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市畜牧業發展規劃

上海市畜牧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1-01-26 19:51:50

㈠ 松江要取締家禽養殖嗎

任何一個地方,直接取締家禽養殖,做法都是比較簡單粗暴的,大概也是於法無據的。一般的做法是控制養殖業健康發展,自2007年以來,上海積極開展畜禽不規范養殖整治,對城市化較快的近郊實行退養或減量化,並大幅削減承載能力超標地區的畜禽養殖量。


2015年開始,上海市進一步整治不規范養殖,計劃三年內完成整治對象2720戶。

根據《上海市養殖業布局規劃》到2016年底前,上海將提前完成全市2720家不規范畜禽養殖戶的整治任務,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對納入規劃保留的畜禽養殖場,要不斷提高糞污收集和處理機械化水平;對沒有納入規劃保留的養殖場,區縣政府將制定退養計劃,安排專項資金逐年實施退養;對嚴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從事畜牧業生產的堅決予以取締。為此松江區專門出台了《松江區不規范畜禽養殖退養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松江區不規范畜禽養殖清退目標任務、工作安排及時間節點。

㈡ 2020年畜牧業什麼要佔優勢

瞄準2020年,四川為畜牧業「變臉」設定產值、生產、生態三大目標。

產值上,全省畜牧業產回值、答增加值占農業總產值、增加值比重分別提高3%,非豬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比重提高5%,農民牧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農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2%以上。

生產上,全省年出欄生豬達到並穩定在7000萬頭左右,生豬規模養殖場出欄率、能繁母豬年均提供肉豬頭數、人均飼養量等效率指標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四川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初步實現生豬大省向生豬強省轉變;牛、羊、家禽和兔出欄分別達到340萬頭、1953萬只、7.9億羽和2.5億只;全省奶、蜂蜜產量分別達到71萬噸、6萬噸,蜂王漿產量550噸,四川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優質蜂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生態上,全省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5%以上,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㈢ 畜牧業的發展趨勢

有什麼樣的國情,就應該有什麼樣的發展模式。中國人多地少,土地已經按人頭分田到戶,這是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土地流轉集中,發展規模經營,受到政策制約限制。土地流轉集中也有法律障礙,還有農民寸土不讓的心理障礙。適合中國國情的規模化,是小型規模化。或戶養300-500隻雞,或戶養20-30頭豬,或戶養10-20頭牛,或戶養30-50隻羊。與大型規模化的千頭牛、萬口豬、幾十萬只雞相比,是不足掛齒的「小不點」。但與庭院零星養殖的一二口豬十幾只雞相比,飼養規模已經是幾十倍了,也今非昔比。小型規模化農戶從事的是社會化商品生產,不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採用的也是良種良料良法等現代技術,不是傳統的土法上馬,這是適合中國國情的規模化,是中國特色的現代畜牧業。

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模式,同農戶手中的資源相匹配。在我國現行的政策制度下,農戶手中擁有土地資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來種植飼草和飼料。它們手中還擁有棚圈等飼養設施,部分農戶還擁有基礎母羊母牛等生產資料,可以採取自繁自養的方式進行養殖活動,有些農戶家庭中還有剩餘勞動力,可以投入到畜牧業生產當中,這些資源要素農戶都能夠自主支配。由於是小型規模化,它手中擁有多少資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規模。不貪大求洋,不大興土木,不大量舉債。由於是種養結合,種植與養殖互相配套,農戶根據自己所掌握資源的數量與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安排組合。農戶有了支配權,有了選擇權,有了組合權。可以看菜吃飯、量身裁衣,充分發揮微觀經營主體的作用。

畜牧業的經營規模與經營形式緊密相關。美國模式的大型規模化,需要採取企業化經營方式,中國特色的小型規模化,適合農戶家庭經營。農戶家庭經營與企業化經營相比較,具有內部組織成本低、溝通協調成本低、內部環節少、運行費用省等優勢。農戶家庭經營機制靈活,適應市場波動變化的能力強。小規模農戶家庭經營,管理層次簡單,責權利集中統一。不需要龐大的管理機構,也不需要眾多的管理人員。適合農民的管理素質和駕馭能力。

農戶家庭經營門檻低,關卡少。與小額信貸等農村金融政策相配套。農戶內部與農戶之間,靠親緣關系進行溝通協調,互通有無互相幫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承技藝,技術培訓成本也最低。我國農村「家文化」歷史沉澱深厚,但現代企業制度文化基礎卻十分薄弱。如果採取企業化組織形式,現代企業制度中的董事會、監事會等,在農村中往往會形同虛設,最後會跑調走樣,被家族化、家長制、親戚網所取代或發生變形。

我國畜牧業實行完全市場化體制導致交易成本過高

我國對畜牧業採取完全市場化機制來運營,畜牧產業鏈各環節、各個成員都是市場化組織,進行市場化經營。但市場不是萬能的,這種缺乏整體性分散型的市場化體制,造成產業鏈各環節彼此分離,種植業與養殖業是分離的,分別由不同的場戶來從事;養殖業與加工業也是分離的,分別由加工企業與養殖場戶來從事;加工業與銷售業還是分離的,銷售環節掌控在超市、餐飲、農貿市場等銷售商手中。由於不是一體化運作,市場主體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溝通協調障礙,產生著極高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尋找交易對象耗費的人財物和時間,包括公關擺平交易壁壘、交易摩擦所發生的溝通協調費用。交易成本不包括交易價格,是價格外的金錢與時間代價,或者是某些不便、關卡、障礙等。由於農民位於產業鏈的最底層,地位低、分量輕,不掌握關鍵資源,沒有話語權,經常被逼無奈地接受霸王條款,長期支付過高的交易成本。

中國最大的乳肉加工企業,都已由國際資本主導掌控,是資本的化身追求利益最大化,處在強勢地位。種養業是產業鏈中的弱勢環節,農牧民是弱勢群體,地位不平等,分量不一樣。需要政府站在農民這一邊,為農民撐腰當後台。加工環節是畜牧產業鏈的咽喉要道,乳品行業由於飼養業與加工業分離,乳品廠憑借強勢地位,壓低收購原料奶價,導致奶農陷入賠錢的困境。解決的辦法是由政府掌控乳肉加工廠等資源,廉價租給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渠道是產業鏈的制高點,為消除城市中大超市對畜產品的渠道壟斷,國家要將大中城市的農貿市場定位為公益性的非商業機構,以廉價和稅收優惠等扶植政策交給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如果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掌控加工廠這個咽喉要道,不佔領銷售渠道這個制高點,在產業鏈中就不能居於主導地位,沒有話語權,就會成為空架子。

城市中的大賣場是商業化渠道資源,農貿市場則是城鄉居民購買肉蛋奶的主渠道,政府通過掌控農貿市場,將其廉租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其成為農民與大賣場進行市場博弈的重要陣地。採取這種方式,可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界限壁壘,使城鄉資源進行互補性組合,能夠促進城鄉要素順暢流動,把城鄉工農連接在一起。在農貿市場從業的城鎮市民,只有「上山下鄉」同農民結合組成專業合作社,才能進入農貿市場開展經營活動,才能享受各項優惠政策。這樣工農之間就能夠結合在一起,生產要素就能在城鄉之間流動,農民獲得了城市銷售渠道資源,有了立足之地,實現產銷信息對稱並精準對接,真正享受到城市化的好處。

我國畜牧業缺乏「攻守兼備」的自主能力,導致國際化沖擊威脅加大

當今的市場化,是全球一體的大市場化。我國農畜產品市場供需失衡與價格的大起大落,都有國際化的背景和因素,是國際化因素造成了供需失衡。如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大豆、生物乙醇的生產國和出口國,能夠獨享玉米大豆漲價帶來的好處。美國農業部操縱著糧油市場信息的話語權,通過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CBOT),操縱著全球糧油期貨市場價格。美國聯手巴西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用大豆生產生物柴油,人為地製造了玉米大豆的市場短缺,拉動了全球玉米大豆價格的上漲。現代國際金融資本的力量無比強大,以股票、期貨、基金等金融衍生品做工具,利用全球聯網的股票期貨市場做平台。通過人為炒作,既可以製造過剩,也可以製造短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製造市場價格的起伏跌盪。

加工業是畜牧產業鏈的咽喉要道,流通業是畜牧產業鏈的制高點,在畜牧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極為突出。在大豆產業鏈中,跨國公司就是通過購並壟斷了中國大豆加工環節,上游控制大豆種植業,下游則控制豆油豆粕環節,擁有了呼風喚雨的話語權,主導操縱了我國的大豆產業鏈。在中國,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零售大超市已經星羅棋布,麥當勞、肯德基等大型餐飲連鎖店更是遍地開花。流通業跨國公司在我國已佔據壟斷地位,掌控了采購價格的話語權。通過進店費、促銷費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對供應商進行巧取豪奪。利用帳期等手段占壓供應商的資金,為集聚人氣吸引消費者,經常拿肉蛋奶產品開刀,搞特低價促銷,人為製造豬賤傷農、雞賤傷農的悲劇,還憑借壟斷地位惡意摧毀供應商品牌,試圖讓中國供應商長期做生產車間。

畜產品需求彈性低,產業進出的門檻低,市場有不確定性,生產有地域性、季節性,畜產品生產與銷售之間有滯後期,在生產環節受自然因素左右,引發市場大起大落的不穩定因素多。為了畜產品的穩定和諧持續發展,對畜產品要重新定位,既承認它是商品,也承認它的公益品屬性,承認它的社會事業屬性。畜牧業欲實現穩定持續和諧發展,不能實行完全市場化運作。加工和零售環節不能交給商業利益集團,而應該掌控在政府手中,再廉價租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平台,將咽喉要道的加工廠的資源給予農民,將商業制高點的農貿市場資源也注入給農民,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具有實力,能夠將種植與養殖結合在一起,將養殖業與加工業結合在一起,將加工與銷售結合在一起,實現一體化運作。通過佔領制高點、控制咽喉要道這些關鍵性的戰略資源,實現產中產前產後、上中下游一體化運作,農工商無縫對接。形成具有較強自主性的畜牧產業體系,有效化解國際化帶來的沖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內與國際市場已連接在一起。國內市場也是國際市場的一部分,畜產品的國際化戰略,需要國內與國際市場一盤棋,即要走出去,也要守住國門。當前,守住國門比走出去更重要。走出去開拓畜產品貿易的國際市場,我們面對的是比關稅壁壘更強大的綠色壁壘,是加了鎖又設了崗的更高門檻。國內市場資源在我們自己手中,是在自家的地盤上操作,比開拓國際市場爭搶別人的地盤總要容易些。「天上的仙鶴,不如手中的麻雀」,中國畜牧業的強大,要立足於國內市場支撐,在目前不宜舍近求遠地盯著國際市場,需要把家門口的市場牢牢地抓在手中。通過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對國內市場實行化整為零分片包乾式的產銷平衡,進行市場區隔,等於修建戰壕堤壩等防禦工事,減弱化解國際化的沖擊。利用鮮肉、鮮奶、鮮蛋產品做市場進入壁壘(國外產品是漂洋過海遠距離運輸進口的,只能採取凍肉奶粉等保質期長的產品形式)。鮮肉鮮蛋鮮奶實行地產地銷,節約物流費用運輸成本,實現了節能減排,減少了動物疫病傳播的渠道。

我國畜牧業要克服「雙重製約」,破解「雙重挑戰」,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1、中國特色創新型畜牧業的技術路線

在生態文明時代,生態化是畜牧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線問題。中國特色創新型畜牧業的技術路線是生態化,代表著未來畜牧業發展的方向。畜牧業生態化關系著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安全。當前,影響畜牧業穩定、和諧、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諸如飼養動物的疫病問題、農葯與抗生素殘留問題、動物福利問題、動物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飼養動物的環境適應性與抗病力問題、生物多樣性問題、草原超載過牧與退化沙化問題、土壤退化與水源污染問題、農牧林結合發展問題、氣候變暖和節能減排問題等,都屬於生態系統失衡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生態化途經才能解決。

堅持生態化的技術路線,我國畜牧業才能走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自主創新之路;堅持生態化的技術路線,我國畜牧業才能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光明大道;堅持生態化的技術路線,我國畜牧業才能擺脫疫病葯殘的困擾,從根本上解決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堅持生態化的技術路線,才能產出綠色有機食品,進而提升我國畜產品的附加價值,破除國際貿易綠色壁壘,提高市場競爭力。生態化畜牧業對工業化畜牧業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生態化」也不是將「工業化」推倒重來,而是揚長避短地提升。既是對工業化畜牧業的顛覆與革命,也是對工業化畜牧業的繼承和發展。

2、中國特色創新型畜牧業的組織路線

我國畜牧業要以小型規模化農戶家庭經營為微觀經營主體;發展現代畜牧生產型服務業,以「小型規模化農戶+現代畜牧服務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中觀經營主體;以「∑n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聯盟或行業協會」 為宏觀經營主體,實現產業鏈一體化運作。構建微觀、中觀、宏觀三位一體的組織結構,形成整個產業鏈有分有合的組織化。

(1)以小型規模化農戶家庭經營為微觀經營主體

市場供求受多種因素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僅有宏觀調控是不夠的,也需要有微觀調控。現代畜牧業的微觀經營主體,是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的農戶。其經營機制彈性靈活,既有剎車,也有油門,產量能升能降,能夠動態地進行產銷平衡。這種產銷平衡是市場微調,動態隨機地進行,市場波動小,使畜產品市場不出現大起大落。

要將小型規模化農戶扶植培育成有地、有房、有畜的富農,培育成有實力有活力的現代畜牧微觀主體,培育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骨幹與中堅。成為富農後,它們可以利用手中擁有的實物資源,對短缺的貨幣進行替代。飼草飼料在自家地里種植生產,基本上不用花錢到市場上購買。雞豬牛羊可以在自家的林地、草地、荒地里生態化放牧飼養。規模小、用工少,勞動力主要源於自家,基本不用花錢僱工。養牛養羊戶採取自繁自養的方式,羔羊犢牛都是自家母畜生產,減少了對資金的需求,減輕了對貸款的依賴,減少了發展農牧業的交易成本。通過強化農戶的微觀主體地位,使農戶由貧農變成富農,讓他們的後代有家業可以繼承。讓多功能、多業態的新型農牧業對農村青年一代有吸引力。既防止農民出現斷層,也避免農村種養產業弱化萎縮,起到「把根留住」的作用。

(2)發展現代畜牧生產型服務業,以「小型規模化農戶+現代畜牧服務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中觀經營主體

為實現畜牧業穩定持續和諧發展,重中之重是發展畜牧生產型服務業,做農戶的堅強後盾和強大靠山。沒有現代畜牧服務體系,就無法實現社會化大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就失掉了支撐和保障,無法發展壯大。農牧業服務體系應該是廉價的、低門檻的,是為農戶量身訂做的。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平台,與廣大農戶緊密結合。當前,除了需要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技術推廣等服務業外,尤其要加強良種繁育、屠宰加工、銷售渠道服務業的構建。

現代畜牧產業體系,需要社會成員以服務體系的角色介入其中,來提供專業支撐。需要打破城鄉工農之間的封閉狀態,採取開放的方式,修橋鋪路搭建平台,動員組織社會力量參與介入。向三農注入人財物等物質要素,注入知識信息等智力資源,才能形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大力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第一要靠政策,如給予稅收優惠等政策,能引誘城市及社會資本湧入三農,與農戶結合建立合作社。第二要靠投入資源,農民專業合作社不能赤手空拳打天下,要把屠宰場等加工廠資源、城市中的農貿市場等政府掌控的資源,廉價租給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使農工商能夠一體化運作,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3)以「∑n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聯盟或行業協會」為宏觀經營主體,實現產業鏈一體化運作

當今世界的市場競爭,不是企業對企業,農戶對農戶,合作社對合作社之間的孤立競爭,而是產業鏈對產業鏈的競爭,需要整個產業鏈協調配合行動。所以,產業化必須進入更大的范圍,這個范圍就是整個產業鏈,需要在產業鏈層面進行組織協調指揮,進行一體化運作。這個一體化,不能是傳統工業化時代的「垂直一體化」,不是「大而全」的一體化。而是利用信息網路組建的畜牧產業聯盟,實行有分有合、有實有虛的一體化。

中國特色的畜牧產業聯盟,是各級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不是民間組織(民間組織沒有這樣的權威和能力)。其職責是對畜牧業上中下游產業鏈成員進行組織協調,搭平台、給角色,組建利益共同體,結成合作夥伴,制定游戲規則,採取虛擬與實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組織化整合。為農技人員與養殖戶對接,為農村金融機構與養殖戶對接,為加工企業與養殖戶對接,為流通渠道與合作社對接,設計介面、搭建平台。各級產業聯盟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實行有實有虛的組織化,實行有分有合的組織化。主動及時地對畜牧業的產供銷進行組織協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抓手,為畜牧業穩定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和保證。

應對國際化挑戰,需要制定產業的整體競爭戰略,也需要產業鏈成員一體化運作。畜牧產業聯盟或行業協會是畜牧業的宏觀經營主體,是國際化環境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只有畜牧產業聯盟,才能從全局著眼制定產業發展戰略,確定產業突圍方向。只有畜牧產業聯盟,才能站在制高點上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產業鏈成員統一行動,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實行一體化運作。做到不亂陣腳,不自相殘殺,搞惡性競爭

㈣ 畜牧業發展

畜牧業,是利用畜禽等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獺、鵪鶉等內野生動物的生理機能容,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絲和葯材等畜產品的生產部門。區別於自給自足家畜飼養,畜牧業的主要特點是集中化、規模化、並以營利為生產目的。畜牧業是人類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的極重要環節。

畜牧業是農業的組成部分之一,與種植業並列為農業生產的兩大支柱。

畜牧業是指用放牧、圈養或者二者結合的方式,飼養畜禽以取得動物產品或役畜的生產部門。它包括牲畜飼牧、家禽飼養、經濟獸類馴養等。畜牧業的主要特點和要求是:

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①提供肉、奶、蛋類等動物性食品。

②為工業提供羊毛、山羊絨、皮、鬃、獸骨、腸衣等原料。

③通過畜產品出口取得外匯

④促進畜牧業投入品工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勞動就業機會。

⑤為農作物生產提供有機肥料。

⑥增加農民收入。

⑦為農業和交通運輸業提供畜力。

⑧促進廣大牧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加強各民族間的團結。

㈤ 未來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有的專家認為,我國未來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將實現以下八個方面的轉變。
1、畜牧業經濟將由增長型與環保並重型轉變。當前,資源與環境的矛盾問題日益突出,可持續發展已作為發展農牧業的一項基本戰略。因此,經濟增長與環保並重將成為新世紀中國畜牧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2、農業產業結構將以種植業為主逐步轉變為以牧為主。由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不僅實現了溫飽,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呈逐漸下降趨勢,而對肉、奶、蛋等各種畜產品的需求則不斷上升。新世紀我國畜牧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將會超過50%。
3、以傳統家畜為主將轉變為全面利用各種動物資源。近年來,特種養殖和野生動物馴化技術發展很快,人類需求的多樣化和遺傳工程的新成果,使全面利用各種動物資源成為可能。
4、畜牧業生產將由以增產為主轉變為以提高質量和增加品種為主。我國城鎮居民人均肉類消費已出現下降趨勢,消費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對畜產品的需求正走向「少而精」。
5、以分散經營為主將轉變為以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為主。目前我國的畜牧業仍然是以分散經營為主,大多數農戶技術水平低,競爭能力弱。市場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擴大。
6、從單一畜牧業經營轉變為產、加、銷一體化產業化經營。我國畜牧業的產業化經營正呈現方興未艾之勢,產業化經營將成為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7、畜牧業以農區為主將轉變為農區和草原並重。我國畜牧業產值一直主要來自農區,草原畜牧業所佔比例很低,新世紀,草原建設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將得到切實加強,草原畜牧業的地位和比重將大幅度提高。
8、畜牧業生產將從人工勞動為主轉變為以現代科技手段為主。草原建設、飼料生產、畜群管理、疫病防治、產品加工將全面實現自動化,遺傳工程、信息技術等高技術手段將得到廣泛運用。

㈥ 關於畜牧養殖用地的政策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可以為農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是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門路。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規模化養殖用地逐漸成為發展的瓶頸。因此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就曾聯合出台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的有關用地政策。

一、申請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用地應具備下列條件

必須是2008年1月1日以後申請新建或擴建的。

實行封閉管理,人畜分離,集中飼養,常年存欄生豬300頭以上,肉牛100頭以上,家禽10000羽以上。

選址與設計合理,配套設施(含環境設施)完善,防疫嚴格,管理規范,並實現專業化、規模化、標准化、生態化生產。

興辦畜禽養殖的企業或個人,需到畜禽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規模化養殖場的批准文件。

二、區別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扶持政策

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興辦規模化畜禽養殖所需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作為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用地,不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其他企業和個人興辦或與上述組織或個人聯合興辦規模化畜禽養殖所需用地,實行分類管理。申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企業或個人,需經鄉(鎮)人民政府同意,向縣級畜牧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進行審核備案。

其他企業或個人申請,生產設施及綠化隔離帶用地佔用耕地的,應簽訂復耕保證書,原址不能復耕的,要依法另行補充耕地;附屬設施用地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按照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和要求,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以出租、轉包等合法方式取得,切實維護好土地所有權人和原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確需佔用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的,應重新落實新的養殖用地,保護養殖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針對以上政策,首先各地要依據有關規定,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認真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細化有關規定,積極為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做好服務。其次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畜牧主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各司其職,加強溝通合作,及時研究規模化畜禽養殖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相應政策和措施,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的健康發展。最後,各地在貫徹落實本通知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報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

㈦ 畜牧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目前,畜牧業已經成為中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特色突出,區域化布局、市場化特徵鮮明。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畜牧業深度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生產基礎條件不斷改善、生產方式快速轉變,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保障市場有效供應能力不斷加強。目前中國肉類、禽蛋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奶類產量居世界第三位。隨著產量的增長,中國人均畜產品佔有量也持續上升,1978 年,全國人均肉、蛋、奶佔有量分別只有9.1 公斤、2.4 公斤和1.0 公斤,到2010年,人均佔有量已分別達到45.8 公斤、20.7 公斤和26.7 公斤,分別是1978 年的5.0 倍、8.6 倍和26.7 倍。

前瞻產業研究院畜牧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我國城市居民仍處在穩步增加動物性食品消費的「上升」階段,特別是牛羊肉、禽肉、液態奶和乳製品、水產品,還將出現迅速增加的態勢。隨著廣大農村居民收入增加,肉類和蛋類消費將會出現一個迅速增長的階段。

雖然農村奶類消費現實需求的出現可能會晚一些年,但其潛力會更大。總體而言,未來15-20 年內,中國居民的畜產品消費將進入穩定增長時期,我國畜牧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及市場空間。

閱讀全文

與上海市畜牧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