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大豐真的會並入上海成為它的一個區嗎
不會啊,這是怎麼可能的事哪?大豐已經成為江蘇的一張對外旅遊名片,江蘇省政府會將這樣一棵搖錢樹拱手讓給上海嗎?再說,大豐和上海差著十萬八千里,又並不靠著,給山東省也不會給上海的呀?
㈡ 江蘇省東南部的10個縣,為什麼都劃給了上海市呢
加上同年春天已經劃入的3個縣,江蘇省東南部的10個縣,在1年時間內,被劃入了上海市。由於自身管理的9個縣全部劃入了上海市,松江專區被撤銷,並入了蘇州專區。截止1959年,上海市的管轄區面積,達到了6200多平方公里,比1952年的面積擴大了10倍。10個縣陸續被入上海市以後,起初仍舊是各個縣的名稱。隨著上海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各個縣陸續改成了區,例如青浦區、嘉定區、金山區、寶山區等等。
㈢ 原江蘇省劃給上海市的十個縣是哪些
1958年松江縣劃歸上海。現在是上海松江區。
㈣ 江蘇省的1個縣,劃入安徽省後,怎麼又還給了江蘇省
江蘇省的江浦縣,曾經劃入了安徽省3年多時間。1952年,又重新還給了江蘇省。那麼,最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江浦縣的歸屬和歷史。
原本劃入安徽省的碭山縣、蕭縣和東南部江浦縣,在1953年全部還給了江蘇省。江浦縣曾經被安徽臨時管理了3年時間,但長期屬於江蘇省。不過,蕭縣和碭山縣,則在1955年又一次劃入了安徽省。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沒有聽說過江浦縣,因為江浦縣在2002年與浦口區合並,組建了新的浦口區。對於當地的老人來說,仍然稱呼自己為江浦縣人。這是日積月累的習慣。
㈤ 上海是什麼時候從江蘇分離出去的
上海是1927年7月7日從江蘇分離出去的。
7月7日,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直屬南京政府。全市境域規劃為上海縣全境和寶山、松江、青浦、南匯等縣局部,共30個市鄉。松江等縣直隸江蘇省。
1928年,上海特別市政府宣布租界為特別區。7月,上海市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等市鄉和寶山屬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市鄉,共17市鄉,並改置為17區,成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
上海縣轄閔行、顓橋、北橋、馬橋、曹行、塘灣、三林、陳行等8鄉。同月,江蘇省析崇明外沙的永太、永昌、西慶升、永旺、永豐、北連升、南連升、永隆、永阜、場家、惠安、永興、日盈、連珠等14沙置啟東縣。
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為上海市。
(5)江蘇10縣是怎樣並入上海的擴展閱讀:
1949年5月~1957年,上海地區分屬上海市和江蘇省。1958年,上海、松江等10縣先後由江蘇省劃歸上海市,今上海市境域形成。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上海市為中央直轄市,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浦等20個市區及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高橋、真如等10個郊區,共30個區。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撤銷華東等全國6大區行政委員會,上海市由中央政府直接領導。
1995年,全市轄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靜安、閘北、虹口、楊浦、寶山、嘉定、閔行、浦東新區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
㈥ 62年前,江蘇10個縣劃給上海管轄,如今變化怎麼樣
上海市,我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是許多人夢想中的發展地區,在62年前,為了解決上海市的發展問題,國家決定擴張上海市的行政界限,將上海市鄰省江蘇省的10個縣城劃分給了上海。
如今,這十個城市隸屬於上海,成為了上海的郊區,在上海的帶領下,這十個縣城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江蘇省其他臨近上海的縣城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上海市的發展歷程
「東方明珠」上海市,地處在長江的入海口,自古以來,上海市都是我國重要的交通要塞,上海市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它的交通十分發達,海運便利,所以上海市的發展速度也遠高於其它的內陸城市。
在上世紀,上海市就已經和西方國家有了眾多聯系,在上海,可以看到許多西方的先進的物品,它的發展和中國的其它城市拉開了差距,被稱為是「東方巴黎」,上海市在民國時期就已經累積了不少的工業基礎、經濟基礎。
因為高校眾多的原因,上海市人才眾多,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十分重視上海的發展,上海被國家設立成為直轄市,政府也對上海的行政區劃也做出了一定的調整,上海市直轄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這十個縣城和上海逐漸的實現了一體化發展,和上海其它地區差距也逐漸的縮小了,對比起依舊是江蘇省管轄的其他臨近上海的縣城,這十個縣城的發展可謂是翻天覆地,甩了其他的縣城好幾條街。
上海市對於這些縣城來說就是領頭羊,帶動了這些縣城的發展,這些縣城發展的成果很讓人欣慰,同時也希望,上海市可以越來越好,帶動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讓我國成為一個經濟大國,強國!
㈦ 江蘇省1個縣,劃入浙江省後,為何又給了上海市
因為,江蘇省的嵊泗縣被劃入浙江省以後,曾經被劃入了上海市,後來才還給了浙江省。那麼,一個縣為何牽扯了三個省市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在湖州市出現了好幾條以“湖”命名的道路,但出現了“湖州不管湖”的段子。用嵊泗縣換太湖水域的管轄區,對於兩個省份來說,其實都沒有吃虧。不過,兩個省都沒有料到幾年以後上海市的區劃擴大。一轉眼到了1960年,為了擴大上海市的管轄面積,剛剛劃分給浙江省7年時間的嵊泗縣,被劃入了上海市,成為了上海市的“後花園。”直到1962年,鑒於當時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嵊泗縣再次劃入了浙江省。從1953年到1962年不到10年時間里,嵊泗縣繞了一個大圈以後,歷經幾次更改歸屬地,最終還是劃入了浙江省。目前,嵊泗縣隸屬於浙江省舟山市管理,經濟發展非常不錯。
㈧ 上海為啥有很多地方是江蘇劃分過來的誰和我說說歷史! 還有城隍廟的十個門分別是什麼門!
簡單說說哈,詳細說明年都說不完。
原先並沒有上海市這個概念,因為在宋以前上海內地區只是一個容小漁村性質的地方,到了宋元才設立縣制,但是其地區僅包括以過去南市區為中心向外輻射的部分地區。清末上海開埠以後,在老城區的周邊形成多個外國租界,現在的區劃分與此劃分基本一致。1912年民國成立,撤了太倉州的行政區劃,而上海地區的十個縣就都劃歸江蘇省管轄。1930年上海特別市(直轄市)在南市為中心輻射范圍(浦西)內成立,1958年把隸屬於江蘇的青浦,金山等十縣劃歸上海,於是就造就了目前上海的規模。
這里有個笑話:過去浦東的大媽去一次上海市區常會說「到上海去」;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城隍廟的十個門的確有名字,但是我去過很多次,卻一次也沒注意過,你一定要知道,可以去看看城隍廟的導游圖,上面有標注的
㈨ 我聽說在上海目前管轄的地域范圍內,有從江蘇省劃出的地方這是在哪一年
解放初,上海市行政區劃基本維持解放前原狀,全市共有個區,其中市區有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靜安、新成、江寧、普陀、閘北、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浦20個區,郊區有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高橋、真如、龍華、楊思、洋涇10個區。市區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4%,市區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83%。
解放以來,上海市行政區劃變動情況如下:
1949年7月,蘇南行政區嘉定縣的諸翟鎮西半部劃入上海市。
1950年7~8月,蘇南行政區川沙縣的高行鎮部分地區及嘉定縣諸翟鎮以西8個舊保劃入上海市。
1952年10月,將洋涇區劃分為兩個區,其中城市化地區定名東昌區,農村地區仍為洋涇區。同時,將江灣區、新市區合並為江灣區。
1954年2月,江蘇省嘉定縣新楊鄉、田杜鄉的14個選區劃歸真如區,馬橋鄉的6個選區劃歸大場區。同年4月,成立水上區,區域范圍主要包括黃浦江、蘇州河兩大幹流及其68條支流。
1956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如下:(1)黃浦區、老閘區合並為黃浦區;(2)閘北區、北站區合並為閘北區;(3)徐匯區、常熟區合並為徐匯區;(4)虹口區、北四川路區合並為虹口區;(5)邑廟區、嵩山區、盧灣區合並為邑廟區、盧灣區;(6)新成區、靜安區、長寧區合並為新成區、長寧區;(7)將東昌區改為市區;(8)高橋區、洋涇區、楊思區合並為東郊區;(9)真如區、龍華區、新涇區合並為西郊區;(10)吳淞區、江灣區、大場區合並為北郊區。同年6月,撤銷水上區,水上地區工作劃歸黃浦區人委負責。1958年4月,水上地區分別劃歸鄰近的14個區管理。
1958年1月,江蘇省嘉定、寶山、上海3縣劃入上海市。同年7月,江蘇省川沙縣橫沙鄉劃入寶山縣。同年10月,撤銷東昌區、東郊區,建立浦東縣;撤銷西郊區、北郊區,其中農業地區劃入鄰近的上海、嘉定、寶山3縣,城市化地區劃入鄰近市區。同年11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松江、崇明7縣劃入上海市。
1960年1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如下:(1)撤銷江寧區、新成區,設立靜安區;(2)撤銷邑廟區、蓬萊區,設立南市區;(3)撤銷提籃橋區,其行政區域並入虹口區;(4)撤銷榆林區,其行政區域並入楊浦區;(5)將寶山縣和上海縣部分地區劃出,分別設立吳淞區和閔行區。
1961年1月,撤銷浦東縣,其農業地區劃入川沙縣,城市化地區劃入楊浦、黃浦、南市三區。同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入上海市,由市人委直接領導。
1962年6月,將嵊泗人民公社劃歸浙江省。
1964年5月,撤銷吳淞區、閔行區,其行政區域分別並入楊浦區和徐匯區。至此,全市共有10個市區、10個郊縣。此後10餘年,上海10區10縣的行政區劃格局保持基本穩定。
1976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決定在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地區建立相當於區一級的地區辦事處,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職能。
1978年12月,成立市革委會寶鋼地區辦事處,代行區政的某些職能,轄有與寶鋼建設有關的盛橋、月浦等居民點。1979年11月,將楊浦區吳淞、泗塘兩個街道劃歸寶鋼地區辦事處管轄。
1980年10月,設立吳淞區。1981年3月,市政府批復市民政局等部門,明確:吳淞區的區劃范圍,包括現寶鋼地區辦事處管轄的寶山鋼鐵廠生產、生活區,盛橋、月浦等居民點,吳淞、泗塘兩個街道;再劃進寶山縣原城廂鎮,淞南、吳淞、廟行、月浦、盛橋5個公社22個大隊。
1981年2月,恢復閔行區建制,行政區域包括閔行、吳涇地區和上海縣的15個生產大隊。
1984年9月,將原屬上海縣的北新涇鎮劃入長寧區,龍華鎮、漕河涇鎮劃入徐匯區;將原屬嘉定縣的真如鎮劃入普陀區;將原屬寶山縣的江灣鎮劃入虹口區,五角場鎮劃入楊浦區;將原屬川沙縣的洋涇鎮劃入黃浦區。
1988年1月,撤銷吳淞區、寶山縣,設立寶山區。
1992年9月,撤銷上海縣、閔行區,設立新的閔行區。同年10月,撤銷嘉定縣,設立嘉定區。同月,撤銷川沙縣,將黃浦、南市、楊浦3區的浦東部分和原上海縣三林鄉從所屬區、縣中劃出,與原川沙縣全境合並,設立浦東新區。
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和石化地區辦事處建制,設立金山區。
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
至1998年底,全市共轄有16個區、4個縣,即楊浦、虹口、閘北、普陀、長寧、徐匯、靜安、盧灣、南市、黃浦、閔行、松江、寶山、嘉定、金山、浦東新區和青浦、奉賢、南匯、崇明縣。
市區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的50%(其中中心城區約佔4%,城鄉結合區約佔46%,),市區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81.9%,全市非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3%(其中市區約佔68.4%,郊縣約佔4.6%)。
㈩ 上海土地不夠用國務院要把哪個城市並入上海
不可能,上海土地怎麼不夠用了,你去看一下青浦,奉賢,金山,松江等鄉下,還有整個回崇明島呢答,再說上海周邊的崑山,太倉,嘉興等地都是當地政府財源,他們怎麼可能願意?就算是洋山,到目前行政上還是屬於浙江的,上海要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