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軸上有6個晶瑩剔透、喇叭狀的裝置—陽光谷,關於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軸上有6個晶瑩剔透、喇叭狀的裝置—陽光谷,關於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答案:
C.陽光谷是陽光集中的地方,可以把周圍的熱量集中在中心點,是周圍的溫度降下來
2. 上海世博會科普知識。關於數學物理方面的。
「綠建築」:夢想「照進」現實
作為上海世博會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園區的中央立體交通軸線,22日剛剛竣工的世博軸長度超過1000米、分地下、地上各兩層。它將為海內外7000萬人次參觀者帶來奇妙的晝與夜,它更是「綠色建築」理念與技術的聚合體。
世博軸上那朵朵「喇叭花」其實名叫「陽光谷」。6個「陽光谷」貫穿世博軸各層建築平面,可將傾瀉而下的自然光、流動的空氣引入建築內部和地下空間,這是世博軸節能的一個起點。
晚間,人們用肉眼觀看到「繁星」,那其實是與世博軸自然飄逸的曲線相融合的LED燈飾。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專職副主任鍾燕群說,LED照明將為世博園區節約大量能耗。包括世博軸在內的「一軸四館」永久性建築,其景觀照明全部採用LED,整個園區80%以上夜景照明採用LED,這將使上海世博會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LED集中示範區。
如鍾燕群所言,世博軸僅是世博園區「綠色建築」的縮影之一。於2009年12月竣工的世博中心,也堪稱引領中國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綠色、可持續新風的一個典範。
據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柳介紹,經初步估算,世博中心每年可節約能耗2160噸標准煤,煤電轉換相當於上海一萬多戶居民一年用電總量;每年可節約自來水16萬噸,相當於上海1000多戶居民一年的用水總量。
「綠智慧」:引領環保潮流
上海世博會是集納世界智慧的大舞台。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方正在貢獻他們的「綠色智慧」。
被稱為「紫蠶島」的日本館,建築外表採用透光的薄膜,可吸收太陽能發電並在夜間發光;弧形穹頂上「長著」三個洞和三個角,前者可接收雨水並循環利用,引入陽光以減少照明用電,後者可強化冷暖空氣的流通,減少空調能耗。
上海世博會法國館設計師雅克•費里埃則希望通過「感性之城」法國館,表達對水環境及綠色植被的重視。他解釋說,之所以在展館內圈設計了「垂直花園」,主要是考慮到目前一些特大型城市的擁擠狀況,需要對建築和自然進行重新布局。
世博園區里的「綠色智慧」,少不了東道主的奇思妙想與科學實踐。中國適時啟動了「世博科技行動計劃」。按計劃,綠色能源、低碳排放成為首要目標,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內,客運交通工具將實現「零排放」,園區內建築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將減少30%。此外,東道主還擬實現世博園區的生態和諧與資源綜合利用。
在擁有特大跨度「無柱空間」的上海世博會主題館頂部,如「馬賽克」一般密密麻麻的光伏片在此「列隊」,組成18個菱形、12個三角形的巨大光伏組件群,亦如「寶石」般在屋頂閃耀。中國館「東方之冠」高達68米的屋頂平台上也「鑲嵌」有光伏組件。
「這些與建築相融合的太陽能設施,令兩座永久性場館成為『綠色世博』理念的直接展示者。」鍾燕群說,根據規劃設計,上述兩大展館累計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可達3127千瓦,一年提供並網發電的電量可達284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准煤約1000噸。
「綠生活」:「低碳」從細節做起
2010年,當人們以「低碳」眼光審視上海世博會時,還會欣喜地發現,不僅僅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整座上海城也正等待「檢閱」。
2009年8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評估報告》顯示,以大氣污染控制為例,從1997年至2008年,上海共對5975台燃煤鍋爐進行了清潔能源替代改造,在內環線以內區域實現了無燃煤化;從2005年到2009年上半年,上海所有燃煤電廠超過1000萬千瓦的燃煤機組均完成了脫硫設施建設。
在交通領域,上海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發展軌道交通,有望在世博會開幕前建成總長超過400公里的軌道交通系統。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在上海說:「上海將讓我們體驗一個充滿綠色的未來。」他希望讓全世界了解中國在環保領域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同時將上海世博會展示的先進環保技術向全球推廣。
按往屆世博會的經驗判斷,參觀者的出行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上海世博會組織者表示,鼓勵個人、企業以及有關機構購買碳減排指標。
「到世博會開幕時,參觀者不僅可以乘坐純電動客車進出世博園區,還可以在園區內招停超級電容大客車、燃料電池汽車等『零排放』綠色公交車。」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說。據了解,在為上海世博會服務的1000輛新能源汽車中,約300輛為超級電容車、純電動車,200輛為燃料電池車。
萬鋼表示:「青山綠水、環境清新,使人們在這里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諧親近,這是上海世博會的目標,也是未來科技為改變城市生活努力的方向。」
3. 獲得「全球生態建築獎」的上海世博會建築是
世博軸
4. 求上海世博會世博軸介紹
世博軸是世博園區空間景觀和人流交通的主軸線,全長約1000米,寬約110米,是世博園區內最大的單體項目。說它是主軸線,是因為它處於浦東世博園區中心地帶,左右分別連接中國館、浦東主題館群、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藝中心,這5座建築有著「一軸四館」的合稱。
世博軸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入口和主軸線,地下地上各兩層,為半敞開式建築。世博軸是世博會一軸四館五大永久建築之一,是一個集商業、餐飲、娛樂、會展等服務於一體的大型商業、交通綜合體。世博軸也是世博園區最大的單體項目,由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由德國SBA公司設計,上海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完成施工圖設計,工程位於浦東世博園區中心地帶,南北長1045m,東西寬地下99.5m-110.5m,地上80m。基地面積13.6萬m,總建築面積25.2萬m,總造價近30億,為鳥巢及水立方的總和。已於2006年12月28日開工,計劃2009年底竣工。
世博軸及地下綜合體工程,位於世博會浦東園區核心。它南起耀華路,跨雪野路、國展路、博成路及世博大道,北至濱江慶典廣場,東側與M7周家渡車站,南側與M8耀華路站相通。世博軸東側為上南路、中國館、演藝中心,西側是園三路、主題館、世博中心,共同組成一軸四館園區核心。
世博會期間,世博軸是世博園區空間景觀和人流交通的主軸線;世博會後,將成為上海第三個市級中心的都市空間景觀和城市交通主軸,提供市民活動、商業服務、交通換乘的空間。世博軸在+10.0米平台上有大型張拉膜結構頂蓋和輕型鋼結構陽光谷。磁懸浮世博車站調整至南環路南側世博軸上,磁懸浮在經過世博軸+10.0米平台上方設置車站。在世博軸兩側的站台層下方設置站廳層,與世博軸+10.0平台相連,通過世博軸-6.0米層與軌道7號線、8號線換乘。磁懸浮車站從世博軸玻璃頂蓋下方經過。世博軸玻璃頂蓋與車站頂蓋連為一體。
祝你好運!
5.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軸陽光谷內容,活動主題。
您好,陽穀穀不是世博會的展館所以沒有活動主題,我把他的資料找來一些給你看下
中國第一的索膜結構建築
陽光谷位於上海世博園核心區的世博軸,是通向主題館、中國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和軌道交通8號線車站的「大動脈」。姚志勇,這位年近七旬的老建工,不到1個月前從復旦大學江灣新校區常務副總指揮的崗位上被抽調到世博軸建設工地「壓陣」。他說:「我現在滿腦子都是世博軸的事情,工程非常緊迫。」
說起6個巨型「陽光谷」,老姚就來勁:「它由13根大桅桿、數十根纜索和巨大的幕布巧妙組成,絕對是中國第一、世界罕見的索膜結構建築。」他介紹,6個「陽光谷」,其中最大的直徑97米,下面直徑20米,使位於地下的千米世博軸人行步道巧借自然光。巨大的桅桿與斜拉纜索組成的特殊結構,與巨型的「白色幕布」渾然天成。
白色膜布能靠雨水「自潔」
吃著「一葷兩素」的工地飯,記者與負責「陽光谷」索膜結構安裝的建工集團機械施工公司的項目經理張宗早聊開了。他說,「陽光谷」用的索膜結構是世界罕見的,巨大白色膜布有7萬多平方米,最大的一塊有1700平方米;由於塗了1毫米厚的「特氟隆」塗層,它有「自潔」功能,能在雨水沖刷下自行清潔;纜索重達700噸,最粗的一根直徑155毫米;玻璃幕牆用了3萬多片超白片玻璃,總面積達3.15萬平方米;鋼結構總重量超過4500噸,焊縫就長達34公里。張宗早說,「陽光谷」由德國SBA公司負責方案設計,這個索膜建築的特殊之處在於柔性,白色膜布的最大風擺幅可以達到上下3米,大風吹來,膜布能隨風起舞。
250公里長管道冬暖夏涼
世博軸也是上海循環經濟的一塊「試驗田」,世博軸項目常務經理徐軍介紹說,在世博軸的下面鋪設了250公里長的管道,形成地源熱泵,引入黃浦江水。夏季用過濾後的江水形成冷卻系統,冬季則採用地源熱量為主、黃浦江水為輔的供暖系統,使這個巨大的公共通道運用自然資源實現冬暖夏涼。
6.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軸陽光谷內容,活動主題。
上海世博園區里的「大動脈」世博軸已初現風采。在這條長約1000米、寬約100米的大道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6個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倒錐形鋼結構,它們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叫「陽光谷」———顧名思義就是讓自然光灑落「谷底」。
6個「陽光谷」造型各異,尺寸也不盡相同。它們的上部開口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整體高40多米,有十多層樓高。整個建築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從地下悄然綻放,晶瑩剔透。世博會期間,每個「陽光谷」內部都將以一種自然資源(火焰、樹木、大地、水、金屬和大氣)為主題,通過庭院表達,體現自然與技術的交融。當陽光、空氣、雨水等來自天空的要素,被這些「開放的花朵」引入地下空間時,世博軸上平添了幾分浪漫氣質。
視覺美感之外,「陽光谷」還蘊藏著重要的科技理念———營造舒適的「綠色地下空間」。它不但把陽光從40多米的空中「採集」到地下,也把新鮮空氣運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間的壓抑感,還實現了節能。此外,雨水也能順著這些廣口花瓶狀的玻璃幕牆,流入地下二層的積水溝,再匯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經過處理後實現水的再利用。這些水將滿足「陽光谷」兩側下沉式花園的灌溉,並可用作廁所沖洗。據估計,通過「陽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軸的生活用水量打個「對折」,足足省去5萬立方米。
陽光透過玻璃直射下來,會很熱嗎?世博軸將通過噴霧、利用自然風、採用黃浦江水源和熱地泵等環保的降溫方式,保證遊客能舒適地徜徉世博軸。此外,世博軸的「膜結構」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陽效果。頭頂上的這些「大傘」由69塊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裝組成,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使用壽命30年,雖然厚度僅為1毫米,設計張拉力卻達到了世界最高強度:每米5噸。這種膜的特別之處在於最大風擺達到上下3米,大風吹來,膜布就如同雲朵隨風飄舞。
「陽光谷」的鋼結構和膜結構一起,剛柔並濟。這種最先進的技術賦予了世博軸「溫柔」的人性化特質。6個「陽光谷」共有1萬多個鋼結構節點,每個節點上都有4—6個桿相交,彷彿一個張開的手掌。這些節點的拼接,哪怕出現一點小誤差,就會最終導致「喇叭花」上部無法封口,因此對建築精度要求相當苛刻,具有世界級的難度。然而,隨著「陽光谷」的成功建造,這種高難度的節點技術已被再次運用到黃浦江對岸世博園區的一個水門的建設中。
世博軸分為地上兩層、地下兩層。當你信步在這個巨大通道里,面前是豁然灑下的陽光,抬眼望去是朗朗天際。關注人、自然、技術的相處之道,「連接天與地」,這就是世博軸賦予人的感動。據悉,這個28萬平方米的建築,將在世博會後成為繼人民廣場、陸家嘴之後的第三個市級中心。
7.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設計理念是「節能、環保、低碳」,下列措施不符合該理念的是()A.「陽光谷」上
A、「陽光谷」上采陽光、下蓄雨水,能間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既節約化石能專源,減緩能源危機,又屬減少了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正確.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保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相對穩定,所以正確.
C、應用新能源技術,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空氣污染,所以正確.
D、煤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用煤發電,不單消耗大量化石燃料,還會產生空氣污染物,所以錯誤.
故選D.
8. 哪家上市公司承接上海世博會工程謝謝
龍元建設承建上海世博會世博軸陽光谷工程
中冶二十冶承建世博會物流中心項目主體工程
公司已經承建和意向投標了世博會大部分主要工程,包括世博中心、世博公園、場館樣本組團、世博村、城市試驗區改造、園區基建二標段、世博軸二標段等
建工集團承建的世博園區標志建築——世博軸「陽光谷」
蘇中建設集團承建世博會英國館
9. 2010上海世博會各國場館建設都是哪些建築公司承建的~~
龍元建設承建上海世博會世博軸陽光谷工程
中冶二十冶承建世博會物流中心項目內主容體工程
公司已經承建和意向投標了世博會大部分主要工程,包括世博中心、世博公園、場館樣本組團、世博村、城市試驗區改造、園區基建二標段、世博軸二標段等
建工集團承建的世博園區標志建築——世博軸「陽光谷」
蘇中建設集團承建世博會英國館
10. 上海世博會各個國家的展館特色是什麼
中國國家館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專精神與
氣質。國家館居中升屬起、層疊出挑, 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國際參展方印度國家館主題:讓城市與和諧 亮點:萬象和諧瑞典國家館主題:創意之光 亮點:展現城市與鄉村的互動西班牙國家館主題:通過科學和技術創新來重塑城市社區義大利國家館主題:理想之城,人之城 亮點:功能模塊,方便重組盧森堡國家館主題:亦小亦美 亮點:「袖珍」的森林和堡壘其他·上汽-通用汽車館主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移動系統·中國船舶館主題:船舶,讓城市更美好·民營企業聯合館主題:無限活力·太空家園館主題:和諧城市,人與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