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十萬元錢怎樣做資產配置誰能給我一套資產配置方案
先說一個公式:高風險投資產品的比例=100-你的年齡。
就是說,如果你今年20歲的話,可以將80%的資金投到高風險產品中,我們之前也說過,年輕怕什麼,大不了從頭再來;
但如果你今年已經40歲了,那投資高風險產品的比例就要控制在60%內了,畢竟,年紀越大,對風險會越來越忌憚,安穩就好。
此外,這也與你的收入相關。
如果你薪資不高,每個月付完房租或還完房貸除掉各項生活開支後,只能攢下一兩千塊,這10萬塊是你辛苦兩三年攢下的,投資還是偏保守點好;
如果你收入在節節攀升,這10萬塊對你來說,也就幾個月的事,自然就可以用它來多投資一些風險高些的產品。
投資風格保守,不太能接受本金損失的話,就投銀行理財、貨幣或債券基金這類風險小但收益也不高的,勉強能跑贏個通脹,至少本金不會受損;
投資風格穩健的,注意分配好各項投資,風險類的品種控制在20%—30%間,多投固收產品;
而風格激進的,就可適當提高你的高風險收益品種了,當然,也別就知道一把梭哈,畢竟,搬磚的滋味也還是不好受的。
如果短期內有大的用錢需求,像買房、買車、生娃等,需要用到這筆錢,那還是大部分用在風險低一些的固收產品中比較好,風險高一些或投資周期長一些的品種,盡量少投或不投;
如果這筆錢近幾年不會用到,只單純用它來投資增值的話,可多分配一些到風險高一些、投資周期長點的產品中,適當配置一些低風險的。
10萬元投資可大致這樣分配:
保險:1萬元以內,社保外搭配重疾、醫療和意外險,買消費類的,重疾稍貴點,意料和意外一年都只要幾百元;
貨幣、債券基金:2~3萬元左右,可投資貨幣、債券基金這類沒什麼風險的固收產品,收益率在4%—5%左右;
P2P:1~2萬元,可選擇較為靠譜的大平台,不追求過高的收益率,在8%-10%之間;
基金:2萬元左右,初學者可先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了解了之後再逐漸買入行業指數或主動基金;
股票:2萬元左右,前期可適當買入分紅高、波動小、沒漲太多的藍籌股,熟悉了之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操作方式;
黃金、美元:1萬元左右,可在碰到大的事件或處於明顯低點時進行買入或賣出,也可單純當做一種保值手段逢低吸入一些長拿著。
當然,這並沒有標准建議。如果你對某方面更專業些,如股票、基金等,自然可以多投這方面的;如果對一些完全不懂或沒什麼興趣,像黃金、美元等,也可不必配置,關鍵是適合自己。
最後,雖然我們說的是10萬元,但並不是非得要達到這個數才能開始的,理財意識總是越早培養得越好。
就算你現在只有幾千塊一兩萬,在努力提高賺錢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先買個股票定投個基金試一試了解一下的,這樣,當你有了10萬、100萬時,該怎麼做心中就有數了。
望採納
B. 基金資產配置的主要策略類型及比較
根據招募說明書中基金所確定的資產配置比例,可以對基金進行一級分類和二級分類。
首先,一級分類標准為:
1.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 股票的,為股票基金;
2.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
3.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為貨幣市場基金;
4.投資於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並且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比例不符合第1項、第2項規定的,為混合基金;
5.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基金類別。
其次,二級分類標准為:
1.股票型基金:以股票投資為主,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
2.指數型基金:以某種指數的成份股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
3.偏股型基金:以股票投資為主,股票投資配置比例的中值大於債券資產的配置比例的中值,二者之間的差距一般在10%以上。差異在5%~10%之間者輔之以業績比較基準等情況決定歸屬。
4.股債平衡型基金:股票資產與債券資產的配置比例可視市場情況靈活配置,股票投資配置比例的中值與債券資產的配置比例的中值之間的差異一般不超過5%。
5.偏債型基金:以債券投資為主,債券投資配置比例的中值大於股票資產的配置比例的中值,二者之間的差距一般在10%以上。差異在5%~10%之間者輔之以業績比較基準等情況決定歸屬。
6.債券型基金:包括兩類基金。一種是不進行股票投資的純債券基金,另一種是只進行新股認購,但不進行積極股票投資的基金。
7.保本型基金:保證投資者在投資到期時至少能夠獲得全部或部分投資本金,或承諾一定比例回報的基金。
8.貨幣型基金:主要以貨幣市場工具為投資對象的基金。
C. 理財和炒股哪個更容易獲利
寬泛意義上說,炒股也是理財方式中的一種,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若狹義的版理解理財就是指買銀行定息定權時的理財產品的話,那無疑買理財產品風險更低,收益也低,炒股則相反。
總之,還是那一句話: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
因此可以說,狹義的理財獲利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就是收益率較低,炒股是可能的收益率更高,但風險也更大,獲利容易,虧損也容易。長期來看,哪個收益更高,就看這個人的能力和運氣了。
D. 家庭理財的比例如何分配
家庭理財中資金分配比例,可以參考4321家庭理財法則.40%的資金用於投資;回30%的資金用於生活開銷;20%的資金用於儲蓄;答10%的資金用於購買保險。
但由於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家庭不同的時期,理財需求也不同,需要此比例只可做參考,靈活地進行合理配置。
(4)資產配置貨幣基金嗎擴展閱讀:
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結合家庭的儲蓄存款和未來的結余資金,考慮如何分階段的實現所有家庭規劃。佰慧通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投資理財、家庭意外保障險、車險以及貸款。
當家庭保障、目標規劃、以及財富增長都已經有了對應的安排,剩下要考慮的就是日常生活支出,正常情況下,預留家庭3-6個月的基本支出費用,主要投資於一些流動性很高的產品,例如貨幣基金、銀行存款理財產品等。
E. 如果2021年爆發嚴重經濟危機,如何保證自己的資產不縮水
如果2021年爆發嚴重經濟危機,那做好資產配置很重要,這樣能夠有效保證自己的資產不縮水。
如今,人民幣一直在貶值,每年的通貨膨脹是4%,這是什麼概念,就好比你手上有1萬元,到了明年就只剩下9600元,隨著年份的增加,最終一萬元所剩無幾,這就是所謂的人民幣縮水。所以要想保證人民幣不縮水,你得跑贏通貨膨脹。而想跑贏通貨膨脹,把存在銀行是萬萬行不通的,你得學會理財,學會對自己的資產進行配置。這里所說的資產配置,不是投資地產、保險等其他項目,而是基金投資。
根據以上資產的特性,再來聊自身的訴求。
比如:你的風險偏好、期望收益、風險承受能力。
當然,風險承受能力越低,你的期望收益也相應要放低,畢竟低風險高收益這種幻想難於實現。
資產的屬性搞清楚了,接下來講基金配置。
基金配置最終目的根據自己的投資訴求,希望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比如股票型基金雖然收益高,但是波動太大,大部分投資無法承受持倉過程中的資產回撤。因此,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加入債券型基金從而降低資產的相關性、降低資產的波動率。
消費和醫葯被稱為“天生容易賺錢”的兩大行業,在A股歷史上表現非常亮眼,我一般是選擇醫葯和消費類基金,三分之一的醫療,3分之一的消費,3分之一的債券!這樣的配置方法保住本金的概率更大!投資更穩健!通過這樣的組合方式,能保證資產不縮水的同時還能增值,但是切記,任何投資都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F. 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有什麼區別
1、投資標的不同:指數基金以特定指數為跟蹤對象,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內資對象,混容合型基金是股票、債券、等為投資對象。
2、預期收益回報不同:各指數基金預期收益不同,目的跟蹤指數的收益,混合型基金可以使用激進和保守的策略,收益和風險大於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小於股票基金。
3、基金經理依賴程度不同:指數型基金的主要是被動跟蹤指數的變化,基金經理的依賴較少;混合基金投資標的影響基金漲跌,基金經理的依賴較多。
4、風險收益不一樣。股票型基金,以投資股票為主,風險最大,預期收益最高;債券型以投資債券為主,風險較低,預期收益不高;混合型型則投資兼顧股票債券,講究資產在股票債券之間的合理配置,他的風險、收益介於股票基金、債券基金之間。
G. 定期存款與理財的比較
1、安全方面:
存戶在存款時,將人民幣、外幣全部存入銀行,並由銀行開立存摺、借記卡、存單等,作為存戶的存單。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護。金融產品是銀行向合格投資者出售的金融產品。本金和收入的安全取決於金融產品的種類:保證收入型金融管理產品由銀行擔保,以獲得銀行與投資者在金融管理產品期滿後約定的本金和收入。然而,這類產品嵌入銀行的一種選擇,即投資者不能提前贖回,銀行可以提前終止合同。無保險的浮動收入型金融管理產品,銀行不保證金融管理產品到期後的本金損失,也不保證收入不會損失。
2、流動性方面:
根據法律法規,存款可以提前提取。銀行理財產品不能在到期日前或開業前取回。
3、盈利能力:
儲蓄賬戶的利率是預先確定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無法提前確定,存在不確定性。財富管理產品的銷售回報只能標為「預期回報」,這可能與最終實現的回報率有所不同。
4、期限而言:
除活期存款外,儲蓄存款有嚴格的期限。銀行理財產品非常豐富靈活,銀行甚至可以為大客戶量身定製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定期存款亦稱"定期存單"。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有些定期存單在到期前存款人需要資金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有些定期存單不能轉讓,如果存款人選擇在到期前向銀行提取資金,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
H. 余額寶存1500,一天收益大概多少
萬元每日僅賺0.4元。
天弘余額寶基金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天弘余額寶基金專的7日年化屬收益率低至1.5%,萬份收益為0.3943元,也就意味著投資1萬元,每日僅賺取0.4元左右。記者從其資產配置發現,截至3月31日,余額寶的投資標的主要是銀行存款,佔比高達51.84%,另有8.78%為債券,39.38%為其他。
(8)資產配置貨幣基金嗎擴展閱讀
截至6月1日,全市場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1.537%,中位數為1.557%;在今年年初,均值在2.697%附近,中位數在2.699%。「目前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十分充足,貨幣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是短期品種,使得收益率越來越低,預計這個走低的趨勢會持續一年左右。」廣發資產管理公司產品部總經理談樂說。
對於貨幣基金收益不斷走低,盈米基金FOF研究院研究總監楊媛春建議投資者,如果純粹從流動性管理角度來說,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短債基金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I. 怎麼理財
建議買一些人身保險,存一些錢。量入為出買一點基金定投。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單筆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投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同樣標的的指數基金就要選擇管理費、託管費低的。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投資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遠是機會,但有決心堅持到底才能見功效。一定要堅持,寧可金額少,切記不可中斷(想找一個低點比白手接空中掉下的飛刀還難-巴菲特語)
銀行都是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越長利息越高,提前終止減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資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筆定期一年的,一年後就每月有錢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類推。可以考慮各銀行理財產品,時間短,利率比銀行同期利率要高,但多是五萬起點,不能提前終止。
J. 投資基金的策略有哪些
1、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
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
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除了第一種之外,其他幾種策略基本上都不用擇時,在基金的選擇上也要求不高,各位童鞋如果想用不同的投資策略玩玩基金,可以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