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什麼股價那麼高
價格是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市的公司的價值,一方面在價格上表現出來,回一方面從份額表答現出來。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份一直沒有增加,或者增加的數量比較少,以至於需要20多萬美金才能買上一股。最重要的原因是巴菲特是價值投資者,更希望高凈值的投資人投資他的企業,而不是幾塊錢就能買,收到投機者對公司價格的非理性波動。
『貳』 在美國目前股價最高的是哪家公司
在美國目前股價最高的公司是:伯克希爾-哈撒韋 NYSE,2015年10月2日的股價是:195500.00美元。
簡介:
伯克希爾回—哈撒韋公答司(Berkshire)是一家控股公司,擁有附屬公司,從事了一些多樣化的業務活動。本公司從事保險業務。伯克希爾還擁有並經營一些其他業務,從事各種活動。 2011年12月30日,醫用防護公司(MedPro)完成對普林斯頓保險公司的100%收購。普林斯頓保險公司總部設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提供醫療保健的專業責任保險機構。在2011年期間,益美大廈品牌(Acme)收購詹金斯磚公司(位於阿拉巴馬州的磚製造商)的資產。2011年9月,伯克希爾收購路博潤公司(Lubrizol)。 2011年6月,本公司收購韋斯科金融公司。公司在2012年6月,媒體綜合集團公司向伯克希爾(公司的子公司)出售63日報和周報。在2012年7月,伯克希爾公司的路博潤公司收購利普泰SA公司。
『叄』 巴菲特買伯克希為哈撒韋股票的時候是多少錢
復伯克希爾·哈撒韋制公司40年前,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在沃倫·巴菲特的精心運作下,公司凈資產從1964年的2288.7萬美元,增長到2001年底的1620億美元;股價從每股7美元一度上漲到近15萬美元。
巴菲特先發現要買什麼,再決定價格是否正確,並在一個能是你獲力的適當價格時才買進,這也體現出內在價值之所在。
巴菲特的成功給了人們深刻的啟示,聯想前期的大盤的破位和庄股的跳水,無不有內在的原因,結合中國股市的特點及新的影響因素,革新投資理念,是每一位投資者應該重新考慮的問題,是決勝股市的前提。
『肆』 華爾街「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是多少呀
伯克希爾哈撒韋(代碼BRK.A)
上周五(2012年2月17日)收在了119190美元
2011年2月28日最高在131463美元
『伍』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剛上市時的股價是多少
每股19美元。
自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共同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以來,該公司股價由每股19美元飆升至上周五收盤的321000美元,讓數百名早期投資者受益成為了百萬甚至是億萬富翁。
芒格表示自己想起了兩次自己在年輕時進行1000美元的投資,其中一次很成功「花了1000美元買了股票,後來賺了13萬。」
但是另一次就很失敗了,芒格表示:「還有一次,我買了一隻股票,很快就漲了30倍,但是在漲到5倍時我就把股票買了,這是我做過的最愚蠢的決定 。」
伯克希爾作為一家北方紡織品製造企業卻沒能做出相應地調整,業績開始寥落。1955年,伯克希爾與哈撒韋兩家公司合並,取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名字。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合並,並沒有給公司的業績帶來好轉。在合並後的7年間,公司整體上是虧損的,資產凈值大幅縮水了37%。
到1962年12月,巴菲特首次以7.5美元價格大量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到了1964年,當時的首席執行官Seabury Stanton想以各位股東回購公司股票,在正式發布公告之前曾經問巴菲特多少錢才願意出售持有的該公司股票。
巴菲特當時的要求是11.50美元,Seabury Stanton面上同意了這個報價。
但結果正式發布股東信的時候,給出的回購價格卻是11.375美元,比商議的少了0.125美金。
『陸』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為什麼可以達到二十多萬這么高
價格是價值抄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市的公司的價值,一方面在價格上表現出來,一方面從份額表現出來。
股市裡通常企業會送股,除權,所以價格不會漲的太高,舉個簡單的例子:
A,B兩家公司同屬上市公司,都是1000股,每股價格1元。
第一年年末A,B公司的股價都漲到了2元。A公司實行十送十,變成了2000股,由於除權所以公司的股票價格變為了1元,總價值還是2000元不變。B公司沒有任何操作,價格還是2元。
同樣第二年年末A,B公司股價都漲了1倍,A公司變成了2元,B公司漲到了4元。A公司又執行十送十,股票變成4000股,企業市值4000.B公司未做什麼操作,價格還是4元,價值4000。
以此類推第10年,A公司價格還是1元,B公司的價格已經是1024元了。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亦是如此,公司的股份一直沒有增加,或者增加的數量比較少,以至於需要20多萬美金才能買上一股。最重要的原因是巴菲特是價值投資者,更希望高凈值的投資人投資他的企業,而不是幾塊錢就能買,收到投機者對公司價格的非理性波動。
『柒』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為什麼這么高
因為從來不分紅;而且旗下都是優質公司。
『捌』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歷年市值
在巴菲特及其投資夥伴於1962年買進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時,股價僅為每股7美元。版1969年,沃倫·巴菲特將這權家紡織品公司改造為投資公司,並親自出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共有60多家公司,涉足保險、傢具、地毯、珠寶、餐館和公用事業等多個領域。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總資產已高達1983億美元。關於這個公司股票的走勢圖可以在雅虎財經美國網站上看到 網址 http://finance.yahoo.com/q?s=brka 你說的超過10萬元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A股 5年前其價格約為71000美元,10年前約為32000美元
『玖』 伯克希爾的股價非常高,為何不拆分公司為何不派息
謝邀,看大家都相信老巴啊,呵呵。
股票拆分,或者派送紅股,從來都是一個數字游戲,對股東來說沒有任何價值。
一個負責任的管理層在找不到更多的能夠增加股東價值的投資時,就會考慮把錢還給投資者。還錢的方式可以是現金分紅,可以是股票回購。
回到老巴的情況,因為老巴認為,他能夠找到增長股東價值的投資機會,作為Berkshire Hathaway的投資者,只要相信老巴的能力,讓他繼續拿手上的現金去「獵象」就夠了。至於那些需要現金的人呢,賣掉手上的股份就行了。
現在來看老巴的argument,如果一個企業有能夠找到提供12%的ROE的機會,同時市場對企業的市凈率估值高於1.25,那麼利潤再投資就比分紅要值得,因為再投資的收益對公司的增值使得股價上漲,同時賣掉股份存在溢價。這些理論都對,只是有一個前提:老巴一定能不斷的創造價值。最近,Bill Gross發了一篇感慨,叫A Man In The Mirror (參見華爾街見聞翻譯:格羅斯:時代造就了偉大的投資者) 核心觀點是,從沃倫.巴菲特到喬治.索羅斯在內等等最知名的投資者,其聲譽只是受益於債券市場擴張帶來跨市場資產價格大幅上漲而形成的對貨幣管理非常有利的時代。是時代成就了這些人,而不是這些人造就了時代。
在年報裡面,老巴自己也承認了,現在打敗S&P是越來越難了,因為BRK的體量太大,很難有那種能夠適合老巴胃口同時能夠帶來價值的Deal了,同時,老巴也要退休了,未來的接班人能不能接得住這個大盤子,我持謹慎樂觀態度。
過去,老巴不拆股,不派息,是一個是如紙比爾所說,需要排除day trader,同時把錢拿來再投資。但是未來,只要BRK的掌舵人沒有信心繼續創造價值,或者說投資者的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拆股、回購、派息就都會來了。就跟蘋果現在做的事情一樣。
『拾』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為啥股價高的驚人,20w美元一股,正常幾十元啊
不拆分 股票就一直漲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