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作投資如何計算盈利分成以及虧損
企業抄盈利=營業收入(如銷售商品收襲入)-營業成本(如生產產品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如銷售人員工資、廣告宣傳費)-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管理部門常規費用)-財務費用(如借款利息)+投資收益(如購買股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如投資性房地產漲價)+營業外收入(如國家撥款)-營業外支出(如企業罰款)-所得稅費用
正的就是盈利,負的就是虧損。
⑵ 兩個人合夥,投資錢不一樣,如何算利潤
建議提前約定或提前簽訂動態調整協議。
一般來說都是首先看出資額決定各自占股份多少,通過股份比例完成利潤分成,前提是雙方出資和出力相差不要太多,這樣直接簽訂分成協議就可以了。
如果雙方出資比例極不對等或者相差較大,再或者其中某人只出錢不出力,再或者某人出錢但是不恩么參與實際經營,那麼這就要雙方提前約定好分成的比例。
如果出現(2)中的情況,建議分成幾個維度去評判兩個合夥人對公司的影響
1.出資:比較明顯的維度
2.出力:是否全職參與企業經營
3.資源:是否帶來可兌現的某種資源
4.技術:是否有提供獨創的技術、專利等
具體的分配方法,沒有固定的公式,只能靠2人去協商
最後一個建議,任何利益問題都要提前想到,提前約定,不要帶著心結創業
⑶ 比如說投資人投資了50萬,佔3%股份,一年虧損20萬,該怎麼算
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你們總投資虧本20W
等於你虧6000元
50W除3%約等於1666.667W(總投資)
20W除總投資*100%=1.2%(虧損比例)
50W(你的總投資)*1.2%=0.6W(你的虧損金額)
第二種是你虧了20W
你們總虧損666.6668W
20W/50W*100%=40%(你的虧損比例)
50W除3%約等於1666.667W(總投資)
1666.667W(總投資)*40%=666.6668W(總虧損)
⑷ 投資比例不同,開支和收入怎麼算
投資的多,相應的手續費不同是你的開支,獲取的利益不同是你的收入,開支較大多是手續費,也可能是你的本金,
⑸ 幾人合資做生意,投入比例不同,收入或者虧損一般怎麼計算
是的,合夥的都是共同承擔風險,同樣有收益時肯定投資的多收獲的也多,這是公平的。
⑹ 與朋友合夥虧損怎麼算,如預計投資共30W
要按實際出資比例算,如果經營到公司解散之前他也沒有出資15w的話算他違約(你們規定出資的繳納期限沒有?),與他補不補齊15w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如果你們沒有規定出資的繳納期限,而提前結束合夥合同,你的合夥人補足剩餘款項那是按照合同規定承擔責任同利潤。就是算上資產負債你們按照6、4 分
⑺ 甲乙雙方出資比例不同,收益與虧損怎麼算
一般都是按出資比例來分攤的。
例如甲乙雙方出資比例是6:4,那麼收益與虧損都按6:4來分攤。
⑻ 虧損率怎麼算啊
虧損率和利潤率是一個演算法。虧損率系商業部門或商業介業在一定時期內的虧損額與商品銷售額或資金額的1七率。它表示商業部門或商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虧損的程度。
成本利潤率(虧損率)=利潤(虧損)÷成本×100%;
銷售利潤率(虧損率)=利潤(虧損)÷銷售×100%。
利潤率(虧損率)=利潤(虧損)÷總投資額×100%。
利潤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8)如果投資比例不一樣虧損怎麼算擴展閱讀:
按其虧損情況分為兩類:一類是實虧產品,即銷售收入低於變動成本,貢獻邊際亦為負數;這種產品生產越多,虧損越多,必須停止生產;但如果是國計民生的產品,應從宏觀角度出發,即使虧損仍應生產。
另一類是虛虧產品,即銷售收入高於變動成本,能提供貢獻邊際,這種產品對企業還是有貢獻的。總之,對虧損產品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決策。
1、相對剩餘生產能力無法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虧損產品滿足以下任何一個條件,就不應當停產:
(1)單位變動成小於單價;
(2)單位貢獻邊際大於零;
(3)銷售收入大於變動成本;
(4)貢獻邊際總額大於零;
(5)貢獻邊際率大於零;
(6)變動成本率小於1。
2、相對剩餘生產能力可以轉移
只要該虧損產品的貢獻邊際大於與相對剩餘生產能力轉移有關的機會成本,就不應當停產;反之則應停產。總之,從財務決策的角度看,不能一概而論。只要虧損產品仍有銷路,即使銷售價格低於單位產品成本,但高於變動成本,即能提供一定的邊際貢獻,虧損產品則仍可繼續生產。
因為,虧損產品也負擔了企業的固定成本。如果虧損產品停產,那麼原來由虧損產品負擔的這部分固定費用就要由盈利產品來負擔,這就必然增加了盈利產品的成本,從而減少了企業的利潤。
⑼ 投資人股份不一樣虧損怎麼分配
應該按比例分配
⑽ 問同學一個問題,當由於投資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時,原投資到新投資間如果是被投資企業虧損怎麼調帳
1.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上升:
(1)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之間的差額:
①屬於通過投資作價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屬於原取得投資時因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
(2)新增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對於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新增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其中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同時計入取得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兩次投資形成的商譽或計入留存收益(或當期損益)的金額應綜合考慮,以確定與整體投資相關的商譽或應計入留存收益(或當期損益)的金額。
(3)原取得投資後至新取得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對於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①屬於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新增投資當期期初按原持股比例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應調整留存收益;對於新增投資當期期初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計入當期損益。
②屬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原投資到新投資間如果是被投資企業虧損」
是否可以理解為「②屬於原取得投資時因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那麼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