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志東的人物簡介
1984年生,天津人。2007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青島畫院專職畫家。作品曾發表於《美術》《美術大觀》《國畫家》《美術觀察》《北方美術》《中國書畫報》《美術報》《廈門日報》等報紙雜志。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㈡ 王志東的三次創業
從1992年至今,王志東先後經歷3次創業,成功進行多次國際資本運作,領導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網站,並於200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1年12月,王志東在個人職場生涯達到巔峰時卻選擇離開新浪,創建了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
近20年當中,王志東做過兩件有意義的事情,這兩件事情是兩次創業歷程,也是所實現的兩次創業夢想。」第一件是1990年至1997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他研發RichWin、中文之星等平台後提出一個口號:讓中國軟體與世界同步;第二件是1993年至2000年,王志東借鑒美國矽谷創業模式,帶領新浪走出中關村到美國上市。 在王志東的眼裡,Skype一直是自己非常感興趣和重點研究的互聯網產品。Skype是一種網路即時語音溝通工具,通過在全世界范圍內向客戶提供免費的高質量通話服務,Skype正在逐漸改變電信業。「可以看到,Skype關於語音壓縮技術並不是自己的專利,而且也並沒有買斷這個專利,換句話說,世界上有很多的公司能夠掌握這個技術,但它為什麼能做的如此成功,核心在於可控的P2P技術。」
可管理的P2P技術在王志東看來,絕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領先,更重要在於它符合了一種生存法則。「它在三個點上是做到了平衡。第一個是用戶體驗,用戶需要速度。第二個是廠家要控製成本,控製成本不能夠犧牲用戶體驗,因為純粹P2P的話,有的時候體驗不穩定,但是你要提供一個商業服務,服務質量必須是穩定的,質量必定要可靠,Skype正是有一個可管理的P2P的架構,它的服務才能達到高水平。第三個是跟產業鏈,包括運營商、內容提供商,要形成一種共贏,否則你這個P2P做起來但運營商封殺的話,也推廣不起來。」兩年以前,點擊科技就開始了一系列的嘗試,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在後台幫助游戲廠商、網吧運維系統商進行游戲更新和網吧分發更新內容。「目前已經有幾萬家網吧在用點擊科技的這一技術。」王志東很願意談到這一點。游戲行業一直存在著一個問題:網路游戲更新頻繁,更新包特別大,這讓游戲商、網吧運維系商以及游戲用戶都非常不滿意。針對這種現狀,王志東和他的點擊科技團隊推出了增量更新技術。一方面對新的更新自動做增量對比,只把新增的內容放進來並進行分發,不重復更新,讓游戲更新量最小。另一方面,通過可管理P2P技術提高游戲更新速度。這一技術得到了廠商和市場的認可,而游戲用戶也在不知不覺中使用到了點擊科技的技術。 模式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如07年王志東一篇文章回憶道:「在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重現輝煌。彷徨之際,突然悟到了一個道理:自己最擅長的是互聯網而不是軟體,應該調整方向,讓」即時溝通「這一理念在互聯網領域大展身手,而不是陷在軟體產品的開發與服務當中。2006年,我開始調整點擊科技的方向,決定轉身再戰互聯網。」
這些年來,王志東慢慢調整自己的業務模式。在一開始幾年,點擊科技業務屬於C2B,即用一些公用互聯網的應用往企業應用轉移,包括了協同應用、即時通信等等,形成垂直領域的企業應用。而從09年開始,點擊科技業務逐漸在向B2C的概念轉變,即原來在企業應用裡面積攢的技術,我們逐步把它往互聯網市場做轉移,轉向消費者娛樂的方面等方面。而橋梁,正是之前在企業應用裡面的SAAS技術。
在王志東看來,這是一種類似網路操作系統的平台。傳統的軟體可以裝在點擊科技的雲端,通過網路虛擬操作系統直接在前端做應用。把一些傳統單機軟體變為WEB軟體即傳統軟體SAAS化。網路游戲看上去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王志東分析,中國大大小小游戲有一萬多款,除了一些小游戲和webgame外,大部分的網路游戲和單機游戲體積龐大。對玩家來說下載、安裝、升級非常麻煩;對於游戲廠商而言,新游戲推出如何讓游戲低成本而有效分發到用戶手裡一直是難題。而用戶所付出的,僅僅是下載一個3M左右的軟體。
市場是需要耐心的,王志東也碰到有耐心的投資人。點擊科技先後接受富達和聯想投資,「從他們的投資風格來講,是屬於比較有耐性的那種。他們的耐心給了我們很好的時間和空間,來儲備和集中完成我們的技術平台。」
對於三次創業的王志東而言,耐心或許能夠贏得更大的成功。
㈢ 幾個大型網站的創始人是誰
網路----------李彥宏海歸派 出生於山西陽泉北京大學本科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碩士公司總部:北京 主要行業:搜索引擎
行業地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1999年,李彥宏和徐勇回國創建了網路,一年後網路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術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網路宣布全面盈利。目前,網路的競價排名客戶達3萬余家。
GOOGLE(谷歌)-----佩奇和布林
Google創始人佩奇和布林簡介 兩位Google創始人,左為佩奇,右為布林 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上圖右)出生於莫斯科,是馬里蘭大學的榮譽畢業生,擁有數學和計算機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他考入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專業就讀。他目前從計算機研究所博士班休學,全力發展Google公司。 謝爾蓋-布林的父親邁克爾-布林是一名數學家,曾經在前蘇聯的計劃委員會就職,1979年他移民到了美國。他們一家是由於前蘇聯對猶太人的歧視政策移民的。邁克爾說:「我離開前蘇聯除了自身原因再有就是考慮到了謝爾蓋的前途。當時我並沒有考慮過謝爾蓋會成為一名產業巨子,我只是希望他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並最終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最好是像我一樣成為一名教授。」但是謝爾蓋並沒有按照父親給他設定的規劃發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選擇了休學,並和拉里-佩奇(上圖左)一起創建了家喻戶曉的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 佩奇畢業於密歇根州安娜堡大學,擁有理學學士學位。受擔任計算機系教授的父親啟蒙,佩奇早在1979年就開始使用計算機了。目前他暫時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博士班休學與好友布林共同經營Google公司。 1998年9月,25歲的佩奇和24歲的布林決定合夥開個公司,公司提供的惟一服務就是搜索引擎。兩人在對商業計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從斯坦福校友、思科公司的現任副總裁貝托爾斯海姆那裡順利地拿到了第一筆投資:10萬美元。他們的搜索引擎Google脫胎於1996年1月誕生的BackRub,後者最初只是佩奇和布林的一個課題實驗。有一天,他們驚異地發現: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在使用原本只有數位導師知道的BackRub系統。兩人興致勃勃地准備出售BackRub,但當時各大門戶網站對這項技術非常冷漠,佩奇和布林決定自己干。於是,1998年9月,Google就在一個車庫中誕生了。在創立之初,公司除了佩奇和布林之外,就只有一個雇員克雷格-希爾維斯通,他現在是Google的技術總監。
雅虎----------楊致遠 籍貫台灣 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公司總部:美國主要行業:互聯網
行業地位:全球首家互聯網搜索服務提供商
上市公司:雅虎(美國)
楊致遠在斯坦福大學寫博士論文期間,發明了最早的網站搜索軟體。1995年他放棄即將完成的博士學位建立雅虎公司,將網路搜索引擎商業化。由於當時能夠提供免費信息檢索服務的公司寥寥無幾,因此得到市場廣泛認可。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IPO,當日市值即高達8.48億美元。隨著網路搜索市場的升溫,以搜索引擎起家的「雅虎」目前正重新建立其行業巨擘的領先形象。
搜狐----------張朝陽 出生年月:1964年 籍貫:陝西省西安市 1964年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1986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
1993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4年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搜狐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張朝陽現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新浪----------王志東和姜豐年
王志東,四通利方總經理。1967年生,廣東省東莞市人。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1989年5月,特邀進入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製「中文多窗口圖形支撐環境」。 1990年6月,轉入北大方正負責產品二次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1991年6月,獨立研製並推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中文環境--BDWin3.0。 1992年4月,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1993年12月,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 人們熟知和佩服的王志東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員。BDWin,中文之星,RichWin使只正經寫過五年程序的王志東成為繼嚴援朝之後中國笫二代程序員的象徵。但是,在1994年Rich Win第一版寫完之後,王志東就放下了往昔賴以安身立命的C語言,撐起了四通利方總經理的帥印。 在新天地摔的那個大跟頭,使王志東明白,營造一個好的軟體開發環境比創造一個好產品更加困難。「我曾經一廂情願地想為自己找一個好的環境使自己能夠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致志寫程序,但是國內缺的就是這種環境,國內搞技術出身的人倒楣的很多,就是因為他們不懂怎麼經營,怎麼管理,怎麼把握方向。」王志東在找了幾次也沒有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環境後,就下決心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個。 作為四通利方總經理的王志東現在要考慮的不再是怎樣精簡程序指令,而是對外合作。「我要考慮,和誰做朋友,和誰打對手。做朋友做到什麼時候,就應該改變身份,千萬不能站錯隊」 政府關系。「RichWin現在列入了國家火炬計劃,863計劃,科技成果計劃,九五技改計劃。」 市場策略。「針對中國軟體市場非常不成熟的現實,我們選擇了捆綁和做大用戶的市場策略,這個策略現在看來非常成功。」 讓王志東總經理整天牽腸掛肚的遠不只這些事,「程序是人和人智力上的較量,不用去考慮許多非邏輯的因素,而軟體公司卻要求考慮到方方面面,哪一個方面出了問題,整個公司都不會成功。技術好,還要產品好,產品好,市場還要好,關系還要好,內部機制更要好。」所有這些給了王志東很大的壓力,但身為公司總經理的王志東「想推也推不掉」。 按照王志東的性格,他「最不喜歡跟誰聊天,誇誇其談,練嘴皮子。最不喜歡看人打架,自己去勸架」。從程序員到總經理,「要做出很痛苦的犧牲,要擺脫原來個人英雄主義的狀態。可能要摔過跤才能下決心完成這個轉變,而且還要有很好的機遇,組織管理和聰明完全是兩回事」 「五年多的程序員生涯,我感覺實在沒過夠癮,挺遺憾才只有五年,其實直到現在,我經常還有回去寫程序的沖動。我現在的情形就像老鼠踩飛輪,越踩越快,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加的力,我現在已經踩上去了,想停都停不住。也許三五年之後,四通利方做出來了,我聘一個總經理,自己再去寫程序。」看看王志東的經歷,就能明白王志東做了總經理為什麼還想回去做程序員。 上街 1987年,王志東在北京大學無線電系讀完大三,感覺學分掙得差不多了,就進了中關村。剛出道的王志東在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攢機器、倒機器、前台銷售機器,忙裡偷閑玩一些西文軟體的漢化,在沒有源碼的情況下,他漢化了AutoCAD的一個版本,開發過IBM5550上的漢字系統。就這樣一晃一年過去了。 是用戶的一個需求改變了王志東發展的軌跡。這個用戶買了北大方正排版系統,又買了四通4S系統,但兩個排版軟體對硬體配置要求不一樣,不能裝到同一台機器上用,商家告訴他非要買兩台PC才行,用戶為這事很頭疼,在街上逛的時候,碰到了王志東,問王志東能不能幫他一把,王志東答應試試看。 方正排版系統和4S系統對顯示卡、列印機要求都不一樣,王志東的方案是以4S為原型,把北大方正系統移植到新機器上,這樣就必須改動方正底層的驅動程序。方正產品是加密的,王志東先解密,然後反編譯,再修改。一個月後,王志東把兩個系統裝到了一台PC上。 這個用戶很興奮,跑到方正說:「你們說不能做的事,我找人完成了。」方正的人不信,這個客戶就把機器拿去給他們演示。方正
的人看了演示,一定要追問到底是誰做的,客戶就把王志東供了出來。 從此,王選記住了王志東的名字。幾個月之後,一家大報社向方正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方正就找王志東把問題解決了。發現王志東很能幹,方正的人就對王志東說:「知道你上了街,收入很豐厚,不好意思叫你過來,但你可以考慮來做客座研究員。」 進方正 把上街看成「下基層」的王志東通過一年多的鍛煉,覺得中關村自己大致了解得差不多了,正想到一個正規化公司修煉一下。於是,就順著這個台階,進了方正。 1989年,進方正的王志東像個消防隊員,主要任務是解決方正系統的硬體兼容和軟體特殊要求問題。方正對程序源代碼控製得非常嚴格,王志東要在沒有源碼的情況下,先反編譯方正的軟體,然後,再為方正軟體解決兼容性問題。「加密對我不起作用,我能把原來的加密方法改了,然後,再用自己的方法給它加上密。」 方正的維思系統決定在Windows上開發,但當時Windows不能處理中文,找微軟,微軟還沒做Windows中文版的計劃。王選曾安排過一個學生做Windows漢化,做了半年,這個學生去了加拿大。王選想到了王志東:「你能不能把Windows漢化了?」 任務很艱巨,要在3個月內拿出東西。「Windows我從來沒摸過,再說,我對C還不是特別熟,我以前多是用匯編和Debug一點點改。但我一拍腦袋,就答應下來。我說,行,我試試看。王選說,別試試看,立個軍令狀。我當時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又能怎麼樣。」就這樣,王志東正式到了王選的研究所。 王志東開始躲進自己屋裡,什麼人都不見,專心寫自己的程序。各種設計的紙鋪了一地。2個多月後,王志東寫出了漢化Windows1.0。 王志東活幹得太快,實在不好管。於是他一口氣做了幾個漢化Windows版本後,就從研究所又回到方正公司。 外掛 直接在西文Windows上改,版權上有問題,工作量很大,又不能改得很完整,只能夠湊合用。王志東突然想到能不能用外掛的方法解決Windows處理中文的問題。王志東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業余時間,把外掛的方法驗證了。此時,王志東興奮了,「這是全球第一個Win
㈣ 王志東的領袖人物
王志東,中國IT界的名人。雖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王志東曾讓新浪風靡全球卻是一個活脫脫的事實,當年的「中文之星」遍地開花,暢銷世界五大洲。
新浪結束,「點擊」開始。王志東重整旗鼓,再度出發。
從北大方正到新浪,再到點擊科技有限公司,王志東一路走來,有過輝煌,到過低谷。趟過互聯網的急流後,對其中的深深淺淺、溝溝坎坎他已瞭然於心。
王志東的人生,就像那個自然界里最神奇的數字「π」一樣,完美、自由、循環、而又永無止境。
硝煙尚未散盡,解甲而去的王志東已披甲上陣,攜著「點擊」,再度叱吒互聯網風雲。
重振雙翅的王志東,不是要向誰討伐,也不是為證明給誰看。他只想做回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資本的紛擾,也沒有董事會的壓力,他的內心不再焦灼,也不再恐慌,而是充滿了平和、寧靜和踏實。
時過境遷,揮別了新浪的王志東,攜Lava-Lava重出江湖,他的巔峰在明天!
㈤ 王志東為什麼離開了新浪
現在還有人關注王志東很讓人驚奇,要知道王志東早在2001年便已經脫離了新浪,又再次開辦自己的事業,而且相對於新浪來說,王志東早已是個過去了。也許王志東繼續呆在新浪,新浪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至於他為什麼離開新浪,我認為有這樣幾個原因:
王志東經歷過輝煌,這卻也是他難以再次輝煌的原因。一是時代變了,想要像以前那樣創業,首先沒有那個社會基礎了。其次作為一個程序員,他的心態或許過於平緩,沒有了當初的鬥志了,從他一次次的創業來看,都是和原來有一定關系的工作,范圍卻越來越小。也許有了孩子家人,心態已經平和,沒有當初的創業的霸氣了。
其實王志東離開也沒什麼不好,新浪沒有核心競爭力,也很難超越。也許在別人看來王志東沒有另外幾個人成功,但他也許是家庭最幸福的一個。
㈥ 網易,盛大,搜弧的創始人都成了超級富豪為什麼王志東卻被掃地出門
王志東卻被掃地出門的一些事情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內容
http://tech.china.com/zh_cn/it2001/wangzd/
http://tech.china.com/zh_cn/it2001/wangzd/168056/20010628/195901.html
王志東-為人低調。屬於搞技術的那種,為人也比較憨厚,丁磊當年倍受王志東啟發。
樓上不知道王志東是誰太不應該了。
王志東,原新浪網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王志東1993年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997年成功地為四通利方公司引入650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成為國內IT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首家企業。1998年12月,他又成功地完成了與美國華淵資訊網公司的合並,創建新浪網公司。
四通利方於1993年年底在北京中關村創辦,很快便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軟體公司之一。王志東曾親自領導四通利方的研究小組數次承接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等重點研究課題,主持開發的RichWin中文平台是全球唯一的支持多個操作系統並全面支持Internet應用的多內碼語言支持系統,迅速在全球中文用戶中得到推廣,累計裝機量達500萬以上,為國產軟體之最。
王志東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次年進入北大方正集團從事專業開發工作。6月,獨立研製並推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成為北大方正當年七大成果之一。離開北大方正後,獨立研製成功"中文之星"中文平台軟體,1992年4月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全面負責產品研究與開發工作。大學期間,王志東曾獲第一、二屆"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
王志東的管理經驗不僅在於中國特殊環境下的軟體企業的產品、市場的判斷、組織能�湍誆抗芾砟芰Γ��股朴誚岷瞎�氏冉�墓芾砭�椋�吖�駛�牡纜貳?997年成功地為公司引入650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成為國內IT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首家企業。1998年12月,又成功地策劃並完成與華淵公司的合並成立新浪網,成為全球華人IT界的美談。到目前,新浪網包括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許多覆蓋全球華人社區的中文網站,已成為全球目前最大的中文網站。
㈦ 馬化騰 王志東 丁磊 張朝陽 這四個人創辦網站的共同之處
首先是興趣吧,富於挑戰的的進取精神,白手起家,還有視野前衛
㈧ 王志東的介紹
王志東,廣東省東莞人,新浪網創始人。現任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一手締造者;先後創辦了新天地信息技術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曾領導新浪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並在NASDAQ成功上市。2001年底創建點擊科技,在國內首創協同應用理念,帶領點擊團隊,融合軟體、互聯網和通訊三個領域的前沿技術,開發出新一代網路通訊平台「競開即時通訊平台」。
㈨ 新浪創始人王志東認為成功應具的素質
vgdxhyrr