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梅林2019

上海梅林2019

發布時間:2021-01-28 17:31:12

A. 2019短道速滑世界盃上海站賽程

2012短道速滑世界盃上復海站的全部項目制的冠軍如下:
女子1000米(第一次):朴升智(韓國)
女子1000米(第二次):沈石溪(韓國)
女子1500米:沈石溪(韓國)
女子500米: 王濛(中國)
女子3000米接力:中國隊
男子1000米(第一次):郭潤起(韓國)
男子1000米(第二次):郭潤起(韓國)
男子1500米:安賢洙(俄羅斯)
男子500米: 查爾斯-哈梅林(加拿大)
男子5000米接力:韓國隊

註:安賢洙,原韓國籍,2011年加入俄羅斯籍

你也是高手~~我這獻丑了~~

B. 分析企業財報的23個步驟

第一步:到巨潮資訊網下載雙匯發展2015-2019年的年報。打開同花順財經找到跟雙匯發展行業相似度較高的前三家公司作類比。

我們說過在找行業前三名公司的時候,需要以總資產科目為主,凈利潤科目為輔。我們看到雙匯發展所處的行業,在總資產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是雙匯發展、上海梅林和龍大肉食。

我們來看一下這上海梅林和龍大肉食的公司的詳細情況,主要看一下他們的主營業務是否和雙匯發展一樣。

上海梅林的主營業務和雙匯發展的相似度並不高,我們來看一下總資產科目行業地位第四的華統股份

我們再來看龍大肉食。

綜合上圖分析:龍大肉食、華統股份與雙匯發展的行業相似度極高,所以我們選擇龍大肉食和華統股份作為參照企業。

那我們就需要下載龍大肉食和華統股份2015-2019年的財報。當然一些關鍵指標在同花順財經網站上可以直接找到,拿來使用。

找到行業前三位公司,我們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打開中商產業研究院網站,搜索雙匯肉製品行業。

通過這個渠道我們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

第十七步:看凈利潤,判斷公司的經營成果及含金量。

凈利潤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

雙匯發展連續5年的凈利潤平均值大於100%,但是2018年和2019年低於100%。總體來看雙匯發展的凈利潤含金量高,但是要留意今後的發展情況。

第十八步:看歸母凈利潤,判斷公司自有資本的獲利能力。

我們將財報裡面的數據也列在這里,驗證了同花順財經這一項數據沒有問題。

首先2019年雙匯發展的歸母凈利潤規模為54.38億,規模較大,說明雙匯發展實力較強;其次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比2018年增長了10.7%, 成長速度快。

第十九步: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判斷公司的造血能力。

A=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B=(固定資產折舊+油氣資產折耗+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雙匯發展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連續5年維持在44億以上,規模較大,說明雙匯發展造血能力強大;另外2018年和2016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四項合計的差額為負數,是因為高額分紅所致。根據2019年的情況,說明雙匯發展的造血能力除了分紅之外可以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求。

第二十步:看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判斷公司未來的成長能力。

A=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B=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雙匯發展2015年到2019年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比率基本都在10%-60%之間,2018年和2019年均在10%以上,說明這兩年雙匯發展一直處在穩步擴張中,未來保持競爭優勢的可能性較大。

雙匯發展2015-2019年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與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比率除了2017年和2018年之外,基本維持在5%以下。我們需要看一下2017年和2018年的情況。

如下圖所示:

2017年處置或者報廢的固定資產為1.4億,2018年處置或者報廢的固定資產為1.1億,說明雙匯發展在清理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沒有異常。

2017年

2018年

另外與2015年22.56億和2016年的8.96億規模的購建固定資產規模相比,2017和2018年這一科目下降比率較大。2019年又有一些上升,說明繼2018年平穩發展之後,2019年雙匯再次加速發展。

第二十一步:看分紅,判斷公司的品質。

如上圖所示:雙匯發展最近這幾年的分紅均維持在60%以上,2019年的分紅較之其他年份有所下降。未來雙匯發展的分紅率一定會下降到70%以下的合理范圍。

第二十二步:看三大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組合類型,選出最佳類型的公司。

雙匯發展只有2016年為正正負型,剩餘年限均為正負負型,我們知道兩種類型均為優秀公司的組合類型。

第二十三步: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判斷公司的穩定性。

雙匯發展2018年和2015年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數,我們需要加回現金分紅。

這里需要注意一點:2017年公布的分紅可能是在2018年結算。所以要看具體除權除息日。

2015年加回現金分紅為26.42億;2018年加回現金分紅為33.32億。

第十五步:看費用率,判斷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

費用率=(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備註:財務費用為負時,出於會計的謹慎性原則不將它計算在內。

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費用率/毛利率

雙匯發展的費用率基本維持在7%-8%,比較低。費用率與毛利率的比率連續5年小於40%,且最近幾年為37%,說明雙匯發展的成本管控能力很強。

再來看一下 龍大肉食和華統股份的情況。

龍大肉食:

費用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龍大肉食的費用率基本維持在4%-5%之間,費用率很低。

毛利率

費用率/毛利率

費用率與毛利率的比值均在56%以上大於40%,龍大肉食的成本管控能力較差。

華統股份:

費用率

華統股份的費用率基本維持在3%-5%之間,費用率很低。

毛利率

費用率/毛利率

費用率與毛利率的比值均在47%以上大於40%,華統股份的成本管控能力較差。

所以我們得出結論:雙匯發展跟同行相比,成本管控能力更強。

第十六步:看主營利潤,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利潤質量。

主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

主營利潤率=主營利潤/營業收入

雙匯發展連續5年的主營利潤率維持在11%-13%之間,小於15%。雙匯發展對成本和費用的變化會非常敏感。雙匯發展在未來保持持續穩定盈利的難度比較大。

主營利潤/利潤總額

2015-2019年的主營利潤與利潤總額的比率均大於80%。說明雙匯發展的利潤質量非常高

C. 2019年11月南京當地保險公司近期出台的重大競爭策略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近期企業重組兼並案例評析
編者按企業間的重組兼並正成為中國市場經濟中一個越來越突出的亮點。從去年開始,光大集團、青島啤酒、海南航空、萬科房地產、達能集團等眾多企業頻頻成為新聞熱點,動輒上億元的兼並案屢見不鮮。
早在幾年前,中國的冶金、化工等行業也曾進行過大范圍的兼並重組,但是效果並不理想。究其原因,無外乎是行政色彩過於濃厚,有拉郎配之嫌。
而2000年以來企業兼並重組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逐漸加強,政府有形之手正悄然淡出。這是市場經濟中企業自發、自覺起來進行的重組,具有不一般的意義:一是企業開始利用市場的手段,也就是積極利用並購方式來調整產業結構和推進產業戰略。二是運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有了顯著的增強,直接融資比例顯著上升。三是一些如航空、電信、電力、鐵路等壟斷行業紛紛開始重組。
選擇以下幾個例子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在各自領域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並且能從不同角度反映當前中國企業兼並重組的一些時代特點。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發現,市場的力量正在增強,企業的行為來自這兩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當然都是做為一個成熟、理性企業的必經歷程。
A、民航宣布整體重組-跑道上跳出黑駿馬
去年7月,中國民航總局對外正式宣布,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三大骨幹航空公司為母體,組建三大航空集團的重組計劃。按照該計劃,它先在民航總局直屬的10家航空公司之間進行,至於地方航空公司則可在自願的基礎上參加。
一個月後,南方航空公司與中原航空公司正式簽訂價值15億元的聯合重組協議。這是民航總局宣布組建三大航空集團之後的首宗並購事件,同時也是國家骨幹航空公司與地方航空公司的首次「聯姻」。
幾乎在同時,經常能在業界掀起波瀾、且在三大集團之外的海南航空公司宣布控股陝西長安航空公司,兩公司聯合之後,海南航空將逐步投入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支線客機,飛行長安航空目前的40多條支線航線,並建立起以西安為樞紐的支線航空網路。
2001年3月初,從上市公司海南航空的一則公告中得知:海南航空公司控股了地處北京的新華航空公司。海南航空有關人士說,新華航空現已開通自北京、天津、深圳始發至國內40多個城市的近50條航線,這對地處海南島的海南航空構成了足夠的吸引力。
時至今日,中國民航的整體重組計劃仍遲遲不能出台,有關方案仍在報批當中。
點評:中國民航痛下決心實施重組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面對即將加入WTO的競爭,中國民航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的特點難以對付國外大航空公司;二是中國民航自身改革的需要,非政非企的計劃體制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的要求。
盡管對中國民航的種種詬病非常之多,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中國民航畢竟是改革開放之後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個行業,由於體制改革的步伐和認識的滯後,民航不得不再次作出巨大調整,而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由於投入巨大和體系固定,民航的「路徑依賴」似乎更強一些,利益和關系的調整就顯得更復雜一些,這也是目前重組計劃還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多給一些時間也許會更有好處,政企不分、冗員嚴重、惡性競爭、效率低下這些「帽子」應該會一個個摘去---市場使然。
體制之外的改組則讓人為之一振,頗具野心的海南航空一向以「善於資本運營」著稱,起家時資本不過1000萬,不夠買一架波音737的翅膀,幾年來引資、上市、兼並,長袖善舞,迅速崛起,在民航大重組的背景下,海南航空迅速入主美蘭機場,聯合長安航空、新華航空,欲做航空業「第四把交椅」幾乎是路人皆知。海航的經驗告訴我們,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會有多麼強大。
B、華潤增持萬科-誰是房地產「巨無霸」
香港華潤集團去年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國華潤總公司一次性受讓深萬科第一大股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持有的5115.5599萬股國有法人股,占萬科總股本的8.1%;加上華潤集團的間接控股公司北京置地已持有的2.71%萬科B股股份,華潤已經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北京置地還控制著北京華遠房地產公司70%的股份。這次並購可望實現雙方強勢資源的整合,並且造就中國房地產業的「巨無霸」:北京華遠擁有大量土地儲備,而萬科作為一家全國知名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有深刻的管理內涵和極強的資源運作能力。
2001年,華潤集團增持深圳萬科的新重組方案出台,主要內容是以華潤集團以及華潤北京置地的部分資產及少量現金來增持萬科的股權,增持結束後,華潤持有萬科的股權應在30%上下,但是重組方案目前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點評:萬科可以說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優質」企業之一,在房地產界常常給人振臂一呼群者應的印象。但是作為深圳市場第二家上市公司,萬科發展多年也有自己的隱憂:一是萬科缺乏通暢的融資渠道,無法達到規模效應。2000年萬科的年銷售額只有香港新鴻基銷售利潤的三分之一,20多億的銷售額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實在太小;二是萬科缺乏足夠的土地儲備,萬科在深圳的土地資源就不多,在全國就更難找好的項目了,要想成為全國性的大房地產商,這一點已成為瓶頸;三是股權結構分散,1993年-1997年,萬科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不到7%,這樣分散的股權結構極易成為證券市場的收購對象。這是一個誕生於市場、成長於市場、又受制於市場的企業發展典型。
於是盡管萬科在市場上表現不錯,但是清醒的董事長王石幾年前就吆喝著「我要賣萬科」,2000年萬科終於成功的換掉了自己的大股東,背靠上一個實力更加雄厚的新東家,並且打通了向國際市場融資的渠道;如果華潤最終持股達到30%,在證券市場被人收購的擔憂也煙消雲散,萬科自去年開始的重組可謂是多贏。
資源的整合來自市場的力量,雖然在這里我們仍然看到了資本的作用,但是沒有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萬科是不會重組的。
同時需要提醒的是,萬科盡管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但是在去年的重組中,中層幹部的流失率達到了14%,可見重組之艱難,不得不慎。
C、青啤強勢擴張-啤酒業進入「戰國時代」
青島啤酒集團耗資約4億元收購了全國各地的8家啤酒廠,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兩起:斥資1.5億元收購上海嘉士伯75%股權、以22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亞洲戰略投資公司在「五星」62.46%的股權和在「三環」54%的股權。
至此,青島啤酒集團通過並購使自己的生產能力達到180萬噸,約佔全國啤酒市場的8%,成為全國市場上的「啤老大」。早在1994年青島啤酒集團就開始了自己的收購計劃,1994年收購揚州啤酒廠以後,6年來共投入4億元先後兼並了西安、平度、雞西、馬鞍山、上海、廣東等地的26家啤酒企業。
2001年3月20日,燕京啤酒(曲阜三孔)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這已是燕京啤酒在山東的第三次合資,此舉將使啤酒雙雄在全國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點評:啤酒業進入「戰國時代」是本報2000年報道青啤收購大戰時對該行業做出的判斷,據說此種說法已經得到相當業內人士的認同。
從群雄並起到目前的諸侯割據,啤酒行業究竟還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亞洲戰略投資公司董事長傑克是一位資深投資銀行家,記者對他多次的采訪中都談及這個話題,盡管他在中國投資五星啤酒失敗已經成為外資退出中國啤酒業的一個標志,但是相信他的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否則也不會有大量外資仍然虎視眈眈盯著中國啤酒業。傑克先生的判斷主要有兩個:一是啤酒行業利潤相當可觀,中國啤酒消費潛力巨大;二是啤酒行業會不斷重組,壟斷集中程度不斷加強,最終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幾家全國性大廠商。
熟悉世界啤酒業發展趨勢的人都能認同傑克的觀點,同樣在中國,隨著市場化的不斷完善,中國啤酒業也在走相同的道路,所以未來幾年裡,中國啤酒業還會爆出各類大大小小的兼並新聞。
青啤的發展縱然是大勢所趨,但是在這一系列兼並案中,我們同樣也存在一些擔憂,是否有優秀的投資銀行顧問在為其整體策劃,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繼續完成收購計劃,是否有優秀的管理人員整合資源,是否有統一完善的企業文化覆蓋到被收購企業。畢竟兼並重組是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的一種「高級游戲」,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能力。
D、達能左右開「弓」-是水是乳正交融
2000年12月6、7兩日,法國達能公司先後宣布收購上海梅林、海虹股份所持有的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有限公司50%的股份及正廣和網上購物公司10%的股份。兩次收購涉及金額將近1.8億元,使達能在國內瓶裝水、桶裝水市場上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老大。
幾乎又是在同時,達能集團又以現金參股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光明乳業5%股權。達能還正在與光明乳業洽談,將其在廣州、上海的酸奶公司和在上海的鮮奶公司交給光明乳業經營,光明乳業可以無償使用達能的品牌。
截止到目前,法國達能公司已在國內控股或參股的企業達到了10家,包括赫赫有名的娃哈哈和樂百氏。達能中國區總裁秦鵬說,中國市場在達能全球業務中現在還不到5%的比例,總部希望在5年內達到10%,再過5年達到20%。可以想見,達能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遠未完成。
點評:法國達能集團並不像寶潔和聯合利華那樣在中國深入人心,也並不是非常有名。去年以來達能在中國的表現更加證明,達能集團進入中國的方式與其他跨國公司迥異。
事實上,達能集團在世界各國的策略幾乎是一致的,以兼並收購等資本運營方式迅速進入該國領先的飲品企業,迅速佔領市場,並保留原有品牌。從實力來講,達能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食品公司、第一大乳品公司,而30多年前它還沒有跨入食品行業。1973年,法國知名的啤酒、礦泉水和嬰兒食品的製造商BSN與達能合並,形成法國最大的食品集團,上世紀80年代達能集團賣掉了玻璃業務,集中發展食品,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合資與合作,達能打入歐洲其他國家的市場。近10年達能的經營重點轉向全球化,進入亞洲、拉美等市場。
達能集團70%的營業額來自當地的領導品牌。由此可以看出,達能全球化的一個策略就是與當地領導性的品牌進行並購、合資或合作,實現達能品牌的本土化銷售,並從對當地領導品牌的戰略投資中獲利。可以認為,達能實質是一家有實力的資本運做高手。
這是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另一種方式,肯定讓中國許多企業著實開了一番眼界,特別是那些急於擴張或是急缺資金的企業。這里沒有必要討論這種方式是否會對中國有利,是否會沖擊民族工業,因為這些問題並沒有實際意義。盡管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並不完善,但是作為追逐利潤的企業個體,他們之間的交易肯定是非常理性,並且是雙方都能接受交易價格和條件,否則交易不會成功。能交給市場去做的,盡量交給市場去做,這是達能進入中國這種方式的啟示。
E、光大進入申萬-混業分業起爭議
中國光大集團去年正式從上海財政局受讓原為中國工商銀行持有的申銀萬國證券有限公司24640萬股股份,占申銀萬國全部股份的18.67%,成為第一大股東。中國光大集團是國務院直屬的、以金融為主業的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下有中國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公司和中外合資保險公司等,在香港和新加坡擁有6家上市公司。申銀萬國為新中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注冊資本金13.2億元,是中國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王明權近日提出集團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金融業,爭取用三年時間,使光大集團進入一個以金融為主體的新的發展階段,建設成一個規范化的金融控股集團公司。
點評:事實上,光大入主申銀萬國並不能充分說明金融業的分業與混業之爭,因為光大集團自身就有光大證券、光大銀行和保險公司。但是因為這一事件發生在2000年,正是國際金融業大兼並如火如荼之時,有關國內金融業的混業與分業之爭也正激烈。這一事件被認做是國內對此爭論的一個試點。
1999年11月,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金融現代化法案》,允許銀行持股公司可升格為金融控股公司,允許升格的或新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從事具有金融性質的任何業務,即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務,但其混業經營是通過分別從事不同業務的子公司來實現,各子公司在法律和經營上是相對獨立的公司。這個法案結束了美國金融業60年的分業歷史,也被認做是世界金融業的趨勢是走向混業的標志。但這是否就是永久的結束呢?並不見得,記者在翻閱美國金融歷史書籍時發現,金融業在美國也是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多有反復。確實此次金融業走向混業有著與以往不同的條件:跨國公司興起和全球化趨勢。
中國自然也要面臨跨國公司和全球化的沖擊,還要面臨加入WTO後的挑戰,金融業走向混業也將是趨勢,但是要循序漸進,盡快提高監管水平。如果未來幾年政策一旦松動,國內金融業必將也會產生一股兼並重組浪潮。

D. wiwa是什麼牌子

薇諾娜,護膚品品牌[1],專注於敏感肌膚產品研發,採用基於皮膚學級的方式,運用高科技生物技術。提供改善肌膚問題的產品包含舒敏保濕、美白保濕、凈痘清顏、極潤、緊致、柔潤、防曬等系列。[2]
中文名
薇諾娜
外文名
Winona
所屬行業
護膚
創立時間
2008年01月01日
所屬類別
護膚品[2]
快速
導航
品牌歷史

品牌家族

品牌基因

社會影響
品牌簡介
薇諾娜獲得國際化妝品CERT認證[3] ,薇諾娜護膚品[1] ,運用多項專利技術,採用基於皮膚學級的溫和配方,以符合美國、歐盟化妝品要求的GMPC標准進行生產。[4]
共14張
品牌logo
品牌歷史
2012年1月,薇諾娜官方旗艦店正式登陸天貓商城[5] [6]
2017年9月,發布薇諾娜「紅寶書」[5]
2018年9月,薇諾娜通過了美國化妝品GMPC認證
2018年9月,獲得歐盟化妝品ISO 22716:2007認證。[4]
品牌家族
TOP 1
「小特護」舒敏保濕特護霜
TOP 2
柔潤保濕霜
TOP 3
薇諾娜舒敏保濕絲滑面貼膜
TOP 4
薇諾娜舒敏保濕噴霧
TOP 5
薇諾娜舒敏保濕潤膚水
TOP 6
薇諾娜舒敏保濕潔面乳
TOP 7
薇諾娜清透防曬乳
TOP 8
薇諾娜清痘修復精華液
TOP 9
薇諾娜舒敏保濕修紅霜
TOP 10
薇諾娜極潤保濕睡眠面膜[2]
舒敏保濕系列
薇諾娜舒敏保濕系列,專為高敏感皮膚設計。
系列產品包括:[5] 舒敏保濕潔面乳[7] 、舒敏保濕潤膚水[8] 、舒敏保濕特護霜[9] 、舒敏保濕修復霜[10] 、舒敏保濕絲滑面貼膜[11] 、舒敏保濕噴霧[12] 等。
美白保濕系列/熊果苷系列
薇諾娜美白保濕系列,適用於暗沉、痘印等色素沉著肌膚。
系列產品包括:熊果苷美白保濕精華乳、熊果苷美白保濕精華液、熊果苷透白保濕面膜。[2]
薇諾娜熊果苷系列產品包括:熊果苷瑩亮雪顏潔面乳、熊果苷瑩亮雪顏柔膚水。[2]
舒緩控油系列
薇諾娜舒緩控油系列,[5] 適合於油性及混合性膚質等問題肌膚日常護理。[2]
系列產品包括:[5] 舒緩控油潔面泡沫[13] 、舒緩控油爽膚水[14] 、舒緩控油凝露[15] 。
凈痘清顏系列
薇諾娜凈痘清顏系列,適用於油性及痘痘肌膚。[5]
系列產品包括:[5] 凈痘清顏霜[16] 、凈痘清顏爽膚水[17] 、凈痘清顏潔面乳[18] 。
極潤保濕系列
薇諾娜極潤系列,專為中乾性皮膚及敏感性肌膚日常護理設計。
系列產品包括[5] 極潤保濕潔面乳[19] 、極潤保濕柔膚水[20] 、極潤保濕乳液[21] 、極潤保濕睡眠面膜[22] 、極潤保濕面膜[23] 等。
緊致系列
薇諾娜緊致系列,適用於有細紋及老化問題的肌膚。
系列產品包括[5] 緊致淡紋精華霜[24] 、緊致眼霜[25] 、緊緻密集提拉麵膜[26] 等。
柔潤系列
薇諾娜柔潤系列,適用於特乾性肌膚及各種原因引起乾燥、脫皮問題的肌膚。[2]
系列產品包括[2] 薇諾娜柔潤保濕霜、[2] 薇諾娜柔潤抗裂護足霜[27] 、薇諾娜柔潤止癢身體乳、薇諾娜柔潤保濕護手霜。[2]
防曬系列
薇諾娜防曬系列,針對各類型及敏感性皮膚防曬護理專門設計。[2]
系列產品包括:清透防曬乳[28] 、清透防曬霜[29] 、曬後修護凝露[30] 。
品牌基因
薇諾娜研究院
薇諾娜研究院是薇諾娜聯合國內外皮膚學、生物學、植物學領域的科技人才,組建的產學研一體化平台。薇諾娜研究院通過現代生物科技,提取植物成分中的護膚天賦,使其得以量級增長,研製出[4] 護膚品[1] 。
共8張
雲南產地實景
核心科技
專利萃取技術、等滲親膚科技、3S液晶層狀科技、冷萃科技、NONASORB MS紫外線隔離系統。[31]
社會影響
所獲榮譽
2015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2015年PCLADY時尚盛典美容風雲榜獲獎榜單年度人氣獎。[32]
2016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OnlyLady2015美容天後美妝榜最美肌膚(面霜乳液類)。[33]
2016年,薇諾娜獲得2016鳳凰時尚之選識裝網友票選最受歡迎單品。[34]
2017年,薇諾娜獲得2017風賞大賞」年度熱搜品牌「[35]
2017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OnlyLady2016年度美容天後榜最受歡迎經典單品類單品。[36]
2017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瑞麗2017年美麗品格榜「年度人氣抗敏面霜」[37]
2017年,薇諾娜[38] 清透防曬乳獲得OnlyLady2016年度美容天後榜最受歡迎基礎護理類單品(防嗮隔離類)。[36]
2017年,薇諾娜獲得OnlyLady2016年度美容天後榜人氣品牌(國貨品牌類)。[36]
2017年,薇諾娜品牌獲得「2017中國化妝品品牌G20」榮譽。[39]
2018年,薇諾娜品牌獲得雲南信息報「年度雲南匠心品牌」榮譽。[40]
2018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天貓金妝獎「年度國貨」稱號;
2018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時尚芭莎》芭莎美妝大獎「年度最佳面霜(保濕類)面霜人氣獎」;
2018年,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獲得onlylady「年度口碑護膚單品」榮譽;
2018年,品牌旗下薇諾娜舒敏保濕絲滑面貼膜獲得onlylady「年度熱門面膜單品」榮譽;
2018年,薇諾娜極潤保濕乳液獲得《時尚芭莎》芭莎美妝大獎「年度最佳乳液(高效類)乳液人氣獎」。[41]
2018年,薇諾娜品牌獲得onlylady「年度最受歡迎國貨」榮譽。

E. 股票都有哪些板塊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F. 上海梅林重組為何走非公開而非重大資產重組

是面向基金、證券公司、保險等投資者競價非公開發行,光明集團只認購其中的20%,所以是非公開發行,不是重大資產重組,樓主你沒看清楚。

閱讀全文

與上海梅林2019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