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滬深股市大盤指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上證指數,
狹義說就是專指上證綜合指數,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專A股和B股,從總屬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② 如何通過上證和深圳成指,看大盤走勢
看兩市漲跌幅榜:
(1)對比大盤走勢,與大盤比擬強弱,了解主力參與水平,包含其攻擊、護盤、打壓、不參與等情況可能,了解個股量價關系是否正常,主力拉抬或打壓時動作、真實性以及目標用意。了解一般投資者的參與水平和熱忱。
(2)了解當日k線在k線圖中的位置,含義。再看周k線和月k線,在時間上、空間上了解主力參與水平、用意和狀況。
(3)對漲幅前2版和跌幅後2版的個股要看的特殊細心。了解那些個股在悄悄走強,那些個股已是強弩之末,那些個股在不計成本的出逃,那些個股正在突破啟動,那些個股正在強勁的中盤,也就說,有點象人口普查,了解各部分的狀況,這樣能力對整個大盤的情形基礎上了解大概。
(4)在了解個股的進程中,把那些處於低部攻擊狀況的個股挑出來,細心察看日K線、周K線、月K線所閱歷的時間和空間、地位等情況良好的,剔除控盤嚴重的庄股和主力介入不深和游資阻擊的個股,剩餘的再看一下基礎面,有最新的調研報告最好調出來看一下,符合的進入自己的自選股。
看漲幅在前兩版的個股,看他們之間有那些個股存在板塊、行業等接洽,了解資金在流進那些行業和板塊,看跌幅在後的兩板,看那些個股資金在流出,是否具有板塊和行業的接洽,了解主力做空的板塊。須要闡明的看幾板適合重要看當日行情的大小,好多看幾板,差看前後兩板就可以了。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在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③ 如何預判上證大盤的趨勢有哪些方法或指標如何運用
預判大盤上證趨勢的方法有很多種,在這么多種方法中,最常用常用的一種就是Macd背離。
為什麼在交易當中股民特別是小散「一買就跌一賣就漲」?這是因為你使用的選股方法和選股的時間不對,最起碼可以說選股介入的時間不是最佳點,怎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買賣股票的成功率,我認為選股的方法和介入的時間點是第一位重要的。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最簡單實用的選股方法,也是一種買賣股票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就是MACD背離。MACD背離又分為頂背離和底背離。MACD頂底背離在市場的交易中是最基本的一種交易規則和方法,它適用於所有的證券交易市場,不僅適用於股票市場也適用於債券市場,黃金市場,期貨市場等等。那什麼是頂背離呢?頂背離就是指MACD指標圖形中diff指標由上向下穿過eda指標即「死叉」,死叉的高低點與股價的高低點走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股價的走勢一波比一波高,股價一直向上漲的時候,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死叉」點一次比一次低,也就是當股價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高而MACD指標的「死叉」點一次比一次低這就是頂部部背離。底部背離正好與頂部背離相反。
在行情趨勢上MACD頂底背離代表一個波段上漲或下跌的一波行情的結束的標志,也是新一波行情開始的轉折點。MACD指標的頂背離一般出現在強勢行情中的中部和行情即將結束時是比較常見的,形態上只要出現一次頂部背離的形態幾乎就能確認價位即將反轉;而底部背離一般要在相對底部反復幾次才能確認,當頂部背離出現時確認賣出,當底部背離出現時確認買入,我就是用了這樣的一種簡單炒股方法三萬元變成了一百三十萬元。重要的話再說一遍:「形態上只要出現一次頂部背離的形態幾乎就能確認趨勢即將反轉;而底部背離一般要反復幾次才能確認,當頂部背離出現時准備賣出,當底部背離出現時准備買入。」
簡單實用的炒股方法有好多種,學會使用其中的一種方法都可以在證券交易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成為證券市場百分之九十九的股民的老師,哈哈,如果你沒有做到千萬別責怪別人那時因為你努力不夠。我將在今後的頭條中陸續發表個人的見解。
④ 上證大盤,應該怎麼看能知道一天的走勢,多還是空
你看的有兩條曲線的也可以叫做上證領先圖,白線是上證指數,黃線則是各股股價的內算術平均值,也容就是把各股的股價直接相加再除以股票的個數而得出的平均值。因為大盤股對上證指數影響大,而對算術平均值影響小,所以兩線的走勢不同。我們也可以認為白線更多大盤股,黃線代表小盤股。 如果兩線黏合在一起,說明各股走勢相近。 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小盤股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小盤股漲幅落後大盤股。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小盤股跌幅小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跌幅大於大盤股。 在深證領先圖中黃線是成份指數,而白線是綜合指數。
⑤ 求2010年4月16日滬市A股大盤走勢圖
進入F3滬指(其他股票一樣)後按F5切換到日K線,雙擊某一天的日線即可顯示!(移動十字游標到你想查明細的那天,按回車鍵也可查看!)
⑥ 上證指數大盤走勢圖怎麼看兩條線代表什麼
黃線代表小盤股指數。
白線代表大盤股指數。
⑦ 如何看懂大盤上證指數走勢變化都意味著什麼變化
我們說的大盤一抄般都是襲指上證綜指,這個基本是約定成俗的。如果上證綜指漲,我們就認為大盤漲。
當然,有的時候上證綜指漲了,但是很多小盤股跌了,我們就認為是指數失真。
我們要明白一點,上證綜指的計算方式是加權平均的,權重股影響比較多。
⑧ 如何看上證指數分時走勢圖
大盤的分時圖有四個方面的構成:
一、圖的上方有一條黃色和一條白色的曲線。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因上證指數是以各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為加權計算出來的,故盤子大的股票較能左右上證指數的走勢,如銀行股、中石油、中石化等。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所以價格變動較大的股票對黃線的影響要大一些。
那麼這兩條線又說明什麼呢?
1、當上證指數上漲時,如白線在黃線的上方,它說明大盤股的影響較大,盤子大的股票漲幅比盤子小的股票要大,即大盤股走勢強些;反之,如黃線在白線的上方,就是小盤股的漲幅比大盤股要大。
2、當上證指數下跌時,如黃線在白線的下方,它表示大盤股的下跌幅度較小而小盤股的股票跌幅較大,即大盤股相對抗跌;反之,如白鐵在黃線的下方,它表示大盤股的跌幅比較大。
二、在黃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三、在紅白曲線圖下方有黃色柱線,其實是大盤的成交量柱狀線,用來表示每一分鍾內上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成交額,單位是萬元。
四、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對應的指數和成交金額,以5秒作為一筆,所以一分鍾內會顯示12筆的成交。
大盤全天的走勢往往瞬息多變,有時上午走的很強勁,下午可以突然跳水。而有時上午跌的很厲害,下午卻可以力挽狂瀾。
⑨ 上證指數受什麼因素影響大盤還會漲嗎
你好,大盤的漲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上市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
每隻股票都對應一家上市公司,這家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公司經營狀態良好、贏利能力強、發展快速,則買入和持有該股票的人越來越多,拋售的人越來越少,從而股價越漲越高,形成長期上漲的行情走勢;相反,如果公司經營狀況不好,或者內部管理混亂等,則會引起投資者擔心上市公司靠圈錢為生,或者擔心上市公司倒閉等不好的情況發生,因而出現賣出股票的人多,願買的人少,造成股價連續下跌的走勢。
客觀來講,由於一家公司發展情況的好壞最終反映在財務指標上,主營業務收入是一個重要指標。收入是公司利潤來源的根本,更是利潤的先行指標。與利潤相比,收入指標顯得更「純凈」。每家上市公司的利潤在與投資者見面之時,都可以說是經過不同程度包裝的,如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等都可能是包裝材料,在分析利潤時要小心剔除這些偶然性因素的影響。而分析公司收入就簡單得多,如果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基本上可以判定公司的發展趨勢是向好的。如果一家公司在外部經濟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則說明這家公司的競爭力就很強,值得投資者格外關注。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通常來講,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好壞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甚至是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當經濟形勢變好時,股票市場的前途一片光明,絕大多數股票的走勢是向上漲的;如果經濟變得越來越蕭條,或者出現經濟危機,則會導致廣大投資者大量拋股撤資,股票市場很容易出現暴跌的大盤行情走勢。
3.國家政策的變化對大盤的影響
我國股市向來有「政策市」之說,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最為直接。國家政策主要包括貨幣政策、利率政策、產業政策、針對股市的政策等,股市投資必須對國家政策動向保持關注,才能捕捉住市場熱點。因此,只要投資者了解國家主要政策的影響,同時關注國家政策變化,就能及時迴避政策風險,捕捉到大的投資機會。比如,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3月24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審議通過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相關概念股迎來新一輪爆發潮。
事實上,國家政策分兩大類:一類是對上市公司有影響的政策,比如,「農業扶持政策」,對農產品等若幹上市公司產生長期的利好,引發股價走勢向上;而「煤礦冶理」政策,會引起相關煤炭企業關閉;三聚氰胺引發的「奶製品安全管制措施」,則會使相應的奶製品公司的股價急線下滑。另一類是對投資者有影響的政策,導致的股票上下波動,如上調(或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會增加(或減少)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從而馬上就會產生股票市場的下跌或上漲行情走勢。
4.重大突發事件對大盤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股票市場上的突發事件有兩種:一種是人們根本沒有預料到的事情,另一種是人們想像得到的,或管理層公布的發展規劃中突然實行的事情。
事實上,重大突發事件會對上市公司產生直接的經濟損失,甚至使股票市場若干板塊的公司利益受損,這時投資者擔心相應的股票會出現停牌、公司倒閉等情況,因而急速拋售手中的股票,這樣一來,這些企業股票的股價必然會出現上下波動。下圖為中國石油2015年3月26日的K線圖,北京時間2015年3月26日下午,沙烏地阿拉伯及其盟國轟炸葉門,引起國際油價暴漲,受國際油價暴漲帶動,石油股走高。中國石油漲5.83%,中國石化漲近3%,中海油服漲超8%。
5.投資者的信心變化
信心,就是通常所說的「看好」或「不看好」某隻股票,這是「個人主觀因素」引起的股價變化。比如,當某個利好消息使得某隻股票上漲到一定程度後,投資者就會認為「股價太高,有風險了」,這時就會出現賣方增強買方減弱,股票開始出現下跌走勢。同理,當某隻股票由於特殊原因出現了下跌,跌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讓投資者認為「跌到底了,有反彈機會」,股票的走勢就會由跌轉為漲。
對於新入市的投資者來講,若充分認識了大盤,接下來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去逐層剖析大盤及了解盤面了,進而把握股票的價格,進行股票買賣。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