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交通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本人是上海交通大學電院計算機系2016級的本科生,在校三年,上了許多課,也蹭了許多課,感覺最幸運的事莫過於遇到這么多可愛又敬業的好老師,所以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西方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史:小於老師
對於我一名非園林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門選修課,當然老師也有開設自己的必修課,不過聽同專業的同學說,也是一樣的nice!老師會繪聲繪色的為我們講述整個西方園林發展的歷史,在休息時間還會播放一些視頻和影片,嚴肅的與詼諧的兼具,各種節目的節選都有,絲毫不令人覺得枯燥乏味。老師本人更是可愛極了,用零食來「勾引」我們回答問題,所謂的「期末考試」實際上是以組為單位的搶答競賽,還為我們准備了獎項獎狀和頒獎儀式,寓教於樂,令人著迷。
令人印象深刻的課程實在是太多了,歡迎更多小可愛一起蹭課!
⑵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科學研究及研究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旨在對接國際前沿研究、國家重大需求、臨床醫學發展需要和交大現有的基礎,重點建設「生物醫療儀器」、「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醫學影像與信息學」、「生物材料」四個學科領域,其相關的應用技術主要將用於人類疾病的預防、診斷、監護、治療和康復。近五年,主持科技部973首席項目2項,973課題 8項;國家863項目5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研項目30項,其中重點項目2 項;學院還有一批國家、上海市的其他重點科技項目。近四年的科研經費超過八千萬元;涌現出陳亞珠院士、徐學敏教授、楊國源教授、高維強教授等一批優秀的科研團隊。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產生了一批國內外矚目的科研成果;在IEEE Trans. ,ASME Trans. ,Ann. Biomed. Eng. ,Biomaterials. ,Phy. Rev., Langmuir等國際一流期刊發表SCI論文153篇、EI論文120篇,授權發明專利82項;獲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學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共分四個研究方向:
1.醫療儀器
2.醫學影像與信息學
3.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
4.生物材料
在科研方面,2003年胡鈞教授領銜的「DNA單分子的納米操縱」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徐學敏教授領銜的「中央空調系統中空氣清潔滅病毒病菌裝置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庄天戈教授領銜的「JHQ醫學影像存取與傳輸系統」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孫福成教授領銜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治腫瘤設備」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朱貽盛教授領銜的「非線性分析方法在心腦重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獲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6年梁培基教授領銜的「視網膜神經元突觸可塑性及視網膜神經元網路中的信息處理」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05年任秋實教授獲973首席項目一項。2009年徐學敏教授獲973首席項目一項。在全國重點學科中僅上海交大有兩位生物醫學工程的973首席科學家。在近5年中,生物醫學工程系有973一級子項目7個、863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上海科委重大項目3項、專項2項、重點項目1項,有授權專利26項和國家標准1項。生物醫學工程系的教師在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no letter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Biophysical Journal、ASME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Annual Review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Bio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國際一流期刊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論文。徐學敏教授擔任了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的Associate Editor,童善保研究員擔任了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的Associate Editor,趙俊副教授擔任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Imaging的Associate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的Editor。
在教學方面,1996年庄天戈教授獲電子部工業部第三屆全國工科電子類專業優秀教材一等獎(計算機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第一版)); 1999年庄天戈教授獲上海市育才獎;2002年庄天戈教授編寫的教材《計算機在生物醫學工程中的應用》 (第二版)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2004年庄天戈教授負責、趙俊副教授主講的《生物醫學圖像處理》獲國家級精品課程(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中第一門國家精品課程),同時獲上海市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 2000年張緒省的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這是上海交大第一篇入圍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為朱貽盛教授;2004年童善保的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為朱貽盛教授;2005年朱貽盛教授被授予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同時獲上海市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
⑶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是真的假的 現在騙子太多了
是上海交大的直屬機構,在交大官網的直屬機構里能查到,主要是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培訓服務
⑷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哪些老師比較好
戎詠華 金學軍
⑸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商界名人
茅道來林
首席執行長 CEO
在進入新浪自網之前,茅道林曾任著名的國際風險投資公司華登國際投資集團(WALDEN)高級副總裁,分管在美國、中國及香港科技產業的投資。在華登 10多億美元基金中,茅道林在中國的網路、科技、建材、家電、醫療器材等產業的20多家公司中投入了近一億美元的資金。其中1997年他在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投資創造了中國高科技風險投資領域的第一案例。之後他任四通利方董事並促成了四通利方與華淵資訊的合並。
茅道林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斯坦福大學工程經濟系統碩士。
滿意否?
⑹ 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的師資隊伍
研究院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4名,其他教版職工68名。 研究院現屆院長為賀林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院長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研權究院目前由具有不同學術背景的國內外資深研究者和特聘教授領導的「核心」和「衛星」研究室,以及一批優秀、富有創造性的年輕學者、講究實效的技術支撐人員、認真嚴格的行政管理人員,一群年輕聰明的研究生和博士後組成。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最終研究院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疾病與健康》、《營養與健康》、《發育與生殖》、《生物安全》、《DNA計算與技術》的范疇,具體可分解為「基因定位與克隆」、「功能基因組學」、「葯物基因組學」、「精神疾病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動物模型」、「DNA計算與技術」、「生物信息學」、「全國遺傳資源保護網」等內容。
⑺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學院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導師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創立於1943 年,是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現代教育和科研的策回源地;力學學科創建答於1958 年,土木工程學科創建於1907 年,均是中國高校最早設立的學科之一。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培養了中國現代橋梁工程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茅以升,「水利泰斗」、兩院資深院士張光斗,中國導彈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遠望號」綜合測量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學彥等一大批傑出校友。[1]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整合造船與海洋工程學院和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宣告成立。[2]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歷經七十年的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基礎扎實、底蘊深厚、面向世界、面對未來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成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孕育創新的高水平科學研究基地,船舶與海洋工程在國家一級學科評估排名中居全國首位。
⑻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怎麼樣
上海交通大學全國排名6名,
國內頂尖牛校的,
啥專業都不錯的,
更何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還是不錯的院校!
⑼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奚立峰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 工業工程與物流工程系內 教授
吳靜怡 機械與動容力工程學院分黨委書記 製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 教授
朱向陽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 (分管重大項目與高端人才計劃)機器人研究所 教授
劉應征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分管國際化及公共關系)葉輪機械研究所 教授
歐陽華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基地工作)
孟 雁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分黨委副書記(分管組織人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