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垃圾債券的問題
首先要明白標准普爾和穆迪的信用評級。
一個公司發行自己的債券,它需要找標普或穆迪(其實美國是三大評級機構,除了這兩個還有Fitch,不知道國內怎麼翻譯)給它的債券評級。評級機構會根據該公司的各種營運狀況評估它的違約風險。兩家公司的評級表示方法略有不同。對於標普來說,AAA級是最高等級,就是違約風險最低。其次是AA,A,BBB,BB這樣排列下去。
對於AAA到BBB級別的債券,稱為「投資等級」,而低於BBB級別的債券,則稱為「投機等級」,也就是常說的垃圾債券。
垃圾債券的高收益是對這些債券的高違約風險的補貼。老百姓一般都不應該參與風險過高的投機,只不過現在的金融市場裡面想著賺快錢而去買垃圾債券的老百姓恐怕也不在少數。
至於金融危機中的債券,則並非這么簡單。這些債券,像MBS,ABS,或者CDO,CDS這些復雜的金融衍生品,與傳統的債券已經不是一回事。可是機構要發行這些「固定收益證券」仍然需要評級機構進行評級。由於這些衍生品發展迅速,實際上評級機構原有的風險評估模型已經無法適用於這些新生的產品。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評級機構仍然給出了信用等級。
以信用違約互換CDS這種產品為例。AIG應該是CDS最大的莊家。很多的CDS都獲得了AAA的信用等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AIG本身雄厚的實力。可是評級機構的模型實際上遠遠低估了CDS產品的風險。這樣一來,在美國像退休基金這種法律明文規定只能進行非常穩健投資的投資者也買入了CDS,看似投資穩健,實際上連投資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面臨著極高的風險。一旦AIG被調低信用評級,這些投資就迅速貶值,原來潛藏的高風險終於體現出來。
所以前段時間標普和穆迪都因為信用評級的事情受到調查,美國政府也宣稱要改變這種狀況。
❷ 誰幫我解釋什麼是垃圾債券
你好,
垃圾債券(Junk Bond)一詞譯自英文Junkbond。Junk意指舊貨、假貨、廢品、哄騙等,之所以將其作為債券的一項形容詞,是因為這種投資利息高(一般較國債高4個百分點)、風險大,對投資人本金保障較弱。垃圾債券(又稱劣等債券),指信用評級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一般而言,BB級或以下的信用評級屬於低。信用評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的投資風險較高,因此,須以較高的息率吸引投資者認購。以標准普爾(Standard& Poors)的信用評級計,投資於BB級、B級、CCC級、CC級或C級的債項或發行人,具有一定的投機性,而在不穩定的情況下,即使發行人或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些保障,有關保障的作用也會被抵銷。質素最低之債券,即標准普爾評級BBB及以下,或穆迪投資的BBB及以下,所獲評級一般較低及不能履行償還本金之風險較高。在baA或BBB以下的債券,是屬於違約風險較高的投機級債券。
❸ 邁克爾·米爾肯是靠「垃圾」起家的男人,憑什麼華爾街視他為「神」
他是誰: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1946 - ),他是被稱為「垃圾債券之王」的投資分析師。 1970 - 80 年代,邁克爾·米爾肯首先發現:那些因為要保護小投資者而不能破產的大公司,它們的信用等級雖低,但其實有更好的價值。繼而通過發行垃圾債券,他扶持小公司成長,並通過利用「杠桿收購」模型,間接促進了美國 1980 年代的並購現象。
好奇心:這個人蔑視規則,他的一生都在建立新的秩序。他認為:他之所以被起訴,是因為他對一成不變的美國老公司而言是一種威脅。
當年,混華爾街的人都視邁克爾·米爾肯為神。他不願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每年只在結婚紀念日當天和妻子外出進餐。剩下的時間,他就是在工作,你只能在工作場所找到他。
他最擅長挖掘市場上被忽視與低估的資產。只要米爾肯願意,他能夠幫助任何一所他看中的公司完成看起來本不可能的並購。他蔑視美國的大公司,說它們機構臃腫、管理混亂;他也不怎麼看好華爾街的同行,認為他們中的許多目光短淺。
米爾肯
他的一生,與一個叫做「垃圾債券」的東西聯系在一起。
垃圾債券並不是垃圾。它的本質和普通債券並沒有差別,不同處在於,發行垃圾債券的公司信用等級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較大。為了吸引人投資,這些公司會以高利率作為誘餌。簡單說,就是高風險高利率。所以,垃圾債券還有另一個名字:高風險債券。
米爾肯倒不是垃圾債券的發明者。在他出生以前,美國政府早就發售過垃圾債券,通用汽車和 IBM 也都曾依靠它獲得早期融資。
但把垃圾債券玩出這么多花樣的,米爾肯是第一個。他為他的時代創造了一個新的游戲規則。
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念書的時候,米爾肯就曾接觸到 W ·布拉多克·希克曼的研究。希克曼的結論是,低評級的債券經過多元化的組合配置,回報率能高於高評級的債券。
1972 年美國經濟受創,許多債券的信用等級下滑為垃圾級。在所有人都拋售這些債券時,米爾肯想到了教授的結論。他發現,這些債券信用等級的降低,都是由宏觀經濟低迷引起的,只要企業的前景夠好,這些債券的質量就有保障。
於是,米爾肯對他的老闆提議,要在德崇證券成立一個低等級債券買賣部門,專門游說投資人買賣垃圾債券。
此後的六年裡,德崇創造出了 4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壟斷了全美國的垃圾債券市場。投資者們見到了利益,搶著購買垃圾債券。垃圾債券的需求越來越大,市場流動性越來越高,價值不斷躥升,頗有投資眼光的米爾肯因此獲得了一個稱號——「垃圾債券之王」。
米爾肯引領了 1970-1980 年代垃圾債券的市場熱潮
那麼,問題來了。垃圾債券越來越受歡迎,經濟形勢轉好提高了不少垃圾債券的信用等級,市場上於是出現了垃圾債券供不應求的局面。米爾肯腦子一轉,做了件誰也沒想到的事:「創造」垃圾債券。
與其坐等大公司信用降級,不如找到一些發展中的初創公司,放債給他們。這些公司的信用,和那些因宏觀經濟萎靡而信用下降的大公司差不多,但由於它們處於發展上升期,債券的質量其實要更高。
很快,米爾肯和德崇就成為了這個市場的掌控者。由於米爾肯獨到的投資眼光,這個業務不僅讓他、德崇和投資人發了財,還助推了美國小公司的成長和就業。要不是米爾肯為它們籌資,這些小公司早就死在了資金匱乏的大路上。
1983 年成立的電信公司 MCI,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時,米爾肯以 9.5% 的回報率,為它發行了 10 億美元債券。憑著這些資產,MCI 有了實力開拓電信光纖業務,還向行業巨頭 AT&T 發起了挑戰。美國電信業在 80 年代的蓬勃,很大一部分仰仗於米爾肯的遠見和對相關公司的相助。
與此同時,會玩兒的米爾肯也發現了一個垃圾債券的新玩法:為小公司發行垃圾債券,讓它並購大公司,俗稱「杠桿收購」。
想像一下,在一件收購案中,小公司(收購者)藉助發行垃圾債券(或向銀行貸款),從市場上得到足夠的資金,以此大量買進大公司(收購對象)公眾股東手中的股份,由於大公司通常信譽良好,小公司便可以大公司的資產與未來現金流作為償還債務的保證,最終以輕撬重,上演「蛇吞象」的局面。這類通過資本運作以小吃大的做法,通常被認為是「惡意收購」,擾亂金融秩序。
1989 年,傳播集團 WPP 就是通過這個模型,以超過 8 億美元收購了奧美。這家公司在此後的 20 年裡,通過持續性並購,完成了從超市購物籃生廠商到全球最大傳播集團的蛻變。
米爾肯雖然不是這些惡意收購的主謀,卻是這些活動的重要推手。
1990 年,米爾肯被指控「掩蓋股票頭寸」等六項罪名並認罪。他被判處十年監禁,按照法院規定,米爾肯將終身不得再涉足證券業。三年後,他提前出獄。
❹ 什麼是垃圾債券
投機級債券又被稱為高收益債券(high-yieldbond)或垃圾債券(junk bond),該類債券的信內用風險較高。容垃圾債券市場中大約25%的債券曾經是投資級,但後來被降到BB級或以下。這一市場中另25%的債券是那些原本信用級別就不高的公司發行的債券。此外的50%債券則是由重大重組如杠桿收購組合的公司發行的債券。
❺ 4既然垃圾債券是"垃圾,"為什麼還會有投資者購買它
垃圾債並不是垃圾,它是高收益債券,投資得當的話,是可以刨出金子來的。
垃圾債的另一個名字叫「高收益債」,就是指那些風險和收益率都比較高的債券。
比如說面值100元的一年期零息債券,一般企業賣95元,相當於收益率5%。現在有一家企業風險更大,本金保障比較低,那麼它可能就得賣90元甚至更低,因為投資人會要求一個更高一點的回報率,在這個例子里等於10%或更高。
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商業巨頭,都是通過發行垃圾債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的。比如時代華納、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還有好萊塢著名的影業公司米高梅,都曾發行過很多垃圾債,然後為它們贏得了融資和生機。
(5)垃圾債券分析擴展閱讀:
垃圾債券投資發展史
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整個經濟增長下滑,所以很多企業就陷入了財務困境,債券的等級下調,然後被市場拋售。
這個時候市場把它們稱為「墮落天使」——其實不單單是七十年代,後來像我們剛說的亞馬遜,以及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像諾基亞、戴爾這些企業,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就是原來的企業業績很好,債券的等級很高,結果經營業績下滑以後,就被下調等級,所以被稱為墮落天使。70年代的美國市場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墮落天使,投資者就不再願意持有這樣的債券。
這個時候,一個叫米爾肯的投資銀行家就發現,這個裡面有很大的商機。因為他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這些企業的基本面其實挺好的,主要是宏觀環境非常低迷,才導致它們的經營業績下滑,只要挺過這個難關,可能一切就會雨過天晴。所以米爾肯就開始在市場上大肆地收購這些垃圾債券,然後再拿出去兜售。而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很多聽了他的投資建議的基金,業績都變得特別好。
比如說有一支叫做「第一投資者」的基金,因為聽了米爾肯的建議,差不多全部持有的都是垃圾債券。結果在1974年到1976年間,這個基金在美國的基金排行榜上,業績連續排在第一名。漸漸地,這些高收益的債券開始得到了市場的重視,整個市場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投資者們突然發現,原來垃圾債也是可以買、可以投資的。
❻ 我想請教各位高手什麼是垃圾債卷,除了風險大還有什麼特點或者如何定義垃圾債卷笑嘻嘻謝謝
垃圾來債券,又稱高收益債自券,是指資信評級低於投資級(BBB級以下)或未被評級的公司債券。
發行垃圾債券的公司可分為五類:
第一,新興公司(risingstar),因其缺乏經營歷史與雄厚資本以至於未能達到投資等級的要求。
第二,前藍籌股公司,或稱墜落的天使(fallenangle),因遭遇困難,如市場需求轉變、經濟衰退或新競爭者的加入,而導致信用等級下降。
第三,因合並而需要大量資金的企業。
第四,希望降低本身的債務負擔而發行較為有利的新債券的企業。
第五,新興國家的企業,其信用等級未達到投資等級的標准
❼ 什麼是垃圾債
垃圾債即垃圾債券(junk
bond),也稱高收益債,是指主要由信用等級較低
垃圾債
或盈利記錄較差的公司發行的債券。由於信用等級差,發行利率高,此類債券具有風險較高同時收益也高的特徵。
高收益債在金融行業俗稱「垃圾債」,是提示其具有同高收益相應的高違約風險,並不是說這些債券是沒有價值的「垃圾」;事實上,垃圾債是國際金融市場具有獨特作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❽ 垃圾債券的投資價值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垃圾債券公司的信用可能是不錯的,他們可能只是想發行更容易佔有市場的沒有級別的債券。垃圾債券不履行責任的機會遠大於那些有投資信用級別的債券(BBB以上等級)。但是,高風險也意味著垃圾債券比其他高等級債券具有更高的收益。並非所有垃圾債券都不履行責任,實際上,絕大多數垃圾債券都不會。一般發行公司都會持續支付利息直到到期日,或是收兌債券和利用評級債券再融資。
缺乏流動性是垃圾債券投資的風險,也是垃圾債券支付高收益的另一個原因。所謂流動性,是指債券在交易時不會因為一般市場狀況及債券的種類和頭寸的變化而發生價格的大幅波動。但是如果把垃圾債券持有到期的話,就會避開這一風險。
在任何時候,投資者決定買入低級或是沒有被評級的債券以投機性的獲得高收益,都應該檢查一下收益差。比較一下垃圾債券與更安全的高等級債券有多大的收益差可以補償投資與垃圾債券所增加的風險,看看垃圾債券對國債的收益差是否可以足夠補償加大的風險。
對於一些比較激進的投資者是可以選擇投資於垃圾債券的,但在更多的時候,少地投資登記的債券是應該是謹慎的選擇。垃圾債券的投資對於專業的證券組合經理可能是適合的,但是對於個人來說,所發生的損失可能是無法承擔的。所以投資於垃圾債券還是需要謹慎的。
❾ 郎咸平:什麼是垃圾債券
垃圾債券(junk bond;junk),也稱為高風險債券。評信級別在標准普爾公司 BBB級或穆迪內公司Baa級以下的公司發容行的債券。垃圾債券向投資者提供高於其他債務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債券也被稱為高收益債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資垃圾債券的風險也高於投資其他債券。
垃圾債券又稱劣等債券,指信用評級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一般而言,BB級或以下的信用評級屬於低。信用評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的投資風險較高,因此,需要以較高的息率吸引投資者認購。以標准普爾的信用評級估計,投資於BB級、B級、CCC級、CC級或C級的債項或發行人,具有一定的投機性,而在不穩定的情況下,即使發行人或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些保障,有關保障的作用也會被抵消。質素最低的債券,即標准普爾評級BBB及以下,所獲評級一般較低及不能履行償還本金之風險較高。在baA或BBB以下的債券,是屬於違約風險較高的投機級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