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隆什麼意思
是銀隆拒絕了格力的收購,格力沒有找銀隆索賠已經仁至義盡了,畢版竟自從格力發公告打算權收購銀隆開始,銀隆電動車的訂單激增,本來今年珠海航展期間的電動公交是准備從江蘇運過來的,結果因為格力是國企背景,珠海政府把訂單壓下來給了銀隆。航展期間,那些專線公交都是貼著格力銀隆的標簽,必定是格力的幫助下,銀隆最終才能拿下這批訂單。收購失敗對雙方都有損失吧,格力白白給銀隆打了響亮的廣告,銀隆則在很多生產的公交車上貼上了格力銀隆的名字。
2. 董明珠投資銀隆失敗,但她真的不後悔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嗎
12月12日,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對於銀隆變窟窿這個說法,董明珠說,「真的就是窟窿」。她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做好,企業家想的應該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獲得,不僅要對投資者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她說,「加入銀隆過去一年很辛苦,但是覺得值得,因為通過這個歷練,這個挑戰,未來會更好。」
這場更多玩笑性質的賭約被看做是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較量的縮影。五年間身為賭約主角的兩家企業也變化頗多。宣稱五年內不上市的小米已在港股上市。而格力則從空調產業一舉布局到手機、智能裝備、晶元等多個領域。其間董明珠還以個人身份成為新能源企業銀隆新能源的二股東。變化背後,格力更大的目標是要在2023年實現6000億的營收目標。
3. 董明珠發飆罵股東只知分紅 格力收購銀隆被否
主要股東想承擔風險格力銀隆收購幅溢價另外新能源汽車行業燒錢行業銀隆算行業內特別色標 其實格力現空調行業已做花板拓其業務勢必
4. 格力董明珠造出新車「艾菲」,遭到群嘲的車標有什麼玄機
在董明珠入主銀隆可謂是歷經風波,頂著眾多股東們的反對意見,還在王健林的幫助下最終成功的入主了銀隆,但是風波並沒有這樣的結束,銀隆公司自己的內部又出現了做假賬貪污的情況。
這輛艾菲在外觀上確實與埃爾法比較相似,艾菲的車標則是由五個圓圈組成,看起來像一朵小花,很多網友調侃,車標比奧迪還多一個一個圈,不過小編認為這樣的車標並不難看。在動力方面這輛銀隆公司的車採用了先進的永磁同步電機,電池方面則使用了102KWH的三元電池,最大的功率也能夠達到136KW。
充電時間則是快充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了,慢充則需要8個小時,整體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當然在質量上官方表示30年都開不壞,不知道這輛車的質量能否像格力的空調一樣經久耐用。不過我認為這輛艾菲雖然其它表現都相當的不錯,但是在定價方面略高,雖然新能源有國家的補貼,但是這樣的售價可能會勸退很多消費者的,不知道各位對這輛車感覺怎麼樣?
5. 為什麼說董小姐投資銀隆是押錯了寶
在2016年年底,發生在互聯網圈內的各種盤點新聞總能成功勾住大家的好奇心,而最引人關注的事件當然也包括董明珠與珠海銀隆的“牽扯”,尤其是趕在最後一個月,董小姐宣告押上自己全副身家以個人名義入股珠海銀隆,消息一出,再次轟動了整個互聯網娛樂圈。由此之後,各種關於董小姐投資珠海銀隆的新聞“滿天飛”,除了停下來嗑瓜子看熱鬧的群眾外,更多的是業界的種種猜疑。
如今,董明珠左手是格力電器,右手是銀隆新能源,可以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格局。不過,仍然會有人問,董明珠讓格力電器牽手銀隆,為的是誰?前景廣闊的新能源技術當然有人力挺,並實現更接地氣的發展,似乎要想格力空調尋找新的增長點。但這也正好證實了董明珠要造車的決心不是開玩笑。雖然業界各種輿論不斷:支持與反對,看好與看壞。不過一切皆不宜過早下定論,不如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6. 為什麼說IPO輔導終止只是警報
IPO輔導終止只是警報,董明珠押寶銀隆開始就註定是無休止的豪 賭。
5月30日,廣東證監局發布的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顯示,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已經終止。珠海銀隆之前大規模跑馬圈地,正需要大量融資彌補缺口,現在IPO輔導終止,上市受阻,董明珠的造車計劃也再一次受挫。
珠海銀隆,從一個默默無聞而且連連虧損的企業到現在成為輿論焦點,董明珠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造車夢」是董小姐的執念,而銀隆就是夢開始的地方。
先是極力推動格力收購銀隆,被股東否決後,董明珠又自掏腰包入股銀隆,還拉上了前首富王健林、京東老闆劉強東為銀隆注資。對於銀隆,董明珠可以說是已經All in。
銀隆其實也是格力的夢
董明珠不止一次地強調銀隆對於格力的重要性。事實上,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幾乎已經是格力的必然選擇。格力在家電行業幾乎觸及了天花板,增長空間已經十分有限。格力必須要拓展自己的產業鏈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董明珠和格力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好的辦法實際上是收購一家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首先是汽車,董明珠完全可以先入局汽車製造,然後再選擇電池供應商。鈦酸鋰不行就換碳酸鐵鋰,碳酸鐵鋰不行就換三元電池。現在把籌碼完全壓在鈦酸鋰上面,實際上就是在賭。一旦失敗,很可能血本無歸。
目前,格力集團正在計劃收購長園集團。長園集團主營電動車、智能工廠裝備和智能電網設備。這表明了格力進軍新能源汽車的決心,而投資長園對於格力來說,顯然要比投資銀隆穩妥得多。
不過,銀隆並非被宣判了死刑。但銀隆的自救和轉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而銀隆在上一輪的擴張中已經負債累累。現在IPO輔導又被終止,更是阻斷了上市融資的路。
銀隆的這次危機,不知道董小姐還能不能撐得住?
來源:鳳凰網科技
7. 格力收購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6月13日報道,長園集團(600525.SH)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其不超過回20%股份事項未答獲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此前,5月16日,長園集團收到上交所《關於對格力集團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的信息披露問詢函》。其中要求格力集團就收購資金來源、其自身與其一致行動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公司所從事的業務是否與長園集團的業務是否存在同業競爭或者潛在的同業競爭作出說明。5月18日,格力集團回復稱,要約收購所需52.46億元資金將通過其自有及自籌的方式進行。此外,包括格力電器在內,其業務與長園集團目前所從事的主營業務不存在實質的同業競爭。但時有分析稱,因格力電器與主營電動汽車業務的銀隆股份存在關聯交易行為,若收購成功,長園集團未來避免不了與銀隆股份的競爭。
8. 格力有發展前途嗎
格力和美的,哪個未來發展更有前途?
從目前情況來看,格力和美的這兩個家電企業各有所長。格力的優勢是,在空調行業中占據著40%的市場份額,其在空調行業的領軍優勢明顯,這是美的難以捍動的位置。正因為有了空調行業穩定的市場佔有率,格力的業績可以較穩定增長。
而美的眼前的優勢在於,營收方面,根據兩家的2016年年報,格力2016年營業收入高達1083.03億元;2016年美的營業收入達到1590.44億元,美的比格力多出500來億元收入。另據,美的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之2017年一直保持行業中高水平增長,四年平均增長率為37.8%。不愧是行業龍頭大哥。
綜合數據分析,格力的幾乎是A股市場上最純粹的空調企業,空調業務佔比高達82%,美的在2017年的空調業務上營收較2016年增長38.74%,貢獻了953.52億元。冰、洗、小家電、廚房電器等業務實現營收增長29.02%,貢獻了987.48億元的營收。從收入結構上來看,美的多元化發展得更成功一些,也更健康。
但如果格力的董明珠在綠色汽車、晶元領域有所作為,或者,格力空調又增添了智能家電的功能,擴大了市場選擇格力空調的需求,那格力電器的業績也會迎來春天。如果還是像目前這樣,盲目搞擴張發展,恐怕會落後於美的的。不過,格力與美的有了你爭我趕的這種同業競爭,反而更加容易不斷提升各自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9. 當年「騙」董明珠26個億的魏銀倉,帶著錢逃往美國後,結果怎樣了
董明珠,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作為一個女企業家,以非常強勢的態度出現在眾人的面前,在2019年的時候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同時還兼任國創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董明珠可以說給現在女性樹立了一個榜樣,用出色的能力回擊了男性比女性強的說法。我們今天的故事講述的是董明珠在企業投資過程當中被「騙走」26億元,這件事情的主人公魏銀倉,如今怎麼樣了呢?
沒有想到的是,魏銀倉所講的都是一個騙局,而本身銀隆集團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魏銀倉在公司收購之後就漸漸退出了中國,飛往了美國,而在這之後董明珠一席人發現了其中的漏洞,一紙公告把魏銀倉訴上了法庭,現在魏銀倉成為了國際刑警通緝的對象。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