北歐和東歐,這與法國在地中海的戰略重點不一致,德國與法國在希拉克與施羅德建立的歐洲雙發動機的蜜月已過,法德兩國爭取歐盟主導權的斗爭浮上了水面,德國高調與法國意見相左,也是擴大自身世界影響力的需要,是與法國爭奪歐洲領導權的需要。
英國:英國與法國一樣,世界影響力急劇下降,也想借用這次戰爭來獲取非洲及中東地區的更大利益,提高自身的國際影響力。
印度和巴西:在自身還不具備干涉力量的時候,通過與美、法、英的不同意見來彰顯力量,以爭取在後危機時期分得一杯羹。印度擔心戰爭造成石油大幅漲價危害自己的經濟發展,巴西擔心南美等國淪為美國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中國:在與西方長期的斗爭中,最了解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本質,所以在動亂一開始,就大規模救回了在利比亞的的大量工作人員,使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提高,這也使中國在危機中能處驚不變的原因。利比亞戰爭,對中國在利的利益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傷害,但是,中國的戰略重點在東亞、在南海、在緬甸、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在中亞,中國的石油進口大戶是沙特,所以這場危機中國在鞭長莫及,經濟利益和人文關系不太密切的利比亞發生,就不必過分在意。畢竟利比亞戰爭過後還要發展經濟,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會重新在利比亞立足的。
在動亂過程中有幾個插曲說明了這場戰爭具有了新特點。1.中國派出四架JL-76大型軍用運輸機不遠萬里飛往利比亞,停靠在蘇丹,鍛煉和彰顯了中國空軍打擊力量。2.沙特在出兵巴林後,緊急派特使來華說明情況,也可以看出中國在後危機時期的重大作用。3.德國、土耳其等國反對對利比亞發動戰爭,預示著北約和歐盟內部分歧的擴大。4.美國極力把責任引向法國,阿盟內部分裂。這些都說明了利比亞戰爭對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世界格局在戰後必將逐步具有新的發展趨勢。
利比亞危機對世界的影響:1.世界經濟嚴重倒退,法國等國政府下台。2.西方在全世界失去道義支持,將會進一步分化,法德對立加重,歐盟進一步疲軟,歐元有解體的危險。3.美國陷入,無力東顧,美法爭奪地中海主導權的斗爭更加激烈。4.俄羅斯藉助高石油價格迅速崛起。5.中國的周邊環境好轉,又迎來五年左右的和平發展期。
利比亞戰爭過後,世界的勢力格局也將發生重大轉變。1.美國做先鋒其它國家跟進,變為其它國家做先鋒美國跟進的態勢。2.西方國家動武獲取經濟利益的意向更加明顯和頻繁,世界中小國家安全感喪失,世界動亂頻發。 3.美國的影響力進一步下降,法國和德國高調亮相,也是在後美國時代爭取大國地位的表現。4.以若干個大國為中心的新的國家聯盟將要形成。如。以德國和俄羅斯為中心的東歐聯盟。以中俄為中心的上海合作組織。以巴西和阿根廷為中心的南美聯盟。以法英為中心的地中海聯盟,「金磚」國家聯盟等,而歐盟、北約、獨聯體、南亞聯盟將弱化或解體,東南亞聯盟、阿盟和非盟等其它鬆散國家聯盟因缺少核心大國而沒有實際意義。一些潛在的國家聯盟或許會浮出水面,如:排美的中日韓東亞共同體;與之對立的是排中的美日韓澳印越的亞洲版北約。
中國在今後的國際博弈中,利用一些或密切或鬆散的國家聯盟來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誠如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妄圖糾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一定不會重演,再有十幾年的發展,美國將平等地與中國共處一個地球,一切武力欺辱打擊別國的企圖在中國的反對下將會失敗和流產,人類必將和平和安康。

10. 利比亞戰爭原因分析

因為經濟利益
說白了就是石油惹的禍
包括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是石油惹的禍

閱讀全文

與利比亞戰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