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趙家渡

上海趙家渡

發布時間:2021-02-02 02:06:45

A. 有誰知道蕪湖縣灣沚鎮的歷史

灣沚鎮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即是「鹽艘鱗集,商販輻輳」的地方(見《漢書》)。青弋江從西面流來,至灣沚急轉向北,形成水灣,又因流沙淤積,淺灘較多,故名「灣沚」。它上有「蟹籃渡」,下有「關王渡」,文人雅士又替灣沚取了一個別名曰:「沚津」。

據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6年)修《寧國府志》記載:「寧國府轄宣城縣有遠近市鎮二十一,灣沚鎮在縣西北八十里,青弋江所經也(采大消統一志、江南通志合纂)。這段記載,是指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這里已有渡(灣沚渡,俗名李家渡,《府志》卷十五,關津附)有鎮,為皖南重要鹽埠。「每年與毗連的鹽關向國庫交納鹽稅銀達三千兩之多。」

《府志》載:「嘉慶八年(公元1796年)安徽巡撫兼理提督統轄軍務節制官弁管轄駐防:宣城縣地方與馬步戰守兵丁一百四十八名,塘撥兵丁十四名,汛兵九十名,駐扎宣城縣城,墩汛十二處,趙家渡汛兵五名,灣沚汛兵二十八名,黃池汛兵八名……」

「縣險隘處所設巡檢司署,黃池鎮為宣城縣北通姑孰之重鎮,設黃池巡檢司署,巡檢司一員,司吏一人,弓兵三十名。明知府袁旭建駐灣沚。」可見灣沚鎮在明、清時期已是官弁駐防之要地。

另據《蕪湖縣志》(民國八年修)記載:「清嘉道年間(公元1796—1821年)蕪湖的米業、錢業、商業等市面均不若灣沚。」當時「米幫(即糧食行業)尚通用沚(灣沚)斛」,以沚斛為標准量具。

又載:「咸豐年間(1851年)太平軍義起」,清政府水陸興師,在「蕪湖、清水河、黃池、灣沚一帶駐扎重兵。」太平軍與清軍拉鋸式惡戰達4年之久。公元1858年12月25日,清浙江提督、侍王李世賢指揮的大軍在灣沚給清軍以重創,清浙江提督鄧紹良斃命。

還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本省紳商奏請開辦蕪(蕪湖)廣(廣德)鐵路,測定線路自蕪湖陶溝至灣沚」,完成路基橋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江南鐵路通車,從蕪湖經灣沚至宣城孫家埠。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灣沚小學一百多名師生積極響應,就地舉行遊行示威,搭台演戲,進行反帝愛國宣傳。

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抗日戰爭前),灣沚鎮有較大發展,被譽為「小上海」。這時,全鎮擁有「三沖、九街、九甲、十三巷」,管轄范圍方圓五華里,居民三萬多人。商業店面五百多家,個體手工織布機坊上千家,銀樓、當鋪、油坊、冶煉(鍋坊)、皮坊、曲坊各一處;電燈、電話、郵政、火車站、汽車站均已建立。糧行礱坊十餘家,李慶懷礱坊加工糧食己由人工舂米發展到用機器(柴油機)加工,人們開始食用「機米」(即用機器加工的米)。灣沚紅壇窯貨,永濟雜貨店的捏酥、方字糕,老正匯醬坊的豆腐鍋巴、乾子等土特產品,名馳省內外,暢銷大江南北。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入侵灣沚,先是狂轟濫炸,繼之是燒、殺、淫、擄,實行「三光」政策,灣沚變成廢墟。市面遂一蹶不振。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統計:全鎮僅有8保80甲,928戶,6724人。

1949年4月21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路渡江部隊的第七、九兵團,突破了敵軍安慶蕪湖間的防線,乘勝追擊南逃之敵,二十五軍七十四師在師長張懷忠的指揮下,以一個師的兵力,在灣沚一帶擊潰了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第二十軍,擊斃軍長楊幹才,生擒敵133旅旅長,繳獲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

1949年4月24日,灣沚解放。從此,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灣沚鎮獲得新生。1971年1月3日,蕪湖縣治遷來灣沚,這里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0年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改歸蕪湖市管轄。灣沚這個古鎮新城,煥發青春,展現新姿。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在闊步前進。

B. 歌頌金堂作文800字

我住在一個美麗的城市——金堂。金堂水多、橋多,因此而得名:花園水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金堂的水和橋吧!
聽老爺爺說,在梅林公園的盡頭,有一個地方叫趙家渡。古時候,陸路交通不發達,便可以從這個地方用船把貨物運送到重慶、上海等等很遠的地方。趙家渡也是中河和北河的交匯處,現在裝上了皮閥,水從皮閥上流下來,發出「嘩啦啦」的聲響,時不時濺起一朵大水花。越往下走,水面就越平靜。到了交匯處,水面平靜的像一面鏡子,如果你扔一塊小石子進去,水面上先是「撲通」一聲響,然後出現一個個圓圈,圓圈想四周不斷擴散,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還有兩條河:毗河和中河也是一個交匯點。那個「點」上有一座橋,名叫:平安橋。爸爸說那是一座很重要的橋,因為平安橋連接著老城和新城。每天,橋上車水馬龍,賣小吃的吆喝聲、趕路的車鈴聲、遊人的說笑聲,彷彿是一曲快樂的樂章,處處充滿著和諧。
但最美的還是要數毗河橋上的音樂噴泉了。伴隨著悠揚的樂曲,橋面兩側噴出了五光十色的瀑布噴泉。音樂噴泉隨著音樂的變化不斷變換著形狀和顏色,時強時弱,時高時低,有時噴出藍色的水,像一片蔚藍的天空,有時噴出紅色的水,像一片火花。河中心處也有一個音樂噴泉,有時噴紅色的水,像一朵綻開的玫瑰花,有時噴出綠色的水,像降落的流星。看著這變幻無窮、色彩繽紛的音樂噴泉,人們是那樣如痴如醉,贊嘆不已,既想高歌一曲,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這就是我們大家喜歡的城市——金堂。

C. 三匯鎮的鄉鎮概況

三匯特醋創於明崇禎十六年(年),鍋罐興起於清嘉慶十年(1805)火柴發端於清宣統二年(1910),光緒33年創建的三匯商會轄19個商幫,一時間商賈雲集,熱鬧非凡。上世紀八十年代,川東北的糧米、山貨、木材,重慶、上海的百貨、食鹽多經三匯周轉,與重慶白沙、江油中壩、金堂趙家渡並稱全川四大經濟重鎮
三匯歷史聲名遠播,是渠縣乃至川東的工業強鎮,水路、鐵路運輸發達。溯明清,沿民國,三匯就以產煤、石膏、林木、柑橘、甘蔗、茶葉、釀酒、造醋、火柴、鍋罐、造船、冶鐵、陶瓷等聞名全川,乃至全國。三匯鎮農業特產柑橘,由於柑橘品種多價格低質量好,每年柑橘收獲的季節都會吸引大批外商前來采購,采購的柑橘部分被直接銷往周邊乃至全國省市,部分被包裝或深加工成柑橘產品銷售,80年代非常紅火的國有企業----三匯鎮飲料廠就是以柑橘深加工為主的企業,除此外三匯鎮的薴麻業也十分發達。
民國30年,有國營和私營造船廠10餘家,工場30餘處,上游州、巴兩河達縣、宣漢、萬源、平昌、巴中、通江、南江七縣的米糧、山貨、木材、下游廣安、合川重慶的百貨、食鹽多經三匯周轉,光緒三十三年(1907)所建商會就管轄19個商幫,抗戰前後有專業商號或商店262個,其中茶館30家,旅館25家,設有銀行辦事處5個,一時間三匯鎮熱鬧繁榮,大小船塢密密麻麻覆蓋,三匯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不夜城」。
三匯鎮北有巴河、鎮東有洲河交匯於鎮前流入渠江,故名三匯鎮,州、巴、渠江貫穿境內,地形呈東西縱向塊狀展布,東高西低。其海拔高度230米,氣候溫和。三匯鎮交通方便,鎮內有襄渝鐵路和達成鐵路交匯站------成都鐵路局三匯鎮站(三等站)
8平方公里8萬人口的規劃通過市政府評審,城區電網改造完工,新建城區、北壩社區兩個水廠,新建天然氣儲氣站和輸氣復線,石佛灘並網發電取代關閉渠縣火電廠,110kv變電站和220kv輸電線動工建設,百億生豬產業項目之一的1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落戶響灘村,渠江西岸救災生命通道建設如火如荼。
2012年三匯鎮規劃建設西坪新區,設西坪新區為新鎮政府所在地,渠縣三匯鎮西坪新區彩亭大道(主幹道)與2013年11月28日貫通建成通車。並與當年成功申請成為國家級重點鎮。
2014年渠縣西岸救災生命通道(南大梁高速,達營高速連接線)渠縣--土溪段全面貫通,土溪--三匯鎮-涌興段正在全面建設中,預計2015年上半年全面建成通車。

閱讀全文

與上海趙家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